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第三十五章 政治學者唬人的本領
也不知這小院是不是李墨筠的住處,庭園不大,卻布置得很雅致,難得的是院子角落還有數株梅樹。這景致讓謝屏森想到年輕時在京都住過的小旅館的庭園,那旅館的庭園就是一個標準的宋式(日式)庭園,只是栽種的不是梅花而是櫻花。這彷彿相識的場景再度觸動了謝屏森的心弦,他停下腳來看著那幾株梅樹,脫口而出便是陸游《卜算子.詠梅》的下半闕:「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好詞!邊森真是好才情!」
正當謝屏森忽然覺得右手被人握住時,卻聽到李墨筠的讚賞聲。他先向尚美雪投去一個微笑,反手將她的手輕輕捏了一下,隨即放開,示意她無庸擔心,才轉頭向聲音所在地望去。卻見李墨筠穿著尚美雪送她的有鈕釦的新式服裝(其實是保守式樣的維多利亞時期貴婦洋裝),那模樣還真像是黃飛鴻電影裡的關芝琳。她身旁還有兩位身穿宋服戴著小圓帽卻長的高鼻深目的男人,看來就是李墨筠所說的一賜樂業人(以色列人)了。
「只是有感而發,讓李大家與兩位朋友見笑了。」
謝屏森謙虛幾句,才正要向三人行禮,卻見那兩個猶太人衝上前來,一左一右地拉著他的手就是一陣搖晃。
這是什麼狀況?謝屏森被兩個猶太人的動作嚇了一大跳,連被擠到一旁的尚美雪都嚇得叫兩個黑人趕緊上前幫忙。
但也就在這時,那兩個猶太人中髮鬚斑白看來年紀較大的那人說話了:「郎君就是謝邊森?陳郡謝氏之後的謝邊森?來自蓬萊的謝邊森?寫落紅不是無情物和少年不識愁滋味的謝邊森?吾至福州時即聞邊森大名,汝之詩詞寫的真好!吾生平所見,除蘇子瞻外再無一人詩詞能寫得比汝更好……」
謝屏森還沒弄清楚這是什麼狀況呢,另一名猶太人一邊從懷裡掏出一本書一邊搶著說:「邊森先生,這是吾的詩作,請邊森先生務必指點一二……」
好嘛,原來是碰到粉絲了。先前謝屏森請黃植家的印書舖幫著出了一本詩詞集。雖說這是為了讓三人能盡快在泉州立穩腳步的不得不然之舉,但畢竟是抄襲之作,謝屏森根本不敢張揚,只交代印一千本後就把這事丟給黃族全權處理。一直到之前李墨筠找上門來,他才開始意識到這本抄襲之作的影響可能遠大於他的想像。現在看了這兩個猶太人的樣子,他才驚覺搞不好抄著抄著就把自己抄成與蘇軾比肩的大文豪了。可是人家蘇軾是貨真價實的真品文豪,自己可是個西貝貨呀……
因為知道自己的深淺,面對突如其來的狂熱粉絲時,謝屏森不僅沒有飄飄然的欣喜感覺,反而是感到戒慎恐懼,甚至還有一點手足無措。他慌忙向身旁的尚美雪投去求助的眼光,卻見她露出促狹的眼光笑瞇瞇地不說話,只是用手指了指李墨筠。謝屏森知道尚美雪這是要他向李墨筠求援,無奈何之下,他也只能轉頭看著李墨筠,示意她幫忙。
李墨筠看到謝屏森那有點慌張的神情,是既驚訝又好笑也疑惑。這些日子她從與這人直接或間接的接觸中所得到的印象,總覺這人不僅學識淵博且氣度沉穩,遇事不慌不亂做事有法有度,唯一的弱點就是對女人毫無脾氣。可今日她又發現,這人似乎完全不明白他的詩詞是多麼讓人驚艷。難道說真如他曾說過的,蓬萊的人都視詩詞為小道,所以他先前未因作得好詩詞而受人追捧?雖然無法理解,但謝屏森求助的目光卻讓李墨筠發現,或許她又能藉此得到幾首好詩詞了,於是她笑嘻嘻地伸出兩根手指比了比……
看到李墨筠伸出好看的食指與中指晃了晃,謝屏森知道她是索要兩首詩詞,心裡直罵這女人真是貪得無厭。但他這時只想趕快擺脫這兩個猶太粉絲的糾纏,就也只能無奈點了點頭。
「唉,你們真是的,怎麼這麼失禮,在院子裡就拉著邊森呢?」
李墨筠這一發話,兩個猶太人才發現自己是失禮了,訕訕地放開手,退後兩步正想向謝屏森行禮時,卻是才發現謝屏森身邊的尚美雪,頓時傻在那裡。而不只是他們,李墨筠似乎也是這時才注意到尚美雪也來了,瞪大著眼睛楞在那裡。
這還真不能怪他們少見多怪。宋代雖然民風開放,卻也不曾聞良家婦女逛青樓之事。那兩個猶太人也就算了,李墨筠可是聽黃族人說過尚美雪在蓬萊身份尊貴非凡的。這就像大宋公主出現在青樓一樣,絕對會把人嚇得下巴都掉下來。
看到他們驚駭的樣子,謝屏森尚美雪兩人相視苦笑。謝屏森輕咳一聲後,李墨筠才如夢方醒地趕快指著兩個猶太人說:「邊森,尚女史,這兩位是從東京來的一賜樂業人艾雅伯艾念祖、李摩熙李遠志,他們是三司商稅案的吏員。」然後她又指著謝屏森兩人對猶太人說:「他們是來自海外蓬萊的大賢謝屏森謝邊森與尚女史,邊森是陳郡謝氏之後,現在是清溪黃族的族老。」旋即她又轉頭對謝屏森說:「邊森,汝怎能攜尚女史來這種地方?」
李墨筠所說的東京就是北宋都城汴梁,而三司是宋初主管財政的中央部門,商稅案是三司內主管全國商稅的單位。在一零八二年元豐改制前,北宋的財政大權歸於三司,而北宋自仁宗時期起全年稅入超過一億貫,其中七成來自商稅。因此三司商稅案吏員雖只是中央政府低層官員,但權力著實不小。但也不知是本性使然,還是懼於李墨筠與蔡確的關係,這兩個猶太人態度卻毫不張揚,這讓謝屏森對他們的印象不錯。
在李墨筠將眾人引入小聽分別落座後,謝屏森先開口對兩位猶太人說:「若屏森猜的沒錯,雅伯與摩熙之名應是來自上古先賢之名。摩西率族人出埃及,在荒野中流浪四十年,終來到耶和華賜予之地,這才有了之後以色列人的千年繁榮。李兄以先賢之名為名,志向果然遠大……兩位不必訝異,我們家鄉也有一些你們的族人,他們是五百多年前來的。唉,可惜在我們的家鄉陸沉時,他們沒有機會逃離。也因為這樣,我們對你們離開耶路薩冷之後的經歷很感興趣。我想,你們的經歷應該有許多是難以用宋語表達的。我之所以請尚院長一起來,就是因為她會說希伯來語。」
猶太人本是有名無姓,且取名不能重複他人之名。後來因族群繁衍人口增多,才打破這取名不得重複的習俗。而在十八世紀之前,西方的猶太人是沒有姓的,之後哈布斯堡王朝以國家力量強迫境內猶太人必須取姓,歐洲猶太人才有了姓氏,這也是何以現今歐美猶太人的姓氏幾乎都是德文姓氏的原因。至於謝屏森所遇見的這些猶太人本亦無姓氏,但他們向趙匡胤請求於宋國定居時,趙匡胤不知猶太人有名無姓的習俗,以各族族長名字發音的第一個音為其姓氏,硬是給猶太人冠上了華夏姓氏。此時距這些猶太人定居宋國尚未滿百年,沒有像他們千年後的子孫那樣,除了保留不吃豬肉的習俗外,將一切猶太人的習俗、語言、歷史、宗教都忘卻。所以謝屏森的話讓他們又驚又喜,特別是當尚美雪開始以希伯來語和他們拉家常後,兩個猶太人的眼眶竟都開始泛著淚光。
當尚美雪開始與猶太人交談時,謝屏森注意到剛才領路的一個女侍附在李墨筠耳邊說了幾句話,李墨筠的眉頭立即皺了起來。謝屏森心知那女侍大概是在報告他與尚美雪以英語交談之事。果然李墨筠在揮手叫女侍退下後,邊接過煮茶湯的工作邊淡淡地說:「邊森,原來汝攜尚女史赴約,是因她懂得一賜樂業人家鄉的語言。想來蓬萊的人都是會講好幾種語言,可不過是聊聊他們來大宋之前的經歷,有必要讓尚女史來這種地方嗎?」
謝屏森先制止李墨筠煮茶湯的動作,示意一旁的歐巴馬將帶來的茶具與茶葉拿過來,自己動手準備泡茶,這才笑著說:「決定一個人高尚與否的不是其身份,不是其職業,更不是其出入什麼地方,而是其心靈的純潔與否。只是世人愚昧,總被外表蒙蔽。就如飲茶,本是要喝茶的真滋味,如今卻在茶裡加入薑桂香料,還要講究茶湯湯花美不美,這種煮茶方式看似雅致,卻是失去茶的真滋味,是被外表假象所迷惑……」
說到這裡,他將泡好的茶倒在陶盃裡拿給眾人,然後說:「這茶葉是我用劉家旅店店東家茶山的茶葉製的,茶種不好,遠比不上我家鄉的茶。但入口雖苦澀,之後卻會有一股淡淡的甘甜,仍有茶的真滋味。」
從謝屏森開始泡茶時,兩個猶太人就不自覺地停止了與尚美雪的交談,和李墨筠一樣楞楞地看著謝屏森的動作。這倒不是謝屏森的泡茶動作多優雅好看,而是謝屏森的動作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華夏喝茶的歷史可上溯到殷商但在魏晉之前,茶只要是被當成藥品使用。《詩經》中即有「誰謂茶苦,其甘如薺」,其意是說茶味雖苦,但只要是心甘情願地去喝它,便會覺得它其實甘美如薺菜。魏晉之後,人們逐漸不再只將茶當作藥品,但此時人們也不是把茶當成飲料,而是將茶與米一起煮成茶粥。
把茶當成飲料始自唐代。唐宋製茶是採蒸菁法,將茶葉製成茶餅,飲用時將茶餅磨成粉末放入煮沸的茶湯中。唐人煮茶時所用沸水會加入鹽,一般還會加入調味料。僧人所喝之庵茶則不加調味料,其傳入日本後變成今日日本的茶道。而入宋後製茶方法未變,但煮茶變為點茶,即把茶末與水共煮的方式,改為用沸水沖調茶末。雖然庵茶的喝法逐漸流行,但北宋時多數人仍喜歡在茶湯中加入調味料,且煮茶過程仍十分繁複。
此時謝屏森所用的茶葉是他自己用炒菁法製造的,外表上與宋人的茶餅完全不同;茶具是他找陶匠依照後世泡茶的小茶壺模樣燒製的,也與宋人使用的茶具大不相同。而他泡茶的程序更是簡單,只是將沸水加入茶壺。這種粗陋的泡茶過程本不合宋人的審美觀,只是在他那段頗有魏晉古風的言語襯托下,三個宋人只覺這才是一種直指本心的禪意,不禁連連點頭稱是,似乎如此的喝茶方式才是真高雅。
見三人被自己唬的一愣一愣地,謝屏森暗自偷笑,旁邊的尚美雪卻是偷偷翻了白眼。她在現代世界時生活優渥,身上又有台灣人血統,對台灣的好茶可是熟悉得很。此時謝屏森所用的茶葉,在台灣怕是連路邊奉茶的劣質茶葉都比不上,他的泡茶手藝更是拙劣。但正因這樣,她不能不佩服謝屏森唬人的本事,能把喝這種爛茶說成如此高雅的事,這還真是讓她見識了政治學者唬人的本領。
謝屏森啜飲一口茶水後又說:「喝茶要喝茶的真滋味,同樣地,要真正瞭解一賜樂業人千年來的遭遇,就只能用他們的母語來與他們交談。因為一賜樂業人家鄉的歷史、宗教以及他們的所思所想,是無法用宋語來完整表達的。而我很慚愧,不能流利地使用他們家鄉的語言,就只能請尚院長出馬了。」
也不知這小院是不是李墨筠的住處,庭園不大,卻布置得很雅致,難得的是院子角落還有數株梅樹。這景致讓謝屏森想到年輕時在京都住過的小旅館的庭園,那旅館的庭園就是一個標準的宋式(日式)庭園,只是栽種的不是梅花而是櫻花。這彷彿相識的場景再度觸動了謝屏森的心弦,他停下腳來看著那幾株梅樹,脫口而出便是陸游《卜算子.詠梅》的下半闕:「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好詞!邊森真是好才情!」
正當謝屏森忽然覺得右手被人握住時,卻聽到李墨筠的讚賞聲。他先向尚美雪投去一個微笑,反手將她的手輕輕捏了一下,隨即放開,示意她無庸擔心,才轉頭向聲音所在地望去。卻見李墨筠穿著尚美雪送她的有鈕釦的新式服裝(其實是保守式樣的維多利亞時期貴婦洋裝),那模樣還真像是黃飛鴻電影裡的關芝琳。她身旁還有兩位身穿宋服戴著小圓帽卻長的高鼻深目的男人,看來就是李墨筠所說的一賜樂業人(以色列人)了。
「只是有感而發,讓李大家與兩位朋友見笑了。」
謝屏森謙虛幾句,才正要向三人行禮,卻見那兩個猶太人衝上前來,一左一右地拉著他的手就是一陣搖晃。
這是什麼狀況?謝屏森被兩個猶太人的動作嚇了一大跳,連被擠到一旁的尚美雪都嚇得叫兩個黑人趕緊上前幫忙。
但也就在這時,那兩個猶太人中髮鬚斑白看來年紀較大的那人說話了:「郎君就是謝邊森?陳郡謝氏之後的謝邊森?來自蓬萊的謝邊森?寫落紅不是無情物和少年不識愁滋味的謝邊森?吾至福州時即聞邊森大名,汝之詩詞寫的真好!吾生平所見,除蘇子瞻外再無一人詩詞能寫得比汝更好……」
謝屏森還沒弄清楚這是什麼狀況呢,另一名猶太人一邊從懷裡掏出一本書一邊搶著說:「邊森先生,這是吾的詩作,請邊森先生務必指點一二……」
好嘛,原來是碰到粉絲了。先前謝屏森請黃植家的印書舖幫著出了一本詩詞集。雖說這是為了讓三人能盡快在泉州立穩腳步的不得不然之舉,但畢竟是抄襲之作,謝屏森根本不敢張揚,只交代印一千本後就把這事丟給黃族全權處理。一直到之前李墨筠找上門來,他才開始意識到這本抄襲之作的影響可能遠大於他的想像。現在看了這兩個猶太人的樣子,他才驚覺搞不好抄著抄著就把自己抄成與蘇軾比肩的大文豪了。可是人家蘇軾是貨真價實的真品文豪,自己可是個西貝貨呀……
因為知道自己的深淺,面對突如其來的狂熱粉絲時,謝屏森不僅沒有飄飄然的欣喜感覺,反而是感到戒慎恐懼,甚至還有一點手足無措。他慌忙向身旁的尚美雪投去求助的眼光,卻見她露出促狹的眼光笑瞇瞇地不說話,只是用手指了指李墨筠。謝屏森知道尚美雪這是要他向李墨筠求援,無奈何之下,他也只能轉頭看著李墨筠,示意她幫忙。
李墨筠看到謝屏森那有點慌張的神情,是既驚訝又好笑也疑惑。這些日子她從與這人直接或間接的接觸中所得到的印象,總覺這人不僅學識淵博且氣度沉穩,遇事不慌不亂做事有法有度,唯一的弱點就是對女人毫無脾氣。可今日她又發現,這人似乎完全不明白他的詩詞是多麼讓人驚艷。難道說真如他曾說過的,蓬萊的人都視詩詞為小道,所以他先前未因作得好詩詞而受人追捧?雖然無法理解,但謝屏森求助的目光卻讓李墨筠發現,或許她又能藉此得到幾首好詩詞了,於是她笑嘻嘻地伸出兩根手指比了比……
看到李墨筠伸出好看的食指與中指晃了晃,謝屏森知道她是索要兩首詩詞,心裡直罵這女人真是貪得無厭。但他這時只想趕快擺脫這兩個猶太粉絲的糾纏,就也只能無奈點了點頭。
「唉,你們真是的,怎麼這麼失禮,在院子裡就拉著邊森呢?」
李墨筠這一發話,兩個猶太人才發現自己是失禮了,訕訕地放開手,退後兩步正想向謝屏森行禮時,卻是才發現謝屏森身邊的尚美雪,頓時傻在那裡。而不只是他們,李墨筠似乎也是這時才注意到尚美雪也來了,瞪大著眼睛楞在那裡。
這還真不能怪他們少見多怪。宋代雖然民風開放,卻也不曾聞良家婦女逛青樓之事。那兩個猶太人也就算了,李墨筠可是聽黃族人說過尚美雪在蓬萊身份尊貴非凡的。這就像大宋公主出現在青樓一樣,絕對會把人嚇得下巴都掉下來。
看到他們驚駭的樣子,謝屏森尚美雪兩人相視苦笑。謝屏森輕咳一聲後,李墨筠才如夢方醒地趕快指著兩個猶太人說:「邊森,尚女史,這兩位是從東京來的一賜樂業人艾雅伯艾念祖、李摩熙李遠志,他們是三司商稅案的吏員。」然後她又指著謝屏森兩人對猶太人說:「他們是來自海外蓬萊的大賢謝屏森謝邊森與尚女史,邊森是陳郡謝氏之後,現在是清溪黃族的族老。」旋即她又轉頭對謝屏森說:「邊森,汝怎能攜尚女史來這種地方?」
李墨筠所說的東京就是北宋都城汴梁,而三司是宋初主管財政的中央部門,商稅案是三司內主管全國商稅的單位。在一零八二年元豐改制前,北宋的財政大權歸於三司,而北宋自仁宗時期起全年稅入超過一億貫,其中七成來自商稅。因此三司商稅案吏員雖只是中央政府低層官員,但權力著實不小。但也不知是本性使然,還是懼於李墨筠與蔡確的關係,這兩個猶太人態度卻毫不張揚,這讓謝屏森對他們的印象不錯。
在李墨筠將眾人引入小聽分別落座後,謝屏森先開口對兩位猶太人說:「若屏森猜的沒錯,雅伯與摩熙之名應是來自上古先賢之名。摩西率族人出埃及,在荒野中流浪四十年,終來到耶和華賜予之地,這才有了之後以色列人的千年繁榮。李兄以先賢之名為名,志向果然遠大……兩位不必訝異,我們家鄉也有一些你們的族人,他們是五百多年前來的。唉,可惜在我們的家鄉陸沉時,他們沒有機會逃離。也因為這樣,我們對你們離開耶路薩冷之後的經歷很感興趣。我想,你們的經歷應該有許多是難以用宋語表達的。我之所以請尚院長一起來,就是因為她會說希伯來語。」
猶太人本是有名無姓,且取名不能重複他人之名。後來因族群繁衍人口增多,才打破這取名不得重複的習俗。而在十八世紀之前,西方的猶太人是沒有姓的,之後哈布斯堡王朝以國家力量強迫境內猶太人必須取姓,歐洲猶太人才有了姓氏,這也是何以現今歐美猶太人的姓氏幾乎都是德文姓氏的原因。至於謝屏森所遇見的這些猶太人本亦無姓氏,但他們向趙匡胤請求於宋國定居時,趙匡胤不知猶太人有名無姓的習俗,以各族族長名字發音的第一個音為其姓氏,硬是給猶太人冠上了華夏姓氏。此時距這些猶太人定居宋國尚未滿百年,沒有像他們千年後的子孫那樣,除了保留不吃豬肉的習俗外,將一切猶太人的習俗、語言、歷史、宗教都忘卻。所以謝屏森的話讓他們又驚又喜,特別是當尚美雪開始以希伯來語和他們拉家常後,兩個猶太人的眼眶竟都開始泛著淚光。
當尚美雪開始與猶太人交談時,謝屏森注意到剛才領路的一個女侍附在李墨筠耳邊說了幾句話,李墨筠的眉頭立即皺了起來。謝屏森心知那女侍大概是在報告他與尚美雪以英語交談之事。果然李墨筠在揮手叫女侍退下後,邊接過煮茶湯的工作邊淡淡地說:「邊森,原來汝攜尚女史赴約,是因她懂得一賜樂業人家鄉的語言。想來蓬萊的人都是會講好幾種語言,可不過是聊聊他們來大宋之前的經歷,有必要讓尚女史來這種地方嗎?」
謝屏森先制止李墨筠煮茶湯的動作,示意一旁的歐巴馬將帶來的茶具與茶葉拿過來,自己動手準備泡茶,這才笑著說:「決定一個人高尚與否的不是其身份,不是其職業,更不是其出入什麼地方,而是其心靈的純潔與否。只是世人愚昧,總被外表蒙蔽。就如飲茶,本是要喝茶的真滋味,如今卻在茶裡加入薑桂香料,還要講究茶湯湯花美不美,這種煮茶方式看似雅致,卻是失去茶的真滋味,是被外表假象所迷惑……」
說到這裡,他將泡好的茶倒在陶盃裡拿給眾人,然後說:「這茶葉是我用劉家旅店店東家茶山的茶葉製的,茶種不好,遠比不上我家鄉的茶。但入口雖苦澀,之後卻會有一股淡淡的甘甜,仍有茶的真滋味。」
從謝屏森開始泡茶時,兩個猶太人就不自覺地停止了與尚美雪的交談,和李墨筠一樣楞楞地看著謝屏森的動作。這倒不是謝屏森的泡茶動作多優雅好看,而是謝屏森的動作完全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華夏喝茶的歷史可上溯到殷商但在魏晉之前,茶只要是被當成藥品使用。《詩經》中即有「誰謂茶苦,其甘如薺」,其意是說茶味雖苦,但只要是心甘情願地去喝它,便會覺得它其實甘美如薺菜。魏晉之後,人們逐漸不再只將茶當作藥品,但此時人們也不是把茶當成飲料,而是將茶與米一起煮成茶粥。
把茶當成飲料始自唐代。唐宋製茶是採蒸菁法,將茶葉製成茶餅,飲用時將茶餅磨成粉末放入煮沸的茶湯中。唐人煮茶時所用沸水會加入鹽,一般還會加入調味料。僧人所喝之庵茶則不加調味料,其傳入日本後變成今日日本的茶道。而入宋後製茶方法未變,但煮茶變為點茶,即把茶末與水共煮的方式,改為用沸水沖調茶末。雖然庵茶的喝法逐漸流行,但北宋時多數人仍喜歡在茶湯中加入調味料,且煮茶過程仍十分繁複。
此時謝屏森所用的茶葉是他自己用炒菁法製造的,外表上與宋人的茶餅完全不同;茶具是他找陶匠依照後世泡茶的小茶壺模樣燒製的,也與宋人使用的茶具大不相同。而他泡茶的程序更是簡單,只是將沸水加入茶壺。這種粗陋的泡茶過程本不合宋人的審美觀,只是在他那段頗有魏晉古風的言語襯托下,三個宋人只覺這才是一種直指本心的禪意,不禁連連點頭稱是,似乎如此的喝茶方式才是真高雅。
見三人被自己唬的一愣一愣地,謝屏森暗自偷笑,旁邊的尚美雪卻是偷偷翻了白眼。她在現代世界時生活優渥,身上又有台灣人血統,對台灣的好茶可是熟悉得很。此時謝屏森所用的茶葉,在台灣怕是連路邊奉茶的劣質茶葉都比不上,他的泡茶手藝更是拙劣。但正因這樣,她不能不佩服謝屏森唬人的本事,能把喝這種爛茶說成如此高雅的事,這還真是讓她見識了政治學者唬人的本領。
謝屏森啜飲一口茶水後又說:「喝茶要喝茶的真滋味,同樣地,要真正瞭解一賜樂業人千年來的遭遇,就只能用他們的母語來與他們交談。因為一賜樂業人家鄉的歷史、宗教以及他們的所思所想,是無法用宋語來完整表達的。而我很慚愧,不能流利地使用他們家鄉的語言,就只能請尚院長出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