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剌客列傳)
PS:這是一篇試作的古代野史小說,第一次學寫古裝,寫的不好。(棲)
夜,攏上一層濛濛的霧。在今河南省濟南縣東南方的一個小鎮“深井”,守更夫敲著三長一短口裏喊著:「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巡繞在黯夜的街道裏。蕭颯的冷風,吹得他直打哆嗦,幾次的扣扣敲擊後,總不忘由腰際拿出啞妻為他準備的自釀老米酒,抵抗著寒風的侵襲。
扣……扣……扣……五更天巡視完,踱著步慢慢往回家路上走,早市的攤販已開始做買賣,他轉進包子饅頭舖,買了份豆漿和包子,欲帶回家給他的啞妻吃。
東方的曙光微亮,啞妻起來整理白天該送回主人家的衣物。直覺告訴她,家裏有人走動,她瞇起眼來嘴角微掦,老伴巡更回來了吧!
(咦,怎過那麼久還未見人入房來?)來到客廳,沒見到更夫,她由屋後看過一遍,沒人?疑問佈滿整個臉上,來到客廳隨手開了門,腳踝只踩出一半,嚇得急往回縮,一個不穩,跌了個屁股著地。慢慢扶著門框站了起來,她再次往門口看,那吸吮著手指頭,被冷得紅咚咚的小臉,啊!一個嬰孩,彎下腰,啞妻愛憐的抱起了小傢伙,探向門口,沒見到人影。(是誰?捨得把這麼可愛的嬰孩丟在她家門口。)
更夫手裏搖晃著早點,笑咪咪的懸在手上往啞妻的眼前晃著。見他的老伴望著一張紙發呆,伸手搖醒她:「吃早點了。」更夫深情的用手比了比扒飯的樣子。
啞妻回神後,站起來拉著他的手往房裏疾走,拉到床邊指著嬰孩要他看。
「老婆子,妳愛小孩也不是這種愛法,這是要走衙門的。」更夫急的彎腰抱起孩子想報官。
啞妻嚇的猛拉住他,把手裏的紙張遞給他看,看完後,更夫當機立斷讓啞妻收拾起細軟,帶著她和孩子離開深井,這個他過活了四、五十年的家鄉。
●
齊國深井的夜,一樣寒冷,守更夫敲擊的聲響似乎無法拿捏到準頭,長短聲之間沒仔細聽,真難分辨。兩夜行人,躲過更夫的巡視,蹤力一彈,輕輕省省的上了屋頂。他們來到舊更夫呂賜家,用刀往門縫一伸,門應聲而開,兩人急閃而入,後者順手將門再度關上後,游走於各個房間。
經過一番審慎的翻箱倒櫃,人不見不說,連分毫的蛛絲馬跡也沒有,兩人面露難色對望一眼後,往來時路急奔而去。
座落韓國首都的俠府,燈火通明,大廳的正中央站著六七位大漢,每個人頭低低的,不敢抬頭看。
「限你們三天之內給我打聽出來更夫呂賜夫妻把聶政兒子帶往何處?不然提頭來見,我若沒有辨法對主人交待,你們也休想好過。」俠府的總管對著下屬咆哮。
「稟告總管:人去屋空,由屋裏塵灰判斷,離開時間不會超出三天,整間屋子看來甚潔淨。」為首的兩名大漢回話。
總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疾走而下,大廳中間六七個大漢,只覺得臉上一陣火熱,每個人的面門均被刮了一計耳光。
正當總管想再說狠話教訓下屬時,簾幕後面的人倒出聲了:「暫且不管更夫一家。再回深井調查,那裏唯一的妓院裏,聽說有聶政的拼頭雪娘,孩子是她與聶政所生,給我捉來,我要讓聶政在地府也不得安寧,資料全在這袋中。」
「是的,主人。」總管回完話,轉身大聲吩咐為首的兩位大漢:「聽清楚沒有,還不快去辦。」說完把牛皮紙袋傳給兩位大漢。
俠累雖死勢力猶在,他兒子傾其辦法要滅了嚴仲子,為父報仇。
雖然聶榮出來認屍,卻因悲慟過度亡在其弟聶政的屍首上,落得俠累這方死無對證,無法證實是嚴仲子主使聶政拭殺俠累的。既然明的不能證實,只好私下要總管廣招武林高手,展開“屠仲計劃”務必要嚴仲子死無葬身之地,讓聶政地府也不得安寧。
●
河岸邊,蘆花隨著風似浪般翻湧,飄浮幾葉如楊柳輕輕撥動河面。一片無際的白芒在金黃霞光攏罩下,映照在如鏡的水面。
這自然的美景,似乎沒打動大石上的洗衣婦,她眼中只有手邊的衣物。遠遠的蘆叢裏,有一小黑影躡手躡腳,偷偷緩緩的靠近她。洗衣婦眼前一黑,她用帶著水漬的雙手去覆蓋摀住她眼睛的小手,臉上露出慈祥的光芒。
「呵……呵……啞娘,寶寶來了。」天真的臉蛋仰看著啞娘,用著一雙小手比著他來了。
啞娘笑出聲來,雖然是闇啞難聽,在孩子的心目中,永遠是充滿愛心的慈音。她把小傢伙反轉至面前,用乾淨的布沾濕,為他拭去滿身的泥沙,才空出手來搖頭晃腦的比著(怎麼沒去私塾習書?)。
「老師父把先生找去廟中,寶寶想念啞娘,就偷偷來了。」小傢伙一面比手畫腳一面說。
啞娘點頭表示瞭解,她輕輕的拍了寶寶後腦勺一下,蹲下來端起洗好的衣物,回頭用眼神示意他跟著自己走。
啞娘和寶寶回到“海雲寺”丈夫和住持與一位陌生人並列在門口等候。丈夫見她回來,迎向前問:「寶寶呢?」寶寶聽見爹爹在問,由啞娘的背後閃了出來:「爹爹,寶寶在這兒。」說完親暱的投入更夫呂賜的懷裏。
陌生人來到孩子的面前,摸了一下他的頭,蹲下來兩眼定定的看著他:「長的真好,賢伉儷辛苦了。」
「不會辛苦,寶寶帶給我們很多歡樂。」呂賜滿足的一面打手勢給啞妻知道。
陌生人點點頭跟啞娘招呼示意。啞娘也以微笑回之。
陌生人對跟從中的兩個人:「長廷,今後你負責寶寶的習文部分;孝廷,負責寶寶武學部分,孝廷,寶寶和呂賜夫妻的安全,你要多費心,有任何狀況,隨時回報給我。」
「是,大人。」二人齊聲回答。
陌生人看著寶寶喃喃自語:「政兄弟請放心,我會把公子教育成允文允武的人中之龍。」說完眼中含淚,轉向海雲大師,他欠身恭敬道:「大師一切有勞了。」
海雲和尚也欠身回禮,雙掌合十的高喊佛號:「阿……彌……陀……佛」。
●
「說,妳把孩子放在呂賜家門口,到底指定他送往何處。」俠府總管皮鞭一鞭鞭的往美艷婦人身上抽。
「呸……當我雪娘被嚇唬長大的嗎?」美艷婦人咬緊牙關忍住身上的痛楚。
「看妳骨子多硬,再給我重重的抽。」簾幕後的人狠狠咬著牙喊。由於氣憤的關係,他掀起簾幕,頓時……他的目光被一張悽楚哀美的面容吸引住,那怕她臉色痛到呈白,依然難掩自然散發出來的嬌艷。他情不自禁的舉起來手來出聲喝喊:「住手。」
凝聚在心中的恨更加深了,他想不到一個剌客能得此紅顏。看她清麗脫俗如水蓮,難怪會有那麼多王孫公子甘願由遙遠的城鎮慕名到深井,只為一賭芳顏。
「說,妳與聶政相識多久,呂賜夫妻又把孩子送往何方?說出來就放妳走。」
雪娘被鞭打到渾身是傷,血跡更映透出她如雪的肌膚。外表柔弱的她竟散發一股不妥協的氣勢,一股紅塵特有的俠義氣質。雪娘用不屑的目光看著他:「殺剮隨你,我什麼也不知道。」
「總管,命人帶她去梳洗,然後送到內廳來。」那人說完就離開,他深怕再留住,會不由自主的去扶她。
雪娘全身痛楚望著屋裏,是富麗堂皇的主臥室。以擺設的氣派看來應是公子或是老爺的房間。她被送來這兒……莫非……以多年在風塵中打滾的經驗,她心裏有數,雪娘明白啦!也想好如何應對的方法,即使拼了這條命,她也會為郎君聶政守此身軀。
「伊呀!」門應聲而開,雪娘再次看到大廳簾幕中的中年公子,瞧他眼神裏不自覺釋放出來的慾火,更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不用怕,過來這邊坐。」公子說完,拍了拍身旁的椅子,繼續說:「我知道妳雖身在風塵中打滾,賣笑不賣身。據我打探來的消息,妳還是書香宦門之後,只因妳父著仇人的道,以致妳被迫流露市井之中討生活。」
「殺剮隨你,何必廢話一堆。」雪娘將僅餘的精力發揮到盡處,她感到自己有如燭蕊在最後一滴蠟油的催逼下,火焰更光亮。她知道自己體力撐到極限了,為了夫君,她願意將自己燃燒殆盡。
「別給三分顏色妳就開起染房,好臉色待妳,只是不想壞了魚水歡樂的氣氛,也是想看看妳這娘們在聶政的懷裏是股啥樣的騷勁。」公子氣的流露出本性。
他一步步的移近雪娘,雙手張開想去擁抱她,正當快要抱到時,雪娘反像迫不及待的投懷送抱而來。公子愣了愣,就在千鈞的刹那裏,雪娘由他腋下鑽穿而過,恰似燕子胕衝之姿,速度之快,她用盡全身力氣撞向他身後的大柱,當場血流如柱殉節而亡。
當公子回過神來想阻止為時已晚,他接觸的是雪娘安祥眼神中,釋透出來的那股解脫氣息。他忽然明白此女為名節,甘願為攝政殉節。
「來人呀!給我來人。」公子對著門狂喊。
「公子請吩咐。」總管看清楚房內情況時急忙問:「公子驚嚇了。」
「好個烈女,好好安葬吧!」公子交待完後,跌坐椅上,嘴裏唸唸有詞:「好個烈女,好個烈女子。」
●
窗外綿綿細雪,嚴仲子的心似雪飄墜。屬下回報的訊息,令他心再一次的跌落谷底:「稟報大人:遍尋不著雪娘的踪影。只聽妓院老鴇說她是被一群來路不明的黑衣人押走,妓院派出大批人馬,到處打探,依然下落不明。」
「大夥務必多盡點心力,是生是死總要有個明確消息。」嚴仲子語畢,整個心思掉落到與聶政相處的點點滴滴。為免失態,他把手一揮令屬下全撤離開。他忍不住流下淚來,嘴裏喃喃自語:「政兄弟,時時念兮,泉下可知。請放心,弟妹我會盡全力找尋。」
節序又入冬白雪皚皚。嚴仲子每年都會到海雲寺兩趟,一來探望海雲和尚,主要還是看看聶政的兒子聶光。見他一年比一年高,俊挺飄逸又不失男子氣概,承襲了乃父的優點於一身。
多年來,若不是這點安慰著仲子,心中對還未找到雪娘的事,他深覺愧對泉下的聶政。
當年自己被俠累追殺時,承蒙海雲和尚相救,才有今日的嚴仲子。他對海雲和尚尊敬如父,聶政剌殺出事後,自己又把燙手山芋往海雲寺送來,海雲和尚二話不說的攬了下來。
荏苒悄悄輾轉,如今聶光已弱冠。此次海雲寺之行,嚴仲子有意要把聶光帶在身邊磨練。想那孤雛羽翼已豐,心裏對雪娘一直沒著落之事,愧疚感才得以稍減。
「光賢侄,嚴伯伯此行打算帶你出寺經歷經歷環境。」
「真的嗎……真的嗎?」聶光連問了兩聲,又見嚴仲子對自己微笑,他顧不得該有的禮數,轉身直奔海雲寺後院:「啞娘……。」
「這孩子都被我那啞婆娘給寵壞啦!大人千萬別怪罪才好。」呂賜怕嚴仲子怪罪,急得把過犯歸給啞老伴。
「我看是賢伉儷都有份吧!」嚴仲子除無怪罪之意外,還幽了呂賜一默,惹得陪侍在旁的長、孝廷兄弟哈哈大笑。
「阿……彌……陀……佛」海雲和尚望著聶光離去的背影,想著即將要離別,相處快二十載的光陰,人非草木啊!
「海雲大師,我想是這孩子下山的時機了,近二十載裏謝謝您的照顧,除了小子個人向您致意外,也替我那泉下的兄弟致上萬分的感激。」嚴仲子說完後起身來到海雲和尚的跟前跪了下來。
海雲和尚袖口微揮,嚴仲子覺得膝蓋被一股風送過來的氣流扶住,彎不下去:「阿……彌……陀……佛,大人萬萬使不得」海雲和尚頌唸佛號回禮。
當嚴仲子回過神時,始知眼前這位如父亦友的高僧,一身武功深藏不露。此一發現,仲子趁機開口:「大師好俊的功夫,小子有個不情之請,請大師收聶光為徒,讓他得以防身,長廷教的只是基礎,不知大師意下為何。」
「啟稟大人:聶光一身的功夫已得大師真傳,屬下幾年伴學下來也獲益匪淺。」長廷來到主人的面前回報後,看向海雲和尚,見他微微含首示意,始道出一段不為外人知的事來。
●
海雲寺前後山是個偏僻又隱密的地方,當年蕭長廷初住入寺中時,他除先把寺中裏裏外外全摸熟摸透外,對整座寺的地理環境也堪察甚詳。他選中後山半山腰的一塊天然大岩,岩上坦如平地,兩旁的參天大樹宛如天然屏障,岩石呈橫圓橢型,岩石的後方有一山壁,泉水由上而下竄流出來,練武時若渴了,不乏水源。
此處值得長廷兩次往返的理由是山泉旁的壁洞天然形成,洞內住有兩隻小猴子,蕭長廷走過去,猴子見生人不怕:「哈!哈!這下正合我意。」
他馬上返回寺中跟小沙彌借清潔用具,又找呂賜幫忙。兩人來到山下蕭長廷指著半山腰突出的大岩給呂賜看,呂賜面露難色,蕭長廷跨好馬步,示意呂賜伏在他背上,呂賜那肯啊!心想即使是身上空無一物要上去半山腰都難,何況是背他這麼一個大漢,猛搖其頭。
「哈……哈……哈……呂老哥,別怕,沒把握的事長廷不做,倒是等等有勞老哥閉閉眼。」蕭長廷話一說完,不管呂賜的反應,將他手臂一拉工具一提,起落之間,呂賜耳邊風聲呼嘯連連,幾個蹤竄已到達大岩上。
「呂老哥,到啦!下來吧!」
呂賜睜開眼看見大岩上坦如平地,再看壁洞中也很乾爽,他用不解的眼神尋問蕭長廷:「這些只需要乾樹枝掃掃即可,何必大費週章到拿工具上來呢?」
「我想為那兩隻猴仔蓋個屋。」蕭長廷說完用右手比著樹幹上的枝椏。
「喔!我懂啦!可以開始工作囉。」
一切打理好後,岩上宛如是一個隱世高人居所,二人滿意至極:「呂老哥可以了,以後小主人就在這個地方練武,不過消息千萬不可洩露出去。」
「這點呂老兒知道。」呂賜回答。
晨曦未露,蕭長廷就把聶光帶到岩上練武,霞光起始才帶回寺中,這種生活模式過了三個多月,倒是相安無事。
夜,渾暗裏掛著月眉,一群夜行人來到海雲寺,他們分散寺外,將寺圍成個圓。為首的一人輕聲下令:「大家散開,見到小孩格殺勿論。」
「是。」
「啞娘……寶寶想睡啦。」聶光邊說邊把手放在臉龐眼兒微閉,表示自己想睡了。
啞娘輕輕的把他抱上床,為他蓋好薄被,親了親他額頭後,才捨得離開。她腳剛踩出門外突然被人用手摀住嘴巴,驚嚇中她急的用手肘撞那個人,才得以有喘息的機會,大叫出低沉短促難聽的闇啞音。呂賜恰要回房見狀,急的大喊示警:「有人侵入寺中……。」
蕭長廷聞聲趕來,欺近啞娘身旁,以一式雙龍取珠向那黑衣人的面門攻去,黑衣人順勢把啞娘往前送,擋住自己。蕭長廷見狀,手腕微縮變換成接住啞娘的手式。只見那黑衣人身形微蹲,前腳穩定馬步,後腿微旋以一記掃腿攻蕭長廷下盤。呂賜管不了自己的安危,見相依半輩子的啞妻有性命危險,由側面撞向押啞娘的黑衣人,那人因正變換招式,被撞得抱住啞娘撲往牆面。
眼見啞娘生命危急,說時遲那時快一聲佛號響起:「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海雲和尚頌唸一聲佛號雙手疾揮,強勁的內力帶出來的氣流,把三、四位黑衣人以掌力擋住,口裏喊:「蕭施主護主。」只見海雲和尚手勢以守住丹田運力一鼓,全身的袈裟似被強風灌滿,腳步微動,黑衣人全被引在他的掌風中。「蕭施主,老納斷後,每日去處踫頭。」海雲和尚袖口連揮,把一群擁向前的黑衣人以強勁內力逼退說:「快走。」
蕭長廷解下腰帶將聶光綁於背後,一手牽著啞娘口裏喊:「呂老哥跟我來,孝廷照應呂老哥。」說完帶著一干人往大岩的方向逃。呂賜見孝廷扯下一把樹枝以葉子當掃把,倒著走揮掃路面:「孝廷夫子,原來你也是會家子。」
「呂老哥,防身用可以,這樣做可以掃去我們留下的痕跡。」
海雲和尚與一群黑衣人週旋了近一刻鐘後,他施展少林寺三十六路擒拿手混著點突手法,身法輕盈的急閃在黑衣人中,見招拆招,見式破式不出一盞茶的時間,地上直躺橫躺近二十人,一一被點了穴道。
「阿……彌……陀……佛……各位施主,得饒人處且饒人,何必趕盡殺絕,老納若想取爾等性命易如反掌,聶施主僅存的命脈,阿……彌……陀……佛……留著吧!」
「大師,我等必需覆命,即使大師此刻饒了我們,待我們無法覆命時,也是死路一條。」為首的黑衣人說
「阿彌陀佛……施主回頭是岸,既是如此,爾等就留下吧!海雲寺屋寬地廣,容下各位尚不成問題,一起留下來守護正義為何?」海雲和尚說完,身形繞著眾人晃動,解了眾人的穴道。
「大師不怕解了我們有後患嗎?」為首黑衣人問。
「阿彌陀佛……人性本善。」
「原來還有這段插曲。」嚴仲子聽完說。
「是的大人,屬下斗膽的請大師教導小主人,他說小主人與他有師徒之緣,接受了小的請求。」蕭長廷回稟完畢後,退到一旁。
「參見住持師父,有位女老施主求見。」小沙彌來報。
「有請。」海雲和尚回答。
一位年約六、七十歲的老嫗,見著海雲和尚即想下跪,海雲和尚頌唸佛號:「女施主切勿多禮。」海雲和尚起身相扶。
「雪娘當年棲息之所的“娘”,那孩子為了報答我的救命之恩,甘心委身於窯戶中。對我待如親娘,她與聶政交往的過程,我最清楚。今日來訪,是想求見嚴大人。」老鴇說完兩行清淚爬上了臉龐。
「妳又怎知道我人在海雲寺。」嚴仲子聽到挑明找自己,就出聲尋問。
「我找到大人府中,拿了這個信物給府中總管看,他才派人延路護送我來此。」老鴇說完,由內襯中拿出一個由小花巾包裹的物件來。
眾人的目光隨著被解開的花巾瞧,首先驚覺到是呂賜,只見他腳步微快的上前,伸手拿起花巾內的血書:「對,就是這個,當年啞娘給我看的就是這份血書。血書寫的很仔細,有兩份,雪娘求誰救到寶寶,速送嚴大人處。」呂賜說完看向嚴仲子。
「是,沒錯。」嚴仲子由懷裏拿出一份泛黃一模一樣的血書來。
「寶寶也在此嗎?」老鴇以驚喜的眼神尋問。
「是,呂賜,把寶寶找來見見大娘。」嚴仲子對著呂賜說。
「是,大人,我這就去。」
老鴇繼續說:「我會走這趟,是在深井的窯姐兒告訴我說,她接的一位恩客,醉酒中無意吐露了雪娘的下落。她還不確定的問客人,是不是當年掛頭牌的那位雪娘。」
「那個人怎麼回答。」嚴仲子急著問。
「那人說,頭牌那位雪娘沒錯,當年那群來路不明的黑衣人,是俠累兒子派來的。我可憐的雪兒被刑求,死也不供出寶寶的下落,俠累的兒子見她頗具姿色想染指於她,她以撞柱子表明心跡殉節而亡。」老鴇說到這兒,嚎啕大哭。
「娘……。」聶光在門外,一字不露的聽進去,自有記憶以來,不曾謀面過的娘親,為了保護自己殉節而亡,他爬到老鴇的面前喊了聲:「婆婆………。」
「孩子……你就是雪兒的孩子嗎?」
「是的……婆婆。」聶光覺得臉頰被一雙滿是皺紋的手撫摸著。
「乖,快起來,長的跟你爹爹一模一樣。」老鴇扶起聶光。
「光賢侄,打理打理行囊吧!跟伯父下山,你娘親的仇待你去血討。」嚴仲子要聶光跟隨自己。
「謝過嚴伯父,光兒想以己之力討回這筆血債。」聶光拒絕了嚴仲子。
山路上揚起了一陣的塵沙,一白衣少年背著行囊兩腿夾緊於馬背上,往韓國的方向急奔而去。(完)
PS:這是一篇試作的古代野史小說,第一次學寫古裝,寫的不好。(棲)
夜,攏上一層濛濛的霧。在今河南省濟南縣東南方的一個小鎮“深井”,守更夫敲著三長一短口裏喊著:「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巡繞在黯夜的街道裏。蕭颯的冷風,吹得他直打哆嗦,幾次的扣扣敲擊後,總不忘由腰際拿出啞妻為他準備的自釀老米酒,抵抗著寒風的侵襲。
扣……扣……扣……五更天巡視完,踱著步慢慢往回家路上走,早市的攤販已開始做買賣,他轉進包子饅頭舖,買了份豆漿和包子,欲帶回家給他的啞妻吃。
東方的曙光微亮,啞妻起來整理白天該送回主人家的衣物。直覺告訴她,家裏有人走動,她瞇起眼來嘴角微掦,老伴巡更回來了吧!
(咦,怎過那麼久還未見人入房來?)來到客廳,沒見到更夫,她由屋後看過一遍,沒人?疑問佈滿整個臉上,來到客廳隨手開了門,腳踝只踩出一半,嚇得急往回縮,一個不穩,跌了個屁股著地。慢慢扶著門框站了起來,她再次往門口看,那吸吮著手指頭,被冷得紅咚咚的小臉,啊!一個嬰孩,彎下腰,啞妻愛憐的抱起了小傢伙,探向門口,沒見到人影。(是誰?捨得把這麼可愛的嬰孩丟在她家門口。)
更夫手裏搖晃著早點,笑咪咪的懸在手上往啞妻的眼前晃著。見他的老伴望著一張紙發呆,伸手搖醒她:「吃早點了。」更夫深情的用手比了比扒飯的樣子。
啞妻回神後,站起來拉著他的手往房裏疾走,拉到床邊指著嬰孩要他看。
「老婆子,妳愛小孩也不是這種愛法,這是要走衙門的。」更夫急的彎腰抱起孩子想報官。
啞妻嚇的猛拉住他,把手裏的紙張遞給他看,看完後,更夫當機立斷讓啞妻收拾起細軟,帶著她和孩子離開深井,這個他過活了四、五十年的家鄉。
●
齊國深井的夜,一樣寒冷,守更夫敲擊的聲響似乎無法拿捏到準頭,長短聲之間沒仔細聽,真難分辨。兩夜行人,躲過更夫的巡視,蹤力一彈,輕輕省省的上了屋頂。他們來到舊更夫呂賜家,用刀往門縫一伸,門應聲而開,兩人急閃而入,後者順手將門再度關上後,游走於各個房間。
經過一番審慎的翻箱倒櫃,人不見不說,連分毫的蛛絲馬跡也沒有,兩人面露難色對望一眼後,往來時路急奔而去。
座落韓國首都的俠府,燈火通明,大廳的正中央站著六七位大漢,每個人頭低低的,不敢抬頭看。
「限你們三天之內給我打聽出來更夫呂賜夫妻把聶政兒子帶往何處?不然提頭來見,我若沒有辨法對主人交待,你們也休想好過。」俠府的總管對著下屬咆哮。
「稟告總管:人去屋空,由屋裏塵灰判斷,離開時間不會超出三天,整間屋子看來甚潔淨。」為首的兩名大漢回話。
總管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疾走而下,大廳中間六七個大漢,只覺得臉上一陣火熱,每個人的面門均被刮了一計耳光。
正當總管想再說狠話教訓下屬時,簾幕後面的人倒出聲了:「暫且不管更夫一家。再回深井調查,那裏唯一的妓院裏,聽說有聶政的拼頭雪娘,孩子是她與聶政所生,給我捉來,我要讓聶政在地府也不得安寧,資料全在這袋中。」
「是的,主人。」總管回完話,轉身大聲吩咐為首的兩位大漢:「聽清楚沒有,還不快去辦。」說完把牛皮紙袋傳給兩位大漢。
俠累雖死勢力猶在,他兒子傾其辦法要滅了嚴仲子,為父報仇。
雖然聶榮出來認屍,卻因悲慟過度亡在其弟聶政的屍首上,落得俠累這方死無對證,無法證實是嚴仲子主使聶政拭殺俠累的。既然明的不能證實,只好私下要總管廣招武林高手,展開“屠仲計劃”務必要嚴仲子死無葬身之地,讓聶政地府也不得安寧。
●
河岸邊,蘆花隨著風似浪般翻湧,飄浮幾葉如楊柳輕輕撥動河面。一片無際的白芒在金黃霞光攏罩下,映照在如鏡的水面。
這自然的美景,似乎沒打動大石上的洗衣婦,她眼中只有手邊的衣物。遠遠的蘆叢裏,有一小黑影躡手躡腳,偷偷緩緩的靠近她。洗衣婦眼前一黑,她用帶著水漬的雙手去覆蓋摀住她眼睛的小手,臉上露出慈祥的光芒。
「呵……呵……啞娘,寶寶來了。」天真的臉蛋仰看著啞娘,用著一雙小手比著他來了。
啞娘笑出聲來,雖然是闇啞難聽,在孩子的心目中,永遠是充滿愛心的慈音。她把小傢伙反轉至面前,用乾淨的布沾濕,為他拭去滿身的泥沙,才空出手來搖頭晃腦的比著(怎麼沒去私塾習書?)。
「老師父把先生找去廟中,寶寶想念啞娘,就偷偷來了。」小傢伙一面比手畫腳一面說。
啞娘點頭表示瞭解,她輕輕的拍了寶寶後腦勺一下,蹲下來端起洗好的衣物,回頭用眼神示意他跟著自己走。
啞娘和寶寶回到“海雲寺”丈夫和住持與一位陌生人並列在門口等候。丈夫見她回來,迎向前問:「寶寶呢?」寶寶聽見爹爹在問,由啞娘的背後閃了出來:「爹爹,寶寶在這兒。」說完親暱的投入更夫呂賜的懷裏。
陌生人來到孩子的面前,摸了一下他的頭,蹲下來兩眼定定的看著他:「長的真好,賢伉儷辛苦了。」
「不會辛苦,寶寶帶給我們很多歡樂。」呂賜滿足的一面打手勢給啞妻知道。
陌生人點點頭跟啞娘招呼示意。啞娘也以微笑回之。
陌生人對跟從中的兩個人:「長廷,今後你負責寶寶的習文部分;孝廷,負責寶寶武學部分,孝廷,寶寶和呂賜夫妻的安全,你要多費心,有任何狀況,隨時回報給我。」
「是,大人。」二人齊聲回答。
陌生人看著寶寶喃喃自語:「政兄弟請放心,我會把公子教育成允文允武的人中之龍。」說完眼中含淚,轉向海雲大師,他欠身恭敬道:「大師一切有勞了。」
海雲和尚也欠身回禮,雙掌合十的高喊佛號:「阿……彌……陀……佛」。
●
「說,妳把孩子放在呂賜家門口,到底指定他送往何處。」俠府總管皮鞭一鞭鞭的往美艷婦人身上抽。
「呸……當我雪娘被嚇唬長大的嗎?」美艷婦人咬緊牙關忍住身上的痛楚。
「看妳骨子多硬,再給我重重的抽。」簾幕後的人狠狠咬著牙喊。由於氣憤的關係,他掀起簾幕,頓時……他的目光被一張悽楚哀美的面容吸引住,那怕她臉色痛到呈白,依然難掩自然散發出來的嬌艷。他情不自禁的舉起來手來出聲喝喊:「住手。」
凝聚在心中的恨更加深了,他想不到一個剌客能得此紅顏。看她清麗脫俗如水蓮,難怪會有那麼多王孫公子甘願由遙遠的城鎮慕名到深井,只為一賭芳顏。
「說,妳與聶政相識多久,呂賜夫妻又把孩子送往何方?說出來就放妳走。」
雪娘被鞭打到渾身是傷,血跡更映透出她如雪的肌膚。外表柔弱的她竟散發一股不妥協的氣勢,一股紅塵特有的俠義氣質。雪娘用不屑的目光看著他:「殺剮隨你,我什麼也不知道。」
「總管,命人帶她去梳洗,然後送到內廳來。」那人說完就離開,他深怕再留住,會不由自主的去扶她。
雪娘全身痛楚望著屋裏,是富麗堂皇的主臥室。以擺設的氣派看來應是公子或是老爺的房間。她被送來這兒……莫非……以多年在風塵中打滾的經驗,她心裏有數,雪娘明白啦!也想好如何應對的方法,即使拼了這條命,她也會為郎君聶政守此身軀。
「伊呀!」門應聲而開,雪娘再次看到大廳簾幕中的中年公子,瞧他眼神裏不自覺釋放出來的慾火,更肯定了自己的判斷。
「不用怕,過來這邊坐。」公子說完,拍了拍身旁的椅子,繼續說:「我知道妳雖身在風塵中打滾,賣笑不賣身。據我打探來的消息,妳還是書香宦門之後,只因妳父著仇人的道,以致妳被迫流露市井之中討生活。」
「殺剮隨你,何必廢話一堆。」雪娘將僅餘的精力發揮到盡處,她感到自己有如燭蕊在最後一滴蠟油的催逼下,火焰更光亮。她知道自己體力撐到極限了,為了夫君,她願意將自己燃燒殆盡。
「別給三分顏色妳就開起染房,好臉色待妳,只是不想壞了魚水歡樂的氣氛,也是想看看妳這娘們在聶政的懷裏是股啥樣的騷勁。」公子氣的流露出本性。
他一步步的移近雪娘,雙手張開想去擁抱她,正當快要抱到時,雪娘反像迫不及待的投懷送抱而來。公子愣了愣,就在千鈞的刹那裏,雪娘由他腋下鑽穿而過,恰似燕子胕衝之姿,速度之快,她用盡全身力氣撞向他身後的大柱,當場血流如柱殉節而亡。
當公子回過神來想阻止為時已晚,他接觸的是雪娘安祥眼神中,釋透出來的那股解脫氣息。他忽然明白此女為名節,甘願為攝政殉節。
「來人呀!給我來人。」公子對著門狂喊。
「公子請吩咐。」總管看清楚房內情況時急忙問:「公子驚嚇了。」
「好個烈女,好好安葬吧!」公子交待完後,跌坐椅上,嘴裏唸唸有詞:「好個烈女,好個烈女子。」
●
窗外綿綿細雪,嚴仲子的心似雪飄墜。屬下回報的訊息,令他心再一次的跌落谷底:「稟報大人:遍尋不著雪娘的踪影。只聽妓院老鴇說她是被一群來路不明的黑衣人押走,妓院派出大批人馬,到處打探,依然下落不明。」
「大夥務必多盡點心力,是生是死總要有個明確消息。」嚴仲子語畢,整個心思掉落到與聶政相處的點點滴滴。為免失態,他把手一揮令屬下全撤離開。他忍不住流下淚來,嘴裏喃喃自語:「政兄弟,時時念兮,泉下可知。請放心,弟妹我會盡全力找尋。」
節序又入冬白雪皚皚。嚴仲子每年都會到海雲寺兩趟,一來探望海雲和尚,主要還是看看聶政的兒子聶光。見他一年比一年高,俊挺飄逸又不失男子氣概,承襲了乃父的優點於一身。
多年來,若不是這點安慰著仲子,心中對還未找到雪娘的事,他深覺愧對泉下的聶政。
當年自己被俠累追殺時,承蒙海雲和尚相救,才有今日的嚴仲子。他對海雲和尚尊敬如父,聶政剌殺出事後,自己又把燙手山芋往海雲寺送來,海雲和尚二話不說的攬了下來。
荏苒悄悄輾轉,如今聶光已弱冠。此次海雲寺之行,嚴仲子有意要把聶光帶在身邊磨練。想那孤雛羽翼已豐,心裏對雪娘一直沒著落之事,愧疚感才得以稍減。
「光賢侄,嚴伯伯此行打算帶你出寺經歷經歷環境。」
「真的嗎……真的嗎?」聶光連問了兩聲,又見嚴仲子對自己微笑,他顧不得該有的禮數,轉身直奔海雲寺後院:「啞娘……。」
「這孩子都被我那啞婆娘給寵壞啦!大人千萬別怪罪才好。」呂賜怕嚴仲子怪罪,急得把過犯歸給啞老伴。
「我看是賢伉儷都有份吧!」嚴仲子除無怪罪之意外,還幽了呂賜一默,惹得陪侍在旁的長、孝廷兄弟哈哈大笑。
「阿……彌……陀……佛」海雲和尚望著聶光離去的背影,想著即將要離別,相處快二十載的光陰,人非草木啊!
「海雲大師,我想是這孩子下山的時機了,近二十載裏謝謝您的照顧,除了小子個人向您致意外,也替我那泉下的兄弟致上萬分的感激。」嚴仲子說完後起身來到海雲和尚的跟前跪了下來。
海雲和尚袖口微揮,嚴仲子覺得膝蓋被一股風送過來的氣流扶住,彎不下去:「阿……彌……陀……佛,大人萬萬使不得」海雲和尚頌唸佛號回禮。
當嚴仲子回過神時,始知眼前這位如父亦友的高僧,一身武功深藏不露。此一發現,仲子趁機開口:「大師好俊的功夫,小子有個不情之請,請大師收聶光為徒,讓他得以防身,長廷教的只是基礎,不知大師意下為何。」
「啟稟大人:聶光一身的功夫已得大師真傳,屬下幾年伴學下來也獲益匪淺。」長廷來到主人的面前回報後,看向海雲和尚,見他微微含首示意,始道出一段不為外人知的事來。
●
海雲寺前後山是個偏僻又隱密的地方,當年蕭長廷初住入寺中時,他除先把寺中裏裏外外全摸熟摸透外,對整座寺的地理環境也堪察甚詳。他選中後山半山腰的一塊天然大岩,岩上坦如平地,兩旁的參天大樹宛如天然屏障,岩石呈橫圓橢型,岩石的後方有一山壁,泉水由上而下竄流出來,練武時若渴了,不乏水源。
此處值得長廷兩次往返的理由是山泉旁的壁洞天然形成,洞內住有兩隻小猴子,蕭長廷走過去,猴子見生人不怕:「哈!哈!這下正合我意。」
他馬上返回寺中跟小沙彌借清潔用具,又找呂賜幫忙。兩人來到山下蕭長廷指著半山腰突出的大岩給呂賜看,呂賜面露難色,蕭長廷跨好馬步,示意呂賜伏在他背上,呂賜那肯啊!心想即使是身上空無一物要上去半山腰都難,何況是背他這麼一個大漢,猛搖其頭。
「哈……哈……哈……呂老哥,別怕,沒把握的事長廷不做,倒是等等有勞老哥閉閉眼。」蕭長廷話一說完,不管呂賜的反應,將他手臂一拉工具一提,起落之間,呂賜耳邊風聲呼嘯連連,幾個蹤竄已到達大岩上。
「呂老哥,到啦!下來吧!」
呂賜睜開眼看見大岩上坦如平地,再看壁洞中也很乾爽,他用不解的眼神尋問蕭長廷:「這些只需要乾樹枝掃掃即可,何必大費週章到拿工具上來呢?」
「我想為那兩隻猴仔蓋個屋。」蕭長廷說完用右手比著樹幹上的枝椏。
「喔!我懂啦!可以開始工作囉。」
一切打理好後,岩上宛如是一個隱世高人居所,二人滿意至極:「呂老哥可以了,以後小主人就在這個地方練武,不過消息千萬不可洩露出去。」
「這點呂老兒知道。」呂賜回答。
晨曦未露,蕭長廷就把聶光帶到岩上練武,霞光起始才帶回寺中,這種生活模式過了三個多月,倒是相安無事。
夜,渾暗裏掛著月眉,一群夜行人來到海雲寺,他們分散寺外,將寺圍成個圓。為首的一人輕聲下令:「大家散開,見到小孩格殺勿論。」
「是。」
「啞娘……寶寶想睡啦。」聶光邊說邊把手放在臉龐眼兒微閉,表示自己想睡了。
啞娘輕輕的把他抱上床,為他蓋好薄被,親了親他額頭後,才捨得離開。她腳剛踩出門外突然被人用手摀住嘴巴,驚嚇中她急的用手肘撞那個人,才得以有喘息的機會,大叫出低沉短促難聽的闇啞音。呂賜恰要回房見狀,急的大喊示警:「有人侵入寺中……。」
蕭長廷聞聲趕來,欺近啞娘身旁,以一式雙龍取珠向那黑衣人的面門攻去,黑衣人順勢把啞娘往前送,擋住自己。蕭長廷見狀,手腕微縮變換成接住啞娘的手式。只見那黑衣人身形微蹲,前腳穩定馬步,後腿微旋以一記掃腿攻蕭長廷下盤。呂賜管不了自己的安危,見相依半輩子的啞妻有性命危險,由側面撞向押啞娘的黑衣人,那人因正變換招式,被撞得抱住啞娘撲往牆面。
眼見啞娘生命危急,說時遲那時快一聲佛號響起:「阿……彌……陀……佛……善哉……善哉。」海雲和尚頌唸一聲佛號雙手疾揮,強勁的內力帶出來的氣流,把三、四位黑衣人以掌力擋住,口裏喊:「蕭施主護主。」只見海雲和尚手勢以守住丹田運力一鼓,全身的袈裟似被強風灌滿,腳步微動,黑衣人全被引在他的掌風中。「蕭施主,老納斷後,每日去處踫頭。」海雲和尚袖口連揮,把一群擁向前的黑衣人以強勁內力逼退說:「快走。」
蕭長廷解下腰帶將聶光綁於背後,一手牽著啞娘口裏喊:「呂老哥跟我來,孝廷照應呂老哥。」說完帶著一干人往大岩的方向逃。呂賜見孝廷扯下一把樹枝以葉子當掃把,倒著走揮掃路面:「孝廷夫子,原來你也是會家子。」
「呂老哥,防身用可以,這樣做可以掃去我們留下的痕跡。」
海雲和尚與一群黑衣人週旋了近一刻鐘後,他施展少林寺三十六路擒拿手混著點突手法,身法輕盈的急閃在黑衣人中,見招拆招,見式破式不出一盞茶的時間,地上直躺橫躺近二十人,一一被點了穴道。
「阿……彌……陀……佛……各位施主,得饒人處且饒人,何必趕盡殺絕,老納若想取爾等性命易如反掌,聶施主僅存的命脈,阿……彌……陀……佛……留著吧!」
「大師,我等必需覆命,即使大師此刻饒了我們,待我們無法覆命時,也是死路一條。」為首的黑衣人說
「阿彌陀佛……施主回頭是岸,既是如此,爾等就留下吧!海雲寺屋寬地廣,容下各位尚不成問題,一起留下來守護正義為何?」海雲和尚說完,身形繞著眾人晃動,解了眾人的穴道。
「大師不怕解了我們有後患嗎?」為首黑衣人問。
「阿彌陀佛……人性本善。」
「原來還有這段插曲。」嚴仲子聽完說。
「是的大人,屬下斗膽的請大師教導小主人,他說小主人與他有師徒之緣,接受了小的請求。」蕭長廷回稟完畢後,退到一旁。
「參見住持師父,有位女老施主求見。」小沙彌來報。
「有請。」海雲和尚回答。
一位年約六、七十歲的老嫗,見著海雲和尚即想下跪,海雲和尚頌唸佛號:「女施主切勿多禮。」海雲和尚起身相扶。
「雪娘當年棲息之所的“娘”,那孩子為了報答我的救命之恩,甘心委身於窯戶中。對我待如親娘,她與聶政交往的過程,我最清楚。今日來訪,是想求見嚴大人。」老鴇說完兩行清淚爬上了臉龐。
「妳又怎知道我人在海雲寺。」嚴仲子聽到挑明找自己,就出聲尋問。
「我找到大人府中,拿了這個信物給府中總管看,他才派人延路護送我來此。」老鴇說完,由內襯中拿出一個由小花巾包裹的物件來。
眾人的目光隨著被解開的花巾瞧,首先驚覺到是呂賜,只見他腳步微快的上前,伸手拿起花巾內的血書:「對,就是這個,當年啞娘給我看的就是這份血書。血書寫的很仔細,有兩份,雪娘求誰救到寶寶,速送嚴大人處。」呂賜說完看向嚴仲子。
「是,沒錯。」嚴仲子由懷裏拿出一份泛黃一模一樣的血書來。
「寶寶也在此嗎?」老鴇以驚喜的眼神尋問。
「是,呂賜,把寶寶找來見見大娘。」嚴仲子對著呂賜說。
「是,大人,我這就去。」
老鴇繼續說:「我會走這趟,是在深井的窯姐兒告訴我說,她接的一位恩客,醉酒中無意吐露了雪娘的下落。她還不確定的問客人,是不是當年掛頭牌的那位雪娘。」
「那個人怎麼回答。」嚴仲子急著問。
「那人說,頭牌那位雪娘沒錯,當年那群來路不明的黑衣人,是俠累兒子派來的。我可憐的雪兒被刑求,死也不供出寶寶的下落,俠累的兒子見她頗具姿色想染指於她,她以撞柱子表明心跡殉節而亡。」老鴇說到這兒,嚎啕大哭。
「娘……。」聶光在門外,一字不露的聽進去,自有記憶以來,不曾謀面過的娘親,為了保護自己殉節而亡,他爬到老鴇的面前喊了聲:「婆婆………。」
「孩子……你就是雪兒的孩子嗎?」
「是的……婆婆。」聶光覺得臉頰被一雙滿是皺紋的手撫摸著。
「乖,快起來,長的跟你爹爹一模一樣。」老鴇扶起聶光。
「光賢侄,打理打理行囊吧!跟伯父下山,你娘親的仇待你去血討。」嚴仲子要聶光跟隨自己。
「謝過嚴伯父,光兒想以己之力討回這筆血債。」聶光拒絕了嚴仲子。
山路上揚起了一陣的塵沙,一白衣少年背著行囊兩腿夾緊於馬背上,往韓國的方向急奔而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