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時逆旅 故事簡介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連載小說每日請勿超過三章節

版主: 跳舞鯨魚ocohSianlight星心亞Azure

謝屏森、尚美雪、李映雪三個現代人,在空難後莫名其妙地被時空轉移到十一世紀的南海孤島。當他們救了被阿巴斯海軍追殺的阿馬爾菲小貴族馬里奧、阿巴斯醫生奧薩瑪父女與福建海商黃波父子,知悉流落在中古世界的事實,經過最初的驚恐後,三人決定努力在這個陌生的時空中生存下去。

展現在三人眼前的世界,是個令他們陌生卻又有些親切的世界。時為宋神宗熙寧七年,公元一零七四年,正是東西方文明大轉型的前夕。在東方,大宋將華夏文明推至顛峰,《天聖令》下被從奴隸制與社會不平等體制中解放出來的人民,正以無比的熱情將華夏社會往資本主義與商業文明的一端推進;然而王安石變法失敗與所引起的政爭,卻已經埋下文明衰微的伏筆,最終使華夏文明被游牧民族的奴隸文明所取代。在西方,中東的阿巴斯王朝歷經百年的翻譯古希臘羅馬典籍的努力,創造了璀璨的伊斯蘭文明,並與仍舊發出古羅馬文明餘熱的拜占庭帝國,將先進文明輻射到周邊地區;但引進東方農耕技術後開始復甦的歐洲,已經不甘於被阿巴斯王朝與拜占庭帝國壟斷東西貿易,利益的爭奪將促成十字軍東征,使阿巴斯王朝與拜占庭帝國走向衰亡,歐洲人從此成為歷史舞台的主角。

面對著繁華的文明與預知即將來臨的衰落,謝屏森三人雖然盡力想做個局外人與觀察者,但她們為求生存所做的一點一滴,卻在無意中撬動了歷史車輪,最終改變了歷史的軌跡。本書所要記述的,便是三人在大宋時空中平常卻不平凡的生命經歷。 圖檔
本作乍看之下視幽默詼諧的穿越劇,但事實上本作內隱含了歷史與人性的深度。作者若對歷史沒有相當程度的了解,也沒作過功課,肯定無法書寫出優秀又有趣的穿越故事,這確實讓人非常期待故事的後續發展。
感謝cucam51的評論。這兩週來,我在四個網站發表這部小說,由於在各網站開始發表的時間有先後,在各網站上這部小說呈現的進度也有先後,在這個網站的進度算是最慢的了。而雖然在其他地方也有些朋友給了些意見,但只有您的評論讓我覺得有些話想說。

做為一個政治學者,寫小說,尤其是寫歷史小說似乎是件不務正業的事。我之所以會不務正業,起因是三年前去社區大學開了門關於華夏文明與歷史的課,但那是個很令人挫折的課程,因為我很難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明白教科書裡說的「中國文化」其實與真正的華夏文明差異甚大。當時,有個學生建議我寫歷史小說,用小說來陳述華夏的歷史與文明。這事一個好主意,我就因此有了寫小說的念頭。

起初,我想寫的是上古歷史,用晉人從戰國魏安釐王墳墓中挖出的魏國官史《(古本)竹書紀年》為依據,寫盡可能趨近真實的華夏上古史。但當時我的身體出了大狀況,視力不斷惡化,寫作計畫就中斷了。

這一次,是因為近來插花私下指導一個以前的學生寫碩士論文,他現在讀的是中國文學,所以我有時也與他聊一些中國古代的歷史與文學,聊呀聊地就有了以北宋末年時空為舞台寫小說的念頭。以前看小說時,無論是古人寫的《水滸傳》、《金瓶梅》、《牡丹亭》,或是今人寫的以宋朝為背景的小說,其實都是以元明清的社會為本,與宋代社會天差地遠。而我想談的,卻是宋代那華夏文明顛峰的社會,我也想探討華夏的政治運作是否有可能擺脫惡性循環的問題,以及在宋人已有的平等國際觀之上,是否有可能進一步發展出共榮共存的國際體系。這裡面所要探討的問題是嚴肅的,也是非主流的,但我不想把它變成一本令人望之卻步的學術論著,所以我才盡力地用幽默詼諧的方式來呈現。

不過,我是一個社會科學學者,連寫小說也不能避免受我專業訓練的影響。所以,我在動筆之前,已經先把北宋中晚期北宋與周邊國家的政經社會發展及重要人物經歷耙梳清楚,還已經將第一、第二卷的各章內容要點都寫好了。我預計每一卷是十一到十二萬字,而我每一卷的內容要點就寫了一萬字左右。不敢說這中間的歷史考據全都無誤,但我相信絕對比坊間多數的穿越小說嚴謹得多。

當然,這部小說必然有許多缺點,特別是錯字方面。我的視力狀況極差,許多時候我是幾乎看不清楚電腦螢幕畫面,而只能憑感覺打字。這也導致進度不快,兩天三千字已經是極限了,所以花了一個月到現在初稿也只是寫到第十四章。但無論如何,我會把它寫下去的,請您也請其他的讀者能繼續給我指正。
圖檔
有時一個故事本身是荒誕或真實,與作者的思維關係不大,反而是與讀者的解讀影響最大。起初看這部作品時,我是抱持著輕鬆的態度,直到我發覺文章中有大量的歷史描寫,以及不少的文明敘述,才領悟到這部做說背後的意涵不單純,作者正帶著我們重新認識歷史不為人知的一面。而我也是看殘兩篇,再回來看導引文後,才確定作者是懂歷史的人,而且作者有強烈的企圖心詮釋一個不為人知的史實,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實。
<o:p></o:p>



非常感謝体主,可以為本版帶來完成度如此高的小說,這令大家感到驚喜。
<o:p></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