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即之時》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若即之時》


每一日我都認識新的
你,像每一座城市
活在轉身以後。鏡在海岸線上
起皺,我們便笑說,你
老了。是吧,我們終有不再
從瞳孔看見對方的一朝,但陽光
依舊滂沱。活著是手,若
苦是扼——
我們會讀報紙上每一則
記錄自己的文字,追撫那些
旋轉木馬,攤位遊戲,
量度身高的刻紋,等等
便一直看下去
直到言語翻覆
說︰沒有另一個夢,能安放
另一抹雲彩。需要恨嗎?
從小瓶子灑落的花,我們
被記憶之風颳去的面容
迴轉的聲音。
好吧,去讀那本高閣的書
從裡面打開岩石的側門
順水而行,我們用陌生浸潤對方
此時此刻,就是
在一往而深的路上,細讀
像流螢般微光的掌紋


21-9-2012
和上一首讀起來是兩分不同的氣息,而節奏上也是鏗然用心,有作者自身的步調。雖然不見新穎的意象與技巧的賣弄,但從語言的陌生化和修辭可以看出作者是很細心的,講究一致性,故意象與意象的結合轉換間,便能柔順自然不造作,乃至於生動。尤其:

/每一日我都認識新的
你,像每一座城市
活在轉身以後。鏡在海岸線上
起皺,我們便笑說,你
老了。是吧,我們終有不再
從瞳孔看見對方的一朝,但陽光
依舊滂沱。活著是手,若
苦是扼——/


這是非常細心的一段。可見得作者在陌生化語言和修辭的使用上並非粗製濫造,並非隨意地拼貼,而是經過細心思考。即便本詩前部分可能比較陳了,但最後從高閣開始到結尾處也如末句流螢般柔婉地做了收束。
能遇上細心的讀詩者,是寫詩的人的福氣。
不因讚詞或狠批,只因讀者的心意,作者是感受到的。

問好詩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