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1)-

前些日子裡,因為突然談到茶道問題,個人覺得韓國是鄰居,相信他們也多接受到中國飲茶文化之影響。於是在FB上與從前的交換學生朴玉珍聯絡,希望她提供一些韓國茶道相關訊息給我。半日功夫取得回音,以下就是她所提供之訊息:

朴玉珍說:韓國的茶文化和日本茶道一樣,源於中國,韓國茶道之宗旨是「和、敬、儉、真」。「和」者,即善良之心地;「敬」者,即彼此間敬重、禮遇;而「儉」者,即生活儉樸、清廉;至於「真」字,即心意、心地真誠,人與人之間以誠相待。

韓國的「茶禮」種類繁多、各具特色。如按名茶類型區分,即有「末茶法」、「餅茶法」、「錢茶法」、「葉茶法」四種。而韓國的飲茶史也有數千年的歷史。公元7世紀時,飲茶之風已遍及全國,並流行於廣大民間,因而韓國的茶文化也就成為韓國傳統文化的一部份。 在歷史上的紀錄裡,韓國的茶文化也曾興盛一時。

韓國茶道之引入,約在中國的宋朝、元朝時期。韓國飲茶文化以「茶禮」為中心,這種「茶禮」仿自普遍流傳中國宋元時期的「點茶」。約在中國元代中葉後,中華茶文化普遍的為韓國人理解並接受,興盛時期在韓國有眾多之「茶房」、「茶店」、「茶食」、「茶席」。

廿世紀八十年代,韓國的茶文化再度復興,並且迅速的發展,並在此時設立了「韓國茶道大學院」,專門教授茶道與茶禮文化。現在的韓國,每年5月25日訂為茶道日。從此之後,年年舉行茶文化祝禮大會。

其主要內容有韓國茶道協會的傳統茶禮表演,韓國茶人聯合會的成人茶禮和高麗五行茶禮以及國仙流行新羅茶禮,陸羽品茶湯法等。從以上資訊裡透漏些許端倪,原來中國之飲茶文化影響如此廣泛,真是值得國人感到自傲。但也感到羞愧,因為我們對它疏忽太多啦。

其實,若要探討中國的茶道,它的起源甚早。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中唐時期。中國茶道隨著時代推進不斷的演進衍化,先後產生了「煎茶道」、「點茶道」、「泡茶道」、「煎茶道」等類項。其中「點茶道」在中國本土早已消失,唯有「泡茶道」尚普遍的存在。

唐、宋、元、明、清、中國的「煎茶道」、「點茶道」與「泡茶道」先後傳入日本與韓國。而中國之各種「茶道」傳入日、韓之後,他們加以發揚光大,因此,形成日本的「抹茶道」與「煎茶道」。在韓國的演進上,它則變成為當地的著名的「茶禮道」。

中國的「煎茶道」形成於第八世紀中葉,約當是在中唐時期。斯時茶聖陸羽替中國茶道奠定基礎,同時他也是「煎茶道」的創始人。「煎茶道」的代表人物有陸羽、常伯熊、皎然、盧同、白居易、皮日休、陸龜蒙、齊已等人。

唐代茶人對於茶道的主要貢献,在於提供完善的「煎茶藝術」。此外,確立了飲茶修道的正確思想。「煎茶道」鼎盛於中、晚唐時代,之間歷經五代、北宋、南宋末年而止,前後之流行约有五百餘年之歷史。

「點茶道」成形於十一世纪中葉,約當在北宋的中後期間。其代表人物為蔡襄、趙佶、梅堯臣、蘇軾、黄庭堅、陸游、審安老人、朱權、錢椿年、顧元慶、屠隆、張謙德等人,他們都是文人雅士之流,故爾帶動成為風潮。

宋代茶人在茶道上承先啟後,他們創立了「點茶之茶藝」,並將它發展成為飲茶修道的思想。「點茶道」之鼎盛時期,約當在北宋中後期至明朝初期,在明朝末年逐漸消失,前後流行為期约有六百餘年之久。

「泡茶道」形成於十六世紀的明朝末葉,其代表人物有張源、許次紓、程用賓、羅廪、馮可賓、冒襄、陳繼儒、徐渭、田藝衡、徐献忠、張大復、張岱、袁枚等人。這干人皆為士林明家望種一方,就在他們的推廣下,中國之「泡茶道」至今依然在各地風行著。

明清茶人對茶道的貢献:其一在於創立了泡茶之茶藝,並創立了「撮泡」、「壺泡」和「功夫茶」等三種泡法;其二為茶道設計了專用的「茶室」(茶寮),此設計傳入日本大受模仿。「泡茶道」之鼎盛時期,約在明朝後期至清朝的前中時期。近代曾經衰退過一段時間,待至二十世纪中後期又逐漸的流行起來啦。

台灣的確是個寶島,物產豐富品類繁多。光僅茶葉之品目,百種以上絕無虛誇。許多華人老外來台觀光,回去之時茶葉就是他們必買之伴手禮。買者或接受者,不論他是否有飲茶習慣,對於台灣茶葉莫不視之為上珍。記得那年斯里蘭卡,我國遠貿代表伊克奈亞克先生來台述職。

在他返回斯里蘭卡之日,我贈以阿里山之高山茶當禮物。他的國家雖然生產茶葉,但見到我送的是台灣茶葉,他內心高興之神色寫滿一臉。他說斯里蘭卡雖然也出產茶葉,可是它屬紅茶系列,茶味不如台灣茶之甘美。

我對茶葉完全外行,因此,他的說法我只能點頭應對。蓋因這種以聆聽之應對方式,在國際間是最受歡迎的官樣文章。所以,它就成為我重要的保護色之一。台灣阿里山之「高山茶」,茶湯甘潤芬芳,入嘴能夠止渴生津。它的生長地方在阿里山與梅山一帶,地形特殊的環境之中。

台灣高山茶特點,茶葉細緻茶味清香。它的茶湯呈現琥珀顏色,入目令人心曠神怡,故爾甚受飲茶行家之青睞。由於它的品質細膩特佳,正是如同阿里山一樣名揚四海人人皆知。特別是大陸許多資深高級茶客,莫不將它視為茶葉極品對待。

我的阿里山鄒族朋友尤達浪,家中擁有一大片祖傳的茶園。一家人都很辛勤耕耘這片茶園,長年獲不差,因此家中小有積蓄。入伍之後,我們倆同梯同連同排且又同班,友誼深厚,互相扶持。「四同」在軍中誠屬難得,所以,我們倆人非常珍視這份友誼。

尤達浪的個性內向,加上又是原住民身分,故爾在軍中備受歧視。論真說起來他的朋友不多,只有我與他較為親近罷了。退伍返鄉我們仍時時連絡,在我失業期間裡,也曾去山上他家躲避過一段時間,因此,我與他的家人都很熟悉。

他退伍之後立即投入茶園工作,三年有成,卻也讓他娶回嬌妻,並還替他生下三個小壯丁。一家五口加上母親與姐姐,生活過得和樂融融,讓我羨慕得不得了。他姊姊阿琳娜高農畢業,經過朋友之介紹,進入當地農會服務。農會主管見她相貌不錯又懂日語,所以將她安插於推廣股。

她的推銷能力很強,人又長得漂亮,還有一口流利的日語,在高山茶推廣股的表現十分突出。那年她被推選為「高山茶之花」,曾被膺派出國,去日本高智縣當茶產交流大使。她與尤達浪夫婦疼愛有加,更是小壯丁們眼中之好姑姑。

我在他家的某日,尤達浪的母親與我進行一次秘密會談。他問我喜歡阿琳娜嗎?這還用問嗎,我當然頻頻點頭表示喜歡。於是老人家打蛇隨棍上,他說可以叫家人來提親。獲得老人家的同意,我興奮回家提出報告。

結果我是白高興一場,因為家父極力的反對而作罷。這樁婚事幸好是在暗中進行,除我與尤達浪母子之情之外,所有人都不知有過這樁秘辛。某年,我公司接獲日本一批生鮮山葵之訂單。因此我上山尋找山農供應,幸虧有阿琳娜從旁協助,我才能夠順利的完成交割。

每次我要送客戶的茶業,都是她幫我精心挑選。雖然我們無緣結成連理,但是彼此之間的姐弟情誼永誌難忘。民國60年她于歸遠嫁日本奈良,先生是東京帝大農經博士。結婚當日我是送嫁親人之一,我與尤達浪陪著他們回去日本。

夫家姓氏本間,他們在當地是屬於門閥世族,嗣後我在日本推銷產品之時,曾受這家族盡心盡力之協助。每回我去日本商旅,一定會在本間家小做盤桓,而高山茶就是我必備的伴手禮之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