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山村附近多山,但是每座山並不高。可是它連綿不斷之氣勢,讓人有著毫無止境的感覺。然而這些偏僻的山區裏,人跡罕至住戶不多,而且天然資源缺乏,土地貧瘠,當然山產也不會多到哪裡。
連綿不斷的山上,栽植著樹種繁多,細細數之包括有相思樹、油桐樹、以及其他許多不知名之雜樹。相思木紋理結構細密,純粹是燒炭的材料。但因成長速度快所需成本不多,所以山民喜歡栽種它利用它。
油桐算是山村的經濟作物,殊以生命力強聞名於寶島。其籽可榨桐油,是做漆底的好材料。相思樹的遮陰範圍不若一般樹來得廣,可是成林後的氣勢非同凡響。風吹過帶起沙沙浪響,小憩樹下聽那樹浪音響,真乃人生之一大享受也。
此時,若能綁個吊床於樹間,躺上輕搖小睡一回,醒來包你精神暢旺。不睡之時仰望天穹,湛藍一片精神舒爽。再看朵朵白雲如雪似的高堆於天角,觸情生景,直覺裏像有一股沁涼之氣流透心扉。
如果此時在一旁有人陪伴聊天,人生之樂其樂無比。不過,相思樹上容易生長毛毛蟲。體型細如香枝大小,體色黃黑相間還有一對黑色箕角。這種毛虫經常垂掛於樹梢之間,隨風著微風之吹拂,長長垂絲飄蕩晃舞於空間,人行其下適有大風吹落掉入衣內,頓生麻辣奇癢十分難過。因此,我對它們全無好感。
油桐枝椏脆弱,輕輕抝折樹骨即斷。四、五月間開始放花,十里雪白耀眼故有「五月雪」之得名。桐花迎風搖曳容易落花,落花舖白層層綿綿,人踩其上有如在走地毯,有種輕飄飄軟綿綿的觸覺。
桐籽可以榨油,籽渣可當肥料。山村孩童愛玩桐籽,將他去肉留下硬仔,磨去一角,挖空籽殼內之果肉可以製作桐籽口笛。桐籽口笛可以吹奏歌曲,音調婉轉輕亮,是山村孩童們最喜歡的童玩。
山村之山上,除有上述的樹木覆罩之外,蒼翠成片之竹林堪稱一景。而山坪所栽竹子種類有桂竹、苦竹、麻竹或香妃竹、或者孟宗竹,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竹子可供建築與製作家具雕刻藝品,竹炭則是新近開發的產品。
竹筍更是上好佳餚,煲湯或與肉紅燒或做成莎拉,各種滋味各具特色。山村居民與樹與竹關係密切,是故百姓對樹對竹莫不呵護有加。至於山村之水,全賴後龍溪的全程供應。
後龍溪水年歲久遠,交叉縱橫巨細之支流,數目何止百千之數,融滙一水灣延長流,希水流至山村變成浩浩之巨流。它與我的童年密不可分,特別是那些寒酸歲月裏,後龍溪的功勞更是罄竹難書。後龍溪是我童年的樂園,在那裡放牛抓魚或玩耍,盡情的吶喊盡情的歡笑,從未有人會來干涉。
後龍溪的泛洪時期,經常是洪水滔天,溪道河床內滾石隆隆非常壯觀。洪水一過沙田新成,男人都會在溪床上圍地耕作。短期作物是大家的最愛,搶在下次泛洪期之前,所有收成或多或少都不必繳稅完糧,這大概也是老天給山村居民的一點補償吧?
溪中富魚蝦螃蟹,繁殖迅速捕捉不完。它是村人的漁場,又是牛隻沐浴的天堂。頑童在牛隻沐浴之時,爬上牛背表演跳水,嘻哈笑聲隨風飄揚數里不歇。我生之幸運難以形容,有山有水陪我長大成人。衣食住行取之自然,吃山吃水永不匱乏。
然而這些山山水水的奉獻,若以折合現金計算數字龐大。如此浩瀚之賜與,我卻無法報答它們保護它們。卻讓那些才大氣粗之財團商家,在吾鄉境內作那些無止境的開發。如今淳樸山鄉支離破碎,青山不再明亮水流不再秀暢,每每思及於此,內心不禁感慨萬千!
這天的天氣下雨乍晴,陽光普照,抽空想去郊外踏青。因為單獨一人漫無目標,故爾不希望走得太遠,以免超出體況之負荷。正在思忖之間,一列火車停靠在小站,我拿著敬老月票,迅速的通過剪票閘口,剛剛踩上火車的腳踏板,人未站穩火車已經啟動。
約模經過廿來分鐘之車程,我隨意的在一個陌生的小站下車。孤獨一人施施歩行走出車站,眼前出現有了三條小道。正面是條大街道,左側是一條通往山上的小徑,右側則是一條通往溪岸之小路。
或許因為我喜歡山水個性使然?所以我選擇了第三條路走向溪邊去。這條寬闊的大溪沿著山腳流勢,走不遠,就可見到一座祖母綠水色的深水潭。走近潭邊,周遭涼氣擴散,給人渾身有著一種清涼的感覺。
淺潭之潭水清澈,水中游魚看得一清二楚。小魚兒群群追逐水底,時而排成一字躥游,時而躍出水面透透空氣。一幅大自然的悠閒,讓人看了心情愉快。久鬱之都市塵氣,突然獲得紓解,心神頓然輕鬆不少。
於是我選個景緻開闊之地,坐在一顆牛背狀巨石之上。甫剛坐定立即退除鞋襪,將雙腳泡入水中,靜靜的享受著,這個大自然賜給的清涼。這條石溪又長又遠,水流淙淙川流不息,沿岸溪石磊磊一望無垠,終極目視依然見不到止境。
此時清涼已夠,我沿著石溪信步往前走逛。距離水潭不遠處轉個小彎,眼前豁然開朗,又是一番新鮮的景色。眼前所見儘是一片翠綠,綿延這似乎沒有盡頭。溪邊臨水濕地上,月見草與水辣蓼簇簇擁擁,根底還可見到小溪蟹在爬行。
這些的草兒花兒,與我的童年關係密切。月見草,可以讓牛隻增進食慾。夏天天氣炎熱,牛隻胃口不佳沒有勞力,只要到溪畔割些新鮮月見草,拌入牛草讓牛嚼食,憋住的食慾立可收到開胃之效。
水辣蓼味苦帶辣,它是屬於初夏之綠草。嫩綠叢叢生在水源淺灘處,它與月見草交織成漸層綠色。一深一淺的綠色,井然有序,不紊不亂,非常好看。花開一黃一白其中襯紫,在夏季裡盛開,花色格外的素艷耀眼。
水辣蓼,它是日本人喜歡的火鍋水菜之一,但它卻是我們打水獵時之好幫手。牛童群聚溪邊抓魚,水深不容易捕捉。只好群策群力翻水溝排水,但不容易將漁區之水排盡,這時必須藉種辣蓼敲汁到入水中,魚兒受辣而暈頭轉向,時時浮出水面更換空氣。
於是群童只需站立水涯,浮出一條抓它一條。浮得多時,大夥手忙腳亂,因此,漏抓之魚比比皆是。收拾起回味心情,繼續沿著石溪走下去。綠綠溪草盡頭,有座不太起眼的土地祠。祠座疊石砌成,屋頂則是用水泥搭蓋。
土地祠週遭人煙稀少,所以,祂的香火少得可憐。土地祠左側有棵老榕樹,華蔭蓋頂樹葉濃綠。萬籟天成,鳥鳴啾啾,簡直就像世外桃源嘛。突然眼前出現兩條游蛇,一路邊游走,一邊吐著舌信探路。二蛇一下子齊頭並進,一下子又首尾追逐。我心在想:牠們如此親暱,一定是夫妻檔,要不就是情侶一對。
果如所想,但見二蛇游近老榕樹根之洞中,極盡纏綿廝磨狀極親暱。半晌過後二蛇伏地不動,想必是渡盡春風繾蜷疲累矣。離開土地祠,沿著蜿蜒之溪岸,踩上蛇籠堤防,不禁憶起先民之智慧。
在那鋼筋水泥尚未出現的時代裏,人們利用粗鐵絲編織成蛇籠。然後裝填卵石捱靠放置,形成一條長長且又穩固的堤防,蛇籠堤防可以阻擋洪水便利人行,加上推疊美麗之外觀,由不得你不讚嘆先民之聰慧巧思。
優哉游哉的走完蛇籠堤防,附近是一座小小的村落。寥寥十數家人居住在此,故爾只見少數人在此進進出出而已。這時候已近晚餐時間,飢腸轆轆有點餓相。偏偏小村附近又沒有吃攤,因此我趕緊加快腳步走回車站。
就在車站旁的小飲食攤上,我叫些黑白切與一碗切阿麵果腹。麵剛吃完腹肚滿足,正好北上火車抵達停靠賒站。買票與剪票上車時間緊湊,返抵家門正好趕上晚餐時分。老妻說煮好稀飯等我,於是脫去外袍換上家衣,做好位置開始晚餐矣。 [待續]。
山村附近多山,但是每座山並不高。可是它連綿不斷之氣勢,讓人有著毫無止境的感覺。然而這些偏僻的山區裏,人跡罕至住戶不多,而且天然資源缺乏,土地貧瘠,當然山產也不會多到哪裡。
連綿不斷的山上,栽植著樹種繁多,細細數之包括有相思樹、油桐樹、以及其他許多不知名之雜樹。相思木紋理結構細密,純粹是燒炭的材料。但因成長速度快所需成本不多,所以山民喜歡栽種它利用它。
油桐算是山村的經濟作物,殊以生命力強聞名於寶島。其籽可榨桐油,是做漆底的好材料。相思樹的遮陰範圍不若一般樹來得廣,可是成林後的氣勢非同凡響。風吹過帶起沙沙浪響,小憩樹下聽那樹浪音響,真乃人生之一大享受也。
此時,若能綁個吊床於樹間,躺上輕搖小睡一回,醒來包你精神暢旺。不睡之時仰望天穹,湛藍一片精神舒爽。再看朵朵白雲如雪似的高堆於天角,觸情生景,直覺裏像有一股沁涼之氣流透心扉。
如果此時在一旁有人陪伴聊天,人生之樂其樂無比。不過,相思樹上容易生長毛毛蟲。體型細如香枝大小,體色黃黑相間還有一對黑色箕角。這種毛虫經常垂掛於樹梢之間,隨風著微風之吹拂,長長垂絲飄蕩晃舞於空間,人行其下適有大風吹落掉入衣內,頓生麻辣奇癢十分難過。因此,我對它們全無好感。
油桐枝椏脆弱,輕輕抝折樹骨即斷。四、五月間開始放花,十里雪白耀眼故有「五月雪」之得名。桐花迎風搖曳容易落花,落花舖白層層綿綿,人踩其上有如在走地毯,有種輕飄飄軟綿綿的觸覺。
桐籽可以榨油,籽渣可當肥料。山村孩童愛玩桐籽,將他去肉留下硬仔,磨去一角,挖空籽殼內之果肉可以製作桐籽口笛。桐籽口笛可以吹奏歌曲,音調婉轉輕亮,是山村孩童們最喜歡的童玩。
山村之山上,除有上述的樹木覆罩之外,蒼翠成片之竹林堪稱一景。而山坪所栽竹子種類有桂竹、苦竹、麻竹或香妃竹、或者孟宗竹,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竹子可供建築與製作家具雕刻藝品,竹炭則是新近開發的產品。
竹筍更是上好佳餚,煲湯或與肉紅燒或做成莎拉,各種滋味各具特色。山村居民與樹與竹關係密切,是故百姓對樹對竹莫不呵護有加。至於山村之水,全賴後龍溪的全程供應。
後龍溪水年歲久遠,交叉縱橫巨細之支流,數目何止百千之數,融滙一水灣延長流,希水流至山村變成浩浩之巨流。它與我的童年密不可分,特別是那些寒酸歲月裏,後龍溪的功勞更是罄竹難書。後龍溪是我童年的樂園,在那裡放牛抓魚或玩耍,盡情的吶喊盡情的歡笑,從未有人會來干涉。
後龍溪的泛洪時期,經常是洪水滔天,溪道河床內滾石隆隆非常壯觀。洪水一過沙田新成,男人都會在溪床上圍地耕作。短期作物是大家的最愛,搶在下次泛洪期之前,所有收成或多或少都不必繳稅完糧,這大概也是老天給山村居民的一點補償吧?
溪中富魚蝦螃蟹,繁殖迅速捕捉不完。它是村人的漁場,又是牛隻沐浴的天堂。頑童在牛隻沐浴之時,爬上牛背表演跳水,嘻哈笑聲隨風飄揚數里不歇。我生之幸運難以形容,有山有水陪我長大成人。衣食住行取之自然,吃山吃水永不匱乏。
然而這些山山水水的奉獻,若以折合現金計算數字龐大。如此浩瀚之賜與,我卻無法報答它們保護它們。卻讓那些才大氣粗之財團商家,在吾鄉境內作那些無止境的開發。如今淳樸山鄉支離破碎,青山不再明亮水流不再秀暢,每每思及於此,內心不禁感慨萬千!
這天的天氣下雨乍晴,陽光普照,抽空想去郊外踏青。因為單獨一人漫無目標,故爾不希望走得太遠,以免超出體況之負荷。正在思忖之間,一列火車停靠在小站,我拿著敬老月票,迅速的通過剪票閘口,剛剛踩上火車的腳踏板,人未站穩火車已經啟動。
約模經過廿來分鐘之車程,我隨意的在一個陌生的小站下車。孤獨一人施施歩行走出車站,眼前出現有了三條小道。正面是條大街道,左側是一條通往山上的小徑,右側則是一條通往溪岸之小路。
或許因為我喜歡山水個性使然?所以我選擇了第三條路走向溪邊去。這條寬闊的大溪沿著山腳流勢,走不遠,就可見到一座祖母綠水色的深水潭。走近潭邊,周遭涼氣擴散,給人渾身有著一種清涼的感覺。
淺潭之潭水清澈,水中游魚看得一清二楚。小魚兒群群追逐水底,時而排成一字躥游,時而躍出水面透透空氣。一幅大自然的悠閒,讓人看了心情愉快。久鬱之都市塵氣,突然獲得紓解,心神頓然輕鬆不少。
於是我選個景緻開闊之地,坐在一顆牛背狀巨石之上。甫剛坐定立即退除鞋襪,將雙腳泡入水中,靜靜的享受著,這個大自然賜給的清涼。這條石溪又長又遠,水流淙淙川流不息,沿岸溪石磊磊一望無垠,終極目視依然見不到止境。
此時清涼已夠,我沿著石溪信步往前走逛。距離水潭不遠處轉個小彎,眼前豁然開朗,又是一番新鮮的景色。眼前所見儘是一片翠綠,綿延這似乎沒有盡頭。溪邊臨水濕地上,月見草與水辣蓼簇簇擁擁,根底還可見到小溪蟹在爬行。
這些的草兒花兒,與我的童年關係密切。月見草,可以讓牛隻增進食慾。夏天天氣炎熱,牛隻胃口不佳沒有勞力,只要到溪畔割些新鮮月見草,拌入牛草讓牛嚼食,憋住的食慾立可收到開胃之效。
水辣蓼味苦帶辣,它是屬於初夏之綠草。嫩綠叢叢生在水源淺灘處,它與月見草交織成漸層綠色。一深一淺的綠色,井然有序,不紊不亂,非常好看。花開一黃一白其中襯紫,在夏季裡盛開,花色格外的素艷耀眼。
水辣蓼,它是日本人喜歡的火鍋水菜之一,但它卻是我們打水獵時之好幫手。牛童群聚溪邊抓魚,水深不容易捕捉。只好群策群力翻水溝排水,但不容易將漁區之水排盡,這時必須藉種辣蓼敲汁到入水中,魚兒受辣而暈頭轉向,時時浮出水面更換空氣。
於是群童只需站立水涯,浮出一條抓它一條。浮得多時,大夥手忙腳亂,因此,漏抓之魚比比皆是。收拾起回味心情,繼續沿著石溪走下去。綠綠溪草盡頭,有座不太起眼的土地祠。祠座疊石砌成,屋頂則是用水泥搭蓋。
土地祠週遭人煙稀少,所以,祂的香火少得可憐。土地祠左側有棵老榕樹,華蔭蓋頂樹葉濃綠。萬籟天成,鳥鳴啾啾,簡直就像世外桃源嘛。突然眼前出現兩條游蛇,一路邊游走,一邊吐著舌信探路。二蛇一下子齊頭並進,一下子又首尾追逐。我心在想:牠們如此親暱,一定是夫妻檔,要不就是情侶一對。
果如所想,但見二蛇游近老榕樹根之洞中,極盡纏綿廝磨狀極親暱。半晌過後二蛇伏地不動,想必是渡盡春風繾蜷疲累矣。離開土地祠,沿著蜿蜒之溪岸,踩上蛇籠堤防,不禁憶起先民之智慧。
在那鋼筋水泥尚未出現的時代裏,人們利用粗鐵絲編織成蛇籠。然後裝填卵石捱靠放置,形成一條長長且又穩固的堤防,蛇籠堤防可以阻擋洪水便利人行,加上推疊美麗之外觀,由不得你不讚嘆先民之聰慧巧思。
優哉游哉的走完蛇籠堤防,附近是一座小小的村落。寥寥十數家人居住在此,故爾只見少數人在此進進出出而已。這時候已近晚餐時間,飢腸轆轆有點餓相。偏偏小村附近又沒有吃攤,因此我趕緊加快腳步走回車站。
就在車站旁的小飲食攤上,我叫些黑白切與一碗切阿麵果腹。麵剛吃完腹肚滿足,正好北上火車抵達停靠賒站。買票與剪票上車時間緊湊,返抵家門正好趕上晚餐時分。老妻說煮好稀飯等我,於是脫去外袍換上家衣,做好位置開始晚餐矣。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