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四十章 人紅是非多
「這鼎泰豐的酒食確實異常美味,尤其是那道烤鴨……只是這店家要價實在不低,又有這每日午晚各只招待十桌客人的怪規矩,讓人想多來幾趟也難……」
元夕這日午後,泉州滄海街上,六個青年男女從一棟掛著「鼎泰豐食坊」店招的樓房出來。說話的是一名身穿文衫的青年男子,他名叫林繼祖,字篤志,是晉江林家家主林方山的三子,在族中行九。他的親妹妹在去年嫁給邕州知州蘇緘的兒子蘇誠,近日與夫婿返泉州祭祖,明日就要離開泉州返回廣南西路。他從小就寵愛這個妹妹,對她遠嫁一直不捨,所以他特地在這開張甫兩日的鼎泰豐宴請蘇誠夫妻。
林繼祖之所以會選在鼎泰豐宴客,是因為他林家與晉江黃族往來密切,知道黃族從蓬萊異人謝邊森處學得許多蓬萊美食的做法開了這家食坊。也好在林黃兩家相熟,他才能商請黃族為他留下一桌名額。
「是呀!這鼎泰豐酒食雖佳,但這一餐卻收費近三貫。若非九兄做東,小弟可不敢來……」說話的是一個十七、八歲的胖子,他是林繼祖的堂弟林繼仁。由於親生母親早逝,父親在外為官亦未續弦,自小就由林方山的妻子羅氏撫養,與林繼祖兄妹感情甚篤,林繼祖宴請蘇誠夫妻,他自然是要跟來的。
「二十一郎汝還講!九兄宴請十五妹夫妻,我倆只是陪客,汝搶著點菜不說,還盡挑貴的點!這一桌十道菜兩壺酒,倒有一大半是進了汝的肚子裡!」說話的是林繼仁的嫡親哥哥林繼文,弟弟的話讓他有些羞慚,所以氣急敗壞地指責弟弟。
林繼文這一番話,讓林繼祖的妻子孫氏及蘇誠的妻子都忍不住想笑。林繼祖也笑著打圓場說:「十六郎,汝就不要怪二十一郎了,都是自家人,有何好計較的呢……君實,何以悶悶不樂?莫非這鼎泰豐的酒食不合汝意?」林繼祖這是注意到蘇誠一直皺著眉不說話,他與這妹夫相處多日,知道他是心胸豁達之人,不會計較林繼仁的失禮,是以有此一問。
「呀!篤志兄見諒,誠非覺酒食不美,事實上這鼎泰豐的酒食堪稱絕品。誠是聽聞方才鄰桌客人所言交趾邊關事,憂心若邊關戰起,家父處境堪慮,是以心思不寧呀!」
方才鄰桌客商說汴梁有傳聞,稱官家欲藉伐交趾戰勝以召回王安石及擴大新法。對此林家兄弟並未放在心上,畢竟關心朝政的他們知道,知桂州事劉彝可是因反對王安石變法才被貶到廣南西路的。但蘇誠是現任廣南西路邕州知州蘇緘的四子,他五個月前攜新婚妻子返泉州祭祖前,曾風聞劉彝宣稱奉官家密旨籌備伐交趾,這使他不由得要相信鄰桌客商所言之事為真。而他們父子在廣南西路多年,深知邊關虛實,可不像劉彝那麼自大地認為交趾不堪一擊。如果兩國邊關戰起,兵力嚴重不足的邕州就很危險了,這不能不讓他擔憂父親與家人的安危。
蘇誠不知道剛剛鄰桌那兩個客商,其實是李常傑帶來泉州的細作。晉江黃族與謝屏森合開的鼎泰豐走高檔路線,客人必然是仕紳豪商,謝屏森讓鼎泰豐預留一桌空位,讓這些細作在這個月輪流來鼎泰豐用餐,藉此將謠言傳播開來。等越國哭廷的使者在明州上岸,消息一傳回泉州,這些細作先前在泉州散播的謠言自會產生作用。只是謝屏森沒想到蘇緘的兒子會出現在泉州,還這麼剛好就聽到細作的談話。
蘇誠將邊關的實情及他的憂慮說了出來,這下子林繼祖等人也不由焦慮起來。
林繼祖想了想,對蘇誠說:「君實,要不汝就留在泉州好了,汝不是對算學頗為用心嗎?那謝邊森的親眷李醫仙及尚樂仙都是算學大家,我聽黃族人言謝邊森亦在算學上造詣甚深。汝若留在泉州,我可請家父出面,託黃太公求謝邊森收汝為徒,我想謝邊森不會拒絕的。」
「不行!家父身處險境,為人子者怎可不隨侍在旁!」雖知林繼祖是好意,但蘇誠仍一口就拒絕了。只是他一側頭看到面帶憂色的妻子,想到數日前郎中才診斷說妻子已有兩個月身孕,這是他急著要回邕州的原因,但如今看來或許得將妻子留在泉州了。
蘇誠主意一定,就對林繼祖說:「篤志兄,我明日一早就回邕州,但月娘已有身孕,既然邊關事危,她還是留在泉州待產為宜。只是我蘇家在泉州宗族人口單薄,我怕月娘在家無人照顧,恐怕得讓她回娘家暫居。等交趾事了,我會立即回泉州。聽說邊森先生不僅長於算學,於天文地理等亦頗有研究,若有機會,我是定要向其請益的……」
蘇誠他們沒有注意到,就在他們說話之時,附近也有兩群人在聆聽他們說話。
第一群人是二俗四道六人,見蘇誠等人漸行漸遠後,一名髮鬚盡白的老道才對另一名同樣滿頭白髮的青衫老者說:「子野,若這幾人所言為真,那交趾邊關恐要不得安寧了。只是劉持中不是反對官家變法嗎,怎會為王介甫復起如此盡力呢?」
那叫子野的青衫老者沉默許久後才說道:「劉持中此人名利之心甚熱,去夏他的姪子劉隆自福州來訪我,曾言劉持中有信給族中子姪,論及伐交趾事,由此想來那些客商之言十有七八為真。唉,鄭介夫冒觸怒官家之險上《流民圖》,看來是白費功夫了,可惜了鄭介夫這個人才呀!」
「吳老子,汝所言的劉持中、王介甫是何人?鄭介夫是鄭俠鄭大人嗎?不是說官家看了鄭大人的《流民圖》後難過的睡不著覺,因而下詔罷新法。官家如此看重鄭大人,老子怎會為鄭大人可惜呢?」
說話的是一個年約十四、五歲長相秀麗的道姑,她是老道士無塵的姪孫女,因為父母早亡,族人凋零,三歲時就跟著唯一的親人無塵。無塵為她取了一個自然的道號,想待她年紀稍長後讓她還俗嫁人。自然從小聰慧異常,小小年紀竟是將無塵一身的學識全學了個足,這次無塵應老友之邀來泉州,便將她一起帶上。
自然人長的好又聰穎,無塵的一眾老友都對她十分寵溺。吳姓老者聽到自然用這時代對親近長者的稱呼稱他為吳老子,雖然自然是在挑他的語病,卻還是笑呵呵地說:「小自然呀,汝小小年紀就把無塵老道那些鬼門道學了個足,確實是聰慧,只是這朝堂之事汝就不能明白了。嗯,王介甫就是王安石,劉持中是原任三司使的劉彝,不過他因反對王介甫變法,現在被貶為廣南西路知桂州事。至於鄭介夫呀,如汝所言就是那上《流民圖》的鄭俠了。」
吳姓老者語氣一頓,旋即收起笑容肅聲說:「我大宋立國至今百年,確實積弊甚深,官家之欲變法實有其不得不然之處。然官家求治過切,加上王介甫個性剛愎,所用之人未必個個得當,以諸般不當手段強行推展新法,怎能不出事?偏生又逢大蝗大旱,而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州縣小吏。若非只求新法成效而無視於百姓苦難,就是為反變法而放任災情擴大。鄭介夫雖悲憫百姓而上《流民圖》,殊不知其只是反變法者的棋子罷了。而官家之下詔罷新法,又豈是官家本意?當官家欲再行新法時,若不貶竄鄭介夫,又當如何杜悠悠之口?」
吳姓老者這一番話,說的那無塵老道頻頻點頭稱是,而其他幾人卻是目瞪口呆。而在場眾人都不知道的是,此時鄭俠已被貶出汴梁,在大雪中艱難地走向貶竄地廣南東路英州。數月後,鄭俠在經過潮州時會去拜見吳姓老者。數年後神宗逝世高太后垂簾聽政時,先前因反變法而被貶逐的朝臣紛紛被召回汴梁重用,唯有以《流民圖》拉下王安石的鄭俠似乎被人遺忘了。還是素有俠氣的蘇軾向他的粉絲高太后力薦,鄭俠才被改任泉州府學教授。更諷刺的是,那些反新法的大臣在重掌大權後,其實還是繼續實施多數的新法。由此來看他們反對的其實不是新法本身,而是那些構思與推行新法的人。
稍停,吳姓老者又說:「黃伯耕的信上說謝邊森對朝政的見解頗類於我,又言謝邊森的經營之策有可借鏡之處。我等今晨入泉州至今,觀慈濟醫館、希爾頓旅店、時尚堂及這鼎泰豐數處,雖仍不知黃伯耕信上所言以工代賑是如何一回事,惟這謝屏森經營之能卻是無庸置疑。可惜黃伯耕說此人無意仕途,否則若此人能在朝任官,或可使變法有一坦途可循。」蠧
吳姓老者一說起謝屏森,其他人的精神都振奮起來,因為他們這次來泉州的目的就是要見謝屏森三人。他們同行的一個文衫青年就說:「老師,黃太公信上說此三人來自蓬萊。這世上難道真有蓬萊嗎?」
吳姓老者沉吟道:「為師亦不敢確定,此事恐怕還得請教無塵老道。但從黃伯耕送來的此三人著作觀之,許多都是前所未聞匪夷所思之至,但細思之下卻又頗有道理。為師雖不知此三人來處,卻知皆為大賢。否則為師又怎會因黃伯耕的一封信就離家遠遊呢?」
在場眾人都知道吳姓老者稟性至孝,為奉養高齡老父棄官返鄉,在家鄉潮州結廬講學,已數年未出家鄉一步。這次黃植派人送來的一封信與一些書籍,卻讓他暫別老父親來泉州,足見其欲見謝屏森之心是多麼殷切。
這時那叫無塵的老道士也說:「雖然道門自古有蓬萊之說,但真假難辨。黃伯耕信上說那李醫仙的先祖曾隨老子西遊,傳下萬物之理的法門。我觀那李醫仙所著的《物理學初探》及《化學入門》,以及其與謝邊森合著的《算學初階》、《氣象學》,雖有所得,但更多的是不解。此次黃伯耕邀老道派弟子隨謝邊森出海,謂將可大益於學問。老道覺得他信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之言甚是,乾脆自己帶著自然和玄同、玄音兩位弟子上船。嘿嘿,或許老道這一出海歸來,也能成一代宗師。屆時老道就把道觀移到汝的草廬之側,也無須老道出手,單我家自然就可以搶光汝的學生!」
「哈哈,老牛鼻子躲著不敢出來,卻要孫女幫汝撐場面,這是下駟對上駟之計嗎?」聽到無塵老道的挑釁,吳姓老者也不甘示弱地出言反擊。
從他們兩人笑嘻嘻的神情來看,這倆老不僅經常鬥嘴,且還樂在其中。不過他倆拿小姑娘開玩笑,自然可就不樂意了,只聽她嘟著嘴說:「哼,一整日沒吃東西,人家都要餓死了,你們卻還有心情拿我開玩笑!」
眾人聞言都是哈哈大笑,吳姓老者笑著說:「唉呀!我竟忘了小自然還在長身體挨不得餓。這鼎泰豐既有席數限制,我們這是進不去了。我們這就去黃伯耕家,要他將鼎泰豐的美食盡數搬來款待小自然……」
他們走遠後,隱身在一旁的李常傑李義成才走出來。李常傑微笑道:「沒想到會在這裡見到蘇緘的兒子,只不知這人是他的第幾個兒子……嗯,看來邊森的策略確實可行。對了,弘仁,方才那吳姓老者說話頗有見地,可知他是誰?還有那老道,看來也有些來歷呀!」
李義成在吃了安眠藥後,一直睡到今晨。由於李常傑預定今日下午趕回昇龍府,他就想送李常傑登船。而這兩日李常傑都算準時間,來鼎泰豐門前觀察細作工作成效。對於謝屏森所謂的宣傳戰,他與李道成其實是心下忐忑不安,不知成效如何,因此想趁機評估一下。本來連著兩日都不見從鼎泰豐出來的客人談這事,他都有點沉不住氣了,方才聽到蘇誠的話後,他才終於鬆了一口氣。他這心情一放鬆,立即就注意到其他的事情了。
李義成沉吟片刻後說:「若我沒料錯,那吳姓老者應該就是吳復古了。多年沒聽聞此人消息,沒想到此人猶在人世……至於那叫無塵的老道,我卻猜不出他的來歷。不過他們既然是來見邊森的,那邊森總該知道吧!」
稍停,他又笑著說:「蘇緘的兒子想見邊森,吳子野與那老道也是要去見邊森,聽英姑說那明月樓的行首李墨筠也一天到晚都纏著邊森,而此女似與宋國大臣蔡確關係匪淺。嘿嘿,這是八方風雨會泉州,這風雨可都是衝著邊森去的,就如他自己說的,人紅是非多呀……」
「這鼎泰豐的酒食確實異常美味,尤其是那道烤鴨……只是這店家要價實在不低,又有這每日午晚各只招待十桌客人的怪規矩,讓人想多來幾趟也難……」
元夕這日午後,泉州滄海街上,六個青年男女從一棟掛著「鼎泰豐食坊」店招的樓房出來。說話的是一名身穿文衫的青年男子,他名叫林繼祖,字篤志,是晉江林家家主林方山的三子,在族中行九。他的親妹妹在去年嫁給邕州知州蘇緘的兒子蘇誠,近日與夫婿返泉州祭祖,明日就要離開泉州返回廣南西路。他從小就寵愛這個妹妹,對她遠嫁一直不捨,所以他特地在這開張甫兩日的鼎泰豐宴請蘇誠夫妻。
林繼祖之所以會選在鼎泰豐宴客,是因為他林家與晉江黃族往來密切,知道黃族從蓬萊異人謝邊森處學得許多蓬萊美食的做法開了這家食坊。也好在林黃兩家相熟,他才能商請黃族為他留下一桌名額。
「是呀!這鼎泰豐酒食雖佳,但這一餐卻收費近三貫。若非九兄做東,小弟可不敢來……」說話的是一個十七、八歲的胖子,他是林繼祖的堂弟林繼仁。由於親生母親早逝,父親在外為官亦未續弦,自小就由林方山的妻子羅氏撫養,與林繼祖兄妹感情甚篤,林繼祖宴請蘇誠夫妻,他自然是要跟來的。
「二十一郎汝還講!九兄宴請十五妹夫妻,我倆只是陪客,汝搶著點菜不說,還盡挑貴的點!這一桌十道菜兩壺酒,倒有一大半是進了汝的肚子裡!」說話的是林繼仁的嫡親哥哥林繼文,弟弟的話讓他有些羞慚,所以氣急敗壞地指責弟弟。
林繼文這一番話,讓林繼祖的妻子孫氏及蘇誠的妻子都忍不住想笑。林繼祖也笑著打圓場說:「十六郎,汝就不要怪二十一郎了,都是自家人,有何好計較的呢……君實,何以悶悶不樂?莫非這鼎泰豐的酒食不合汝意?」林繼祖這是注意到蘇誠一直皺著眉不說話,他與這妹夫相處多日,知道他是心胸豁達之人,不會計較林繼仁的失禮,是以有此一問。
「呀!篤志兄見諒,誠非覺酒食不美,事實上這鼎泰豐的酒食堪稱絕品。誠是聽聞方才鄰桌客人所言交趾邊關事,憂心若邊關戰起,家父處境堪慮,是以心思不寧呀!」
方才鄰桌客商說汴梁有傳聞,稱官家欲藉伐交趾戰勝以召回王安石及擴大新法。對此林家兄弟並未放在心上,畢竟關心朝政的他們知道,知桂州事劉彝可是因反對王安石變法才被貶到廣南西路的。但蘇誠是現任廣南西路邕州知州蘇緘的四子,他五個月前攜新婚妻子返泉州祭祖前,曾風聞劉彝宣稱奉官家密旨籌備伐交趾,這使他不由得要相信鄰桌客商所言之事為真。而他們父子在廣南西路多年,深知邊關虛實,可不像劉彝那麼自大地認為交趾不堪一擊。如果兩國邊關戰起,兵力嚴重不足的邕州就很危險了,這不能不讓他擔憂父親與家人的安危。
蘇誠不知道剛剛鄰桌那兩個客商,其實是李常傑帶來泉州的細作。晉江黃族與謝屏森合開的鼎泰豐走高檔路線,客人必然是仕紳豪商,謝屏森讓鼎泰豐預留一桌空位,讓這些細作在這個月輪流來鼎泰豐用餐,藉此將謠言傳播開來。等越國哭廷的使者在明州上岸,消息一傳回泉州,這些細作先前在泉州散播的謠言自會產生作用。只是謝屏森沒想到蘇緘的兒子會出現在泉州,還這麼剛好就聽到細作的談話。
蘇誠將邊關的實情及他的憂慮說了出來,這下子林繼祖等人也不由焦慮起來。
林繼祖想了想,對蘇誠說:「君實,要不汝就留在泉州好了,汝不是對算學頗為用心嗎?那謝邊森的親眷李醫仙及尚樂仙都是算學大家,我聽黃族人言謝邊森亦在算學上造詣甚深。汝若留在泉州,我可請家父出面,託黃太公求謝邊森收汝為徒,我想謝邊森不會拒絕的。」
「不行!家父身處險境,為人子者怎可不隨侍在旁!」雖知林繼祖是好意,但蘇誠仍一口就拒絕了。只是他一側頭看到面帶憂色的妻子,想到數日前郎中才診斷說妻子已有兩個月身孕,這是他急著要回邕州的原因,但如今看來或許得將妻子留在泉州了。
蘇誠主意一定,就對林繼祖說:「篤志兄,我明日一早就回邕州,但月娘已有身孕,既然邊關事危,她還是留在泉州待產為宜。只是我蘇家在泉州宗族人口單薄,我怕月娘在家無人照顧,恐怕得讓她回娘家暫居。等交趾事了,我會立即回泉州。聽說邊森先生不僅長於算學,於天文地理等亦頗有研究,若有機會,我是定要向其請益的……」
蘇誠他們沒有注意到,就在他們說話之時,附近也有兩群人在聆聽他們說話。
第一群人是二俗四道六人,見蘇誠等人漸行漸遠後,一名髮鬚盡白的老道才對另一名同樣滿頭白髮的青衫老者說:「子野,若這幾人所言為真,那交趾邊關恐要不得安寧了。只是劉持中不是反對官家變法嗎,怎會為王介甫復起如此盡力呢?」
那叫子野的青衫老者沉默許久後才說道:「劉持中此人名利之心甚熱,去夏他的姪子劉隆自福州來訪我,曾言劉持中有信給族中子姪,論及伐交趾事,由此想來那些客商之言十有七八為真。唉,鄭介夫冒觸怒官家之險上《流民圖》,看來是白費功夫了,可惜了鄭介夫這個人才呀!」
「吳老子,汝所言的劉持中、王介甫是何人?鄭介夫是鄭俠鄭大人嗎?不是說官家看了鄭大人的《流民圖》後難過的睡不著覺,因而下詔罷新法。官家如此看重鄭大人,老子怎會為鄭大人可惜呢?」
說話的是一個年約十四、五歲長相秀麗的道姑,她是老道士無塵的姪孫女,因為父母早亡,族人凋零,三歲時就跟著唯一的親人無塵。無塵為她取了一個自然的道號,想待她年紀稍長後讓她還俗嫁人。自然從小聰慧異常,小小年紀竟是將無塵一身的學識全學了個足,這次無塵應老友之邀來泉州,便將她一起帶上。
自然人長的好又聰穎,無塵的一眾老友都對她十分寵溺。吳姓老者聽到自然用這時代對親近長者的稱呼稱他為吳老子,雖然自然是在挑他的語病,卻還是笑呵呵地說:「小自然呀,汝小小年紀就把無塵老道那些鬼門道學了個足,確實是聰慧,只是這朝堂之事汝就不能明白了。嗯,王介甫就是王安石,劉持中是原任三司使的劉彝,不過他因反對王介甫變法,現在被貶為廣南西路知桂州事。至於鄭介夫呀,如汝所言就是那上《流民圖》的鄭俠了。」
吳姓老者語氣一頓,旋即收起笑容肅聲說:「我大宋立國至今百年,確實積弊甚深,官家之欲變法實有其不得不然之處。然官家求治過切,加上王介甫個性剛愎,所用之人未必個個得當,以諸般不當手段強行推展新法,怎能不出事?偏生又逢大蝗大旱,而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州縣小吏。若非只求新法成效而無視於百姓苦難,就是為反變法而放任災情擴大。鄭介夫雖悲憫百姓而上《流民圖》,殊不知其只是反變法者的棋子罷了。而官家之下詔罷新法,又豈是官家本意?當官家欲再行新法時,若不貶竄鄭介夫,又當如何杜悠悠之口?」
吳姓老者這一番話,說的那無塵老道頻頻點頭稱是,而其他幾人卻是目瞪口呆。而在場眾人都不知道的是,此時鄭俠已被貶出汴梁,在大雪中艱難地走向貶竄地廣南東路英州。數月後,鄭俠在經過潮州時會去拜見吳姓老者。數年後神宗逝世高太后垂簾聽政時,先前因反變法而被貶逐的朝臣紛紛被召回汴梁重用,唯有以《流民圖》拉下王安石的鄭俠似乎被人遺忘了。還是素有俠氣的蘇軾向他的粉絲高太后力薦,鄭俠才被改任泉州府學教授。更諷刺的是,那些反新法的大臣在重掌大權後,其實還是繼續實施多數的新法。由此來看他們反對的其實不是新法本身,而是那些構思與推行新法的人。
稍停,吳姓老者又說:「黃伯耕的信上說謝邊森對朝政的見解頗類於我,又言謝邊森的經營之策有可借鏡之處。我等今晨入泉州至今,觀慈濟醫館、希爾頓旅店、時尚堂及這鼎泰豐數處,雖仍不知黃伯耕信上所言以工代賑是如何一回事,惟這謝屏森經營之能卻是無庸置疑。可惜黃伯耕說此人無意仕途,否則若此人能在朝任官,或可使變法有一坦途可循。」蠧
吳姓老者一說起謝屏森,其他人的精神都振奮起來,因為他們這次來泉州的目的就是要見謝屏森三人。他們同行的一個文衫青年就說:「老師,黃太公信上說此三人來自蓬萊。這世上難道真有蓬萊嗎?」
吳姓老者沉吟道:「為師亦不敢確定,此事恐怕還得請教無塵老道。但從黃伯耕送來的此三人著作觀之,許多都是前所未聞匪夷所思之至,但細思之下卻又頗有道理。為師雖不知此三人來處,卻知皆為大賢。否則為師又怎會因黃伯耕的一封信就離家遠遊呢?」
在場眾人都知道吳姓老者稟性至孝,為奉養高齡老父棄官返鄉,在家鄉潮州結廬講學,已數年未出家鄉一步。這次黃植派人送來的一封信與一些書籍,卻讓他暫別老父親來泉州,足見其欲見謝屏森之心是多麼殷切。
這時那叫無塵的老道士也說:「雖然道門自古有蓬萊之說,但真假難辨。黃伯耕信上說那李醫仙的先祖曾隨老子西遊,傳下萬物之理的法門。我觀那李醫仙所著的《物理學初探》及《化學入門》,以及其與謝邊森合著的《算學初階》、《氣象學》,雖有所得,但更多的是不解。此次黃伯耕邀老道派弟子隨謝邊森出海,謂將可大益於學問。老道覺得他信中『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之言甚是,乾脆自己帶著自然和玄同、玄音兩位弟子上船。嘿嘿,或許老道這一出海歸來,也能成一代宗師。屆時老道就把道觀移到汝的草廬之側,也無須老道出手,單我家自然就可以搶光汝的學生!」
「哈哈,老牛鼻子躲著不敢出來,卻要孫女幫汝撐場面,這是下駟對上駟之計嗎?」聽到無塵老道的挑釁,吳姓老者也不甘示弱地出言反擊。
從他們兩人笑嘻嘻的神情來看,這倆老不僅經常鬥嘴,且還樂在其中。不過他倆拿小姑娘開玩笑,自然可就不樂意了,只聽她嘟著嘴說:「哼,一整日沒吃東西,人家都要餓死了,你們卻還有心情拿我開玩笑!」
眾人聞言都是哈哈大笑,吳姓老者笑著說:「唉呀!我竟忘了小自然還在長身體挨不得餓。這鼎泰豐既有席數限制,我們這是進不去了。我們這就去黃伯耕家,要他將鼎泰豐的美食盡數搬來款待小自然……」
他們走遠後,隱身在一旁的李常傑李義成才走出來。李常傑微笑道:「沒想到會在這裡見到蘇緘的兒子,只不知這人是他的第幾個兒子……嗯,看來邊森的策略確實可行。對了,弘仁,方才那吳姓老者說話頗有見地,可知他是誰?還有那老道,看來也有些來歷呀!」
李義成在吃了安眠藥後,一直睡到今晨。由於李常傑預定今日下午趕回昇龍府,他就想送李常傑登船。而這兩日李常傑都算準時間,來鼎泰豐門前觀察細作工作成效。對於謝屏森所謂的宣傳戰,他與李道成其實是心下忐忑不安,不知成效如何,因此想趁機評估一下。本來連著兩日都不見從鼎泰豐出來的客人談這事,他都有點沉不住氣了,方才聽到蘇誠的話後,他才終於鬆了一口氣。他這心情一放鬆,立即就注意到其他的事情了。
李義成沉吟片刻後說:「若我沒料錯,那吳姓老者應該就是吳復古了。多年沒聽聞此人消息,沒想到此人猶在人世……至於那叫無塵的老道,我卻猜不出他的來歷。不過他們既然是來見邊森的,那邊森總該知道吧!」
稍停,他又笑著說:「蘇緘的兒子想見邊森,吳子野與那老道也是要去見邊森,聽英姑說那明月樓的行首李墨筠也一天到晚都纏著邊森,而此女似與宋國大臣蔡確關係匪淺。嘿嘿,這是八方風雨會泉州,這風雨可都是衝著邊森去的,就如他自己說的,人紅是非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