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五十三章 小歌女的逆襲
謝屏森一聽有人欺負尚美雪,真是既驚又怒,趕緊問是什麼一回事?這才知為了安排座位,階梯教室那邊折騰了好一會才搞定,結果一聽到待會兒尚美雪李映雪都要上台講解,幾個比較迂腐的人就又鬧騰起來,這其中又以朱文光鬧得最厲害。
幾人匆匆來到階梯教室外時,還隔著七、八公尺就聽到朱文光的聲音。謝屏森要李映雪李墨筠先不要急著進去,且聽聽裡面的狀況。
三人立在教室外傾聽,正聽到朱文光氣勢洶洶地說:「……天地分陰陽,陰陽各司其職,此天理也。是以聖人制禮教定三綱,夫為妻綱,此天理也。今汝一女子竟敢言登壇講學,此牝雞司晨,大壞聖人禮教也。」
「朱教授,汝剛剛這些話都已經說了第五遍了,是不是能換一套說詞呢?」朱文光的話才說完,尚美雪的聲音就悠悠響起。她的話也立即引來一陣笑聲,聽的出來許多人對朱文光的跳針演出是很不滿了。
謝屏森皺了皺眉頭,側頭看看李映雪,發現她的眉頭也皺了起來。方才尚美雪說話的語調一如平日的溫婉平和,但他們與尚美雪朝夕相處了快一年,聽得出她其實已經頗為不悅了。這不是個好現象,以尚美雪外柔內剛的個性,真要被氣的暴走,那絕對會出大亂子。所以謝屏森毫不猶疑地舉步就走進教室,同時朗聲說道:「牝雞不司晨,確為天理也。敢問朱夫子,女子得否聞問國事乎?」
謝屏森這一出聲,立即把教室內所有人的目光都引向教室門口。只見謝屏森閒庭信步地走進門來,先是對眾人拱手為禮,而後面帶微笑看著朱文光,一臉對朱文光的論調深以為然的表情。跟在他後面進來的李映雪李墨筠則是快步走到尚美雪身邊,拉著尚美雪的手低聲勸慰。
朱文光見謝屏森似乎贊成他的論調,精神大振,想都不想地就接著謝屏森的話說:「誠然,女子聞問政事,牝雞司晨,違天理也。」
謝屏森眉毛一揚,語帶狐疑地說:「如此,依朱夫子之意,大宋仁宗朝劉太后與英宗時曹太后垂簾聽政之舉,豈非有違天理?抑或,朱夫子認為劉太后曹太后非女子乎?」
謝屏森話音剛落,全場立即轟然大笑,只有朱文光鐵青著臉說不出話來。趁著眾人笑聲未歇,尚美雪趕緊低聲問謝屏森:「你這樣說太后不會有事嗎?」
謝屏森搖搖頭示意不會有事,心裡卻想著好在這是宋代,也不是新舊黨爭最激烈的哲宗時期。若是在元明清,他可是要被抄家滅族的,若是在宋哲宗時期,他被流放到海南島的機率不小。可是現在是宋神宗熙寧八年,首開宋代文字獄的烏台詩案還沒發生,現在,還是個人民有高度言論自由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大臣可以在朝會上放言高論,像包拯那樣把口水都噴到皇帝臉上的狀況所在多有。而且這種言論自由不限於官員,更擴及一般人民。王安石變法,民間多不滿,遂把豬稱為「拗相公」,即罵王安石是豬。而權傾天下的王安石聞知,也只能苦笑置之。
宋代民權的高漲,是結構性因素與統治者個人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就結構性因素來看,唐末五代的動亂,讓持續千年的世族幾乎全數覆滅,加上出身平民階級的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一個平等開放的科舉任官制度,以及其所立「不殺士大夫」、「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訓,遂使宋代社會從一開始就是個相對平等的社會。
在相對平等的社會基礎上,真宗的皇后劉娥與仁宗這對母子的統治,更進一步將人權保障由官員擴大到全體人民。在這其中,其實又以劉娥的貢獻與影響最大。
劉娥出身寒微,認識時為襄王的宋真宗趙恆之前,不但已嫁成都人龔美為妻,且是唱鼓兒詞的歌女。趙恆將劉娥選入王府為姬,甚至欲以其為王妃,讓太宗震怒,下旨將劉娥逐出王府,遣送回四川。 從宋太宗處置劉娥的方法,其實已可略窺宋代對人權的保障。這要是在其他時代,小歌女劉娥早就被處死了。
生對時代的小歌女沒被皇帝處死,反而展開了令後世史家瞠目結舌的逆襲。劉娥也像這個時代大多數的女子一樣堅強。她不願與趙恆分離,竟一路賣唱由成都回到汴梁,之後趙恆將劉娥藏在指揮使張耆家裡,不時私會。直至十五年後宋太宗逝世趙恆即位,劉娥才被迎入宮中。
數年後,太宗為趙恆所立之郭皇后過世,趙恆欲立劉娥為后。但劉娥出身貧微,沒有強大的娘家可為依恃,加上年近四旬無子,所以受到朝中大臣群起反對。後來趙恆與劉娥想到「借腹生子」的方法,即讓劉娥的侍女李氏為趙恆懷孕生子,對宮外則稱此子為劉娥所生。由於此前趙恆諸子皆夭折,這個名叫趙受益的小孩一生下來即被立為太子,即後來的仁宗,而趙恆也因而能力排眾臣反對,立劉娥為后。
劉娥雖出身貧賤,卻天資聰穎,在張耆家幽居期間每日讀書為樂,竟培養出不下於朝中大臣名儒的學識,而其識見之卓越,更在諸臣之上。真宗晚年身體健康狀況極差,朝政盡託於劉娥。仁宗十一歲時即位,權相丁謂以劉娥女子無見識為由欲獨攬朝政,反被劉娥貶逐,之後劉娥便總攬大政,直至其逝世後仁宗才親政。
劉娥掌權期間,任用賢能,在既有的開放社會基礎上進行改革,最大的貢獻是天聖七年(一O二九年)頒佈的《天聖令》。在此之前,北宋的律法仍沿襲《唐律》,不但嚴酷,且是抑制工商、貴男賤女又有高度人治色彩;而《天聖令》則保障工商、重視女權,更廢除了奴隸制度。而在劉娥與一眾大臣的努力下,宋代的華夏社會開始由中古的人治社會急速向現代的法治社會轉型,更發展成擁有當時全世界百分之七十財富的經濟體。宋仁宗被後人稱頌千年的治世,事實上絕大多數都是劉娥留給他的遺產。
劉娥生前大權獨攬,權力慾望不下於漢高祖的呂后及唐高宗的武后,朝中大臣多憂其會循武則天例稱帝。但劉娥不僅對非己出的趙受益親如己出,更用心栽培趙受益。她也不像呂后、武后,雖專寵於真宗,卻親愛善待其他嬪妃,就算是見不得光的李氏亦不例外。面對朝中大臣對她的批評,她也都能大度容之。
與現代一般人的認知相反地,宋代其實是個相當重視制度與遵循法治的時代,而劉娥對這種政治文化的形成貢獻頗大。當大臣們說她以太后之尊掌政是為違制時,劉娥就乾脆制訂了一套太后垂簾聽政的制度,既讓自己的權力有合法性,事實上也規範限制了自己的權力。而在她之後,英宗朝的曹太后、哲宗朝的高太后、徽宗朝的向太后以及南宋幾個垂簾聽政的太后,就都是循著劉娥建立的制度運作的。
然而,在後世文人的筆下,劉娥卻常受到惡意的污衊貶諷。最有名的是清末石玉昆在小說《三俠五義》中,將李氏生子事描述為「狸貓換太子」,後來此說法更影響到民間戲曲,以致劉娥壞女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反而是哲宗朝攬權時視小皇帝為無物、全力打擊蔡確等新黨種下新舊黨爭惡化種子的高太后,卻因司馬光等舊黨的推崇,被尊為女中堯舜。
那究竟有無石玉昆所言的「狸貓換太子」這回事呢?就宋人的記載來看,當時朝中許多大臣都知趙受益非劉娥所生,而真宗趙恆更是自始至終都清楚這回事,甚至,這件事根本就是他與劉娥合謀的。而李氏在生下趙受益後將他交給劉娥,劉娥也理直氣壯地把趙受益當成自己的親生子,這其實是古代華夏社會的宗法制度:妾所生的小孩自小都需交給大婦撫養,並以大婦為嫡母。在此情形下,妾生子不見得會知道自己非大婦所生;縱然知道,因為自小由嫡母撫養,他們通常是親近嫡母卻與自己的生母感情淡薄。所以在整件「借腹生子」事件中,趙恆、劉娥與李氏都是照著宗法制度走。反而是當李氏逝世後,劉娥讓其著皇后衣冠入殮的決定,顯有不合宗法制度之處。但由這一點來看,劉娥對待李氏其實是很寬厚的。
後世文人之所以詆毀貶低劉娥,一是其出身寒微,二是其保障女權的政策與宋明理學的男尊女卑體系背道而馳,三是劉娥領導建立的《天聖令》體制極不利於元明清的皇帝集權與奴隸社會體制。然而,謝屏森現在是在宋神宗熙寧年間,是在《天聖令》下受惠極大的泉州,二程理學在此時此地是沒市場的。所以當謝屏森舉出劉娥與此時尚在世的的曹太后為例時,立即將朱文光與其他的人對立起來。
等笑聲稍歇,謝屏森做了個手勢請朱文光入座,也不管他懂不懂接不接受,又逕自朗聲對眾人說:「雄雞晨啼,其實是因雄雞的腦子裡有一種叫做激素的東西,會使其在固定的時間想啼叫,而在雌雞的腦子裡,這種激素非常少,所以雌雞不會晨啼。但是,有時候有些雄雞腦子裡的激素過多或太少,就會有夜啼或不啼的現象。同樣地,如果一隻雌雞腦子裡的激素太多,也是會晨啼的。」
見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謝屏森又繼續說:「既然牝雞牡雞的腦子不同,則人之男女是否有同樣的情形呢?確實,男女的腦子亦有不同之處,而此不同亦將使男女各有長處。一般而言,男子會較長於算數、建築、繪畫,遇事時習於從利害得失的角度來思考,也不容易迷路;而女子的記憶力較強、更長於學習其他語言、長於交際,遇事時也常能提出更多的章程,但卻常流於感情用事……諸位若不信,可試想家中女眷是否出門較易迷路也較嘴碎?」
謝屏森這麼一說,在場男子們都忍不住大笑,而所有的大小女娘們則有志一同地賞他個大白眼,尤其是尚美雪和李映雪,那眼光根本是充滿冷冽的殺氣。
冒著生命危險,謝屏森繼續說:「不過,就如亦有晨啼的牝雞一樣,世事無絕對,天資聰穎之人,只要經過足夠的學習,仍可克服男女先天的差異。如出身寒微的劉太后,即是一天資聰慧之人,加上其讀書不倦,終能成通曉政事之一代女主。故一人之是否適宜聞問政事,不決於其為男為女,而繫乎其天資是否聰明與是否努力學習。」
稍頓一下,他又說:「人之天資多由天定,勉強不得,但若是學習得法,仍可相當程度彌補天資之不足。而此方法,一言以蔽之,即不只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吾鄉稱此方法為科學,其下有研究人群互動之社會科學,以及研究非人之自然科學,這兩者之下再分諸學門。如吾之長為社會科學,李女史則長於自然科學。不過,在吾鄉,凡同時通達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者稱為博士,我等三人即為博士。」
在免費送給李映雪一頂博士帽後,謝屏森語音一揚說:「方才朱夫子言天理,但何為天理,吾人又應如何通曉天理?吾人以為,所謂的天理,即天地萬事萬物所以然之理。對此吾鄉先賢王陽明先生嘗言格物致知,認為惟窮盡萬物的本質才能知曉天理。明此天理,小則興家旺族,大則治國平天下。今吾等邀諸賢至此,即為告知吾鄉數千年來經無數先賢探究之天理。」
說到這裡,謝屏森又露出他那推銷員的招牌笑容,右手一引說:「如此,請尚女史先登壇講解宇宙論。」
謝屏森這一席話,有許多這時代的人沒聽過的名詞與概念,更有他借王陽明格物致知偷換的天理概念,但他那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卻是如黃鐘大呂敲擊著在場許多人的心靈。許多人立即想到數日前李映雪的表演,陳偁等幾個親民官則想到謝屏森提過的抗旱之法,但更多的人則想到雪園那些令人垂涎的工藝與學問。在此情形下,竟再無人對尚美雪李映雪的登壇講課有何異議。於是,這一場華夏史上第一次的科普講座,就也順利拉開了序幕。
謝屏森一聽有人欺負尚美雪,真是既驚又怒,趕緊問是什麼一回事?這才知為了安排座位,階梯教室那邊折騰了好一會才搞定,結果一聽到待會兒尚美雪李映雪都要上台講解,幾個比較迂腐的人就又鬧騰起來,這其中又以朱文光鬧得最厲害。
幾人匆匆來到階梯教室外時,還隔著七、八公尺就聽到朱文光的聲音。謝屏森要李映雪李墨筠先不要急著進去,且聽聽裡面的狀況。
三人立在教室外傾聽,正聽到朱文光氣勢洶洶地說:「……天地分陰陽,陰陽各司其職,此天理也。是以聖人制禮教定三綱,夫為妻綱,此天理也。今汝一女子竟敢言登壇講學,此牝雞司晨,大壞聖人禮教也。」
「朱教授,汝剛剛這些話都已經說了第五遍了,是不是能換一套說詞呢?」朱文光的話才說完,尚美雪的聲音就悠悠響起。她的話也立即引來一陣笑聲,聽的出來許多人對朱文光的跳針演出是很不滿了。
謝屏森皺了皺眉頭,側頭看看李映雪,發現她的眉頭也皺了起來。方才尚美雪說話的語調一如平日的溫婉平和,但他們與尚美雪朝夕相處了快一年,聽得出她其實已經頗為不悅了。這不是個好現象,以尚美雪外柔內剛的個性,真要被氣的暴走,那絕對會出大亂子。所以謝屏森毫不猶疑地舉步就走進教室,同時朗聲說道:「牝雞不司晨,確為天理也。敢問朱夫子,女子得否聞問國事乎?」
謝屏森這一出聲,立即把教室內所有人的目光都引向教室門口。只見謝屏森閒庭信步地走進門來,先是對眾人拱手為禮,而後面帶微笑看著朱文光,一臉對朱文光的論調深以為然的表情。跟在他後面進來的李映雪李墨筠則是快步走到尚美雪身邊,拉著尚美雪的手低聲勸慰。
朱文光見謝屏森似乎贊成他的論調,精神大振,想都不想地就接著謝屏森的話說:「誠然,女子聞問政事,牝雞司晨,違天理也。」
謝屏森眉毛一揚,語帶狐疑地說:「如此,依朱夫子之意,大宋仁宗朝劉太后與英宗時曹太后垂簾聽政之舉,豈非有違天理?抑或,朱夫子認為劉太后曹太后非女子乎?」
謝屏森話音剛落,全場立即轟然大笑,只有朱文光鐵青著臉說不出話來。趁著眾人笑聲未歇,尚美雪趕緊低聲問謝屏森:「你這樣說太后不會有事嗎?」
謝屏森搖搖頭示意不會有事,心裡卻想著好在這是宋代,也不是新舊黨爭最激烈的哲宗時期。若是在元明清,他可是要被抄家滅族的,若是在宋哲宗時期,他被流放到海南島的機率不小。可是現在是宋神宗熙寧八年,首開宋代文字獄的烏台詩案還沒發生,現在,還是個人民有高度言論自由的時代。
在這個時代,大臣可以在朝會上放言高論,像包拯那樣把口水都噴到皇帝臉上的狀況所在多有。而且這種言論自由不限於官員,更擴及一般人民。王安石變法,民間多不滿,遂把豬稱為「拗相公」,即罵王安石是豬。而權傾天下的王安石聞知,也只能苦笑置之。
宋代民權的高漲,是結構性因素與統治者個人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就結構性因素來看,唐末五代的動亂,讓持續千年的世族幾乎全數覆滅,加上出身平民階級的宋太祖趙匡胤建立了一個平等開放的科舉任官制度,以及其所立「不殺士大夫」、「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祖訓,遂使宋代社會從一開始就是個相對平等的社會。
在相對平等的社會基礎上,真宗的皇后劉娥與仁宗這對母子的統治,更進一步將人權保障由官員擴大到全體人民。在這其中,其實又以劉娥的貢獻與影響最大。
劉娥出身寒微,認識時為襄王的宋真宗趙恆之前,不但已嫁成都人龔美為妻,且是唱鼓兒詞的歌女。趙恆將劉娥選入王府為姬,甚至欲以其為王妃,讓太宗震怒,下旨將劉娥逐出王府,遣送回四川。 從宋太宗處置劉娥的方法,其實已可略窺宋代對人權的保障。這要是在其他時代,小歌女劉娥早就被處死了。
生對時代的小歌女沒被皇帝處死,反而展開了令後世史家瞠目結舌的逆襲。劉娥也像這個時代大多數的女子一樣堅強。她不願與趙恆分離,竟一路賣唱由成都回到汴梁,之後趙恆將劉娥藏在指揮使張耆家裡,不時私會。直至十五年後宋太宗逝世趙恆即位,劉娥才被迎入宮中。
數年後,太宗為趙恆所立之郭皇后過世,趙恆欲立劉娥為后。但劉娥出身貧微,沒有強大的娘家可為依恃,加上年近四旬無子,所以受到朝中大臣群起反對。後來趙恆與劉娥想到「借腹生子」的方法,即讓劉娥的侍女李氏為趙恆懷孕生子,對宮外則稱此子為劉娥所生。由於此前趙恆諸子皆夭折,這個名叫趙受益的小孩一生下來即被立為太子,即後來的仁宗,而趙恆也因而能力排眾臣反對,立劉娥為后。
劉娥雖出身貧賤,卻天資聰穎,在張耆家幽居期間每日讀書為樂,竟培養出不下於朝中大臣名儒的學識,而其識見之卓越,更在諸臣之上。真宗晚年身體健康狀況極差,朝政盡託於劉娥。仁宗十一歲時即位,權相丁謂以劉娥女子無見識為由欲獨攬朝政,反被劉娥貶逐,之後劉娥便總攬大政,直至其逝世後仁宗才親政。
劉娥掌權期間,任用賢能,在既有的開放社會基礎上進行改革,最大的貢獻是天聖七年(一O二九年)頒佈的《天聖令》。在此之前,北宋的律法仍沿襲《唐律》,不但嚴酷,且是抑制工商、貴男賤女又有高度人治色彩;而《天聖令》則保障工商、重視女權,更廢除了奴隸制度。而在劉娥與一眾大臣的努力下,宋代的華夏社會開始由中古的人治社會急速向現代的法治社會轉型,更發展成擁有當時全世界百分之七十財富的經濟體。宋仁宗被後人稱頌千年的治世,事實上絕大多數都是劉娥留給他的遺產。
劉娥生前大權獨攬,權力慾望不下於漢高祖的呂后及唐高宗的武后,朝中大臣多憂其會循武則天例稱帝。但劉娥不僅對非己出的趙受益親如己出,更用心栽培趙受益。她也不像呂后、武后,雖專寵於真宗,卻親愛善待其他嬪妃,就算是見不得光的李氏亦不例外。面對朝中大臣對她的批評,她也都能大度容之。
與現代一般人的認知相反地,宋代其實是個相當重視制度與遵循法治的時代,而劉娥對這種政治文化的形成貢獻頗大。當大臣們說她以太后之尊掌政是為違制時,劉娥就乾脆制訂了一套太后垂簾聽政的制度,既讓自己的權力有合法性,事實上也規範限制了自己的權力。而在她之後,英宗朝的曹太后、哲宗朝的高太后、徽宗朝的向太后以及南宋幾個垂簾聽政的太后,就都是循著劉娥建立的制度運作的。
然而,在後世文人的筆下,劉娥卻常受到惡意的污衊貶諷。最有名的是清末石玉昆在小說《三俠五義》中,將李氏生子事描述為「狸貓換太子」,後來此說法更影響到民間戲曲,以致劉娥壞女人的形象深入人心。反而是哲宗朝攬權時視小皇帝為無物、全力打擊蔡確等新黨種下新舊黨爭惡化種子的高太后,卻因司馬光等舊黨的推崇,被尊為女中堯舜。
那究竟有無石玉昆所言的「狸貓換太子」這回事呢?就宋人的記載來看,當時朝中許多大臣都知趙受益非劉娥所生,而真宗趙恆更是自始至終都清楚這回事,甚至,這件事根本就是他與劉娥合謀的。而李氏在生下趙受益後將他交給劉娥,劉娥也理直氣壯地把趙受益當成自己的親生子,這其實是古代華夏社會的宗法制度:妾所生的小孩自小都需交給大婦撫養,並以大婦為嫡母。在此情形下,妾生子不見得會知道自己非大婦所生;縱然知道,因為自小由嫡母撫養,他們通常是親近嫡母卻與自己的生母感情淡薄。所以在整件「借腹生子」事件中,趙恆、劉娥與李氏都是照著宗法制度走。反而是當李氏逝世後,劉娥讓其著皇后衣冠入殮的決定,顯有不合宗法制度之處。但由這一點來看,劉娥對待李氏其實是很寬厚的。
後世文人之所以詆毀貶低劉娥,一是其出身寒微,二是其保障女權的政策與宋明理學的男尊女卑體系背道而馳,三是劉娥領導建立的《天聖令》體制極不利於元明清的皇帝集權與奴隸社會體制。然而,謝屏森現在是在宋神宗熙寧年間,是在《天聖令》下受惠極大的泉州,二程理學在此時此地是沒市場的。所以當謝屏森舉出劉娥與此時尚在世的的曹太后為例時,立即將朱文光與其他的人對立起來。
等笑聲稍歇,謝屏森做了個手勢請朱文光入座,也不管他懂不懂接不接受,又逕自朗聲對眾人說:「雄雞晨啼,其實是因雄雞的腦子裡有一種叫做激素的東西,會使其在固定的時間想啼叫,而在雌雞的腦子裡,這種激素非常少,所以雌雞不會晨啼。但是,有時候有些雄雞腦子裡的激素過多或太少,就會有夜啼或不啼的現象。同樣地,如果一隻雌雞腦子裡的激素太多,也是會晨啼的。」
見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過來,謝屏森又繼續說:「既然牝雞牡雞的腦子不同,則人之男女是否有同樣的情形呢?確實,男女的腦子亦有不同之處,而此不同亦將使男女各有長處。一般而言,男子會較長於算數、建築、繪畫,遇事時習於從利害得失的角度來思考,也不容易迷路;而女子的記憶力較強、更長於學習其他語言、長於交際,遇事時也常能提出更多的章程,但卻常流於感情用事……諸位若不信,可試想家中女眷是否出門較易迷路也較嘴碎?」
謝屏森這麼一說,在場男子們都忍不住大笑,而所有的大小女娘們則有志一同地賞他個大白眼,尤其是尚美雪和李映雪,那眼光根本是充滿冷冽的殺氣。
冒著生命危險,謝屏森繼續說:「不過,就如亦有晨啼的牝雞一樣,世事無絕對,天資聰穎之人,只要經過足夠的學習,仍可克服男女先天的差異。如出身寒微的劉太后,即是一天資聰慧之人,加上其讀書不倦,終能成通曉政事之一代女主。故一人之是否適宜聞問政事,不決於其為男為女,而繫乎其天資是否聰明與是否努力學習。」
稍頓一下,他又說:「人之天資多由天定,勉強不得,但若是學習得法,仍可相當程度彌補天資之不足。而此方法,一言以蔽之,即不只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吾鄉稱此方法為科學,其下有研究人群互動之社會科學,以及研究非人之自然科學,這兩者之下再分諸學門。如吾之長為社會科學,李女史則長於自然科學。不過,在吾鄉,凡同時通達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者稱為博士,我等三人即為博士。」
在免費送給李映雪一頂博士帽後,謝屏森語音一揚說:「方才朱夫子言天理,但何為天理,吾人又應如何通曉天理?吾人以為,所謂的天理,即天地萬事萬物所以然之理。對此吾鄉先賢王陽明先生嘗言格物致知,認為惟窮盡萬物的本質才能知曉天理。明此天理,小則興家旺族,大則治國平天下。今吾等邀諸賢至此,即為告知吾鄉數千年來經無數先賢探究之天理。」
說到這裡,謝屏森又露出他那推銷員的招牌笑容,右手一引說:「如此,請尚女史先登壇講解宇宙論。」
謝屏森這一席話,有許多這時代的人沒聽過的名詞與概念,更有他借王陽明格物致知偷換的天理概念,但他那句「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卻是如黃鐘大呂敲擊著在場許多人的心靈。許多人立即想到數日前李映雪的表演,陳偁等幾個親民官則想到謝屏森提過的抗旱之法,但更多的人則想到雪園那些令人垂涎的工藝與學問。在此情形下,竟再無人對尚美雪李映雪的登壇講課有何異議。於是,這一場華夏史上第一次的科普講座,就也順利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