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ER]第十八回 不教而誅 小黑一問三不知[/CENTER]
[CENTER] 賣恥求榮 小豬發己陰私事[/CENTER]
[JUSTIFY]樓面上又走了一批人,都是短刑期的,小瓦也走了,他們同案三人一起整裝出發。都說是去郊區勞改農場,刑期只剩幾個月的也要去吃吃苦頭,觸觸靈魂。一批人中有顯得很沮喪的,又到一個新地方官司得從頭吃起,況且農場肯定比這裏苦,農忙時曬都會被曬個半死,皮都要脫掉一層,更兼家屬探監也不會每月一次了,日常生活飲食均會大受影響。也有興高采烈的,裏面實在太沉悶了,說笑都會受到限制,而那一整套的學習討論寫體會寫總結沒完沒了,沒文化的確實也吃不消,還要唱那些不是人唱的歌。其實城裏人一生之中有段時間做做農民,未見得是件壞事,既增長了知識閱歷,也可以領略另一種人生。因為小瓦自己也表示過不想呆在這裏,所以傳言中小瓦的走跟阿忠有關,阿忠根本就未予理會,自己沒本事教壞別人。[/JUSTIFY]
[JUSTIFY]小瓦臨別時跟阿忠緊緊握手,互道尊重,相約今後有緣獄外相見。阿忠對小瓦說:“你很快了,回去邊找工作邊交女友,只要有娣沒嫁人管她戀愛不戀愛,搶過來再說。情場相逢勇者勝,為了愛情只管沖!她爸媽不同意?沒關係的,死纏爛打,只要用情深,只要感情真,雞毛能上天,海水會變甜。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至於我自己,知了埋在爛泥裏,出頭之日在哪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努力而活著。”小瓦笑著頻頻點頭,為了顧全一下阿鄉的面子,跟阿鄉也揮了揮手。[/JUSTIFY]
[JUSTIFY]有去的就有來的,從郊區農村來了一批犯人,主要的特徵是皮膚黝黑,語言鄉土氣息濃鬱。農民罪犯往往不同於城裏的,似乎再壞都不及城裏的來得狡詐。阿忠隔壁新來的是小黑,小黑能識少量的字,會寫簡短的句子,文化水準大概在小學一二年級。這些新來的人帶來了一個嶄新的資訊,即說是嶄新就意味著前所未有。原來跟他們同車而來的有一位中學女教師,是個有家庭兒女的中年人,罪行是玩弄班級的男學生,有說三個的,有說十幾個的,還有說得更邪乎的,說是女教師專吸男童精血,有點聊齋了。不過樓面上就是喜歡聽這樣的故事,可以茶餘飯後助興,可以提供足夠的想像,大家紛紛打聽這位女教師長相如何,同車而來跟沒跟她說話,或者眉來眼去,樓面上為之熱鬧了好幾天。[/JUSTIFY]
[JUSTIFY]小黑跟阿忠一混就熟,阿忠送本子圓珠筆給他,跟他聊聊家常,他則樂意跟阿忠談點他自己的私事。原來小黑是孤兒,由生產隊裏負責撫養,待到大點了就跟他找了個十分適合他的工作,在生產隊的養雞場養雞看場。也不知從何時起,這小子開始學黃鼠狼夜夜偷雞吃,直到案發。問他幾時開始吃雞?不知道;問他吃了多少只雞?不知道;問他這是什麼行為?不知道。事雖關己難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結局是每一個不知道乘以二,判六年。[/JUSTIFY]
[JUSTIFY]“我不騙人的,真的不曉得吃了多久,我講吃了十幾只,公安局不相信;我講吃了幾百只,我自己不相信。我又不會記帳的,吃了多少,判好了定局了還瞞你什麼。”[/JUSTIFY]
[JUSTIFY]“那怎麼會被發覺的呢?”阿忠問。[/JUSTIFY]
[JUSTIFY]“一開始是骨頭雞毛挖坑埋掉的,後來吃習慣了,順便就往院子邊上一堆,拱起來了,就被發現了。”[/JUSTIFY]
[JUSTIFY]“太大意,太不小心了,不過早晚還是會被發覺的。你雞倒是吃不厭哦。”[/JUSTIFY]
[JUSTIFY]“不吃雞就沒什麼吃了,一點蔬菜,連油都沒有。糧食也不夠,吃不飽的。”[/JUSTIFY]
[JUSTIFY]“曉得吃雞是犯罪嗎?”[/JUSTIFY]
[JUSTIFY]“肯定曉得是不可以的,是隊裏集體的。但是雞蛋實在不好吃,打嗝一股雞屎臭味。”[/JUSTIFY]
[JUSTIFY]“你是老鼠掉進了米缸裏,日子太好過了,雞蛋對我來講永遠都是好東西。”[/JUSTIFY]
[JUSTIFY]“現在想想是這樣,前兩天吃到炒雞蛋老好吃的,好長時間沒吃到燒得這麼好吃的雞蛋。”[/JUSTIFY]
[JUSTIFY]“嗨,少吃多滋味,多吃少滋味。”組長插了一句。[/JUSTIFY]
[JUSTIFY]“那平時誰管你呢?”[/JUSTIFY]
[JUSTIFY]“沒人管,書記、隊長難得來一次,每次來就是抓走幾只雞,提走一大籃雞蛋,說是招待上面來的領導。會計是晚上沒月亮才來的,用帕子包點蛋就走了。”[/JUSTIFY]
[JUSTIFY]“哦,所以你看樣學樣。”[/JUSTIFY]
[JUSTIFY]“嗯,是的,原先我是不敢的。”[/JUSTIFY]
[JUSTIFY]“後悔嗎?”[/JUSTIFY]
[JUSTIFY]“後悔死了,不曉得的,真曉得會吃官司的,這麼嚴重,我就把雞骨頭扔到後面小河浜去了。”[/JUSTIFY]
[JUSTIFY]“呵呵。”阿忠不再繼續問下去。怪不得,阿忠心裏隱隱感覺到小黑還可能替生產隊的書記隊長包括會計部分背了黑鍋,有了這三不知,一切損失都可以賴在他一人身上,讓他去做犧牲品,反正也不會有人替他出頭。小黑也怪可憐的,無父無母,孤身一人,誰來教育引導他呢?文盲一個,連起碼的閱讀能力都沒有,認知能力十分有限,還奢談什麼接受法制教育,可以的話還是多給他一點關心。[/JUSTIFY]
[JUSTIFY]從此阿忠每晚都教小黑認字,能學幾個是幾個,可前學後忘,實在腦子夠笨的。可別看小黑愚笨,力大無窮,一身橫肉,一塊一塊疙疙瘩瘩的,大概是雞吃多了。只是身材短小,估計才一米五上下,形似麻將牌。[/JUSTIFY]
[JUSTIFY]阿忠總把字寫在紙上遞過去,然後耐心的教他,還題了首歪詩在送給他的工作手冊上。[/JUSTIFY]
[JUSTIFY] 贈小黑[/JUSTIFY]
[CENTER]唐僧到了女兒國,[/CENTER]
[CENTER]小黑進了家雞窩;[/CENTER]
[CENTER]人生一本糊塗賬,[/CENTER]
[CENTER]煮他一鍋又一鍋。[/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三宮六院妃子多,[/CENTER]
[CENTER]千軍萬馬一聲鑼;[/CENTER]
[CENTER]枉死諸君來生見,[/CENTER]
[CENTER]我做雞來你做我。[/CENTER]
小黑當然看不懂,這是阿忠賣弄給姜組長看的,開玩笑取樂。小黑又問唐僧是誰,不認得。阿忠又跟他說《西遊記》,反正也沒事做,阿鄉和組長都願意聽。
出操還在繼續,王組長一展風采唯此一時,他在呼喊一二三四時,把三念成散,三是平聲,喊起來音量受限,而一旦提高到上聲,就像跳遠時以起跑作為鋪墊,那四個字元連貫起來就顯得格外的華麗和張揚。領操的口令有力,跟著喊的就會力道十足。王組長領操盡顯霸氣,藍波們表情上盡顯佩服神色,那是做給獄警看的。其實個個心裏都極不舒服,他們擔心王組長會不會被破格得到提拔。
文化活動並非一無所有,可以四處借幾本書看看,大家交換著。樓面上藍波們得到了一次極好的獄外活動,說是到中心公園參觀畫展,能夠到囚籠之外呼吸一番新鮮空氣,那是幾年都得不到一次的高級待遇,全樓面幾百號人也就幾個藍波有這資格,這是對他們辛勤工作的獎賞,同時也是不同一般的政治禮遇。臨去之前藍波們一陣忙碌,一個個像無頭蒼蠅般來回穿梭,不忙別的,囚服再新再乾淨也是囚服,而鞋子是可以隨意穿的,於是這幾個傢夥到處借皮鞋,這雙不夠新,那雙不合腳,藍波吐至少試穿了四五雙。他頭一次試穿的是阿鄉自稱的新皮鞋,可惜太小,往前走兩步居然差點栽倒,幾年的布鞋穿下來,一下子遇到有跟的還真走不穩了,阿忠見可恨的藍波吐打了個趔趄,心中一樂不免喜形於色,不料人家藍波吐大人大量,不理會阿忠的幸災樂禍,一反常態根本不予計較,今天也無暇計較。人家想拍他馬屁討好他,免得他無事找茬,可是不管用,最多三天藍波吐就把這事給忘得乾乾淨淨。阿鄉自從抓進來後就沒捨得再穿過這雙七分新的皮鞋,不得已借給藍波吐試腳,心疼得不停地在心裏念叨:穿不下、穿不下。阿鄉平日裏二百毫升的空麻油瓶怎麼倒都滴不出一滴油了,還要倒豎著放在碗裏大半天。
有少數人的好事自然也有全體犯人的文化活動,就是參觀監獄裏的畫展。全體犯人排著隊到一個大大的展廳,裏面掛著許多幅畫作,大家走馬觀花看上一通,阿忠問阿鄉看到了什麼?什麼都沒看到。阿鄉回答。讓不懂音樂的人去聽一場音樂會,他聽到的只是嘈雜。對大部分人都是文盲來講,文藝為誰服務基本上就是一句漂亮的空話。
學習的內容居然是看畫展的體會,姜組長拿著筆記本,皺著眉頭。阿鄉先說:“看了畫展很高興,政府想到我們,我一定要好好改造,爭取立功受獎。”中年人說:“看不懂,欣賞不來。我一定遵守紀律,聽隊長的。”小黑表達有一定的困難:“好好改造,不殺雞吃雞了。”聽得大家都笑了。一般學習討論都是走走形式,無論是聽報告還是看電影,只要讓你表態,你就往好好改造上靠,這樣就算過關。假話真說這一套人人都會,小黑新來的,套話還不會說。阿忠討厭之處就在於說話不看場合:“那些畫畫的都是高手,能畫的,只是監獄的環境和規定的改造內容局限了畫家們的創作,作品的單調乏味不能怪他們。他們的畫就和這座監獄大樓的色調一樣,灰暗陰冷,死氣沉沉。”姜組長不會這麼記錄:“作畫的是好手,顏色有局限,要好好改造,努力學習。”到底是誰要努力學習?組長故意含糊其辭,藍波檢查一般也就草草流覽一遍,沒空逐字逐句的看,萬一要核對阿忠的發言也好搪塞,組長不想組裏事情太多,藍波問會責怪他沒本事。
阿忠覺得白天學習時話還沒說夠,晚上又遞給組長幾句歪詩:
[CENTER]觀畫展有感[/CENTER]
[CENTER]其一[/CENTER]
[CENTER]山山水水慈母淚,[/CENTER]
[CENTER]黑黑白白人有罪;[/CENTER]
[CENTER]花成墨色葉蒙灰,[/CENTER]
[CENTER]對此如何不墜淚。[/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其二[/CENTER]
[CENTER]百年人生四之一,[/CENTER]
[CENTER]策馬揚鞭騅無蹄;[/CENTER]
[CENTER]縱有自刎烏江志,[/CENTER]
[CENTER]奈何無處覓虞姬。[/CENTER]
沒過幾天有高人傳來幾句話,說是要合轍押韻,平仄聲不對。阿忠倒覺得普通話已經沒有入聲了,現代人寫上幾句還要去對照入聲字豈不太累,只要不說是律詩就行,即使律詩到了今天也要改變,要符合今人的發聲規律,不改革詩詞就走進死胡同了。就是因為老在用已經死掉了的舊格律來框今人的詩作,導致了詩的國度已然消亡了。而用白話文的現代詩作除了徐志摩、聞一多少數幾個有些成就,《雨巷》也是難得佳作,其餘則是浪費油墨,可以團成一團,扔進廢紙簍裏去了。
又過了兩天阿忠發現有個四五十歲的老者在樓面上散步,慈眉善目的,後面還跟著兩個年輕犯人,對著阿忠指指點點的,老者頻頻向阿忠的監房掃視,但並不走近言語。阿忠就問阿鄉這人是誰,怎沒見過?阿鄉告訴阿忠你是見過的,沒注意。此人的來歷高深莫測,據說是特務,間諜,連真名實姓都搞不清楚,在這裏已經呆了二三十年了,不參加一般活動的,有人專門盯著的。本來是不可以跟外界聯繫的,現在剛剛才獲准可以跟外面通信。阿鄉的話是真是假同樣也是高深莫測。不過此人單從氣質上看絕非流氓一類人物,雖然他只穿著背心短褲,手上握著一把蒲扇。——他就是那位高人,生活在雲端上的高人。
照說文化活動的內容可以很多很多,包括看電視、下棋、讀報、看書等等,總是大家比較喜歡的。問題在於這幫流氓為主體的犯人,不喜歡跟文字打交道,不喜歡拿筆,不喜歡動腦筋,他們倒愛看電視,不過多是在電視裏尋找女人來意淫,而不是有多少興趣來關心國家大事。而看電視這等好事每週一般才兩次,每次也只是看看新聞而已。這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邊緣人本來就和社會格格不入,進了監獄更是脫離了社會,今後回歸社會時早已和外面的世界嚴重脫節,生存又將是個難題。這批人是國家的負擔、社會的毒瘤、家庭的累贅、人類的悲哀。而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案不是單純的關押,也不是單一的勞作,而應該讓犯人學習文化知識,懂得禮義廉恥,把文化的提高當作衡量改造的標準。不是把人關怕了不去犯罪,而是具備了文化素養,明白了事理而不去犯罪,這才是治本之法。不過真正實施是極其困難的,比讓犯人進行勞作要困難得多,僅限於紙上談兵。
另一大型文化活動——演講搞得有聲有色,不是一般的人可以上臺的,講稿不知要經過多少次修改,普通話還要標標準准。演講分上下兩場,第一場聽監獄拉線廣播,原來是一個女大學生在痛說犯罪歷史,這麼長時間沒聽到女人柔美的聲音,更何況還是個年輕的知識女性,怎不叫人想入非非。可是聽著聽著阿忠就覺得不是滋味了,賣淫無非兩種情況,一是被逼,一是自願;自願又分為貪圖錢財,想不勞而獲,再就是生性淫蕩。事實上女大學生也沒有跳出這個定律,然而奇了怪的是她居然把自己的不軌行為怪在一位毫不相干的哲學家薩特身上,說是看了資產階級哲學家薩特的存在主義學說,被腐朽沒落的思想侵蝕,這才走上犯罪道路。天大的笑話!薩特何其偉大,學說何其深邃,竟被這癡狂女子隨意詆毀,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反正也沒幾個聽得懂的,任由她信口雌黃。即使聽得懂又如何,無從反駁。監獄裏有專門一棟女監樓,裏面賣淫坐牢的不少,要找賣淫之理由無非為了錢財,以這種藉口來解釋自己違法行為的,可謂絕無僅有。這位不幸的女子高明之處就在於,她不說自己或者掩飾自己賣淫的真實動機,一口咬定是存在主義讓她賣淫。這樣強詞奪理居然能攀上演講臺,大概女子監獄真的是缺乏人才。
自古犯罪多男兒,後半場聽演講是在大廳裏。一大群人端坐著,排得四四方方整整齊齊,一律的光頭白衣。不許垂頭,要認真看著臺上,於是阿鄉很認真地盯著臺上看,心裏卻早飛到鄉村的小河旁,有幾個洗衣裳的小姑娘……。
第一個上臺的是主持人,外號豬吃人。小豬是第一個並不奇怪,學問好、人物標緻、國語標準,而他的普通話應該是他的首選語言,難得到樓面約稿他說的是普通話,而他約稿的對象往往跟他的普通話感覺吃力,於是就不耐煩地說:“不要開國語了,累死了。”小豬這才換成本地方言,而他的本地方言在表達上似乎有點詞不達意,或者是找不到可以用方言替代普通話的詞句,於是講著講著又回到了普通話上。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很少,一般只有方言詞句無法轉換成普通話的,於是普通話說著說著就回到了方言上,因為方言才是學習語言的起點。這和一個人的家庭和交際有關。再講賣相,濃眉大眼的小豬往中間這麼一站,下麵的歪瓜裂棗誰能與其比肩?張三毛就說過:“吃官司麼應該是我們這種人,爺娘給了張對不起廣大觀眾的臉,這張面孔就是壞人,天生就是吃牢飯的。像小豬這樣的可以去拍電影,演英雄什麼的,拗個樣板戲造型,舉個炸藥包,胸前握本語錄書,身後一排青松樹。一定是政府弄錯掉了,抓錯人了。”
長得好看的自然就會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天然的就已經具備了一份資源,而這份資源似乎到哪兒都管用,人類審美的天性要求就是以貌取人、以貌悅人。
“我出身在一個知識份子家庭……,”演講的定式,先把家庭昭告天下,有官的先吹級別,無官的就講學識教養,沒得吹的就講三代貧農勞苦大眾,多麼的正直。反正都撿好的講,沒人會說我的先祖吃過袁崇煥的肉,參加過長毛……。
小豬的父母管得真嚴啊,學習必須爭得滿分,不到滿分就算不及格;不許和同學交朋友,不許帶同學來家,更不許去同學家玩,不許和女同學說話,不許晚回家,不許有零花錢,不許頂撞家長、老師,甚至不許有玩具……,總有好幾十個不許。小豬的父母還時常揍他,男女雙煞混合雙打,把個小豬管的比貓還要溫順,還要老實。
張三毛聽著輕聲嘀咕一句:“家裏這個官司也難吃的。”阿鄉聽罷差點笑出來,連忙用手抓抓臉。
講到這裏可以想見小豬的父母在家裏進行的是法西斯式的管理,而小豬並沒意識到這一點,他是用褒揚的語氣深情回顧的,問題恐怕就在這裏,他父母其實是他坐牢的推手,而小豬的口氣裏是自己辜負了父母的一片苦心。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之謂也。當然,此時此地即使真的認識到了父母的不是,也不能一一道出,至少講演稿就無法通過審查。
在一長串鋪墊之後,小豬道出了自己的罪惡,原來小豬是小學教師,他摧殘了班級裏的好多個女孩子,在他說出自己的罪行時,用手往前比劃著:“我竟然用我這雙骯髒的手……。”
然後是一長串的懺悔,再就是好好改造表決心。套路都是一樣的,只是需要懺悔的內容不同。
小豬的演講是脫稿的,背這些東西一定用去了不少時間精力,當然監獄裏有得是大把的時間,不值錢;精力本來就旺盛過了頭才來坐牢的。為了演講,為了混個表現他把自己剝光了給大家看,把最不願吐露出來的隱私貢獻出來,儘管這些罪行經過了語言的包裝,可還是暴露在太陽光下。別人不會做的事情他會做,因為他沒有情商,沒有性商。內心裏他依舊還是那個乖孩子,看來環境並沒有能夠改變他,這對他來講是不是一種悲哀?
中場休息,要換下一個演講者。邊上的幾個人隨意聊天。
“他運氣好,碰到嚴打槍斃幾回了。判得早無期徒刑,現在已經改成有期了,大約摸十幾年還是有的。”姜組長對小豬略知一二。
“怪不得他認罪態度這麼好,命是撿回來的。”阿忠笑道。
“打死我都不會演講的,啥事都講把衣服都扒光了,短褲都不要了嘎。”阿鄉搖搖頭說。
“也輪不到你的,等到下輩子也輪不到,別做夢了,寫不來又說不清的,賣相還這麼差。”組長不客氣。
阿鄉不服:“工宣隊呢?寫不來的,都是老師代筆的,拿著稿子讀也讀不順利,還不是頭把手嘎。”
“我幫你寫,你先在小組上演講試試?等歇會散了就開始?”組長將阿鄉一軍。
“我沒這麼傻。”阿鄉嘀咕道。
小豬沒生活在這個樓面上,大家對他並沒多少瞭解,既使熟悉他的,對他所犯的事也僅僅限於猜測。這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的人,管教不讓做的那是絕對不會做的。再則他又沒有哪怕一個知心的朋友,這是一個沒有一點生活情趣的人,跟他交流十分困難,根本找不到共同的語言。再說他本人也刻意地封閉自己,不屑於跟這群人渣攪在一起。如果不是演講需要,不是為了混個好表現以得到立功減刑的獎勵,恐怕他一輩子都不會主動說出自己不堪的過去。
小豬沒有贏得掌聲,沒人動手拍巴掌,邊上佇立著的藍波問一動不動,大概這是不被允許的。
接下來上場的居然是藍波佛,平時言語不多的他,今天也能夠脫稿哇啦哇啦一番?所謂真人不露相,藍波佛真的可以侃侃而談,他不多談家庭,父母只是一般無奇的小工人,它主要談的是他自己。原來他是廠裏的團支部書記,預備黨員,廠領導的紅人,車間裏的副主任,單位裏混得不差,而這一切都是依靠他自己的千般努力收穫得來的。禍事的緣由是因為他要結婚,戀愛已談了幾年,再不結婚,姑娘就會變老了。可是家裏沒有房子,或者說有一間房子,不過是他跟他癱瘓在床的哥哥共同居住的。於是這位想結婚想得發昏了的年輕人,親手掐死了他的哥哥。結果自然就是戀人結婚了,新郎不是他。他沒進新房,倒先進牢房。
藍波佛的手勢學的是豬吃人:“我竟用我那罪惡的雙手……。”
他哥哥死得一點價值都沒有,她父母還同時失去了兩個兒子。慘痛的代價!
愛情可以戰勝一切,愛情也可以摧毀一切。愛情是為了海倫可以死個幾萬人的戰爭;愛情是可以丟卻江山的私奔;愛情是人類一切動力的源泉;愛情是歌頌不盡的讚歌……。
愛情還是讓人發瘋的利器;愛情還是令人斷腸的悲歌;愛情還是送人入獄的毒劑……。
藍波佛整天笑嘻嘻的,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難懂他內心的苦楚和糾結。他剩餘的刑期還有七年,七年之後他已經四十多歲了,他掐死了他的哥哥,同時也掐死了他自己,河水奔流不回頭,轉眼少年已白首。其實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當然,人生又是一坎接一坎……。
自從他入獄之後就失去了女友或者稱之為前女友的音訊,不出意外,人家的小孩都滿街跑著打醬油了。
學習討論是正經話先說幾句,接著就是胡說八道,按阿鄉的說法是阿忠來了,組長都敢舌頭油裏打滾了。阿忠以為人生何其苦,坐牢更是苦中苦,可以找點快樂,可以常開笑口,也不失為一種樂觀的活法。
女大學生自然是首選話題。
“那個名字怪怪的,叫薩什麼特的,真是好福氣,抱了個元寶。”阿鄉說。
“胡說八道。”阿忠聽不下去。
“怎麼不是的,聽她講的,是薩特先的,害了她的。”阿鄉不服,平時阿鄉並不敢跟阿忠死強,這回是聽得真切。
“這種人也配……。”阿忠還不知如何講下去了。
“我聽的意思好像是薩特寫了本書,大概是黃色書,她看了學壞了。”組長打圓場。
“人家是外國的哲學家,跟馬克思差不多的,著作是思考人生的,不是寫《金瓶梅》的,瞎說八說的。”阿忠不滿意組長的說法。
“馬克思也是隨便好比的?馬克思主義耶,誰敢跟他比,誰敢跟他排在一起?偉人哪,跟在他後頭的都是徒弟,還有徒弟的徒弟。”中年人只知馬克思,不知其他。
“薩特的存在主義一樣偉大,還有盧梭、伏爾泰,多了去了,一時哪說得完。”阿忠道。
“你說的我們不懂,可是她好好的怎麼就學壞了?為什麼不學馬恩列斯毛?”組長多少知道點,也就局限在這幾位。
“前面的老細學的就是馬恩列斯毛,不是在坐牢啊。”阿忠說。
“這是政治鬥爭好不好。”組長平日裏是看報學習的。
“什麼就叫壞?身體是她自己的,她處理自己的身體關別人什麼閒事?懂伐,這叫無煙工業,不偷不搶的,又沒冒犯什麼人,不叫學壞。”張三毛壞笑著,又是一種說法。
“她要學壞也是怪她自己,怪不得別人。薩特的書是正規出版社出版的,書店裏買得到的,人人好看,只有這個十三點女人自己不要臉卻往別人身上潑髒水,看《水滸》去做強盜;看《西廂》去偷小姐;看《三國》去搞陰謀;要尋藉口還不容易,每個人都好找到一籮筐,真是莫名其妙。”阿忠這麼一說,多數人都聽糊塗了,話題就轉了向。
關於小豬的家庭是好是壞又爭論不休起來,這個小組居然十有八九是羡慕小豬家庭的,別的小組亦然,原因主要是家庭條件好,父母有文化。
“父母除了管我三頓飯就再沒什麼教育了,對他們來講喂飽我們幾個都不容易,我們就像隊裏的散養雞,肚子餓了往家趕,吃飽了又四散跑開。他們自己白天拼命勞作,回到家裏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哪里再有空過問我們幹什麼。隊裏家家差不多都是這麼過來的,組長你說對不?”阿鄉感慨道,接著又說:
“我要是有這種家庭,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還有鈔票,文化比稻堆得還要高,就算吃官司也是寫寫字,動動嘴巴,樓面上到處竄,多少自由。家裏又挺得動,鹹的甜的隨便買買,連官司都比我們好吃。”
“阿鄉你用用腦子好伐,生活在這樣富貴的家庭還有必要去偷皮夾子嗎?不偷哪有官司吃?”張三毛調到了姜組長房間,同在一組學習討論。
“跟偷皮夾子有啥搭界?那他還不是……。”阿鄉不服。
“有鈔票會沒女人啊,還會吃這種低級的官司啊?你以後捏把鈔票來找我,要多少啊。”
“你們都有父母,就我沒,是石頭裏蹦出來的,孫悟空,又沒孫猴子的本事,唉……。”小黑也有話說,《西遊記》的故事不是白聽的。
“最主要還是體現在氣質上,你看人家,就算吃官司走路的派頭,臉上的神態都和我們不一樣。”中年人說。
“是的,是的。”組長贊同:“部隊裏要到連長才會有文化人的腔勢,排長班長都達不到。”
“接見我看到的,人家父母都是戴眼鏡的,講話都是開國語的,說起來都是一套一套的,不一樣的。”不知何時藍波廢物冒了出來:“哪里像我的爺娘大字不識一個,開口只會罵人,討債鬼、短命鬼、槍斃鬼、吊死鬼、勒你媽的、殺千刀的,連小名都沒什麼好話,我大哥叫大棺材,二哥二棺材,我是小棺材,就連上次接見都在說小棺材你要爭氣,早點死出來啊,翹辮子的大媳婦不讓我看孫子,講的話戳心戳肺的,我氣得要吐血啊。”
大家聽廢物學他媽惟妙惟肖,都樂了。
“你們講我多丟人哪,坍台啊,邊上人家父母多高貴,多體面,我的父母連到人家家裏掃地的資格都沒有。”
“那你大嫂為什麼不讓你媽看孫子?”阿忠感覺奇怪。
“肯定是我媽又開罵了,猜都猜得到,我侄子一頑皮我媽就罵氽江浮屍、小浮屍、勒你媽的小赤棺材。她對著我們幾個罵娘是罵她自己,沒人可以有意見,對孫子罵娘就行不通了。誰管你是不是口頭禪,聽不下去不來總可以。”
“這又跟你早點回去有什麼關係?”阿忠還是不解。
“大概是要我幫她出氣,這事情也好做的啊。”廢物搖頭。
“還有可能是要你早點回去跟她生個孫子。”組長這麼認為。
“那麼就叫她不要再罵人了,改一改。”阿忠說。
“這就跟叫貓不吃魚一樣,不可能的,幾十年下來了。只有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稍許老實了一段辰光,因為差點吃排頭。不識字單位組織學語錄,喊口號,先是跟了讀,跟了喊,蠻好。天天弄,天天弄,有點會了就出事情了,當中加口頭語了:一不怕苦,勒媽媽的,二不怕死;階級鬥爭,殺千刀的,一抓就靈;千刀萬剮不要記階級鬥爭……,差點被整成現行反革命,還好三代貧農,否則,出身不好槍斃有份,不是開玩笑的。”
有過文革經歷的笑得很開心,廢物其實也有他有趣的一面,他還是個講相聲材料,逗別人笑了,自己不露聲色。
談到藍波佛大家就不怎麼多說了,一來很熟悉不便評價;二來藍波佛實在是個大好人,很願意幫助別人,還不勢利,大家都不忍心談論他,只是為他感到惋惜。
“一時衝動,一時衝動,人還是好人。”
“再怎麼講也不好算是一時衝動,思想鬥爭過的,只是……。”
組裏只有兩個人是有家庭的,姜組長住在鄉下不缺房:“沒房住找我呀,院子裏隨便找點磚塊樹枝那麼攏一攏不就是間房子了嘛。”
“哪有你說得那麼輕巧,想單位分間房子要等掉半條命,還要爭掉半條命,社會上沒房子結婚的都三十好幾了的多了去了,哪像你們鄉下十八歲做爹懵懂懂,十四歲做娘天下通。”中年人才有感觸:“其實也是環境逼的,女方肯定要催男方解決住房問題,沒住房怎麼嫁?而談戀愛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往往一談就是幾年,年齡不算小了,到該結婚的辰光了,親朋好友單位同事都在關心過問這件事情,壓力真的不是一點點。”
中年人停頓了一下又說:“不好用現在的結局來衡量當時的困境的,戀愛不談老婆不討就算了嘛,今後再想辦法,不是這麼簡單的。他一定有苦衷的,比如女的肚子裏有了,比如女的猶豫了,或者對方父母施加壓力有點擋不牢了……,他自己在自己生存的範圍裏面已經感覺走投無路了,神經也快錯亂了,終於走錯這一步。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死了心,事實上是可以掉頭的,最多多做幾年和尚,當時他肯嗎?人生就是這樣,不放棄死路一條,死路一條就不放棄,這樣的例子周邊看看到處都是。”
中年人擺擺手:“話多了,我講人家是理論家,嘰裏呱啦的一大通,自己碰到了照樣不也是走不出來?”
阿忠也說:“作為局外人講起來,再難的事情也是便當的;事情過掉了再來看,沒路走的情況下到處都是路。”
“大家還忽視掉一點,”組長分析道:“他哥哥天天躺在床上是個完全靠人伺候的病人,父母再好也會有怨言的,他聽進去了。而一家人的希望又全部放在他身上,他自己就膨脹起來了,以為自己不得了了,膽子也就大了。他這樣做不但是為了自己解決結婚住房問題,還為了讓他父母就此解脫。他演講回避了後一種目的,不是為別的,只是為了不想讓人家誤解他的父母,好像他的父母借了他的手,僅憑這點就可以證明他還沒有卑鄙到徹底無恥的地步。不是我有多聰明,我是碰到過一個殺人犯,殺死他癱瘓在床的姐姐,他還說是父母暗示他幹的,他父母說包袱甩不掉了,自己死了怎麼辦?於是他才仗義出手。”
不過大家的同情心幾乎一致都在藍波佛身上,總覺得他太可惜,對小豬更多的還是羡慕,羡慕他的家庭、羡慕他的長相、羡慕他的普通話……。
其實人生在世哪怕只走錯一步,都會萬劫不復,而對於僅靠個人奮鬥就取得了相當業績的藍波佛,似錦的前程是看得到摸得著的,他主要的問題還是自私和放不下,卻不料居然落得如此下場,真是不該,萬般不該,正所謂:
時勢未容細思量
大好前程葬送光
衰翁的話:
國人向來是不懂得珍重個人隱私的。運動一來,私人信件竟成為傷人殺人之利器。參照胡風反黨集團。床笫私語竟拿來檢舉邀功。文革比比皆是。
[CENTER] 賣恥求榮 小豬發己陰私事[/CENTER]
[JUSTIFY]樓面上又走了一批人,都是短刑期的,小瓦也走了,他們同案三人一起整裝出發。都說是去郊區勞改農場,刑期只剩幾個月的也要去吃吃苦頭,觸觸靈魂。一批人中有顯得很沮喪的,又到一個新地方官司得從頭吃起,況且農場肯定比這裏苦,農忙時曬都會被曬個半死,皮都要脫掉一層,更兼家屬探監也不會每月一次了,日常生活飲食均會大受影響。也有興高采烈的,裏面實在太沉悶了,說笑都會受到限制,而那一整套的學習討論寫體會寫總結沒完沒了,沒文化的確實也吃不消,還要唱那些不是人唱的歌。其實城裏人一生之中有段時間做做農民,未見得是件壞事,既增長了知識閱歷,也可以領略另一種人生。因為小瓦自己也表示過不想呆在這裏,所以傳言中小瓦的走跟阿忠有關,阿忠根本就未予理會,自己沒本事教壞別人。[/JUSTIFY]
[JUSTIFY]小瓦臨別時跟阿忠緊緊握手,互道尊重,相約今後有緣獄外相見。阿忠對小瓦說:“你很快了,回去邊找工作邊交女友,只要有娣沒嫁人管她戀愛不戀愛,搶過來再說。情場相逢勇者勝,為了愛情只管沖!她爸媽不同意?沒關係的,死纏爛打,只要用情深,只要感情真,雞毛能上天,海水會變甜。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至於我自己,知了埋在爛泥裏,出頭之日在哪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努力而活著。”小瓦笑著頻頻點頭,為了顧全一下阿鄉的面子,跟阿鄉也揮了揮手。[/JUSTIFY]
[JUSTIFY]有去的就有來的,從郊區農村來了一批犯人,主要的特徵是皮膚黝黑,語言鄉土氣息濃鬱。農民罪犯往往不同於城裏的,似乎再壞都不及城裏的來得狡詐。阿忠隔壁新來的是小黑,小黑能識少量的字,會寫簡短的句子,文化水準大概在小學一二年級。這些新來的人帶來了一個嶄新的資訊,即說是嶄新就意味著前所未有。原來跟他們同車而來的有一位中學女教師,是個有家庭兒女的中年人,罪行是玩弄班級的男學生,有說三個的,有說十幾個的,還有說得更邪乎的,說是女教師專吸男童精血,有點聊齋了。不過樓面上就是喜歡聽這樣的故事,可以茶餘飯後助興,可以提供足夠的想像,大家紛紛打聽這位女教師長相如何,同車而來跟沒跟她說話,或者眉來眼去,樓面上為之熱鬧了好幾天。[/JUSTIFY]
[JUSTIFY]小黑跟阿忠一混就熟,阿忠送本子圓珠筆給他,跟他聊聊家常,他則樂意跟阿忠談點他自己的私事。原來小黑是孤兒,由生產隊裏負責撫養,待到大點了就跟他找了個十分適合他的工作,在生產隊的養雞場養雞看場。也不知從何時起,這小子開始學黃鼠狼夜夜偷雞吃,直到案發。問他幾時開始吃雞?不知道;問他吃了多少只雞?不知道;問他這是什麼行為?不知道。事雖關己難開口,一問搖頭三不知。結局是每一個不知道乘以二,判六年。[/JUSTIFY]
[JUSTIFY]“我不騙人的,真的不曉得吃了多久,我講吃了十幾只,公安局不相信;我講吃了幾百只,我自己不相信。我又不會記帳的,吃了多少,判好了定局了還瞞你什麼。”[/JUSTIFY]
[JUSTIFY]“那怎麼會被發覺的呢?”阿忠問。[/JUSTIFY]
[JUSTIFY]“一開始是骨頭雞毛挖坑埋掉的,後來吃習慣了,順便就往院子邊上一堆,拱起來了,就被發現了。”[/JUSTIFY]
[JUSTIFY]“太大意,太不小心了,不過早晚還是會被發覺的。你雞倒是吃不厭哦。”[/JUSTIFY]
[JUSTIFY]“不吃雞就沒什麼吃了,一點蔬菜,連油都沒有。糧食也不夠,吃不飽的。”[/JUSTIFY]
[JUSTIFY]“曉得吃雞是犯罪嗎?”[/JUSTIFY]
[JUSTIFY]“肯定曉得是不可以的,是隊裏集體的。但是雞蛋實在不好吃,打嗝一股雞屎臭味。”[/JUSTIFY]
[JUSTIFY]“你是老鼠掉進了米缸裏,日子太好過了,雞蛋對我來講永遠都是好東西。”[/JUSTIFY]
[JUSTIFY]“現在想想是這樣,前兩天吃到炒雞蛋老好吃的,好長時間沒吃到燒得這麼好吃的雞蛋。”[/JUSTIFY]
[JUSTIFY]“嗨,少吃多滋味,多吃少滋味。”組長插了一句。[/JUSTIFY]
[JUSTIFY]“那平時誰管你呢?”[/JUSTIFY]
[JUSTIFY]“沒人管,書記、隊長難得來一次,每次來就是抓走幾只雞,提走一大籃雞蛋,說是招待上面來的領導。會計是晚上沒月亮才來的,用帕子包點蛋就走了。”[/JUSTIFY]
[JUSTIFY]“哦,所以你看樣學樣。”[/JUSTIFY]
[JUSTIFY]“嗯,是的,原先我是不敢的。”[/JUSTIFY]
[JUSTIFY]“後悔嗎?”[/JUSTIFY]
[JUSTIFY]“後悔死了,不曉得的,真曉得會吃官司的,這麼嚴重,我就把雞骨頭扔到後面小河浜去了。”[/JUSTIFY]
[JUSTIFY]“呵呵。”阿忠不再繼續問下去。怪不得,阿忠心裏隱隱感覺到小黑還可能替生產隊的書記隊長包括會計部分背了黑鍋,有了這三不知,一切損失都可以賴在他一人身上,讓他去做犧牲品,反正也不會有人替他出頭。小黑也怪可憐的,無父無母,孤身一人,誰來教育引導他呢?文盲一個,連起碼的閱讀能力都沒有,認知能力十分有限,還奢談什麼接受法制教育,可以的話還是多給他一點關心。[/JUSTIFY]
[JUSTIFY]從此阿忠每晚都教小黑認字,能學幾個是幾個,可前學後忘,實在腦子夠笨的。可別看小黑愚笨,力大無窮,一身橫肉,一塊一塊疙疙瘩瘩的,大概是雞吃多了。只是身材短小,估計才一米五上下,形似麻將牌。[/JUSTIFY]
[JUSTIFY]阿忠總把字寫在紙上遞過去,然後耐心的教他,還題了首歪詩在送給他的工作手冊上。[/JUSTIFY]
[JUSTIFY] 贈小黑[/JUSTIFY]
[CENTER]唐僧到了女兒國,[/CENTER]
[CENTER]小黑進了家雞窩;[/CENTER]
[CENTER]人生一本糊塗賬,[/CENTER]
[CENTER]煮他一鍋又一鍋。[/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三宮六院妃子多,[/CENTER]
[CENTER]千軍萬馬一聲鑼;[/CENTER]
[CENTER]枉死諸君來生見,[/CENTER]
[CENTER]我做雞來你做我。[/CENTER]
小黑當然看不懂,這是阿忠賣弄給姜組長看的,開玩笑取樂。小黑又問唐僧是誰,不認得。阿忠又跟他說《西遊記》,反正也沒事做,阿鄉和組長都願意聽。
出操還在繼續,王組長一展風采唯此一時,他在呼喊一二三四時,把三念成散,三是平聲,喊起來音量受限,而一旦提高到上聲,就像跳遠時以起跑作為鋪墊,那四個字元連貫起來就顯得格外的華麗和張揚。領操的口令有力,跟著喊的就會力道十足。王組長領操盡顯霸氣,藍波們表情上盡顯佩服神色,那是做給獄警看的。其實個個心裏都極不舒服,他們擔心王組長會不會被破格得到提拔。
文化活動並非一無所有,可以四處借幾本書看看,大家交換著。樓面上藍波們得到了一次極好的獄外活動,說是到中心公園參觀畫展,能夠到囚籠之外呼吸一番新鮮空氣,那是幾年都得不到一次的高級待遇,全樓面幾百號人也就幾個藍波有這資格,這是對他們辛勤工作的獎賞,同時也是不同一般的政治禮遇。臨去之前藍波們一陣忙碌,一個個像無頭蒼蠅般來回穿梭,不忙別的,囚服再新再乾淨也是囚服,而鞋子是可以隨意穿的,於是這幾個傢夥到處借皮鞋,這雙不夠新,那雙不合腳,藍波吐至少試穿了四五雙。他頭一次試穿的是阿鄉自稱的新皮鞋,可惜太小,往前走兩步居然差點栽倒,幾年的布鞋穿下來,一下子遇到有跟的還真走不穩了,阿忠見可恨的藍波吐打了個趔趄,心中一樂不免喜形於色,不料人家藍波吐大人大量,不理會阿忠的幸災樂禍,一反常態根本不予計較,今天也無暇計較。人家想拍他馬屁討好他,免得他無事找茬,可是不管用,最多三天藍波吐就把這事給忘得乾乾淨淨。阿鄉自從抓進來後就沒捨得再穿過這雙七分新的皮鞋,不得已借給藍波吐試腳,心疼得不停地在心裏念叨:穿不下、穿不下。阿鄉平日裏二百毫升的空麻油瓶怎麼倒都滴不出一滴油了,還要倒豎著放在碗裏大半天。
有少數人的好事自然也有全體犯人的文化活動,就是參觀監獄裏的畫展。全體犯人排著隊到一個大大的展廳,裏面掛著許多幅畫作,大家走馬觀花看上一通,阿忠問阿鄉看到了什麼?什麼都沒看到。阿鄉回答。讓不懂音樂的人去聽一場音樂會,他聽到的只是嘈雜。對大部分人都是文盲來講,文藝為誰服務基本上就是一句漂亮的空話。
學習的內容居然是看畫展的體會,姜組長拿著筆記本,皺著眉頭。阿鄉先說:“看了畫展很高興,政府想到我們,我一定要好好改造,爭取立功受獎。”中年人說:“看不懂,欣賞不來。我一定遵守紀律,聽隊長的。”小黑表達有一定的困難:“好好改造,不殺雞吃雞了。”聽得大家都笑了。一般學習討論都是走走形式,無論是聽報告還是看電影,只要讓你表態,你就往好好改造上靠,這樣就算過關。假話真說這一套人人都會,小黑新來的,套話還不會說。阿忠討厭之處就在於說話不看場合:“那些畫畫的都是高手,能畫的,只是監獄的環境和規定的改造內容局限了畫家們的創作,作品的單調乏味不能怪他們。他們的畫就和這座監獄大樓的色調一樣,灰暗陰冷,死氣沉沉。”姜組長不會這麼記錄:“作畫的是好手,顏色有局限,要好好改造,努力學習。”到底是誰要努力學習?組長故意含糊其辭,藍波檢查一般也就草草流覽一遍,沒空逐字逐句的看,萬一要核對阿忠的發言也好搪塞,組長不想組裏事情太多,藍波問會責怪他沒本事。
阿忠覺得白天學習時話還沒說夠,晚上又遞給組長幾句歪詩:
[CENTER]觀畫展有感[/CENTER]
[CENTER]其一[/CENTER]
[CENTER]山山水水慈母淚,[/CENTER]
[CENTER]黑黑白白人有罪;[/CENTER]
[CENTER]花成墨色葉蒙灰,[/CENTER]
[CENTER]對此如何不墜淚。[/CENTER]
[CENTER] [/CENTER]
[CENTER]其二[/CENTER]
[CENTER]百年人生四之一,[/CENTER]
[CENTER]策馬揚鞭騅無蹄;[/CENTER]
[CENTER]縱有自刎烏江志,[/CENTER]
[CENTER]奈何無處覓虞姬。[/CENTER]
沒過幾天有高人傳來幾句話,說是要合轍押韻,平仄聲不對。阿忠倒覺得普通話已經沒有入聲了,現代人寫上幾句還要去對照入聲字豈不太累,只要不說是律詩就行,即使律詩到了今天也要改變,要符合今人的發聲規律,不改革詩詞就走進死胡同了。就是因為老在用已經死掉了的舊格律來框今人的詩作,導致了詩的國度已然消亡了。而用白話文的現代詩作除了徐志摩、聞一多少數幾個有些成就,《雨巷》也是難得佳作,其餘則是浪費油墨,可以團成一團,扔進廢紙簍裏去了。
又過了兩天阿忠發現有個四五十歲的老者在樓面上散步,慈眉善目的,後面還跟著兩個年輕犯人,對著阿忠指指點點的,老者頻頻向阿忠的監房掃視,但並不走近言語。阿忠就問阿鄉這人是誰,怎沒見過?阿鄉告訴阿忠你是見過的,沒注意。此人的來歷高深莫測,據說是特務,間諜,連真名實姓都搞不清楚,在這裏已經呆了二三十年了,不參加一般活動的,有人專門盯著的。本來是不可以跟外界聯繫的,現在剛剛才獲准可以跟外面通信。阿鄉的話是真是假同樣也是高深莫測。不過此人單從氣質上看絕非流氓一類人物,雖然他只穿著背心短褲,手上握著一把蒲扇。——他就是那位高人,生活在雲端上的高人。
照說文化活動的內容可以很多很多,包括看電視、下棋、讀報、看書等等,總是大家比較喜歡的。問題在於這幫流氓為主體的犯人,不喜歡跟文字打交道,不喜歡拿筆,不喜歡動腦筋,他們倒愛看電視,不過多是在電視裏尋找女人來意淫,而不是有多少興趣來關心國家大事。而看電視這等好事每週一般才兩次,每次也只是看看新聞而已。這些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邊緣人本來就和社會格格不入,進了監獄更是脫離了社會,今後回歸社會時早已和外面的世界嚴重脫節,生存又將是個難題。這批人是國家的負擔、社會的毒瘤、家庭的累贅、人類的悲哀。而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案不是單純的關押,也不是單一的勞作,而應該讓犯人學習文化知識,懂得禮義廉恥,把文化的提高當作衡量改造的標準。不是把人關怕了不去犯罪,而是具備了文化素養,明白了事理而不去犯罪,這才是治本之法。不過真正實施是極其困難的,比讓犯人進行勞作要困難得多,僅限於紙上談兵。
另一大型文化活動——演講搞得有聲有色,不是一般的人可以上臺的,講稿不知要經過多少次修改,普通話還要標標準准。演講分上下兩場,第一場聽監獄拉線廣播,原來是一個女大學生在痛說犯罪歷史,這麼長時間沒聽到女人柔美的聲音,更何況還是個年輕的知識女性,怎不叫人想入非非。可是聽著聽著阿忠就覺得不是滋味了,賣淫無非兩種情況,一是被逼,一是自願;自願又分為貪圖錢財,想不勞而獲,再就是生性淫蕩。事實上女大學生也沒有跳出這個定律,然而奇了怪的是她居然把自己的不軌行為怪在一位毫不相干的哲學家薩特身上,說是看了資產階級哲學家薩特的存在主義學說,被腐朽沒落的思想侵蝕,這才走上犯罪道路。天大的笑話!薩特何其偉大,學說何其深邃,竟被這癡狂女子隨意詆毀,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反正也沒幾個聽得懂的,任由她信口雌黃。即使聽得懂又如何,無從反駁。監獄裏有專門一棟女監樓,裏面賣淫坐牢的不少,要找賣淫之理由無非為了錢財,以這種藉口來解釋自己違法行為的,可謂絕無僅有。這位不幸的女子高明之處就在於,她不說自己或者掩飾自己賣淫的真實動機,一口咬定是存在主義讓她賣淫。這樣強詞奪理居然能攀上演講臺,大概女子監獄真的是缺乏人才。
自古犯罪多男兒,後半場聽演講是在大廳裏。一大群人端坐著,排得四四方方整整齊齊,一律的光頭白衣。不許垂頭,要認真看著臺上,於是阿鄉很認真地盯著臺上看,心裏卻早飛到鄉村的小河旁,有幾個洗衣裳的小姑娘……。
第一個上臺的是主持人,外號豬吃人。小豬是第一個並不奇怪,學問好、人物標緻、國語標準,而他的普通話應該是他的首選語言,難得到樓面約稿他說的是普通話,而他約稿的對象往往跟他的普通話感覺吃力,於是就不耐煩地說:“不要開國語了,累死了。”小豬這才換成本地方言,而他的本地方言在表達上似乎有點詞不達意,或者是找不到可以用方言替代普通話的詞句,於是講著講著又回到了普通話上。這樣的情況在生活中很少,一般只有方言詞句無法轉換成普通話的,於是普通話說著說著就回到了方言上,因為方言才是學習語言的起點。這和一個人的家庭和交際有關。再講賣相,濃眉大眼的小豬往中間這麼一站,下麵的歪瓜裂棗誰能與其比肩?張三毛就說過:“吃官司麼應該是我們這種人,爺娘給了張對不起廣大觀眾的臉,這張面孔就是壞人,天生就是吃牢飯的。像小豬這樣的可以去拍電影,演英雄什麼的,拗個樣板戲造型,舉個炸藥包,胸前握本語錄書,身後一排青松樹。一定是政府弄錯掉了,抓錯人了。”
長得好看的自然就會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天然的就已經具備了一份資源,而這份資源似乎到哪兒都管用,人類審美的天性要求就是以貌取人、以貌悅人。
“我出身在一個知識份子家庭……,”演講的定式,先把家庭昭告天下,有官的先吹級別,無官的就講學識教養,沒得吹的就講三代貧農勞苦大眾,多麼的正直。反正都撿好的講,沒人會說我的先祖吃過袁崇煥的肉,參加過長毛……。
小豬的父母管得真嚴啊,學習必須爭得滿分,不到滿分就算不及格;不許和同學交朋友,不許帶同學來家,更不許去同學家玩,不許和女同學說話,不許晚回家,不許有零花錢,不許頂撞家長、老師,甚至不許有玩具……,總有好幾十個不許。小豬的父母還時常揍他,男女雙煞混合雙打,把個小豬管的比貓還要溫順,還要老實。
張三毛聽著輕聲嘀咕一句:“家裏這個官司也難吃的。”阿鄉聽罷差點笑出來,連忙用手抓抓臉。
講到這裏可以想見小豬的父母在家裏進行的是法西斯式的管理,而小豬並沒意識到這一點,他是用褒揚的語氣深情回顧的,問題恐怕就在這裏,他父母其實是他坐牢的推手,而小豬的口氣裏是自己辜負了父母的一片苦心。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此之謂也。當然,此時此地即使真的認識到了父母的不是,也不能一一道出,至少講演稿就無法通過審查。
在一長串鋪墊之後,小豬道出了自己的罪惡,原來小豬是小學教師,他摧殘了班級裏的好多個女孩子,在他說出自己的罪行時,用手往前比劃著:“我竟然用我這雙骯髒的手……。”
然後是一長串的懺悔,再就是好好改造表決心。套路都是一樣的,只是需要懺悔的內容不同。
小豬的演講是脫稿的,背這些東西一定用去了不少時間精力,當然監獄裏有得是大把的時間,不值錢;精力本來就旺盛過了頭才來坐牢的。為了演講,為了混個表現他把自己剝光了給大家看,把最不願吐露出來的隱私貢獻出來,儘管這些罪行經過了語言的包裝,可還是暴露在太陽光下。別人不會做的事情他會做,因為他沒有情商,沒有性商。內心裏他依舊還是那個乖孩子,看來環境並沒有能夠改變他,這對他來講是不是一種悲哀?
中場休息,要換下一個演講者。邊上的幾個人隨意聊天。
“他運氣好,碰到嚴打槍斃幾回了。判得早無期徒刑,現在已經改成有期了,大約摸十幾年還是有的。”姜組長對小豬略知一二。
“怪不得他認罪態度這麼好,命是撿回來的。”阿忠笑道。
“打死我都不會演講的,啥事都講把衣服都扒光了,短褲都不要了嘎。”阿鄉搖搖頭說。
“也輪不到你的,等到下輩子也輪不到,別做夢了,寫不來又說不清的,賣相還這麼差。”組長不客氣。
阿鄉不服:“工宣隊呢?寫不來的,都是老師代筆的,拿著稿子讀也讀不順利,還不是頭把手嘎。”
“我幫你寫,你先在小組上演講試試?等歇會散了就開始?”組長將阿鄉一軍。
“我沒這麼傻。”阿鄉嘀咕道。
小豬沒生活在這個樓面上,大家對他並沒多少瞭解,既使熟悉他的,對他所犯的事也僅僅限於猜測。這是一個對自己要求極為嚴格的人,管教不讓做的那是絕對不會做的。再則他又沒有哪怕一個知心的朋友,這是一個沒有一點生活情趣的人,跟他交流十分困難,根本找不到共同的語言。再說他本人也刻意地封閉自己,不屑於跟這群人渣攪在一起。如果不是演講需要,不是為了混個好表現以得到立功減刑的獎勵,恐怕他一輩子都不會主動說出自己不堪的過去。
小豬沒有贏得掌聲,沒人動手拍巴掌,邊上佇立著的藍波問一動不動,大概這是不被允許的。
接下來上場的居然是藍波佛,平時言語不多的他,今天也能夠脫稿哇啦哇啦一番?所謂真人不露相,藍波佛真的可以侃侃而談,他不多談家庭,父母只是一般無奇的小工人,它主要談的是他自己。原來他是廠裏的團支部書記,預備黨員,廠領導的紅人,車間裏的副主任,單位裏混得不差,而這一切都是依靠他自己的千般努力收穫得來的。禍事的緣由是因為他要結婚,戀愛已談了幾年,再不結婚,姑娘就會變老了。可是家裏沒有房子,或者說有一間房子,不過是他跟他癱瘓在床的哥哥共同居住的。於是這位想結婚想得發昏了的年輕人,親手掐死了他的哥哥。結果自然就是戀人結婚了,新郎不是他。他沒進新房,倒先進牢房。
藍波佛的手勢學的是豬吃人:“我竟用我那罪惡的雙手……。”
他哥哥死得一點價值都沒有,她父母還同時失去了兩個兒子。慘痛的代價!
愛情可以戰勝一切,愛情也可以摧毀一切。愛情是為了海倫可以死個幾萬人的戰爭;愛情是可以丟卻江山的私奔;愛情是人類一切動力的源泉;愛情是歌頌不盡的讚歌……。
愛情還是讓人發瘋的利器;愛情還是令人斷腸的悲歌;愛情還是送人入獄的毒劑……。
藍波佛整天笑嘻嘻的,一副與世無爭的模樣,難懂他內心的苦楚和糾結。他剩餘的刑期還有七年,七年之後他已經四十多歲了,他掐死了他的哥哥,同時也掐死了他自己,河水奔流不回頭,轉眼少年已白首。其實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當然,人生又是一坎接一坎……。
自從他入獄之後就失去了女友或者稱之為前女友的音訊,不出意外,人家的小孩都滿街跑著打醬油了。
學習討論是正經話先說幾句,接著就是胡說八道,按阿鄉的說法是阿忠來了,組長都敢舌頭油裏打滾了。阿忠以為人生何其苦,坐牢更是苦中苦,可以找點快樂,可以常開笑口,也不失為一種樂觀的活法。
女大學生自然是首選話題。
“那個名字怪怪的,叫薩什麼特的,真是好福氣,抱了個元寶。”阿鄉說。
“胡說八道。”阿忠聽不下去。
“怎麼不是的,聽她講的,是薩特先的,害了她的。”阿鄉不服,平時阿鄉並不敢跟阿忠死強,這回是聽得真切。
“這種人也配……。”阿忠還不知如何講下去了。
“我聽的意思好像是薩特寫了本書,大概是黃色書,她看了學壞了。”組長打圓場。
“人家是外國的哲學家,跟馬克思差不多的,著作是思考人生的,不是寫《金瓶梅》的,瞎說八說的。”阿忠不滿意組長的說法。
“馬克思也是隨便好比的?馬克思主義耶,誰敢跟他比,誰敢跟他排在一起?偉人哪,跟在他後頭的都是徒弟,還有徒弟的徒弟。”中年人只知馬克思,不知其他。
“薩特的存在主義一樣偉大,還有盧梭、伏爾泰,多了去了,一時哪說得完。”阿忠道。
“你說的我們不懂,可是她好好的怎麼就學壞了?為什麼不學馬恩列斯毛?”組長多少知道點,也就局限在這幾位。
“前面的老細學的就是馬恩列斯毛,不是在坐牢啊。”阿忠說。
“這是政治鬥爭好不好。”組長平日裏是看報學習的。
“什麼就叫壞?身體是她自己的,她處理自己的身體關別人什麼閒事?懂伐,這叫無煙工業,不偷不搶的,又沒冒犯什麼人,不叫學壞。”張三毛壞笑著,又是一種說法。
“她要學壞也是怪她自己,怪不得別人。薩特的書是正規出版社出版的,書店裏買得到的,人人好看,只有這個十三點女人自己不要臉卻往別人身上潑髒水,看《水滸》去做強盜;看《西廂》去偷小姐;看《三國》去搞陰謀;要尋藉口還不容易,每個人都好找到一籮筐,真是莫名其妙。”阿忠這麼一說,多數人都聽糊塗了,話題就轉了向。
關於小豬的家庭是好是壞又爭論不休起來,這個小組居然十有八九是羡慕小豬家庭的,別的小組亦然,原因主要是家庭條件好,父母有文化。
“父母除了管我三頓飯就再沒什麼教育了,對他們來講喂飽我們幾個都不容易,我們就像隊裏的散養雞,肚子餓了往家趕,吃飽了又四散跑開。他們自己白天拼命勞作,回到家裏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哪里再有空過問我們幹什麼。隊裏家家差不多都是這麼過來的,組長你說對不?”阿鄉感慨道,接著又說:
“我要是有這種家庭,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還有鈔票,文化比稻堆得還要高,就算吃官司也是寫寫字,動動嘴巴,樓面上到處竄,多少自由。家裏又挺得動,鹹的甜的隨便買買,連官司都比我們好吃。”
“阿鄉你用用腦子好伐,生活在這樣富貴的家庭還有必要去偷皮夾子嗎?不偷哪有官司吃?”張三毛調到了姜組長房間,同在一組學習討論。
“跟偷皮夾子有啥搭界?那他還不是……。”阿鄉不服。
“有鈔票會沒女人啊,還會吃這種低級的官司啊?你以後捏把鈔票來找我,要多少啊。”
“你們都有父母,就我沒,是石頭裏蹦出來的,孫悟空,又沒孫猴子的本事,唉……。”小黑也有話說,《西遊記》的故事不是白聽的。
“最主要還是體現在氣質上,你看人家,就算吃官司走路的派頭,臉上的神態都和我們不一樣。”中年人說。
“是的,是的。”組長贊同:“部隊裏要到連長才會有文化人的腔勢,排長班長都達不到。”
“接見我看到的,人家父母都是戴眼鏡的,講話都是開國語的,說起來都是一套一套的,不一樣的。”不知何時藍波廢物冒了出來:“哪里像我的爺娘大字不識一個,開口只會罵人,討債鬼、短命鬼、槍斃鬼、吊死鬼、勒你媽的、殺千刀的,連小名都沒什麼好話,我大哥叫大棺材,二哥二棺材,我是小棺材,就連上次接見都在說小棺材你要爭氣,早點死出來啊,翹辮子的大媳婦不讓我看孫子,講的話戳心戳肺的,我氣得要吐血啊。”
大家聽廢物學他媽惟妙惟肖,都樂了。
“你們講我多丟人哪,坍台啊,邊上人家父母多高貴,多體面,我的父母連到人家家裏掃地的資格都沒有。”
“那你大嫂為什麼不讓你媽看孫子?”阿忠感覺奇怪。
“肯定是我媽又開罵了,猜都猜得到,我侄子一頑皮我媽就罵氽江浮屍、小浮屍、勒你媽的小赤棺材。她對著我們幾個罵娘是罵她自己,沒人可以有意見,對孫子罵娘就行不通了。誰管你是不是口頭禪,聽不下去不來總可以。”
“這又跟你早點回去有什麼關係?”阿忠還是不解。
“大概是要我幫她出氣,這事情也好做的啊。”廢物搖頭。
“還有可能是要你早點回去跟她生個孫子。”組長這麼認為。
“那麼就叫她不要再罵人了,改一改。”阿忠說。
“這就跟叫貓不吃魚一樣,不可能的,幾十年下來了。只有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稍許老實了一段辰光,因為差點吃排頭。不識字單位組織學語錄,喊口號,先是跟了讀,跟了喊,蠻好。天天弄,天天弄,有點會了就出事情了,當中加口頭語了:一不怕苦,勒媽媽的,二不怕死;階級鬥爭,殺千刀的,一抓就靈;千刀萬剮不要記階級鬥爭……,差點被整成現行反革命,還好三代貧農,否則,出身不好槍斃有份,不是開玩笑的。”
有過文革經歷的笑得很開心,廢物其實也有他有趣的一面,他還是個講相聲材料,逗別人笑了,自己不露聲色。
談到藍波佛大家就不怎麼多說了,一來很熟悉不便評價;二來藍波佛實在是個大好人,很願意幫助別人,還不勢利,大家都不忍心談論他,只是為他感到惋惜。
“一時衝動,一時衝動,人還是好人。”
“再怎麼講也不好算是一時衝動,思想鬥爭過的,只是……。”
組裏只有兩個人是有家庭的,姜組長住在鄉下不缺房:“沒房住找我呀,院子裏隨便找點磚塊樹枝那麼攏一攏不就是間房子了嘛。”
“哪有你說得那麼輕巧,想單位分間房子要等掉半條命,還要爭掉半條命,社會上沒房子結婚的都三十好幾了的多了去了,哪像你們鄉下十八歲做爹懵懂懂,十四歲做娘天下通。”中年人才有感觸:“其實也是環境逼的,女方肯定要催男方解決住房問題,沒住房怎麼嫁?而談戀愛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往往一談就是幾年,年齡不算小了,到該結婚的辰光了,親朋好友單位同事都在關心過問這件事情,壓力真的不是一點點。”
中年人停頓了一下又說:“不好用現在的結局來衡量當時的困境的,戀愛不談老婆不討就算了嘛,今後再想辦法,不是這麼簡單的。他一定有苦衷的,比如女的肚子裏有了,比如女的猶豫了,或者對方父母施加壓力有點擋不牢了……,他自己在自己生存的範圍裏面已經感覺走投無路了,神經也快錯亂了,終於走錯這一步。不到黃河心不死,到了黃河死了心,事實上是可以掉頭的,最多多做幾年和尚,當時他肯嗎?人生就是這樣,不放棄死路一條,死路一條就不放棄,這樣的例子周邊看看到處都是。”
中年人擺擺手:“話多了,我講人家是理論家,嘰裏呱啦的一大通,自己碰到了照樣不也是走不出來?”
阿忠也說:“作為局外人講起來,再難的事情也是便當的;事情過掉了再來看,沒路走的情況下到處都是路。”
“大家還忽視掉一點,”組長分析道:“他哥哥天天躺在床上是個完全靠人伺候的病人,父母再好也會有怨言的,他聽進去了。而一家人的希望又全部放在他身上,他自己就膨脹起來了,以為自己不得了了,膽子也就大了。他這樣做不但是為了自己解決結婚住房問題,還為了讓他父母就此解脫。他演講回避了後一種目的,不是為別的,只是為了不想讓人家誤解他的父母,好像他的父母借了他的手,僅憑這點就可以證明他還沒有卑鄙到徹底無恥的地步。不是我有多聰明,我是碰到過一個殺人犯,殺死他癱瘓在床的姐姐,他還說是父母暗示他幹的,他父母說包袱甩不掉了,自己死了怎麼辦?於是他才仗義出手。”
不過大家的同情心幾乎一致都在藍波佛身上,總覺得他太可惜,對小豬更多的還是羡慕,羡慕他的家庭、羡慕他的長相、羡慕他的普通話……。
其實人生在世哪怕只走錯一步,都會萬劫不復,而對於僅靠個人奮鬥就取得了相當業績的藍波佛,似錦的前程是看得到摸得著的,他主要的問題還是自私和放不下,卻不料居然落得如此下場,真是不該,萬般不該,正所謂:
時勢未容細思量
大好前程葬送光
衰翁的話:
國人向來是不懂得珍重個人隱私的。運動一來,私人信件竟成為傷人殺人之利器。參照胡風反黨集團。床笫私語竟拿來檢舉邀功。文革比比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