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多年後 回到老家
兒時般 站她下面
她和我一樣 已經長大
星光正燦爛
往事已遙遠
我解開褲子……
我喜歡
在一棵樹下撒野
夜晚天空
有時星 有時陰
一輩子
就像一場噓噓……
2018年8月1日 于瑞金客家人故地
二、
全世界的背包客都一樣,熱情真誠,
仿佛每次遇見,都是久別重逢,
“超超”(西語:你好,再見)之間,就是一生一世,
握手揮手中,就經歷了幾世悲歡離合。
背包客都一樣,身上沒有幾個銅板,心裡卻有整個世界。
他們永遠在路上:夜裡的巴士上,淩晨兩點的飛機上,揮手攔下的順風車上。
一根香蕉一瓶水,就可以走遍紐約城;一個沙發,就可以滿血復活,重新上路。
背包客勇敢地踐行自己的理想,卑微的、與世無爭的理想。
為什麼要讓世人記住?
就算你擁有整個世界又能怎樣?
能讓世界變得更好嗎?
或許你能做的,不過是:到處看看,欣賞美景,就像背包客一樣。
其實,背包客已經擁有了全世界,就在路上,就在腳下……
2018年8月27日清晨 于裡斯本青年旅館
三、
在大西洋東岸,
我似乎讀懂了
藝術家的悲哀,
回頭看,人潮湧動,
遇到的每個人
都是那樣獨特的存在,
又是那樣迅速地消逝。
我們都是人海裡的一滴水珠,
聚散隨風。
就像沙與沫,
上帝隨手堆成城堡與浪花
就像原子、電子、誇克,
只有在相遇時,
才有確定的存在。
就像馬克斯和恩格斯,
福爾摩斯和華生,
關羽和張飛,
每個男人都有過
同行的火槍手,
至少有一個,一般有三個,
就像三種誇克,
我去過三個地方,
十七歲離開家鄉後,
三個火槍手,
三種語言,
伴我依次走過
三個地方,
然後,他們去了
世界的三個方向……
我向天空扔一塊石頭,
看見時間彎曲的形狀。
天空空空如也,
為何給我安慰?
——2018年8月28日 裡斯本
(在歐洲搞物理研究的小威托我帶些詩集給他,我選了三本,其中有走走老師推薦的《流水》)
四、
要經歷多少永不再見的再見,
一個男孩才會長成男人?
發小的兒子和我拉勾,
說一百年不許變,
答應以後也會來看我。
他母親說,等他長大,你也老了……
他母親嚇他,要把他放回中國。
他嚇死了,一個勁地說:不能。
曾經有一個月,他的父母沒法,留他在外婆家……
我想起我的外甥女,在我背包離開家鄉時,她默默抹眼淚。
不到五歲,她已懂得,哭鬧不能改變分離。
她是好女孩,理解父母的無奈,一個人在外婆家,安安靜靜先去睡覺……
我要去地球背面,
見朋友 或許最後一面,
因為他們已經老去,
而背包客也會丟下背包
不再遠行,
因為 要背上自己的孩子。
因為孩子是
每個終將消逝的旅客,
留給這個世界的希望……
2018年8月31號 離開巴賽羅那 于巴黎轉機前往 多倫多
(小威是我發小,當年我們估分填志願,報考的都是山東大學物理系——那時在江西只招4名學生,我平時成績比他好,他怕名額滿,求我換學校或專業,我想了想,覺得自己似乎也不想老死實驗室,于是換了一個自己從來沒聽說過的專業,接到通知書後,我才知道叫“工商管理”,之後我又換了一個文理交叉的心理學專業,最後去了多倫多大學讀博;而小威也和其它中學朋友一樣,去歐美做博後。)
五、
不管世界會變得多麼悲慘
有兩件事 永遠讓我快樂
——去遠方 回故鄉
多年後
這兩件事 變成了同一件
我總在再見 再見,歸去 歸去
而我 也有了四個故鄉
分散在 世界的四個方向
2018年9月8日 于杭州前往南靖雲水謠客家圍屋路上……
多年後 回到老家
兒時般 站她下面
她和我一樣 已經長大
星光正燦爛
往事已遙遠
我解開褲子……
我喜歡
在一棵樹下撒野
夜晚天空
有時星 有時陰
一輩子
就像一場噓噓……
2018年8月1日 于瑞金客家人故地
二、
全世界的背包客都一樣,熱情真誠,
仿佛每次遇見,都是久別重逢,
“超超”(西語:你好,再見)之間,就是一生一世,
握手揮手中,就經歷了幾世悲歡離合。
背包客都一樣,身上沒有幾個銅板,心裡卻有整個世界。
他們永遠在路上:夜裡的巴士上,淩晨兩點的飛機上,揮手攔下的順風車上。
一根香蕉一瓶水,就可以走遍紐約城;一個沙發,就可以滿血復活,重新上路。
背包客勇敢地踐行自己的理想,卑微的、與世無爭的理想。
為什麼要讓世人記住?
就算你擁有整個世界又能怎樣?
能讓世界變得更好嗎?
或許你能做的,不過是:到處看看,欣賞美景,就像背包客一樣。
其實,背包客已經擁有了全世界,就在路上,就在腳下……
2018年8月27日清晨 于裡斯本青年旅館
三、
在大西洋東岸,
我似乎讀懂了
藝術家的悲哀,
回頭看,人潮湧動,
遇到的每個人
都是那樣獨特的存在,
又是那樣迅速地消逝。
我們都是人海裡的一滴水珠,
聚散隨風。
就像沙與沫,
上帝隨手堆成城堡與浪花
就像原子、電子、誇克,
只有在相遇時,
才有確定的存在。
就像馬克斯和恩格斯,
福爾摩斯和華生,
關羽和張飛,
每個男人都有過
同行的火槍手,
至少有一個,一般有三個,
就像三種誇克,
我去過三個地方,
十七歲離開家鄉後,
三個火槍手,
三種語言,
伴我依次走過
三個地方,
然後,他們去了
世界的三個方向……
我向天空扔一塊石頭,
看見時間彎曲的形狀。
天空空空如也,
為何給我安慰?
——2018年8月28日 裡斯本
(在歐洲搞物理研究的小威托我帶些詩集給他,我選了三本,其中有走走老師推薦的《流水》)
四、
要經歷多少永不再見的再見,
一個男孩才會長成男人?
發小的兒子和我拉勾,
說一百年不許變,
答應以後也會來看我。
他母親說,等他長大,你也老了……
他母親嚇他,要把他放回中國。
他嚇死了,一個勁地說:不能。
曾經有一個月,他的父母沒法,留他在外婆家……
我想起我的外甥女,在我背包離開家鄉時,她默默抹眼淚。
不到五歲,她已懂得,哭鬧不能改變分離。
她是好女孩,理解父母的無奈,一個人在外婆家,安安靜靜先去睡覺……
我要去地球背面,
見朋友 或許最後一面,
因為他們已經老去,
而背包客也會丟下背包
不再遠行,
因為 要背上自己的孩子。
因為孩子是
每個終將消逝的旅客,
留給這個世界的希望……
2018年8月31號 離開巴賽羅那 于巴黎轉機前往 多倫多
(小威是我發小,當年我們估分填志願,報考的都是山東大學物理系——那時在江西只招4名學生,我平時成績比他好,他怕名額滿,求我換學校或專業,我想了想,覺得自己似乎也不想老死實驗室,于是換了一個自己從來沒聽說過的專業,接到通知書後,我才知道叫“工商管理”,之後我又換了一個文理交叉的心理學專業,最後去了多倫多大學讀博;而小威也和其它中學朋友一樣,去歐美做博後。)
五、
不管世界會變得多麼悲慘
有兩件事 永遠讓我快樂
——去遠方 回故鄉
多年後
這兩件事 變成了同一件
我總在再見 再見,歸去 歸去
而我 也有了四個故鄉
分散在 世界的四個方向
2018年9月8日 于杭州前往南靖雲水謠客家圍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