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5)-
我與咖啡結緣來自偶然,我與咖啡絕緣卻非必然。牽牽扯扯,已然不知緣因為何矣。早年因為商務奔走而與咖啡結緣,之後因為胃潰瘍而與咖啡絕緣。恩恩怨怨難以解釋清楚啦。
或許因為商務交際之必須,我在不知不覺之中,養成了喝飲咖啡的習慣。儘管我不是一個忠誠的咖啡擁護者,但是因為接觸而對它稍有認識。可是我所謂的認識,只不過是一種膚淺的認知罷了。
在某段時間裡,由於我咖啡喝多了,結果將傳統的茶香味拋到九霄雲外。所幸這種習慣只是暫時的,回到國內不到一星期就恢復正常了。咖啡在台灣引起流行風,大概要回溯到60年代。斯時機緣湊巧,大量越南渡假美軍進入台灣休假,於是引起咖啡的流行風潮。「蜜蜂咖啡」便是當時風潮之主流。
時光進入70年代,北部的「舊情綿綿」掀起浪潮,中部則有「田園咖啡」做為響應。而在南部也不落人後,咖啡屋一家家的開幕跟進。待至80年代,局面已成百家爭鳴之趨勢。潮勢所及,北、中、南、咖啡館如似雨後春筍,紛紛得冒出在街頭巷尾,頓時匯成洪流掩蓋全台。
此時形形色色咖啡進入市場,義大利咖啡,阿拉伯咖啡,東南亞咖啡,甚至土耳其咖啡,各有其忠實之擁護粉絲。台灣市場狹小,你爭我奪,涇渭分明。幾經鏖戰之後,義大利咖啡一枝獨秀,儼然霸佔了過半之市場。
義大粒咖啡霸佔市場,獲得普遍性歡迎之後,北中南之專賣店紛紛出現。台北主角是「Cafe Italiano」,台中是「歐格坊」為主導,台南則是「老爸咖啡」的天下。這些主流咖啡館之壽命長短不一,但是對於台灣的咖啡市場影響久遠。尤其是「Expresso」與「Cappuccino」,它們的名字至今不論老少依然琅琅上口。
當時的摩登少年,文人雅士,乃至風雅之人,生意商家,都喜歡親近義大利咖啡。因是之故,義大利咖啡流風所及,義大利咖啡館,義大利咖啡機,義大利咖啡煮法,瀰漫了全台咖啡市場。
80年代末季,台灣咖啡市場風起雲湧。義大利咖啡獨霸之天下,終於面臨著利益均霑之攻伐。短短的三、五年內,各地各種咖啡相繼的達陣,頓時台灣咖啡市場異常的熱鬧滾滾。此際我人正好投入國際貿易市場,日日有機會與咖啡接觸,所以認識不少國外之咖啡。
我所認識之咖啡品目繁多,其中所屬包括有阿拉伯咖啡、馬來亞咖啡、印尼咖啡、土耳其咖啡、拉丁美洲咖啡、甚至黑暗大陸之非洲咖啡,總有或多或少的涉獵。可惜我遇到它們斯文不來,喝它之時如似大象吞水,唏哩嘩啦便灌完入肚。我無法像那些文雅人士或專家,細細的品味慢慢的喝它。
儘管如此,我與咖啡之接觸機會甚多,在國外幾乎每天與它寸步不離。每次我商旅在外,天天的天早餐不論我吃「歐式早餐」(Continental Breakfast),或者是吃「美式早餐」(American Breakfast),幾乎都離不開以咖啡為伴。尤其是在與客戶業務商談之時,我也離不開咖啡。
遇上商務談判不順,或者精神困頓之時,更是需要藉助咖啡來提神醒腦。雖然我對咖啡未曾有過深入的瞭解,但只要是入口不苦不酸,沖泡淡薄濃厚我都不會計較。有趣的是我在印尼,參觀過「麝香咖啡」(Kopi Luwak)生產過程之後,我對咖啡逐漸疏遠。有段很長的時間內,對於咖啡幾乎滴口不沾。
當我坐上談判桌要求給我紅茶之時,朋友們都會問我為何不喝咖啡?我告以實情,卻是招來他們的哈哈大笑。每每遇問頗費口舌,不做解釋又不可能。這種狀況持續甚久,直到我退休下來,因為某種之需要,我才又與咖啡搭上線頭。
自從馬來聯邦商友陳先生,帶我去檳榔嶼拜訪客戶之後。因為順路拜訪一些下游店家,走走停停,且在家家咖啡伺候之下,突然引起我對咖啡的反感。返台之後,對於咖啡滴不沾唇,甚而聞到咖啡味道就會頭痛。
於是「咖啡」這玩意兒,在我的飲料清單上從此除名。在我還喝咖啡的時候,最有趣的是所有外國朋友,每個人在我面前,總強調說他們的咖啡是「世界第一」。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的朋友各說各好。
巴西與阿根廷的商友,也都說他家的咖啡不錯。利馬的商友赫南德茲,他更強調智利咖啡人間美味!就連阿拉伯的穆拉巴克,以及土耳其的蘇巴幹,也都大聲的說他們的黑咖啡最香,舉世無與倫比。老實說,誰家的咖啡最好我都沒意見。讓我感到頭痛的是他們每回來台灣,都不約而同的送上一大包咖啡粉。
趟趟如此,回回不變,幾讓我對咖啡大有見之顫抖,避之唯恐不及的反應。還記得那年,台糖公司經營的蘭花咖啡館,大動作推出超低價的「麝香咖啡」。此舉不按牌理出牌,引起諸多同業無比震撼。
這個做法不但讓咖啡迷們驚艷,就是同業們也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種咖啡豆產量稀少,訂貨不易。台糖能以一杯五百元台幣賣出,怎不讓人覺得意外呢?就在台糖沾沾自喜之際,平地一聲雷起,有人提出咖啡豆作假的質疑。雖是微不足道的懷疑,卻是鬧得吵擾嚷嚷,巨浪波及整個業界。
儘管台糖業務部門費盡口舌解釋,說明他們使用的是「混合咖啡豆」。其來龍去脈雖已明白交代,但其商譽受到的傷害已經難以洗刷。這種被業界稱為「夢幻咖啡豆」的麝香咖啡,原產地在印尼群島。當地人管叫它為「魯瓦克咖啡」(Kopi Luwak),意即麝香貓吃的豆做成的咖啡。
它是目前全球最貴最夯的咖啡豆,價格以當年的產量隨時變化。它會這麼珍貴,主要是在它的生產過程與眾不同。傳統的咖啡豆採摘下來,經由水洗與曝曬手續,去其皮肉留下內豆。可是麝香咖啡豆的取得,與傳統咖啡豆取得大不相同。
麝香咖啡之咖啡豆,是咖啡果實被麝香貓吞入腹內,然後經由排泄體外。人們取得之後,再將它經過特殊手續處理,這才算是完成之麝香咖啡豆。麝香貓(Luwak)是印尼原產的貓科小動物,體小狀似台灣的水果貍。牠是屬於樹棲動物,喜歡在夜間活動。本性素食,嗜食野生樹果,尤其咖啡豆是其最愛。
每當咖啡豆成熟時期,牠們就成群結隊四出摘食。牠們連皮帶肉匢圇吞肚,野生的吃不夠,還要入侵民園偷掠摘食。其食量雖不是很大,但已造成栽植者,在收穫上受到嚴重之影響。由於咖啡豆被覆著一層硬殼,在麝貓的肚內不容易消化。
於是隨著麝貓的行止,走到哪排泄到哪。因此,牠不但替咖啡完成繁殖任務,而且也為人類帶來商機。一些腦筋動得快的商人,將那些隨麝貓排出體外的咖啡豆,收集起來加工處理過後,就變成為舉世聞名的「麝香咖啡豆」啦。
「鯉躍龍門,身價百倍」。這些稀罕的咖啡豆在商人的精心包裝下,透過其強而有力的管銷途徑,大力促銷中一炮而紅。他們又以物稀為貴作標榜,儘可能限制產量。而在店面賣出裏,一杯叫價數十倍高於普通咖啡。儘管出價高昂,但咖啡迷仍然趨之若鶩。
麝香咖啡豆的特點,是在麝香貓吞下咖啡果後,因在其胃袋內進行發酵,使得咖啡豆襯染一種罕有的香味。這種咖啡之香味非常濃厚,入口立即佈滿口腔舌根之間。就連旁坐嗅覺良佳者,亦可聞到那種似麝非麝的幽香。口口相傳,於是「麝香咖啡」之名不逕而走。
某日,吾友沙尼用車載我去泗水訪友。車上我談起「麝香咖啡」之事。因在星洲逗留期間,有人提過它的產地就在印尼。所以,趁此趟過來印尼之便,希望獲知其梗概。沙尼聽完我的敘述,二話不說,立即就車子掉頭改走另條鄉道。
車行半晌來到一座農園,他告訴我說,這裡有生產麝香咖啡。於是他下車去向園主人洽談,是否可以進入場內參觀?可惜園主以滿檔為由婉拒,並請我們次日趕早過來。這時,我從落地窗看見裡面已有來客,所以,我們只好辭別園主續趕車程前往泗水。
抵達泗水已是黃昏,卻沒想到泗水的朋友,竟是用丁香菸與麝香咖啡招待我們。這下總算是有機會,可以讓我去滿足中午的失落。然而沙尼告訴我的製作過程,以及實地參觀後之狀況讓我耿耿於懷。
因是之故,卻也使我猶豫而不敢輕嚐其味。眼見他們每人都喝得興高采烈,我的腦子裡卻是一再的反芻,出現它的製作過程。於是內心越想越覺恐怖,所以,我還是自動放棄了賞味的機會。 [待續]。
我與咖啡結緣來自偶然,我與咖啡絕緣卻非必然。牽牽扯扯,已然不知緣因為何矣。早年因為商務奔走而與咖啡結緣,之後因為胃潰瘍而與咖啡絕緣。恩恩怨怨難以解釋清楚啦。
或許因為商務交際之必須,我在不知不覺之中,養成了喝飲咖啡的習慣。儘管我不是一個忠誠的咖啡擁護者,但是因為接觸而對它稍有認識。可是我所謂的認識,只不過是一種膚淺的認知罷了。
在某段時間裡,由於我咖啡喝多了,結果將傳統的茶香味拋到九霄雲外。所幸這種習慣只是暫時的,回到國內不到一星期就恢復正常了。咖啡在台灣引起流行風,大概要回溯到60年代。斯時機緣湊巧,大量越南渡假美軍進入台灣休假,於是引起咖啡的流行風潮。「蜜蜂咖啡」便是當時風潮之主流。
時光進入70年代,北部的「舊情綿綿」掀起浪潮,中部則有「田園咖啡」做為響應。而在南部也不落人後,咖啡屋一家家的開幕跟進。待至80年代,局面已成百家爭鳴之趨勢。潮勢所及,北、中、南、咖啡館如似雨後春筍,紛紛得冒出在街頭巷尾,頓時匯成洪流掩蓋全台。
此時形形色色咖啡進入市場,義大利咖啡,阿拉伯咖啡,東南亞咖啡,甚至土耳其咖啡,各有其忠實之擁護粉絲。台灣市場狹小,你爭我奪,涇渭分明。幾經鏖戰之後,義大利咖啡一枝獨秀,儼然霸佔了過半之市場。
義大粒咖啡霸佔市場,獲得普遍性歡迎之後,北中南之專賣店紛紛出現。台北主角是「Cafe Italiano」,台中是「歐格坊」為主導,台南則是「老爸咖啡」的天下。這些主流咖啡館之壽命長短不一,但是對於台灣的咖啡市場影響久遠。尤其是「Expresso」與「Cappuccino」,它們的名字至今不論老少依然琅琅上口。
當時的摩登少年,文人雅士,乃至風雅之人,生意商家,都喜歡親近義大利咖啡。因是之故,義大利咖啡流風所及,義大利咖啡館,義大利咖啡機,義大利咖啡煮法,瀰漫了全台咖啡市場。
80年代末季,台灣咖啡市場風起雲湧。義大利咖啡獨霸之天下,終於面臨著利益均霑之攻伐。短短的三、五年內,各地各種咖啡相繼的達陣,頓時台灣咖啡市場異常的熱鬧滾滾。此際我人正好投入國際貿易市場,日日有機會與咖啡接觸,所以認識不少國外之咖啡。
我所認識之咖啡品目繁多,其中所屬包括有阿拉伯咖啡、馬來亞咖啡、印尼咖啡、土耳其咖啡、拉丁美洲咖啡、甚至黑暗大陸之非洲咖啡,總有或多或少的涉獵。可惜我遇到它們斯文不來,喝它之時如似大象吞水,唏哩嘩啦便灌完入肚。我無法像那些文雅人士或專家,細細的品味慢慢的喝它。
儘管如此,我與咖啡之接觸機會甚多,在國外幾乎每天與它寸步不離。每次我商旅在外,天天的天早餐不論我吃「歐式早餐」(Continental Breakfast),或者是吃「美式早餐」(American Breakfast),幾乎都離不開以咖啡為伴。尤其是在與客戶業務商談之時,我也離不開咖啡。
遇上商務談判不順,或者精神困頓之時,更是需要藉助咖啡來提神醒腦。雖然我對咖啡未曾有過深入的瞭解,但只要是入口不苦不酸,沖泡淡薄濃厚我都不會計較。有趣的是我在印尼,參觀過「麝香咖啡」(Kopi Luwak)生產過程之後,我對咖啡逐漸疏遠。有段很長的時間內,對於咖啡幾乎滴口不沾。
當我坐上談判桌要求給我紅茶之時,朋友們都會問我為何不喝咖啡?我告以實情,卻是招來他們的哈哈大笑。每每遇問頗費口舌,不做解釋又不可能。這種狀況持續甚久,直到我退休下來,因為某種之需要,我才又與咖啡搭上線頭。
自從馬來聯邦商友陳先生,帶我去檳榔嶼拜訪客戶之後。因為順路拜訪一些下游店家,走走停停,且在家家咖啡伺候之下,突然引起我對咖啡的反感。返台之後,對於咖啡滴不沾唇,甚而聞到咖啡味道就會頭痛。
於是「咖啡」這玩意兒,在我的飲料清單上從此除名。在我還喝咖啡的時候,最有趣的是所有外國朋友,每個人在我面前,總強調說他們的咖啡是「世界第一」。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的朋友各說各好。
巴西與阿根廷的商友,也都說他家的咖啡不錯。利馬的商友赫南德茲,他更強調智利咖啡人間美味!就連阿拉伯的穆拉巴克,以及土耳其的蘇巴幹,也都大聲的說他們的黑咖啡最香,舉世無與倫比。老實說,誰家的咖啡最好我都沒意見。讓我感到頭痛的是他們每回來台灣,都不約而同的送上一大包咖啡粉。
趟趟如此,回回不變,幾讓我對咖啡大有見之顫抖,避之唯恐不及的反應。還記得那年,台糖公司經營的蘭花咖啡館,大動作推出超低價的「麝香咖啡」。此舉不按牌理出牌,引起諸多同業無比震撼。
這個做法不但讓咖啡迷們驚艷,就是同業們也感到不可思議。因為,大家都知道,這種咖啡豆產量稀少,訂貨不易。台糖能以一杯五百元台幣賣出,怎不讓人覺得意外呢?就在台糖沾沾自喜之際,平地一聲雷起,有人提出咖啡豆作假的質疑。雖是微不足道的懷疑,卻是鬧得吵擾嚷嚷,巨浪波及整個業界。
儘管台糖業務部門費盡口舌解釋,說明他們使用的是「混合咖啡豆」。其來龍去脈雖已明白交代,但其商譽受到的傷害已經難以洗刷。這種被業界稱為「夢幻咖啡豆」的麝香咖啡,原產地在印尼群島。當地人管叫它為「魯瓦克咖啡」(Kopi Luwak),意即麝香貓吃的豆做成的咖啡。
它是目前全球最貴最夯的咖啡豆,價格以當年的產量隨時變化。它會這麼珍貴,主要是在它的生產過程與眾不同。傳統的咖啡豆採摘下來,經由水洗與曝曬手續,去其皮肉留下內豆。可是麝香咖啡豆的取得,與傳統咖啡豆取得大不相同。
麝香咖啡之咖啡豆,是咖啡果實被麝香貓吞入腹內,然後經由排泄體外。人們取得之後,再將它經過特殊手續處理,這才算是完成之麝香咖啡豆。麝香貓(Luwak)是印尼原產的貓科小動物,體小狀似台灣的水果貍。牠是屬於樹棲動物,喜歡在夜間活動。本性素食,嗜食野生樹果,尤其咖啡豆是其最愛。
每當咖啡豆成熟時期,牠們就成群結隊四出摘食。牠們連皮帶肉匢圇吞肚,野生的吃不夠,還要入侵民園偷掠摘食。其食量雖不是很大,但已造成栽植者,在收穫上受到嚴重之影響。由於咖啡豆被覆著一層硬殼,在麝貓的肚內不容易消化。
於是隨著麝貓的行止,走到哪排泄到哪。因此,牠不但替咖啡完成繁殖任務,而且也為人類帶來商機。一些腦筋動得快的商人,將那些隨麝貓排出體外的咖啡豆,收集起來加工處理過後,就變成為舉世聞名的「麝香咖啡豆」啦。
「鯉躍龍門,身價百倍」。這些稀罕的咖啡豆在商人的精心包裝下,透過其強而有力的管銷途徑,大力促銷中一炮而紅。他們又以物稀為貴作標榜,儘可能限制產量。而在店面賣出裏,一杯叫價數十倍高於普通咖啡。儘管出價高昂,但咖啡迷仍然趨之若鶩。
麝香咖啡豆的特點,是在麝香貓吞下咖啡果後,因在其胃袋內進行發酵,使得咖啡豆襯染一種罕有的香味。這種咖啡之香味非常濃厚,入口立即佈滿口腔舌根之間。就連旁坐嗅覺良佳者,亦可聞到那種似麝非麝的幽香。口口相傳,於是「麝香咖啡」之名不逕而走。
某日,吾友沙尼用車載我去泗水訪友。車上我談起「麝香咖啡」之事。因在星洲逗留期間,有人提過它的產地就在印尼。所以,趁此趟過來印尼之便,希望獲知其梗概。沙尼聽完我的敘述,二話不說,立即就車子掉頭改走另條鄉道。
車行半晌來到一座農園,他告訴我說,這裡有生產麝香咖啡。於是他下車去向園主人洽談,是否可以進入場內參觀?可惜園主以滿檔為由婉拒,並請我們次日趕早過來。這時,我從落地窗看見裡面已有來客,所以,我們只好辭別園主續趕車程前往泗水。
抵達泗水已是黃昏,卻沒想到泗水的朋友,竟是用丁香菸與麝香咖啡招待我們。這下總算是有機會,可以讓我去滿足中午的失落。然而沙尼告訴我的製作過程,以及實地參觀後之狀況讓我耿耿於懷。
因是之故,卻也使我猶豫而不敢輕嚐其味。眼見他們每人都喝得興高采烈,我的腦子裡卻是一再的反芻,出現它的製作過程。於是內心越想越覺恐怖,所以,我還是自動放棄了賞味的機會。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