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龍溪的孩子-寫我故鄉寫我家-344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連載小說每日請勿超過三章節

版主: 跳舞鯨魚ocohSianlight星心亞Azure

(344)-

俗語說:「馬尾栓豆腐-甭提啦!」這是一句歇後語,以物暗寓十分有趣。不過從語氣之中,可以體會出豆腐之脆嫩,稍微用力就會破壞它的形體。話雖如此,世間偏偏有人用它當做鐫雕之素材,這是多麼令人覺得不可思議之事啊。

這種豆腐手藝專家,從我出生活至古稀之年,僅只見過兩人罷了。一位是我軍中之伙伕長黃榮國,它有一手功夫將豆腐切割成細絲,做出羹湯饗宴視察部隊之賓客。另有一位是我日本商友介紹之豆腐鐫雕藝者,他的姓名叫村田文司,鳥取縣出身的高級料亭之料理師傅。

1989年末,我因購買的機器零件出問題,所以專程來到鳥取找供應商解決問題。是日中午之前問題獲得解決,供應商春田君,招待我與松崎君午餐,算是他致歉賠禮之誠意。我們抵達料亭之前,先去當地的活動中心,參觀一場別開生面的豆腐鐫雕表演。

當時我們踏進活動中心,裡面黑壓壓一片人頭幾無空位。幸好供應商田川君人面廣,他與現場主催人交頭接耳幾句話,三人立即獲得一處45度角的空位。表演場地為讓大家都能看個仔細,特別在現場牆壁上裝置三面大銀幕。

現場表演用的道具,只有一張長條桌與一套雕刻刀。此外,就是一箟箟的豆腐塊。根據田川君之敘述,當天是用的素材是「高野豆腐」,因為它的硬度比較適用於雕刻。豆腐使用之前,必須先將其不平表面切削平亮。

然後一塊塊的疊黏牢固,這才可以進行雕刻工作。當天共用去110大塊粗豆腐,總共切削成ㄧ千多張薄片。再費三、五天功夫,將他們疊黏成可以雕刻的素材。準備工作早已做妥,所以,今天的現場裡,只能見到雕刻者之手藝而已。

光是準備工作就如此之繁瑣與麻煩,待至藝家落刀開雕至完成,其間還有許多的麻煩在等著他呢。場外氣候寒冷凍人,場內卻是熱氣烘烘的。鼓敲三響表演開始,今天雕刻主題是浦島太郎的故事。

但見表演者走到豆腐前,平氣凝神做個深呼吸之後,左右手各抓一支雕刻刀,揮刀迅速的進行其表演。半小時不到雛形已成,人物與烏龜雕得唯妙唯肖,待至細節完成,栩栩如生定可期待。

因為料亭訂位時間將到,當時我們並無看完全程便提早離開,準備用膳完畢再回來參觀完整之作品。在料亭內進餐,有話即長無話便短。因為整個心思仍在雕刻現場,所以,料理好壞無心去探討。

未幾用餐完畢,結帳離席返回會場參觀。由於中場休息廿分鐘,故爾我等回到現場,精細部分之鐫雕仍在進行之中。此時雕者額頭見汗,助熟拿塊毛巾從旁幫他擦汗。表演者雙手並用,時而左右開弓時而深入淺出。

雕刻者刀刀乾淨俐落,豆腐之渣屑四向亂飛。透過大銀幕之呈現,精細處纎毫畢露清清楚楚。工作結束,表演者長吁一口氣,彎腰鞠躬站立一側。但見那件作品栩栩如生,在主持人與表演者一問一答裡,許多細節才讓人明白清楚。

之後參觀者列隊上台,親近觀察作品之細節。如非親身體驗,光看作品沒人會相信,那是用豆腐素材雕刻之作。果菜硬度夠雕刻容易,豆腐脆嫩想要將它以雕刻呈現比較困難。這位表演這之功夫,確實讓我看過之後讚佩不已。

根據表演者之自述,他之投入豆腐雕刻純屬偶然。某次料亭一批豆腐過澇將要丟棄,他拿在手中覺得它的硬度或許可以雕刻。於是他以那堆豆腐當素材,一刀一刀的試著雕削切割,越雕越為順手,就這樣他就滑入豆腐雕刻的領域裡。

在豆腐上雕刻,這是我一生之首遭。而這段事情一晃眼就十餘年經過,如今已能隨心所欲的雕刻啦。他的自述令人感動,在下有幸得以一飽眼福。此事雖然經過了許久的歲月,至今印象依然清晰如昨日。

我之所以喜歡吃豆腐,那是因為它的融合性與包容性極大。無論是煎、炒、煮、炸、它都能夠適應。搭魚搭肉或搭其他,無論是葷是素皆無不可。加酸加辣或加酸甜亦不損其味。嫩豆腐、老豆腐、凍豆腐、豆腐干、炸豆腐、甚至於臭豆腐、任您搭配各具風味。

小小豆腐變化之多,一本厚厚的食譜,亦無法將它說清楚講明白。隨便一個廚師,要他弄個百十來道豆腐料理,相信這也難不倒他。從小到老,我就與豆腐結下深厚之緣。昔日在商場上打滾之時,它還是我可敵致勝招睞客戶之好幫手呢。

一道「紅燒豆腐」可比千軍萬馬,管他是紅人白人或黑人,遇上它管叫他佩服得五體投地。來盤「臭豆腐」饗客,一定讓他吃得齜牙裂嘴得大呼「汪豆腐」(Wonderful)或「迪里秀阿斯」(Delicious)。要是「麻婆豆腐」,一定讓他猛灌礦泉水,訂單也莫名其妙的簽給我啦。

「洋人吃豆腐,霧煞煞!」管他跑遍世界跨過汪洋,絕對無法克制自己對豆腐的鍾愛情緒。國人漠視豆腐哲學,洋人卻對它愛之不忍釋守呢。中國人用豆腐做菜餚變化無窮,洋人吃豆腐料理則像丈二金剛摸不著頭。

而中國人以豆腐當素材,以藝術化呈現它的另面,更足以讓洋人見了大呼不可思議,甚至拍案叫絕哩!有人吃過豆腐餃子,有人嚐過豆腐炸出來的漢堡肉,有人則吃過豆腐做的肉鬆。

一樣豆腐百樣變化,中國人利用巧手將它的用途與名望推上巔峰。豆腐餃子、豆腐漢堡肉、或者是豆腐肉鬆、在在都不足為奇。使用豆腐做成蛋糕,這很不可思議吧?它是一道新甜點,來自某五星級飯店主廚之「艾迪雅」(Idea)。

真人真事,絕無吹噓。某日,飯店主廚按照習慣出來向客人致謝。座上有位客人突然的發問說:「請問,您有辦法做出豆腐蛋糕嗎?」主廚略做沉吟一下,然後肯定的回答說:「沒問題!」主廚回到廚房之後,想到起司蛋糕之做法可以引用。

於是他展開了蛋糕本體之試做,將豆腐絞碎之後,加入奶粉與糖攪拌均勻,然後放入蒸籠內蒸熟,冷卻之後它就成為蛋糕之主體。接著他在蛋糕主體塗上一層鮮奶油,再以豆腐末與可可亞調成飾漿。整做蛋糕家已裝飾,豆腐蛋糕試做完成。

豆腐蛋糕之成品放入冰箱冷凍,藉以加強其凝固程度。午休時間裡,主廚取出蛋糕將它切成小塊,然後由廚房大夥當試吃評審。眾人吃過之後的評噢,都說豆腐蛋糕確實好吃。

主廚為讓他的作品更加穩定,隨後還試作多次,並將它分送飯店高級主管品嚐。確定完全沒有問題之後,這才向營業提供試吃。試吃通過已無異議,於是它就成為該飯店的招牌甜點了。[待續]。
具有真實感的文字
即使篇幅不長
也把往事實在地敘述出來

ocoh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