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阿古門》第一部《火種不滅》原本(大陸出版將修改涉及政治、宗教內容)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連載小說每日請勿超過三章節

版主: 跳舞鯨魚ocoh星心亞AzureSianlight

科幻小說《阿古門》第一部《火種不滅》原本(大陸出版將修改涉及政治、宗教內容)


小說將於上海《收穫》雜誌下“科幻故事空間站”發表。或計劃于大陸出版;然涉及政治、宗教內容必須修改才可。故于此發佈原本繁體版。

一、
多年後,川西浦站在美國國旗前發表總統就職演講,旗面上的五十顆白星在世界的聚光燈前閃耀,他忽然望見了那一晚異常刺眼的星星,有如無數窺視地球的眼睛。刹那間,一股熱血裹攜著雄性荷爾蒙再次湧上心頭,讓他像公雞一樣噘起嘴巴然後猛地張開,發出一聲高亢的叫喊:“Make US strong again!(讓美國再次強盛!)” 台下爆發陣陣掌聲、噓聲、哨聲……在那起起伏伏的人潮中,在那層層疊疊的音浪裡,他看見了什麼?他聽見了什麼?——是耶和華的面龐?——是宙斯的怒吼?這顆藍色星球上最強盛的國家,這個藍色國家裡最耀眼的人物:“川西浦,不要驕傲,你命將逝!”
如流星般轉瞬即逝的生命,只在那一刹那才窺見永恆;而永恆早在永恆之前窺見生命:亙古洪荒、歷史長河中浮起又淹沒的帝國,只是永恆的掌中玩偶,只留下一個個浮誇的漩渦、飄零的水影,徒勞地想要被後人銘記。
“川西浦,不要驕傲,你命將逝!”這聲音在天地間迴響,穿越太平洋的季風,穿越亞歐大陸的霧霾和冰雪,穿越大西洋的風暴和閃電,最後越過地球的逃逸速度,飛向月球,在真空裡幻滅後又再度被月球的心跳復活,復活成穿越宇宙的射線,以光速前進,在某個遙遠的星雲深處激發出一絲微弱的閃光。
川西浦似乎看見了那一絲微弱的閃光。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從此有了意義,不再是一個水泡一樣幻滅的英雄,不再是註定要隕落的流星。但是,他不知道:這個意義不是“Make US strong again讓美國再度強盛”,而是讓他自己不再像這顆星球上默默淌過的億萬生靈,充當某段加密信號的載體。
他——川西浦,將要修改地球的內存,通過轉基因作物。而他,一無所知,只是被神們操控的玩物。
那一刻,我坐在地球的背面,驚恐卻又無奈地看見他那張改變了的、卻依然是扮演英雄的臉,聽到他那美化了的、卻依然是嫉恨權貴的話。我知道他註定會當選,絕不是眾人所說的“笑料”或“黑馬”。這些年,他一直在努力——自從神的“顯現”,賦予他生命的“意義”後。而我,一直在逃避,一直在否認,一直在努力忘卻。畢竟,生命又有什麼意義?如果不是為了那些“自私的基因”,如果不是為了基因裡那些絕密的信息,誰又會關心我們這些朝生暮死的人類?
生活在希特勒時代的人至少可以寄望於盟軍,而我又能寄望於誰?即便我努力去回憶,將這往事還原,是否有人能參透?是否終究被人遺忘?
“天機不可洩露。”是否意味著,讀我故事的人,也會像我一樣忘了自己是誰?
那年秋天我還在上大學,舍友李宇叫我去參加班裡的秋遊,我從電腦屏幕後面探出頭來,眼神迷茫,說:“等我把這篇小說寫完!要是我不小心掉進山谷,誰還能寫完這個故事?”李宇笑了,說:“方梅會幫你寫完。”他那天穿的衣服還是很不搭調:紅衣綠褲;直到很久以後,我才明白他為什麼分不清顏色。
那時我還能記清楚許多事情,哪裡能夠想像,有一天我可能會把方梅和李宇都忘了,只能在文字裡讀那些曾經刻骨銘心的感情,如今寄生在陌生遙遠的故事裡……
全文下載:
http://pan.baidu.com/s/1eRZr0em
小說的開端帶來了很大的期待
以美國總統就職作展開
有著盛大的場面
有著極為神秘的背後操弄
最後視點從大人物切回主角身上
使讀者更易投入到小說的世界

ocoh說
ocoh 寫:小說的開端帶來了很大的期待
以美國總統就職作展開
有著盛大的場面
有著極為神秘的背後操弄
最後視點從大人物切回主角身上
使讀者更易投入到小說的世界

ocoh說
謝謝!已經更正下載鏈接!
已下載本文,估計本作會分次閱讀,需要一段時間拜讀。
sianlight 寫:已下載本文,估計本作會分次閱讀,需要一段時間拜讀。
謝謝賞析!請多指教!
草漫
我目前只有看到前兩章,不過大概就知道最後會怎麼樣了。為了理解猜測,我還特地先拉到最最後一章看一些段落。

故事中的線索散布在文章的各個段落,多種奇怪的規定段原關係,並且將人變相關起來,估計就是要進行洗腦般的精神操作計畫。故事中對建築的描寫特別明顯,有那麼多錢去蓋房子在偏僻之處,連杯子都用玉做,顯然有某程度上的嘲諷。

基本上,目前為止我會將這作品的阿古門定義特色邪教,擅長包裝,懂得精神洗腦進而達到行為操作的效果。科學家講究科學,看得出來樓主是以科學思維來思考的人。

我會認為語法與筆法比較接近中文大陸的用法,修辭有一定水準,某些段落頗有畫面感,算是架構比較完整一些的作品。個人覺得,這作品刪去政治與宗教議題雖然可以更有獨立性,卻也顯得有些可惜,畢竟全貌會變得不太完整,但是為了避免引起敏感話題,這卻是不得不做的妥協。
sianlight 寫:我目前只有看到前兩章,不過大概就知道最後會怎麼樣了。為了理解猜測,我還特地先拉到最最後一章看一些段落。

故事中的線索散布在文章的各個段落,多種奇怪的規定段原關係,並且將人變相關起來,估計就是要進行洗腦般的精神操作計畫。故事中對建築的描寫特別明顯,有那麼多錢去蓋房子在偏僻之處,連杯子都用玉做,顯然有某程度上的嘲諷。

基本上,目前為止我會將這作品的阿古門定義特色邪教,擅長包裝,懂得精神洗腦進而達到行為操作的效果。科學家講究科學,看得出來樓主是以科學思維來思考的人。

我會認為語法與筆法比較接近中文大陸的用法,修辭有一定水準,某些段落頗有畫面感,算是架構比較完整一些的作品。個人覺得,這作品刪去政治與宗教議題雖然可以更有獨立性,卻也顯得有些可惜,畢竟全貌會變得不太完整,但是為了避免引起敏感話題,這卻是不得不做的妥協。
謝謝賞析!可能文章主題進入還是太晚了,容易讓讀者誤讀。寫作手法上還需要再提高,尤其是現代讀者普遍時間精力有限,很難有耐心通讀吧。小說的核心從P44才開始:


動身前一天晚上,我忽然想起陳功成給我的那本書《生命是什麼》。我不知道我是否該相信他。為什麼他給我的手機會突然爆炸?為什麼這些阿古人一點也不邪惡,還非常無私?有太多疑問,我想不明白。我不知道能否從書裡讀到些啟發。
翻到“薛定諤之問”那一頁時,我忽然發現幾行密密麻麻很小的字——像是陳功成的筆記:
原子為什麼那麼小?薛定諤問。許多人可能都會和他一樣覺得奇怪,為什麼原子那麼小?可是,薛定諤後來想明白:不是原子太小,而是生命體太大。而原子其實是人提出的概念,原子的尺寸是恒定的,真正應該問的是:為什麼生命體裡有那麼多原子?於是,薛定諤才明白,生命體裡之所以有那麼多原子,是因為生命體裡必須有那麼多原子,才能夠有穩定的運動規律。生命的本質就是規律性,就是“負熵”。
一個原子的運動是波動的、測不准的,但是當千千萬萬個原子聚在一起運動時,就有了統計學上的穩定性——我們所謂的物理規律,比如引力、電磁力的作用規律,其實都只是在“非常”多的原子構成的宏觀世界裡才“非常”穩定——但永遠不可能絕對穩定。這就是宇宙永恆的危機——就像人體每天都要產生癌細胞——是不可避免的“變數”。
這一段話好像我之前聽陳功成講過,但是我不清楚他的意思。
我把《生命是什麼》這本書從頭到尾一頁一頁仔細翻看了一遍,發現還有好幾處筆記:
DNA分子為什麼這麼穩定?想想我們這個星球每天要接受多少殺傷力極強的宇宙射線,DNA的穩定性真是讓人匪夷所思的一件事。就算和那些具有同樣數目的高分子相比,DNA的穩定性也是非常罕見的。幾億年過去了,DNA分子上的信息仍然沒有被時間磨滅。人類的DNA和幾億年前原始生命的DNA並沒有太大區別。
如果人類註定要被阿古人消滅,又能拿什麼載體來記錄自己的文明?岩石上刻的字畫一會兒就被風雨侵蝕了,又有什麼樣的信息可以穿越幾億年而不被時間磨滅?可這幾億年時間,對宇宙來說就是一小會兒功夫。
在書的倒數第十頁:
現代生命的DNA上不僅記錄著幾億年前他們想要存儲、傳遞的信息,還記錄著這幾億年來地球上的環境變化。所以,這DNA不僅僅是一張刻好的光盤,更是時刻監視、時刻記錄的錄相帶!他們不僅在我們這個星球,也在許許多多的星球、許許多多的宇宙裡安裝了這樣的錄相帶!他們想幹什麼?——或許就像我們的科學家在不同的地方建觀測站,為的是計算某個宇宙參數……
在書的倒數第三頁:
他們內部有兩派:“復活派”想要穿越宇宙的盡頭,在下一次宇宙大爆炸中再度誕生;而“安息派”覺得智慧的最高境界是“知天命”,應該給時間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時間。
“安息派”或許會是我們人類的救星……
在書的最後一頁,赫然出現一行紅色大字!嚇得我差點把書丟掉。最可怕的是,這一行字竟然出現在印刷體字下面!就像是在這本書印刷好之前就寫在了那裡!這行字的字體非常怪異,像是某種神秘的符號。我仔細辨認,才讀懂:
“不要驕傲,你命將逝!”
我重重的合上書,渾身直冒冷汗。我抬起頭,看看身邊那些安然熟睡的阿古人,不知道是否應該和他們繼續同行,我心亂如麻,躺下後也根本無法睡著。終於在半夜人靜的時候,輕輕整理好行李,悄然離開了那些睡夢中的阿古人。我的行李袋裡還有一些零錢和李宇給我的半塊肥皂——來的時候,我們還是兩個人。我多麼希望我從來沒有認識陳功成。如果不是他,我們不會來這裡。我總覺得自己是被利用的棋子,卻不知道棋手到底是誰。我不知道陳功成想從阿古人那得到什麼,是他們的科技,還是他們的文明?
樓主剛剛說出的結論,是當代人們普遍的問題,這是個忙碌且冷漠的世代(由以台灣)。伏筆的快慢,主要是故事節奏與篇幅的關係,這當中包含了很多作者個人的經歷與想法,很難斷定好壞。精確地說,大多時候作者除了在自我表達之外,更多時候是在盡力取悅觀眾。讀者是很主觀的,很多時間只會依據喜好的內容、題材與人物來判定作品的好壞,這幾乎是每個人的本性,很難做到真正公正與客觀。讀者自然遭到過去經驗所蒙蔽,那作者的本文引導就有著關鍵性的作用。



剛剛貼出的部分關連到生命的起源,甚至是說一切存在的起源,從原子到電子可以說是構成了物質中基礎的基礎。以科學為論向的小說陳鋪需要時間,這種小說讀起來也比較像達文西密碼這類的小說體裁,讀者不到最後瞬間都被作者玩得死去活來,這就是解密與解謎故事寫作上的迷人之處,不論多少猜測不到最後都是謎題。故事上能夠在主題營造出迷霧去誤導讀者,也說得上是成功。
嗯!謝謝版主肯定和鼓勵!
草漫 敬上
sianlight 寫:樓主剛剛說出的結論,是當代人們普遍的問題,這是個忙碌且冷漠的世代(由以台灣)。伏筆的快慢,主要是故事節奏與篇幅的關係,這當中包含了很多作者個人的經歷與想法,很難斷定好壞。精確地說,大多時候作者除了在自我表達之外,更多時候是在盡力取悅觀眾。讀者是很主觀的,很多時間只會依據喜好的內容、題材與人物來判定作品的好壞,這幾乎是每個人的本性,很難做到真正公正與客觀。讀者自然遭到過去經驗所蒙蔽,那作者的本文引導就有著關鍵性的作用。



剛剛貼出的部分關連到生命的起源,甚至是說一切存在的起源,從原子到電子可以說是構成了物質中基礎的基礎。以科學為論向的小說陳鋪需要時間,這種小說讀起來也比較像達文西密碼這類的小說體裁,讀者不到最後瞬間都被作者玩得死去活來,這就是解密與解謎故事寫作上的迷人之處,不論多少猜測不到最後都是謎題。故事上能夠在主題營造出迷霧去誤導讀者,也說得上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