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晴空萬里無雲,出了盆地往北
	便是廣袤磽禿的戈壁灘。此時
	他還在大唐境內,正駐足觀看
	面前的一大片花叢──有隻蜜蜂
	在一朵花上爬來爬去,一會兒
	又飛去另一朵,無暇顧慮要飛
	多遠,才能採集到所需的花粉。
	此去西方,他也很少去想跋山
	涉水的艱辛,想的更多的卻是
	取經的緣起。並不是說他從未
	有過絲毫疑惑;千山萬水,既是
	空間概念,也是時間概念;遙想
	昔日法顯西行之時,已界耳順
	之年,十餘載才得以回歸中土;
	真心嚮學的人,永不言遲,然而
	十餘載可不短,這意味著他的
	盛年多半得在異國度過。當然
	為了研習原典,這算不得什麼,
	何况他早已出家,没多少牽掛。
	他發覺中土的典籍疑難不少,
	開始還以為是他的學識不夠,
	後來發現不同譯本竟然互有
	出入,難道思想真的止於語言,
	無法跨越地域國界?他不相信。
	他習梵文已久,就是因為不想
	霧裏看花,他要像那蜜蜂一般,
	無限接近思想之花,細細端詳;
	只可惜中土原典太少,他必須
	親自去西方,去拜訪名師,探索
	法相的真義。
		    那隻蜜蜂飛走了,
	想必是要去尋覓另一片花叢。
	它們收集花粉,釀造蜂蜜,固然
	是為了自己,卻也造就了萬千
	花草的生長。快秋天了,他知道
	旅途中看到花的機會會越來
	越少,但他相信他一定會再次
	看到盛放的奇花異卉,而且他
	還要把它們移植到中土,以助
	受苦的國人悟出真理,這才是
	他最終的目的。
		      可是他能去嗎?
	朝廷一直都拒絕發給他過所,
	這教他怎麼出邊關?或許守衛
	會被他的誠心打動,網開一面?
	他心裏沒底,還知道以後會有
	更多的關要過。每當遭遇困難,
	或身心疲憊,他總會想像未來
	在西方鑽研原典的精進,想像
	多年後在嵩山僻靜的陋室中
	將梵字轉為漢文的一心一意。
	蜜蜂傳播花粉,跨越的是空間,
	他希望他傳播的花卉,不僅能
	跨越空間,甚至還會超越時間。

	盆地外的陽光更加清明耀眼,
	玉門已經不遠,四野寂絕,惟有
	風在鼓動大漠中的渺渺征人…
內容不大像散文詩,整體內容也比較白話。
想來可以多加琢磨。

問好,
非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