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龍妍 » 週一 7月 14, 2014 10:02 pm
感謝綠豆這麼用心讀龍妍這首拙作, 並不吝給予寫詩技巧上的寶貴建議喔!
關於這首<在葉慈花園>, 提出自己一些想法, 雖然, 我不確定是對與否, 願與您分享^__^
第一節詩,龍姸是從“泰晤士河的春天”寫起,連接
“一座橋起起伏伏的故事”,什麼故事呢?講的是有關葉慈“香氣的詩篇”。
無可否認,葉慈-泰晤士河-橋-詩篇是一個整體,葉慈“追尋永恆”,我們追尋葉慈“香氣的詩篇”,也可說我們跟葉慈一樣在“追尋永恆”,而這,恰好是寫詩的人的一種永恆的追尋。
龍姸透過“在天河倒映裡看見銳利的靈魂/在柔和的眼眸中看到日出日落的更替”,表達對葉慈的一種崇高的禮讚。它“在森林深處隱藏/寄情群峰間,不忍離去的白雲”。其實,這也是龍姸讀過葉慈之後的悲傷。
“手捧詩集,學你踱著優雅的步伐/讓詩行,在唇齒間喃喃低語”。將“將耳朵貼近風,想聽聽遠颺的愛情”。讀葉慈的詩,依個人淺見, 讀葉慈的詩,有時得“將耳朵貼近風”,在一種虛無縹緲的狀態中去想像葉慈的情感。然而,葉慈的情感裡,更多的是“關於孤寂、豐饒與滄桑的印記”,那是葉慈之所以是葉慈的內心世界。“徘徊十四行詩裡,說了些什麼”,其實,什麼都不用說,只是靜靜的欣賞、體會,那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