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蹤
二○○一年八月。

一個陽光燦爛的早晨,藍天雲影緩緩飄過樹梢,鳥兒鳴唱清越,空氣中的芬多精飽滿而發出碳化氫的香味。

這是在臺北近郊一處山區的一棟別墅建築,住了一家人――阿凱、玲玲和他們的父母親。

或許是地處偏遠,房屋獨立在濃蔭密林裡,顯得有些孤寂。

現在,晨間的陽光斜斜地從明亮的落地窗照進來,可以看到空氣中浮游的塵埃。

在這樣美好的暑假早晨理當是愉快的,全身細胞都該興奮得跳躍起來,可是阿凱和玲玲卻沒有絲毫愉快的感覺,甚至充滿了憂慮和不安。

幾天前,當阿凱和玲玲聽到爸爸說媽媽臨時有急事去外婆家,可能幾天不能回來,他們雖然心裡有點奇怪,開始倒也不以為意。可是此後的幾天,爸爸一天到晚窩在地下室的實驗室裡,絕口不提媽媽,而且總讓人感受到他似乎心神不寧,就讓兄妹倆開始意識到是不是有什麼不尋常的事情發生了?

哥哥阿凱是個十五歲的少年,過完暑假就是高一的新生了。他聰明好動,喜歡籃球、電腦,因為小時候是在美國唸書,所以英語能力相當不錯。妹妹玲玲十歲,國小暑假後升五年級,可愛乖巧的模樣,在學校裡的表現常受到老師的讚賞,同學也都喜歡和她玩在一起。

爸爸和媽媽都是留美學人,原任職於美國國防部,在一個對外保密的研究部門工作。兩年前舉家遷回台灣,父母回國後一起進入中央科學研究院,只知道從事的是尖端科技的研究,擔負的工作似乎非常重要而神秘。

他們住在山上這棟偏遠別墅,不需要每天上班,很少訪客。家裡有一個地下室,是張博士夫婦的實驗室。打電話來的人都叫爸爸張博士,叫媽媽張夫人或黃博士。實驗室裡究竟有些什麼,阿凱和玲玲都沒看過,因為父母嚴格禁止他們下去。

他們家本來雇用了一個女傭,不知道為什麼,半年前把她辭掉了。依稀聽到爸爸和媽媽的商量,好像說什麼還是要防範。至於要防範什麼?阿凱和玲玲都已經習慣不去找答案。父母雖然對他們兄妹十分鍾愛,卻似乎存在有太多不讓他們知道的祕密。

幾天過去,媽媽一直沒有回來。這段期間是暑假,他們都吃得很簡單,所以張羅三餐不成問題。

――讓阿凱和玲玲強烈感到不對勁,應該是昨天就開始了。

昨天是週末,阿凱和玲玲相約去華納威秀看了一場聲光俱佳、緊張刺激的外太空星際戰爭電影。電影散場出來正好碰到歌友會,他們擠在人群裡,感染了歌迷高昂的情緒,看到時間都忘記了,所以回到家天差不多已經全黑了。

他們出門習慣騎單車,到了公車站就把車子鎖在路邊的欄杆,回來再從公車站騎回家。回到家,他們把單車斜靠在牆邊雨棚下,從窗子望進去,室內漆黑一片,顯然空無一人――爸爸不在家。

阿凱進門按亮大廳的電燈,不自覺地又走進廚房再按亮電燈,一眼就看到冰箱門上的磁鐵仍然壓著上午起床就在那裡的紙條。上面寫著:「我在實驗室裡,不要來打攪我,自己弄東西吃。」

阿凱和玲玲不約而同的都把眼光停留在紙條上,然後彼此對望了一眼,都沒有說話。



今早醒來,還是沒有看到爸爸的身影。阿凱默默地打開冰箱,拿出吐司麵包和果醬,把麵包放在烤麵包機裡烤了三份,又沖了三杯牛奶。這些準備早餐的動作他都已經習慣而熟練。

吃完簡單的早餐,餐桌上剩下的一份烤土司和牛奶都涼了,還是沒有看到爸爸從地下室上來。

*爸爸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請繼續點看:

http://tw.myblog.yahoo.com/backof-true/ ... l=f&fid=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