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有轉頭看黎小育的表情。如果我是她,我會非常生氣。只是,我畢竟不是她,沒辦法體會她的感受;我只能想著:小育是否已習慣了受到這樣的污名和侮辱?如果習慣了,是否就可以不再產生情緒?
聽小育說話是難事,跟她說話也要多費一些心力;和小育溝通,卻比和一般人溝通還要容易。我不是指和她溝通要靠寫字,而是在說,她比一般人更認真聽別人說話,不僅聽到耳裡,更聽到心裡。因為她認真聽,也就認真去想、認真去回應。雖然她講話的咬字很不清楚,但她的回應不會文不對題,也不會只顧自己地自言自語。
小育出生沒多久,就被發現她聽力有嚴重問題,要能聽得到並學習口語,必須安裝人工電子耳。不幸中的大幸是,她家的經濟狀況能負擔她接受治療,她的父母對這樣的狀況也毫無鴕鳥心態,積極幫她安排聽能訓練的課程。
所以,放慢速度和她講話,她是聽得懂的。
認識黎小育是幾個月前的事。她正就讀大學一年級,而這學期,我剛好和她修了同一門課,於是她從我的學妹變成同學。上課時,通常我坐第一排,她則是坐第三排或第四排,都是打混學生不會選的位置。
我上課很認真,成績卻沒有起色,不知道是生病後就變笨,還是因為長期服藥而變笨。當我要怨天尤人的時候,想起了小育。小育有充足的藉口自我放棄,但她還是乖乖上課、按時交作業;那些明明就沒問題,還找理由慣性翹課的學生,和小育的勤學形成強烈對比。
可惜聽障還是有聽障的侷限,再好的輔具也沒辦法完全解決問題。
前陣子我聽說,系上決定實施「全民英檢中高級沒過就不能畢業」的策略,減少學生畢業即失業的問題。剛聽到這消息時,我嚇了一跳,我絕對不能讀不畢業,可是中高級英檢我一定過不了,其它部份就算勉強及格,遇到聽力測驗我還是必死無疑。我高中時的英文會話課,就因為我聽力測驗成績一直很爛,差點不及格。聽力測驗和對話時的聽,完全是兩回事。和人對話可以一句一句來,不用記憶整大段內容再來回答選擇題,比聽力測驗簡單多了。更何況,我在對話時,可以說 “ Can you speak this sentence again? ” 或是 “ Can you speak slowly? ” 考聽力測驗時,怎可能容得我這樣說?幸好,後來得到的訊息是,我這屆不用,晚我一屆就要通過英檢中高級才能畢業。
我完全沒思考到這個規定對黎小育的影響;直到我聽說,有老師替小育奔波遊說,讓小育的英檢可以不採記聽力測驗,其它項目過了就算通過。這時,我才真正意識到,小育的求學過程比一般人還辛苦,她一路上來得靠多少努力!
這就是我生氣的理由:
臺上那個老師,教的是特教相關課程,卻常常拿各種障別開玩笑。剛才那個老師說的是:「○○、XX、△△,你們三個上課太不專心了,我說什麼,你們都像沒聽到的樣子。你們是聽障嗎!」
我一整個憤怒到抓緊了桌上的筆袋。若不是這個老師開的都是必修課,我非要學分畢業不可,我就要當場指責這個老師的錯誤了。
當了無欲則剛的反例,後來,我只能私下跟幾位密友講這件事。其中一位回答我:「是你在生氣。小育本人有生氣嗎?要是她沒生氣,你氣什麼?」
唉!小育,那天那個老師講的話,會讓你生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