(350)-
老家的晒穀場邊,生長著一棵鳳眼果樹。樹齡高老,濃蔭蔽天,它是我們祖孫經常聚坐閒聊的好地方。老祖母有說不完的故事,老祖父則是滿嘴的之乎者也。二老是我最親近的人,若要強迫我選出一個最喜歡的人,我當然是選老祖母了。因為我喜歡聽故事,甚過於祖父的捲心糖嘛!
這棵老鳳眼果樹,樹姿四平八穩,濃葉粗枝,很像一把撐開的大傘。早先它生長在河壩頭的土岸上,陳、吳兩姓大械鬥之後,老祖父將他移植到曬穀場畔。數年後,二姓長輩倩求老祖父出面當魯仲連。當時的「和平覺書」,就是在這棵鳳眼果樹下簽訂的。從此二姓人罷戰,專心耕作,但彼此之間全無往來。
陳家文生哥與吳家麗琴姐,二人情投意合,高中時期就已相互來往,可是沒有人發覺。當時他們約會地點,就在那顆鳳眼果樹下。這裡地形空曠視線良好,有人路過立可見著。晒穀場角落有間農具室,平時放置農具,和一些田裡要用的肥料。除非是農忙時期,很少人會在附近走動的。
這段情事起自何時?無人清楚。四鄰八舍,更無一人見過他們愛在一起。直至文生哥和麗琴姐,雙雙殉情之後,故事才被村人所知曉。可惜這對羅密歐茱麗葉的犧牲,並未挽救兩姓之間的來往。當時有位說書先生,將此事編成故事當做說書材料,在我山村流行甚久,並還渲染至縣城,歷久不衰!
小學時期我經常逃學,每次逃學就是躲在這裡的農具室。但自文生哥他們在此殉情之後,我再也不敢躲在那裡了。不過,每年鳳眼果成熟時,我還是會在果樹下徘徊,撿拾落果或用竹扠挾摘果實。
興許我的腦筋靈光,每次摘果都會很狗腿的,先呈送老人家嚐鮮,所以,祖父母常當眾人面前,稱讚說我是他們的乖孫子。但堂哥堂姊們,卻說我是「馬屁精」。家中只有大堂姐維護著我,可是因為她在家機會不多,每當我遭受到他們荼毒之時,遠水救不了近火,只好任由他們霸凌啦。
鳳眼果因它的果莢成熟爆開,很像美人之鳳眼形狀,故爾得名「鳳眼果」。它的果肉煮熟之後,橙黃若蛋黃,因此老祖父又稱它為「卵黃果」。可是隔壁的福佬歐吉桑,卻將它稱作「辣子」,意思為何至今未知?
老家那棵鳳眼果樹,樹葉呈卵形暗紫色。樹葉雙面含細細絨毛,摸在手中似有似無之感覺。每年三至五月開花,淡紫簇生有點像苦楝花。微香若有若無,鼻子嗅覺靈敏者可以嗅出淺香。
它的果實成莢,初結青綠似梅,漸熟漸紅至大紅。果實成熟自裂,彈落地面完成傳宗接代任務。每年果熟之時,家母會擇日前去收割。一串串紅通通的蒴果,微裂含珠十分搶眼。果莢內的果粒咖啡色,水煮或蒸熟去皮層之後,味道甜美,口感鬆軟,很適合老人家食用。
曬乾之乾果,用爐火烤或用砂炒,味道似栗子香鬆可口。生果與米同煮之飯,香氣口感又是另番風味。鳳眼果飯含澱粉高,吃入腹中容易排氣。老祖父每吃必排連珠,噗噗響亮聲音十分嚇人。儘管如此尷尬,家人對鳳眼果飯,依然是百吃不厭,一碗端上手,必然手不釋筷,猛扒落肚,非吃個胃飽肚撐決不罷手!
寫完這篇文章,想上網找些相關的相片搭配。天啊!我填入鳳眼果開始搜尋,結果出現的卻叫「蘋婆」。前些日子雯雯要我介紹蘋婆,莫非心有靈犀,歪打正著,竟然讓我可以順利的完篇交差啦!
鳳眼果樹下,平安的送走我的小學四、五、六等三個學年。小四之時年紀不大不小,正是最頑皮的時候。雖說我是個轉學生,但因個性自由習慣了,上下學自己一人獨行,從不招朋引伴。其實,並非我個性孤獨,而是因為我剛自外地轉回這裏就讀,與大家都還沒混熟的關係嘛!
鄉下小孩,十之八九都具有好奇心與探險慾。我在小四時候的好奇心,更甚於其他同年歲的孩子們。從我家到學校路程約廿分鐘,可是我每天非得走彎路,磨蹭它些時間不可。如果不依照如此走法,好像就無法走到學校似的。而在我的步行途中,必須經過一座果園和一片柿子林。
果園內種滿枇杷樹和龍眼樹,樹齡高大枝葉茂盛,因此常會有鳥兒在樹上築巢。果園主人是我姑丈,所以,我可以自由進出這座果園。也正因為如此,這座果園,就成為我結交朋友的好靠山。哪個傢伙我想和他一起,我就拿這座果園之秘密作為誘因。小蘿蔔頭不懂事容易受誘,因此,每次出手都能讓我獲得滿意的結果。
這天是暑假前最後一天的上課日,由於明天就要開始放暑假,所以,今天心情特別的輕鬆愉快。早上上學路過果園,長工泰清在果園門口向我招手。我加快腳步走過去問他找我何事?他一臉興奮的告訴我說:「下課過來看我好嗎?」
我說:「好呀!」泰清和我年紀相近,他是姑丈家的小長工。因為家窮所以國校一畢業,就被送到姑丈家當長年小工人。可別看他年紀輕輕,做起事來毫不含糊,故爾甚得姑丈姑媽之喜愛。我們是經過一次打架之後,不打不相識,這一架遂讓我們,變為小小的莫逆之交。
第四節課老師分發成績單,我的成績在前頭所以內心篤定。叫到我的名字我宏聲答應「有!」,老師看著我笑笑嘴裏說加油!然後才把成績單發給我。接著分發暑假作業,發完下課鐘剛好響起。顧不得與癩皮說再見,我便匆匆跑去果園見至友。甫一見面泰清給我一顆芒果,然後拉著我往園內深處奔跑過去。
他帶著我繞過物料間後門,在一棵老龍眼樹下停住腳步。他用手指指著樹梢頭,一個小臉盆大的鳥巢非常顯眼。我問他是何鳥之窩?他說不知道。兩人頗有默契,丟掉手中之芒果核後,兩人便往樹梢方向爬去。
爬呀爬的,我們已經爬到鳥巢附近的枝梗上。站定身子然後引體向窩內看,四顆拇指大的藍色鳥蛋,靜靜的躺在窩裏,公鳥母鳥都没蹤影。兩人回到地面熱烈的討論鳥蛋,他說是藍雀我說是朱鳥。兩人你來我往誰也不讓誰,最後兩人打賭靜待它們孵化。
君子之爭,各有堅持,各自回家,二人互相約定兩週後樹下見。其實兩星期內,雙方都曾偷偷來到樹上,偷偷爬上樹去看鳥蛋孵化情形,有時則站樹下仰視鳥巢過過乾癮。這個童稚性的君子約定,雙方都沒承認上樹偷看罷了。
這天很早,泰清氣喘吁吁的跑來我家。甫一照面他就興奮的對我說:「小鳥出殼了!」我和泰清跑到樹下,恰遇母鳥和公鳥回巢。牠們的嘴間各咬一條小蟲,任由小蟲扭曲身子牠們都不張嘴。母鳥先降落在鳥巢附近,牠將嘴裏的小蟲塞入小鳥嘴內,接著回過身體怒目盯著我們二人。
就在公鳥盤旋即將降落之際,母鳥引吭高叫像在通報牠注意?公鳥得到警告立刻竄身上飛,盤旋數周之後才降落巢邊餵食幼鳥。然後二鳥一起監視著我們,我心在想牠們真是恩愛。
這時泰清提議離開現場,我點頭同意然後一起退出果園。離去之時,耳邊聽到牠們愉快的叫聲,於是我便向泰清建議取消比賽,他說他沒有意見。從此之後,我們都沒再到樹下打擾牠們,所以,到現在我們都還不知牠們是屬於啥麼鳥種? [待續]。
老家的晒穀場邊,生長著一棵鳳眼果樹。樹齡高老,濃蔭蔽天,它是我們祖孫經常聚坐閒聊的好地方。老祖母有說不完的故事,老祖父則是滿嘴的之乎者也。二老是我最親近的人,若要強迫我選出一個最喜歡的人,我當然是選老祖母了。因為我喜歡聽故事,甚過於祖父的捲心糖嘛!
這棵老鳳眼果樹,樹姿四平八穩,濃葉粗枝,很像一把撐開的大傘。早先它生長在河壩頭的土岸上,陳、吳兩姓大械鬥之後,老祖父將他移植到曬穀場畔。數年後,二姓長輩倩求老祖父出面當魯仲連。當時的「和平覺書」,就是在這棵鳳眼果樹下簽訂的。從此二姓人罷戰,專心耕作,但彼此之間全無往來。
陳家文生哥與吳家麗琴姐,二人情投意合,高中時期就已相互來往,可是沒有人發覺。當時他們約會地點,就在那顆鳳眼果樹下。這裡地形空曠視線良好,有人路過立可見著。晒穀場角落有間農具室,平時放置農具,和一些田裡要用的肥料。除非是農忙時期,很少人會在附近走動的。
這段情事起自何時?無人清楚。四鄰八舍,更無一人見過他們愛在一起。直至文生哥和麗琴姐,雙雙殉情之後,故事才被村人所知曉。可惜這對羅密歐茱麗葉的犧牲,並未挽救兩姓之間的來往。當時有位說書先生,將此事編成故事當做說書材料,在我山村流行甚久,並還渲染至縣城,歷久不衰!
小學時期我經常逃學,每次逃學就是躲在這裡的農具室。但自文生哥他們在此殉情之後,我再也不敢躲在那裡了。不過,每年鳳眼果成熟時,我還是會在果樹下徘徊,撿拾落果或用竹扠挾摘果實。
興許我的腦筋靈光,每次摘果都會很狗腿的,先呈送老人家嚐鮮,所以,祖父母常當眾人面前,稱讚說我是他們的乖孫子。但堂哥堂姊們,卻說我是「馬屁精」。家中只有大堂姐維護著我,可是因為她在家機會不多,每當我遭受到他們荼毒之時,遠水救不了近火,只好任由他們霸凌啦。
鳳眼果因它的果莢成熟爆開,很像美人之鳳眼形狀,故爾得名「鳳眼果」。它的果肉煮熟之後,橙黃若蛋黃,因此老祖父又稱它為「卵黃果」。可是隔壁的福佬歐吉桑,卻將它稱作「辣子」,意思為何至今未知?
老家那棵鳳眼果樹,樹葉呈卵形暗紫色。樹葉雙面含細細絨毛,摸在手中似有似無之感覺。每年三至五月開花,淡紫簇生有點像苦楝花。微香若有若無,鼻子嗅覺靈敏者可以嗅出淺香。
它的果實成莢,初結青綠似梅,漸熟漸紅至大紅。果實成熟自裂,彈落地面完成傳宗接代任務。每年果熟之時,家母會擇日前去收割。一串串紅通通的蒴果,微裂含珠十分搶眼。果莢內的果粒咖啡色,水煮或蒸熟去皮層之後,味道甜美,口感鬆軟,很適合老人家食用。
曬乾之乾果,用爐火烤或用砂炒,味道似栗子香鬆可口。生果與米同煮之飯,香氣口感又是另番風味。鳳眼果飯含澱粉高,吃入腹中容易排氣。老祖父每吃必排連珠,噗噗響亮聲音十分嚇人。儘管如此尷尬,家人對鳳眼果飯,依然是百吃不厭,一碗端上手,必然手不釋筷,猛扒落肚,非吃個胃飽肚撐決不罷手!
寫完這篇文章,想上網找些相關的相片搭配。天啊!我填入鳳眼果開始搜尋,結果出現的卻叫「蘋婆」。前些日子雯雯要我介紹蘋婆,莫非心有靈犀,歪打正著,竟然讓我可以順利的完篇交差啦!
鳳眼果樹下,平安的送走我的小學四、五、六等三個學年。小四之時年紀不大不小,正是最頑皮的時候。雖說我是個轉學生,但因個性自由習慣了,上下學自己一人獨行,從不招朋引伴。其實,並非我個性孤獨,而是因為我剛自外地轉回這裏就讀,與大家都還沒混熟的關係嘛!
鄉下小孩,十之八九都具有好奇心與探險慾。我在小四時候的好奇心,更甚於其他同年歲的孩子們。從我家到學校路程約廿分鐘,可是我每天非得走彎路,磨蹭它些時間不可。如果不依照如此走法,好像就無法走到學校似的。而在我的步行途中,必須經過一座果園和一片柿子林。
果園內種滿枇杷樹和龍眼樹,樹齡高大枝葉茂盛,因此常會有鳥兒在樹上築巢。果園主人是我姑丈,所以,我可以自由進出這座果園。也正因為如此,這座果園,就成為我結交朋友的好靠山。哪個傢伙我想和他一起,我就拿這座果園之秘密作為誘因。小蘿蔔頭不懂事容易受誘,因此,每次出手都能讓我獲得滿意的結果。
這天是暑假前最後一天的上課日,由於明天就要開始放暑假,所以,今天心情特別的輕鬆愉快。早上上學路過果園,長工泰清在果園門口向我招手。我加快腳步走過去問他找我何事?他一臉興奮的告訴我說:「下課過來看我好嗎?」
我說:「好呀!」泰清和我年紀相近,他是姑丈家的小長工。因為家窮所以國校一畢業,就被送到姑丈家當長年小工人。可別看他年紀輕輕,做起事來毫不含糊,故爾甚得姑丈姑媽之喜愛。我們是經過一次打架之後,不打不相識,這一架遂讓我們,變為小小的莫逆之交。
第四節課老師分發成績單,我的成績在前頭所以內心篤定。叫到我的名字我宏聲答應「有!」,老師看著我笑笑嘴裏說加油!然後才把成績單發給我。接著分發暑假作業,發完下課鐘剛好響起。顧不得與癩皮說再見,我便匆匆跑去果園見至友。甫一見面泰清給我一顆芒果,然後拉著我往園內深處奔跑過去。
他帶著我繞過物料間後門,在一棵老龍眼樹下停住腳步。他用手指指著樹梢頭,一個小臉盆大的鳥巢非常顯眼。我問他是何鳥之窩?他說不知道。兩人頗有默契,丟掉手中之芒果核後,兩人便往樹梢方向爬去。
爬呀爬的,我們已經爬到鳥巢附近的枝梗上。站定身子然後引體向窩內看,四顆拇指大的藍色鳥蛋,靜靜的躺在窩裏,公鳥母鳥都没蹤影。兩人回到地面熱烈的討論鳥蛋,他說是藍雀我說是朱鳥。兩人你來我往誰也不讓誰,最後兩人打賭靜待它們孵化。
君子之爭,各有堅持,各自回家,二人互相約定兩週後樹下見。其實兩星期內,雙方都曾偷偷來到樹上,偷偷爬上樹去看鳥蛋孵化情形,有時則站樹下仰視鳥巢過過乾癮。這個童稚性的君子約定,雙方都沒承認上樹偷看罷了。
這天很早,泰清氣喘吁吁的跑來我家。甫一照面他就興奮的對我說:「小鳥出殼了!」我和泰清跑到樹下,恰遇母鳥和公鳥回巢。牠們的嘴間各咬一條小蟲,任由小蟲扭曲身子牠們都不張嘴。母鳥先降落在鳥巢附近,牠將嘴裏的小蟲塞入小鳥嘴內,接著回過身體怒目盯著我們二人。
就在公鳥盤旋即將降落之際,母鳥引吭高叫像在通報牠注意?公鳥得到警告立刻竄身上飛,盤旋數周之後才降落巢邊餵食幼鳥。然後二鳥一起監視著我們,我心在想牠們真是恩愛。
這時泰清提議離開現場,我點頭同意然後一起退出果園。離去之時,耳邊聽到牠們愉快的叫聲,於是我便向泰清建議取消比賽,他說他沒有意見。從此之後,我們都沒再到樹下打擾牠們,所以,到現在我們都還不知牠們是屬於啥麼鳥種?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