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學生(五)、(完結)

每日以投稿兩篇為限,連載小說每日請勿超過三章節

版主: 跳舞鯨魚ocohSianlight星心亞Azure

﹙五﹚

  董童的父母因為工作的關係,幾乎是下班回家後董童都已經上床睡覺了,而起床時董童則早已出門上學,親子間很少說到話。要不是桌上都會有母親準備的晚餐、早餐,或是零用錢,董童甚至忘記自己還有父母這件事。

  即便是校園裡發生了那麼幾件孩童凶殺案,董童的父母還是一直沒有坐下來好好跟董童聊聊,他們很擔心自己的女兒心裡會因此而受到創傷,但他們更擔心向公司請假會影響到以後的工作。

  但畢竟身為董童的父母,他們覺得這所學校實在是太危險了,與其讓女兒留下來繼續受到傷害,甚至有可能被還沒落網的兇手殺害,不如花一點錢轉學。夫妻兩人商討之後,很快地就幫董童辦了轉學手續。

  幾起校園命案變成懸案。

  「全部都是我做的,全部都是神做的,對,我是神。」辦好轉學的那天,董童的父母一樣晚歸,獨自在房間的董童在日記本寫下。



﹙六﹚

  十多年前,班上來了一個新的轉學生小凱,班導安排他坐在我旁邊,並要求我要照顧好小凱,但是,老師沒有跟我說小凱有點狀況。後來發生了一些事情之後,我轉學了,這十多年我一直很自責,為了要彌補這個過錯,我選擇當了老師,但我從沒想到的是同樣的事情會再度上演,都是小凱害被叫做「神經老師」的…

(完)
不是太明白小凱與董童的關係
時間線交代得不太明確
勞請筆者給些指引

ocoh說
ocoh 寫:
週二 9月 04, 2018 11:32 am
不是太明白小凱與董童的關係
時間線交代得不太明確
勞請筆者給些指引

ocoh說
時間軸是(一)、(二)、(四)、(六)、(五),(三)的日記在(二)(四)期間。
基本上分成兩大條時間線,把(一)最後的兩篇報導時間加上96年,(二)的報導跟(三)的日記加上108年。
(一)(二)(六)是同一個人的自白。
真實的小凱只存在於96年,而董童則是108年的學生。

不知道這樣解釋(指引)會不會比較清楚一點?
ocoh 寫:
週二 9月 04, 2018 11:32 am
不是太明白小凱與董童的關係
時間線交代得不太明確
勞請筆者給些指引

ocoh說
希望能浪費一點時間再重看一次拙作,期待您的批評指導。
會花時間再看一下
最近比較忙
分析力也有點下降

ocoh說
大致上
明白了時間線的情況

小說呈現的方式使人分不清誰是主角
以短篇小說來說
人物量算是很多
但在各演各的部分
無法連結成一個完整的故事
故事變得太零碎了

或者
以主角為中心
再寫成一個更明確的故事會比較好
然而
這故事是富有趣味及有其發展空間的

ocoh說
四看著還好,不過看到五會讓人覺得故事的因果邏輯散亂,小說中用倒敘的方式來描寫劇情,若要穿插各種時間線來展現故事,需要提供足夠明確的線索才會讓讀者好明白。這作品的過程有點太模糊抽象,跳得太快,整體的描敘不夠具體,並沒有明確的提示篇幅之間的關聯。如果某一篇是以前的事情,作者將以前的事件用來解釋近來的事情,做法建議要足夠直覺,你必須要讓讀者有辦法馬上聯想到哪個人物是誰,他那時候究竟幹了什麼好事,這到底是多久以前的事情,這件事情到底跟本傳有什麼因果關係。這篇是你寫的作品,你自然是懂,可是讀者對這作品是完全沒有概念的,你必須要從重點著手將時空上的線索串起來,否則你這故事丟給小說獎的評審看他看不懂,結果一失去耐心馬上就把該作品除名。

作者的觀點與讀者不同,你可以嘗試著放空腦袋,一起與朋友從新開始看故事,一邊看朋友的反應,一邊想想如果你對這作品毫無認識,會有哪些反應。
sianlight 寫:
週一 9月 17, 2018 5:37 pm
四看著還好,不過看到五會讓人覺得故事的因果邏輯散亂,小說中用倒敘的方式來描寫劇情,若要穿插各種時間線來展現故事,需要提供足夠明確的線索才會讓讀者好明白。這作品的過程有點太模糊抽象,跳得太快,整體的描敘不夠具體,並沒有明確的提示篇幅之間的關聯。如果某一篇是以前的事情,作者將以前的事件用來解釋近來的事情,做法建議要足夠直覺,你必須要讓讀者有辦法馬上聯想到哪個人物是誰,他那時候究竟幹了什麼好事,這到底是多久以前的事情,這件事情到底跟本傳有什麼因果關係。這篇是你寫的作品,你自然是懂,可是讀者對這作品是完全沒有概念的,你必須要從重點著手將時空上的線索串起來,否則你這故事丟給小說獎的評審看他看不懂,結果一失去耐心馬上就把該作品除名。

作者的觀點與讀者不同,你可以嘗試著放空腦袋,一起與朋友從新開始看故事,一邊看朋友的反應,一邊想想如果你對這作品毫無認識,會有哪些反應。
我原本在頭條報導的部分是有把年份打上去的,但思考之後還是想設計成讓讀者去發現兩件事件的關聯。不過如同版大所說的,過程太模糊抽象了,事件關聯性上應該再多鋪一點梗。

感謝版大的建議跟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