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使你的文字讓人想死,那你還會繼續寫嗎?三年前,N和我坐在學校草皮上。我們避過午餐時間,沒有吃飯。我沒胃口,N問我為什麼不吃東西時,我總是這樣回答。而事實是:男友──G初見我時,我很瘦,幾乎只剩皮包骨,我怕吃多了,胖了,他會討厭我,要和我分手。何況,我實在怕了胖的日子,儘管從沒有超出標準──小時候我給人欺負過,那些時候的我,都是有點兒肉的,臉略圓。之後我瘦下來,以前不大跟我說話的人,突然跑來和我聊天。從此我再沒有被人欺負。

  我拒絕進食,N就也陪著我不吃午餐。沒關係,省錢嘛,況且我也不餓。N這樣告訴我。

  G從沒有因為我不吃東西,而也不吃過。可拿「陪我拒食,沒陪過我拒食」這標準衡量他倆,說真的很無理取鬧,也很幼稚。

  三年前的那天,薰風習習,夏蟬唧唧,陽光鋪在草坪上有如一張金毯。那是我們待在學校的最後幾天,沒多久就要畢業了,N到東部念書,我則留在中部,之後要再見面,恐怕只剩下寒暑假。

  你會繼續寫嗎?我問N,他沉默很久,接著篤定地告訴我:誰也無法遏止我思考,我會寫到闔上眼的那一日。

  你呢?N反問我。我注視眼前被風吹得窸窣顫抖的綠葉,陽光在那之間閃爍,有些刺眼。我不知道,我坦承。

  之後整個暑假,我都在思索這個由我拋出的問題:寫,還是不寫?那段時間我動不了筆,總覺得沒解開這結,我這輩子就再不能寫了。這是我最害怕發生的事。很早以前,我捨棄了繪畫,全心全意地訓練文筆。寫作幾乎等同於我的骨我的血,失去它,我就算活下去也不過是行屍走肉。

  整整三個月,我沒有答案。或許我其實是有的,如同N,即便得讓千千萬萬個人陪葬,我也不會停止寫作。這個世間的醜陋病態噁心⋯⋯我要統統寫下來,我寧願知道真相絕望而死,也不要在假象之下開開心心地生活。我認為所有人都會同我一般:想要知道真相。

  現在回想,那時的思想實在愚蠢透頂,不過是憤世嫉俗之下的產物──我憑哪一點確定,扭曲醜陋的世界才是真的?又憑哪一點肯定,人人都寧可在真相中死去?

  上大學後,我進入文科系,寫作無可避免。那段時間,我試圖寫些同性戀短文,好讓文筆不致於退步得太離譜。可沒用,那些由華麗詞藻堆砌而成的文章,統統不是我要的,寫不出我真正想傳達的感覺。每次發表完文章,我都不會再回頭去看。那些東西是空的,我不願承認那出自我手。

  我不得不整理出想法,如此才能盡快上軌道:我會繼續寫,就算會天崩地裂我也要寫。大學一年級下學期,我帶著這樣的決心重啟創作,同時暗暗留意了轉系考試。我清楚那想法不是我真要的,只是在這種狀況下,不得不先讓自己有個動力創作。我沒有把握能撐多久,若我真過不了這一關,文科系將淪為令我痛苦的因素之一。

  我要為自己鋪好退路。

  我選擇心理系作為目標。打高二下學期起,我就對傾聽別人的心聲起了興趣,偶爾也會翻些心理相關的書籍。那時,所有人都以為我會邁入心理系,可最後選填志願時,我卻一口氣全填了中文系。

  我沒有信心為他人的生命負責。N問我為什麼選中文系時,我如實告訴他:我很膽小,沒有勇氣扛下別人的性命。那中文系就不用扛嗎?寫文章就不用負責嗎?N又問我,我沒說話,過了很久才問他:要是你的文字讓人想死,那你繼續寫不繼續寫?

  大一下學期的創作,已經能夠勾到我預想的及格邊緣,我終於恢復了點信心,卻也不敢再想當年的那個問題,我怕一想,好不容易重建的一切又會瓦解。

  我忘了那個問題。

  轉系考時,我沒考上心理系,索性也死了這條心,專心在中文系待著。反正我能寫了,我這樣想。

  在中文系的第二年,我開始認真接觸些古文。漸漸地,我的作品中尖酸刻薄的地方少了,也不大再在facebook發牢騷、諷刺別人。畢竟,如果那些人知道自己被說得那樣難聽,應該會痛苦到極點吧?從前,我正是抓緊了這點,才把話說得毫不留情,幾乎等同於踐踏。如今,檢視過去的自己,反而覺得這種行為實在令人作嘔,怎麼想也想不透,當初怎會做這種事?

  然後,大二暑假,我重新與N聯絡上。起先,是我加了他facebook,他私訊問我:要不要一起吃個飯?

  我和N約在家附近的餐廳,晚上六點,我提前十分鐘到,在餐廳對面東張西望,等了將近二十分鐘,N沒有出現。然後,就在我思索著下一步該怎麼做時,N來電。我在餐廳裡面了,N說,然後問:你在哪裡?

  餐廳外面。我邊說邊走進餐廳,N在最裏頭靠角落的位置,從那根本看不到外邊。你什麼時候來的?我問N,暗暗希望他剛到沒多久,只是我恰巧沒看見。可N回答:大概五點半吧,你怎麼在外邊等?

  我沉默了一下,我不知道你來了,所以在外頭等你。

  不會吧?我不是告訴過你我的車牌號碼嗎?N很驚訝。

  我忘記號碼了。我坦承,事實上,我壓根兒不記得有這回事。

  用餐期間,N和我聊大學瑣事。他也是中文系,大學生活非常精采,身邊的同學幾乎都印證了:「中文系怪人特多」這句話。相較之下,我的大學生活平平淡淡,班上同學幾乎不管事,個個明哲保身,彼此間的交談大多也僅止於班務。

  我聆聽N的滔滔不絕,企圖以這些敘述彌補沒有他的那段時光,更新我對他的記憶。N沒有我陪著,好像也活得挺多采多姿的。我忽然有些惆悵,但也不過是瞬間,下一刻就消散殆盡──畢竟,N如何看我,並不會影響我對他的想法。

  然後我們各自散了。

  大概我對N並不是很重要,回到家後,我邊下結論邊打開facebook,發現N寫了篇文章給我,開頭就是我三年前問他的那句話。

  ──倘使你的文字讓人想死,那你還會繼續寫嗎?

  我突然有些恍惚,投射在視網膜上的,彷彿不是N的文章,而是當年盛夏,綠意環抱、蟬鳴繞耳的草皮,陽光如金子般灑落,扎得眼睛有些澀。沙塵被薰風掃起,我抬起手,抹去眼尾沁出的一滴淚。

  Y,我要修正三年前給你的答覆,N寫道,我幾乎可以看見他堅定的眼神,就像當年一般。N是認真的人,在意的事絕不可能忘記。也因此,高中三年,他替我記住了不少事情。

  然後,我看到了他的回答。或許在大學二年級這年,不知不覺間我也修改過了這個答案,一個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想法,全新的我與N。

  ──寧願自己傷心,我也不要拉扯整個世界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