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
【陳黎】

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是我近幾年進行中的詩集的名稱。年輕時讀新批評論者編的文學讀本,開宗明義就說:「沒有衝突,沒有文學。」的確,文學,乃至於人生中,充滿了種種衝突,苦惱與波動:四季變化,生老病死,愛恨情仇,喜怒哀樂……。這本進行中的詩集裡呈現的,一方面固然是這些普遍性的人間苦惱以及超越苦惱之可能,一方面則是一個創作者如何持續創作,如何自我超越,適得其所的苦惱。

所有的詩人都是道德者,也是背德者酖酖道德,因為詩人的天性(不論其為一個洞察者或乩童)即在體察、映現宇宙人生之道,為庸庸碌碌的凡世揭示神祕之事理;背德,因為陽光底下沒有新鮮事,所有新鮮的詩人必須打破既有的規範、教條,以陌生的手法、新鮮的語言,創造新的感性、趣味與秩序。詩人之所以背德,正因為要創造新的道德。

自己多年來寫作,雖然力求翻新突破,卻無意也無能建立一種「全新的」詩學。許多詩是傳統聲音或形貌的翻轉或更新,許多詩是自己過去某些詩作的呼應、延續,或進一步的推展、變形。從詩集《島嶼邊緣》開始,我試驗了一些圖象詩,並且似乎也能讓某些觀者心領神會,不以為怪。這給我鼓勵,也給我壓力:如何繼續借取圖象語言的優點,而避免技巧重複,甚至墮入固定反應,遂成為極大的挑戰。我也試驗了一些聲音詩,或者融合了視覺與聽覺效果的詩作。如果說這些詩作是大膽的、開放的、複雜的,它們更是節制的、內斂的、簡單的。既大膽又節制,既開放又內斂,既複雜又簡單,這大概就是目前為止我苦惱以求而未必有得的詩的理想風貌。

在道德與背德之間,一個詩人苦惱,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