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起
兩枝蝸角,問道
於青草,/
蝸角問草
兩者皆是微物
詩起首呈現「問道」的「境」
以開後詩的「志」
/一顆露珠
輕罩住端垂,冷冷、清请、涼涼的感覺
告訴了探索,那是
永無止境的需索。/
問草
順帶「草上露珠」
草不言語
/告訴了探索,那是
永無止境的需索。/
探索需索
這樣的聯想
富有邏輯性
藉露珠點明「問道」是一種探索也是需索
/水沾染了草的
氣息,頑強告訴了生命
什麼是活着的態度,根性
能喚起道。/
「根」是最重要的
探索是失根的移動
兩者態度對立
/蝸牛問:時間
會讓我拖慢嗎?風俏皮地答:時間才把我拖慢!/
這一問一答間
充滿理趣
生命
無須在時間上著墨
無須在空間上著墨
活的有根性最重要
這是詩中我讀到的
這首詩
文字不刻意製造艱深
卻在詩中討論了生命哲理
喜菡試讀
與俊君討論詩的斷(截斷)行
一般新詩
可自由斷行
但斷行卻要有理
如:
1為了強調
2為了音樂性
3為了兩行互用
4為了製造張力
1為了強調詩意詩情,常有刻意截斷句子,以突顯該重要語詞的做法。
2為了讓全詩詩句尾音韻更為協調而斷行
3為了讓一個語詞上下兩行互用而斷行
4為了詩的張力,刻意製造詩句排列衝突而斷行
喜菡淺見
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