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服纏縛3~3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連載小說每日請勿超過三章節

版主: 跳舞鯨魚ocohSianlight星心亞Azure

禪服纏縛 三之三

24.
林務局通知你父親所租國有林地已到期,通知續租。你告知林務局,説你父親因年老不續租。
而之前有人告訴你,陳川因該筆土地原為其祖先所有,後來族人轉讓給你父親。陳川有意將其取回,以示對得起祖先,希望以轉讓的方式讓他們承租。你說父親住養老院,申請印鑑證明等手續甚麻煩而作罷。
後來想著,是否能以這件事,請陳川順便提供他家自來水給你弟用。
你家蓋在另筆國有林地,早期政府讓你們承租,近年政策改變,凡有建物之林地,不再給於續租。
要遷自來水,國有地單位說不會給於該地使用權,因此你家遷不得自來水。
你跟陳川商量時,他急切打斷你的話說:
「我寧可不租地,也不能簽供水給你弟的契約。」
對他如此激烈的反應,你甚感訝異,一時不知如何答話。
尷尬些許,你懦懦地說:
「不是簽契約,只要他來討水,你施捨他一些就好。」
他未置可否。
你還是決定幫他辦理。先去辦戶籍騰本,然後帶陳川到護理中心見父親,經疫情檢驗程序後入內。
先是,你父親見陳川來看他,高興得「喔!喔!」的直點頭説很久沒見,笑得嘴都合不攏。
聊一會兒,你們説明來意。
你起個頭,說:
「老家屋旁土地以前向雄叔取得轉讓承租權,我們不再承租了,所以無條件讓給陳川好不好,若好,點頭再舉手。」
父親收斂笑容,半晌,始微微舉手又點點頭。
陳川接著闡明欲承租之原因…。
你要父親簽申請印鑑證明委託書。
隨後他靜靜地略有所思。
辦印鑑證明時,你擔心承辦人員會質疑。果然承辦員指著父親的簽名説:
「這是他簽的嗎?」
「是。」
如此未再質疑,讓原有的擔心、壓力釋然。
你腦海儲著父親送給別人承租後落寞的臉。
而後辦續租與轉讓過程順利,沒出現想像中的煩腦。
你覺得經常煩過頭,你想是習性?是業力使然?

25.
自覺是「行菩薩道」的理念驅著你前行,可疲累讓倦怠感累積加深。都說無我,都說空,你老想前一剎娜與後一剎娜是不一樣的,你試圖觀想你的疲累是一種幻相。行菩薩道是內在的自覺,不應受外在的影響。可老覺得卡在哪個部分。
可你質問,何以父、母年老都得你照顧,弟逍遙,從不聞問,現在他造業也要你背?
你無明鷂起,是習氣使然?人性使然? 抑或修行未靖?
病痛下的習氣,無我的考驗。
緣起性空,追其根源,到底是有或無?你一再質問。
遇到深沉切身問題,煩惱就會竄起,這是未能悟道如桶漏。
遇得失之事,你鬱悶得很。
明知無我,可那種鬱直衝你,你得接受他?
你執著金錢:生病手術後的劇痛刻在腦海,那感覺進入潛意識,再經幻想擴大,你無法想像術後無麻醉之情況。
術後的止痛麻藥得自費,你恐懼沒錢。
你執著這些,你無法全然放下,行菩薩道的無我就無法全然完成。
你懷疑行菩薩道的侷限性,當身處病痛時,你還要去幫別人,然後壓抑自我,即使觀無我,那種痛苦你無法承受。宗教是你在痛苦時能有個避風港,若無法避風,還要加碼痛苦,那會潰炸。雖然都說要消融,但未能全然消融者,要如何?
而無我與有我間的拿捏在何處?
無我是甚麼?無又是甚麼?
你設想從其他管道覓些訊息,以為消融苦痛。
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有人解說,道是渾沌的有?另一說,那個有是否定無數的無所顯示的,例如一匹白馬,要否定無數的顏色、事項始顯示出白馬。
法華經:「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
又說「無我是空,空乃非有非無,亦有亦無」。
有我、無我,在己心嗎?
道生萬物又歸於道,緣起性空,那個空是一無所有嗎?
然說有時,已非原來的有,如瀑布的流瀉。

26.
或說「宇宙大爆炸是質量大,體積無的大爆炸,火滅後兩化學物質合成產生生命。」
「電子是在碰撞時才出現的,如火花,原本不存在的。」
量子、粒子是物理學的最小單位?
「物質最後沒有實體的東西,最後三個性質是:自旋、帶的荷、質量,就只有數學。」
電子自旋在日常生活我們很難理解,微觀在宏觀世界很難理解。
人難以理解的是甚麼,三維之外是甚麼?譬如六維、十二維…, 或說高維空間才能解釋粒子糾纏,那宇宙間有幾個高維空間?
這與佛說的無量世界,無量諸佛有何不同?
「宇宙間有一個與你相同,和你同時做相同作為的人。它是透過微洞展現在另一端的。」有人如此譬喻來解說量子糾纏。
「或說量子糾纏看似兩個,其實是一個,因為縫隙大(以光年計),所以看似兩個,如U型的兩端。」
我們是被另一端的真實之投影,那怎知此端的幻我是假。
你執著於追求物質之根源。
智慧有侷限性嗎?今日的智慧明日會改變嗎?或者改變就是一種智慧,宇宙也處於一種不定的狀態?
你想追求物質的最基本是甚麼?
要在「有、無」的邏輯上追求最後是甚麼嗎?。
想及日取其半的寓言:
一根木條,日砍其半,理論上可以,實際上最後連灰塵都不見。
邏輯是有限鍊條邏輯,最後會出現跳變,如漢武帝賢¬¬→漢文帝賢→漢高祖賢─其父呢~非帝王則不賢。
思考得跳出這種有限邏輯?
所謂科學的盡端就是哲學?
所以佛教講緣起性空,道家講有生於無?
追求「有、無」的真相只能是物相,與心靈有關嗎?會不會讓你陷入另一種執著?

27.
唐代佛教興盛,何以宋、明宗儒而弱佛,佛有其缺點?
其中王陽明曾溺於佛氏之學,卻何以回歸儒家為主的理學、心學?其對崇佛者可有啟示?
王陽明學說主要是「致良知」與「知行合一」。
他之良知根源於明明德,認為心之德本無不明,是以稱為明德。無明是蔽於私,去私,則明矣。
又說良知,即天理,即人心,心即理。良知是自己的心,如惻隱之心、是非之心…等。此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乃本自具有。
例如陽明擒一盜賊,乃令其脫褲,剩內褲盜賊不再脫,蓋羞恥也。王陽明謂此即良知、天理羞惡之心顯也。此良知乃當下呈現,非以頭腦之推理(邏輯)。是情感,此乃心之根本。
又借佛:「覺悟之說,雖有同於釋氏;然釋氏之說亦自有同於吾儒。」
借易經:「為變所適,如何捉摸得」的無常、多變等,來描述良知之本體。
認為本體是超然之體:
「這超然體也是整個宇宙的主宰…本體無聲、無臭、無形、無氣,是超然形氣者。」
此其良知之樣貌。
王陽明認為人可成聖,說「聖人只從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上養來。其要旨在致中和。喜怒哀樂,發皆中節之謂和。」
實踐之法在致良知:
致良知立根於「親民乃明德之方法,止於至善(心)就跟天理一致。」即是「為善去惡」恢復本性之善。
致良知在實踐知行合一。
他說:
「知與行是一不是二。要人曉得一念發動處,便是行了。」
「去私欲,存天理。此心無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以此存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
所以致良知乃生命實踐之功夫。著重身體力行,在實踐,非理論。
其過程有悟與修。「悟,豁然而來的頓悟,人生中不可多得;修指的是磨練、長期性的修煉,與行不可分,即所謂的漸修。」
修悟是一種螺旋式的上升,雖已得悟,仍當隨時用漸修功夫。修也是悟。
是以他自認雖頓悟多次;但「成聖之法不是得悟的方法,是漸修的方法。頓悟不可求,只有漸修以待之。」
由上觀之,知王陽明所說的本體或良知,與佛教之「無善無惡」教義近。他認為道無所不在,道不屬於任何人、任何學派。道寓於人心,又寓於天道萬物。
故說二氏(釋、道)之用,皆我之用。

但也有差異。
其異在佛出世,王入世。
他認為佛(禪宗)為求明心見性而有修悟;而儒家之明明德乃為治國平天下。所以說佛是著在無善無惡上修己,不足以治天下。儒者須入世,貢獻給社會,他要的是治國平天下。

故謂王陽明是受佛學影響的儒家。其致良知之學說是儒家接受佛老影響後所發揮出來的思想。

由上之述,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非現今「人間佛教、行菩薩道?」所以現在的人間佛教是融合、實踐王陽明之致良知?
學佛、學儒(致良知)之旨,皆在反觀自省,人人皆可成聖,與人人皆具佛性,皆可成佛,其異為何?其謂人須磨練、求其放心,與佛之時時勤拂拭、去無明何異?

而王陽明亦曾感嘆說致良知「易於明白,卻難實現。」

28.
修行「行菩薩道」或陽明之「磨練」有其艱難,亦無捷徑。若沒有此認知,致以誤入,易有乖違行徑。
你依稀記得那晚發生的事:
服兵役退伍後的你弟,做木工學徒。因當時環境,學徒得負責師傅部分家務,學藝不佳,動輒斥喝,他承受不住而離開。因工作辛苦,致不去找工作,整天在家坐、躺、吃、喝,半夜起來開冰箱尋食。你父親屢屢叨念,他無動於衷,我行我素。終至一天,父親哪堪忍受得住,憤逐出門。他在外無處可去,夜裡返家,你父親知曉,衝下樓又一頓責罵,你弟亦咆嘯。你父欲推他出門。你弟欲毆你父。你母聞之下樓,隔離他倆,並拉你弟出門口,你父擋門,經你母親幾番勸阻,並交代他可先到何處暫歇。
原來你母親告訴你弟,暫時到你父親的一位友人處,該友人已出家為僧,在一偏遠林處,建草寮為精舍修行。
居住其間,師父告訴你弟出家的好處,修行能成佛,去煩惱。過簡樸的生活,簡單吃、住,不用煩惱。
適時,師父已收一徒弟,各建一草寮修行,遂再為你弟搭建一草寮,取地勇之法名。
師父修行極其艱苦,修不倒單。亦以此要求徒弟。你弟及師兄吃不了這苦,迭有怨言。師父見他們不適此修行方式,遂介紹他倆到其初出家的佛寺。佛寺位於半山腰,是一處佛教聖地。前庭供奉道教之觀音佛祖,後山供奉阿彌陀佛等三聖。他們拜住持為師,是他初入佛門之所。
你弟前往,初始也努力拜佛,認真磕頭,把個額頭都給磕碰得烏色。佛寺中午辦素食,你弟就幫忙端齋飯供遊客食用。
經一段時日,或許所謂勇猛心易發,精進心難持。你弟因苦想走逃避之路而入佛門,殊不知修行路得守戒律、簡樸,且非一日可成。其初始未解佛義而入佛,其動機之誤,且猶不自知。
入佛門,卻沒他想像中的能如當初所設想的效果…。
後來師兄與一位師姐商量欲另於深山闢精舍修行,問你弟意願,你弟覺得好。三人遂離寺於一位提供土地的居士共建精舍。如是約兩年,其間彼此間摩擦不斷,最後你弟在與師兄大打一架後離開。其後習性不改,每每一、兩年便輾轉流浪各寺院。
至事發的佛寺,該寺位於盆地周邊的山丘,氣候溫和,風景華秀,實修行聖地。
事發情況你已不復記憶,只記得當時你父母頻頻奔走,或法官傳調,或你弟作精神鑑定時你父母須到場,或參加師父的圓寂法會。
你得知因你弟殺了人。
你輾轉訪得知情者,他說:
「地勇師不知何時學會抽菸,常在信徒前抽,有人向住持師父反應,住持師父告誡他。但地勇師不但不理,還會向遊客伸手要菸。有一次被住持師父唸得不耐煩就離寺。
然經過十餘天後,住持師父在二樓走廊看見地勇師,他為維護大眾修行及佛寺形象,當場詢問他為何又返寺,並要求他離開佛寺到附近一間茅棚獨修。可是這意見引起地勇師的不滿,跑進寮房內,持一把水果刀,至走廊對欲下樓的住持師父頸後刺殺一刀,因傷及動脈,住持師父血流如注,且因年老,體力不支從樓梯滾下。寺中師父聞得聲響查看,發現後即送醫院,卻因流血過多而不治。
地勇師在警方未到之前就去自首,說他很氣憤住持師父要他離開佛寺,太激動而刺了師父,他深表後悔。」
你弟被判了10年徒刑。
5年後假釋出獄,再到別的佛寺,後因沒遵守假釋後須每隔一段時間向有關單位報到的規定,再被逮捕服完殘刑。
後來你問他:「為什麼不願按假釋規則而情願再服5年牢獄。」
他說:「每隔一段時間,得去派出所報到,人家不會起疑嗎?到時候人家會讓你住?」

29.
你久未返老家,知颱風欲來,趁電療完成之際,驅車返去,並買了兩條土司,已備斷電時他能食用。你弟見及,如乾旱之逢雲霓,喜形於色。
你巡看屋況,見屋側有數片瓦不知何時掉落,知颱風來時,那會是破口,將屋瓦掀翻。於是叫你弟拿來梯子,欲將磚置放其上以壓瓦鎮風。依然你爬上去,你弟自動去找磚塊。卻又不時指揮東指揮西。你一股腦火又煞的冒上來。你看著他,他止了口。
你忽覺你與弟像量子糾纏般,還有你父親。若你與你弟是量子的兩端,你父親便是那U型底端,聯繫你與弟。

為解煩燥,你還想到其他信仰:
「只要信,其他交給耶穌」。
你記得這些話,交叉在「行菩薩道」、「磨練」之間。
同樣是意志,叔本華認為將意志的欲望降之最低;尼采主張將欲望盡其發揮。
同樣的意志,兩人的主張相反。不是對錯的問題;是個人生命歷程凝思後所形成的結果。

30
你終於把房子賣掉了。
你接到區公所的人員來電,說他們擔憂你弟房子的問題,建議你弟能不能在外租屋。你想到昔日功德會的師兄說他找到一座佛寺願收留看看。你訴之弟,當時他說他喜歡老屋這裡,暫時不願他遷。

為了安全,你還是有些不情願地偕你妻回去勸他到該佛寺。
有些時日未返了,至家,你赫然發現房子的外牆或橫或斜或豎著許多粗大的竹根,用鐵絲交纏綁著。入屋內,亦然。你問何故,他說這樣可以支撐房子讓它不會倒。你看著沒綁牢的鐵絲說這樣不牢固,再問他:
「你願不願意到上次功德會師兄所說的佛寺,他那邊有寮房,也可以用租的。」
他摸著撐房的一根粗竹說:
「我再將竹枝綁牢些,再用以前你載回來的水泥、砂土糊上牆面,這樣子就牢固了!」
見他無意離開,你拿些錢給他。意外地,他卻搖頭,不像以前看到錢就迫不及待的收起來。
你看他仍穿著那雙破爛的雨鞋,說:「我不是買一雙新的給你了嗎?怎麼還穿這雙?」
「這還能穿的就穿。」
你再三要給錢。
「我現在住在這裡,也沒在出去,不必用甚麼錢。」他說。
你偕妻環顧四周,見路旁兩袋濃臭的東西,問他是何物。
「是雞屎啦,」他並指著前方的香蕉樹說:「以前二叔種的香蕉長得多好,灑些雞屎肥,將來有得吃。」
你妻見弟走稍遠後說:
「你弟真的在修行,孤獨的住在這種地方,而且像取雞屎這種事,我從不做的,」
「他好像很滿足現在的生活!」
你訝異地聽你妻的觀點。
你從未發覺這些,但心想:因果律呢?何為因?何為果?還是兩相糾纏?
你們離開時,你弟站在路旁瞅你們。
佛陀聖號隨風傳頌,滿山。風拂竹梢,滿林,風撫禪服,滿襟,雞屎味,風送…。
風還是風。
該系列作品以第二人稱書寫
藉由佛法修行題材
貼近描述議題
完整呈現主人翁難題
一句一句
讓主角也跟著經歷修行一番

文安
跳舞鯨魚問好
感謝跳舞鯨魚老師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這篇小說的詳述文筆,猶如身歷其境,身在伽藍,做了最佳的現身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