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媽媽
我似乎已習慣你不在這裡
那裡也習慣你不在
日子到底是甚麼
原來是換我替你撕的日曆
單單薄薄,一揉就皺
大事小事一張就容進去了
沒事也是。


其實擔心
五月炎熱,墓圍花草不經耐
雖說地底陰涼
爛腐也更快了
多希望您如一旁的阿嬤差五滿百
則多纖維肌膚不定木乃伊
則不定開棺撿骨時是
年老模樣


許多事情就釘住了
我沒有年輕的您,更無更老的
總是一張床,病弱得常躺
寫到這時,忽然發想
這整夜啾、啾的鳥該不會吧
我笑我自己,事實不會如此的!


我可能會將您遺忘
畢竟日子如水
初慟轉淡成習以為常
習慣沒有事情要喊媽
習慣初一十五要上香
習慣墓地您不理會我
習慣清明一年復一年


但我仍然害怕
吃光您醃漬的梅
仍然不敢挪動
您最濃氣味的地方
誰啊?告訴我
您植下的蔬菜和蜜柚盆栽
老死或凋萎時,是不是
又少掉一些您的氣息
告訴我,消失那麼常見
存在時真應萬分固執?



2015.5.19.0257












不見的喻指
仍然對母親
的緬懷

則多纖維肌膚不定木乃伊
則不定開棺撿骨時是
年老模樣

以上三行稍不順

有些段落稍向心裡語境
讀者較不能聯繫
如:
許多事情就釘住了
我沒有年輕的您,更無更老的
總是一張床,病弱得常躺
寫到這時,忽然發想
這整夜啾、啾的鳥該不會吧
我笑我自己,事實不會如此的!



最後一段感人
很有感情^_^

問好^_^
緬懷‧失落‧無聲的呼喚
很感人

問好文摩
詩的語言,有時透露出的不是文字的本意。

我在這一篇裡看到了作者的性格。
以一個理智的思考去做感性的發想。
對母親的思念,也參雜了一些混亂的思緒。
一個極力故做鎮靜的孩子。
在重讀這一首詩。
仍覚第二段下半部,語氣語調,語言稍不順。

但第三段讓我這位讀者讀起來。
雖跟我這位讀者失去聯繫。
卻覺得有詩意,有些空蕩緬憶的詩意。

詩題以不見為喻
此不見似原始佛教所说的空
對於親人終歸不見
讓讀者讀起有好不追思的感覺
覚得情感細膩。


北斗七
情深意重 感人肺腑 愿能节哀
真是對不起!
網路不通
沒能回應
深感歉意

在此總括
母親的懷詩
我實在不好說甚麼
總之
謝謝大家真誠的看詩
詩是心靈真誠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