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余學林 » 週五 11月 25, 2005 10:06 pm
記得前陣子奇摩有一篇報導,我覺得很有意思,大意是「講英文不代表國際化」。這篇報導也讓我想起在英國遊居的一年,其中一位主婦說過的話。她以為,全世界的人都講英文,以英文作為國民語言。
不得否認的,孩子們的視野的確大多停滯於網路遊戲、韓劇日劇,尤其以網路遊戲引起的社會事件又屈指可數。可是我不禁懷疑,中學生培養國際觀,是否又言之過早了呢?想個人當年一天有平均十二個鐘頭耗在家門外,吃飯一頓只需十分鐘,洗澡更快只需三分鐘,然後就窩在房間裡K書了,睡眠時間平均只有五六個鐘頭,說真的我一天與家人說的話不會超過五句,我現在想起來覺得很可怕。當然不能以我作為「學生代表」,但是要求國中生對於世界有著了解與關愛,是不是太早了一點呢?而網路遊戲、日劇韓劇、漫畫卡通,是否也只是流行的娛樂潮流之一環,好比以前的史豔文風潮一般?
台灣的藝術界現況我有些概念,經塔羅白羊一說現在更加了解。我認為有兩位正在國外修藝術博士的夫妻檔,兩人都是專攻印象派的,曾聽聞太太提起在美國唸書的時候,當地學生對於她還在畫印象畫作感到吃驚,問說:那是哪一個年代的了!而在美國進修的當時,或許印象派對於台灣而言,還是一門新的學問。
我認為絕大的因素,是歷史與地理環境使然,我國之於日本、韓國、香港;美國之於加拿大、墨西哥、古巴。舉個實際例子,在《魔戒》一片問世、打響紐西蘭自然風景之美前,問到美國人,紐西蘭在哪裡?大多數不知道,甚至有人以為是美國的一州之一。然而,由於大洋洲與亞洲較近,又有移民潮流,台灣人即使不知道紐西蘭的確切位置,也知道綿羊與草原的印象。話說韓劇日劇能吸引住他們的目光,原因沒有其他,就是他們成功地引起他們心中的共鳴。以寫作者自處的我,也得多多鞭策自己才行。
的確,台灣的兒女當什麼都行,只要是醫師、律師、工程師,什麼都行。台灣,走得快活的路不多,大家也就都選擇了特定的路徑,荒郊野外的路就沒有人選擇,直到不得已走了上去,才發現沒有人來經營鋪設道路。
關於國際觀,我有個奇想,只是不知道每間教室增添一張大型世界地圖,會耗資多少,又是否適宜?即使沒興趣的學生,吃飽飯後沒事也有可以往世界地圖瞄兩三眼,自發性地引起興趣。
個人淺見。
Koala.Y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