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然」之風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林宇軒謝予騰綠豆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沛然之風起
自哈佛 吹向台灣
吹出高壯 時髦 亮麗
一時席捲燒紅了多少雙年輕的眼睛
一時吹落了多少聲的嘆息

配天而旺盛
有些時合該只屬於百家姓裡的誰何
不確知領幾年的風騷
然後消隱在千秋萬世裡

一時鮮活亂竄
沛然,馬蔡
那終究不是你我的,也不是風。
芝言 寫:沛然之風起
自哈佛 吹向台灣
吹出高壯 時髦 亮麗
一時席捲燒紅了多少雙年輕的眼睛
一時吹落了多少聲的嘆息

配天而旺盛
有些時合該只屬於百家姓裡的誰何<<?
不確知領幾年的風騷
然後消隱在千秋萬世裡

一時鮮活亂竄
沛然,馬蔡
那終究不是你我的,也不是風。

詩人任心天成
語言好像唾手隨及可得的直率呈現
詩境不難理解。

北斗七 有感
略修正末段以應時事

一時鮮活亂竄
沛然 馬然後蔡
那終究不是你我的 也不是風
也不可指望德草
芝言 寫:略修正末段以應時事

一時鮮活亂竄
沛然 馬然後蔡
那終究不是你我的 也不是風
也不可指望德草

人事物及精神感情的存在

衍及語言形容詞的產生。

詩人運用廣泛被臺灣民衆了解的政治

領袖

的約定俗成式的自然被了解「馬然後

蔡」運用及詩的語言,此乃為新詩語

言的開發。


末段兩字「德草」出自資料如下

原文 : (論語 . 顏淵)
季康子問政於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翻譯 :
孔子告訴季康子須以德化民。
季康子用為政之道問孔子說:「如果誅殺無道的人,來成就有道的人,怎麼樣呢?」孔子說:「你們為政者,行政事, 何必用殺的方法對治呢?只要你自己想向善,人民自然就會向善。君子德行如同風,小人的德行好比草,在位者若行德故, 人民也就效法跟著行道向善. 就像風在草上吹,風吹向哪一邊, 草也就隨風向那邊倒。」


詩人以「德草」孔子的文言形容詞運

用於新詩語境亦成新詩語言,

足見新詩語言的靈活度和開創性。除

少讀古書的新詩讀者可能會誤會作者

的「自創新句」外,亦不排除

文言古句的刻板意象觀點。不過「德

草」一詞

若判為作者的「自創新詞」也不難想

像,作者對政治人物的行政作為表示

感嘆的情懷。

北斗七 讀詩有感
感謝北斗七對於君子小人的風和草關係做了ㄧ番釐清。
其實我只是借用此典之精神,採用的是「德被於民」「德被鄉黨」之用意。
乃設為政者如風,百姓如草,不敢指望高高在上的政府有厚德可施於民是也。

所以當然是自創了,若有不能會意為此困惑的話,就是我的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