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格式不容易寫。
尤其字數少了之後,有更多難度,表達較難精準。
這裡的批判,太過直接,顯得不夠高明。
或許多一些比喻,拐彎大一點,會更好。
塔羅白羊 寫:散文格式不容易寫。
我想漂浪仔詩友可以更溫和地進行交流。漂浪仔 寫: 主流派除了動不動就講別人寫的是散文外難到就講不出別的詞彙來成就自己新詩主流派的地位了嗎!
不過這個評語"字數少了之後,有更多難度,表達較難精準。或許多一些比喻,會更好。"倒是值得肯定的,這的確是這篇的弱點,當寫完這篇就自己知道了。
寫寫東東主要是發洩發洩一些情緒,又不是要靠這行吃飯。
倒是新詩的主流派該認點真反省一下何謂新詩,不要讓我這個外行人(其他行業)看了都替新詩難過。
(不信邪的話,可以拿新詩文集到街口去散發,保證99.9%最後都在垃圾桶裡!)
今年社會上最流行的話之一就是"馬政府無感",套在新詩上面就是"主流派無感"。
清楚的說就是主流派根本對大眾用的語言無感,盡用自己發明的語言在寫新詩,然後自我安慰的說那叫意象。
居然主流派中還流行來這麼個話"如果不被讀者誤解就不叫做新詩、如果不新就不叫做新詩......"。
反正我又不靠寫東西吃飯,講醬多廢話幹嘛!
說穿了,關我屁事!
馮瑀珊 寫:我想漂浪仔詩友可以更溫和地進行交流。
白羊也只是說說觀點想法,要提到主流不主流。
就有些失焦了。
談詩論藝,禮尚往來,問好:)
塔羅白羊 寫:我可從來就不是什麼主流派,我頂多算是個偏左,潛流一派。
其實我的意思是,如商禽的散文詩的類型,不好寫。
散文二字怎麼會變成帶有眨低意味的字眼了??不大能理解。
散文格式,不好寫,但不是不能寫。
塔羅白羊 寫:字數少了,就不容易表達精確。
塔羅白羊 寫:桃花劫
爹啊!孩兒離家多時,那年春風劫走
桃花,我卻未能返回。而今此地桃花已凋
謝,同樣錯過。
爹啊!部隊裡的長官,帶著一束梅花
來看您。因為擺放太久,我已將梅子醃製
成,一罈濁酒。
爹啊!媳婦很孝順,認真學習做家鄉
菜。據娘和客人們的喜好,我們正努力遺
忘,您的味道。
塔羅白羊 寫:靈魂磁極說
那表示靈魂是有磁極,親愛的,當我貼近你靈
魂之際,你的逃避正解釋了這個科學現象。我
不得不承認,你是對的,當我用盡我的生命中
一切美好,只為了貼近你的一個微笑,卻總是
離你愈來愈遠。哦,那該是因為你和我靈魂太
相近了吧!親愛的,我想你的意思正是如此。
那表示靈魂是同性相斥的,親愛的,當我擁著
你哭泣,我感覺到你胸口強烈的激動,那想逃
而握不住的掙扎就是靈魂吧!誰能說你是錯的
呢?當我用我未來的每一分每一秒的幸福,來
交換你的一個臨別吻,結局仍然不變。哦,定
律就是定律吧!親愛的,我想你的心裡必然也
不願意。
那表示靈魂是有正負極的,親愛的,當我目送
你離開,你的背影也必然和我的背影相斥吧!
我忍不住猜想,或許我是全世界唯一的,不帶
磁性的靈魂,也說不定。哦,那該是上帝的失
誤吧!親愛的,原來一切的錯都不是你我的關
係…
親愛的,原來一切註定錯了!
塔羅白羊 寫:童話白馬
在某一個夜裡,白馬王子騎著白馬踏著夢
而來。白馬王子走到魔鏡和公主面前,白馬一
左一右,王子一真一假。公主問魔鏡:「那一
個才是真正的王子?」魔鏡回答:「我從來不
說真話。」公主說:「我也從來不聽實話。」
於是,白馬舉腳踏碎了魔鏡,碎片散落在草叢
中,在草叢中竊竊私語。
「那是童話。」你說。
然而劇場搬入生活,每個人都是敬業的演
員,童話從此不落幕。於是,我踏著夢,走入
了生活,卻遍尋不著你的白馬。只尋到草叢裡
飛舞的碎片,碎片真真假假,碎片閃閃發光。
塔羅白羊 寫:以及
你的紙告訴我一個觀念
開燈以及失去
熄燈後柳丁思考儲蓄的道理
水份以及腎臟病
醫生切開病體探究
器官以及倫理
於是我們遵守交通規定
斑馬以及紅黃綠
塔羅白羊 寫:這樣的計分方式能客觀表現詩的價值嗎?
塔羅白羊 寫:我的遺憾是,我看到了問題,但我沒有解決之道。
明知道詩的創作若是這樣,只是個空殼。
雖然修辭的路比較好走,但是很難走向一片新的天空。
散文格式的路看似海闊天空,卻又不知方向為何?
我反覆地前進後退,這些年完全沒有走出安全領域。
用熟悉的手法,可以輕鬆容易地寫出幾斗字句來,但沒有生機。
轉身面向荒野,卻不知該從何處開墾?
456 寫:我不知道[散文詩]的概念是甚麼'是在散文裡面置放一首詩'還是把詩寫得長長的就叫散文詩'那白居易的[琵琶行]算不算是散文詩
456 寫:講來說去'漫來流去'就是一句話''無須執著''
因為照你對散文詩的定義'不要說找不到散文詩'連散文都找不到
現代人講白話'寫起詩來像白話也是再正常不過
此外詩技巧是天生的
刻意不用這種''先驗''的技巧(象徵、擬人、擬物、聯想、轉化、比喻、譬喻、暗喻等)
就像叫正常人用手走路一樣
藝術宛如沙灘上的足跡'而藝術理論就是那足跡的偵探者
藝術是艷陽下翩翩飛舞的彩蝶'是藝術理論不斷捕捉的幻影
但
好的詩'現代以前都一樣
有一種讓人主動停下來凝視的覺知
好像按到你心裡的快門一樣
胡言亂語'莫怪'
套大陸同胞網上熱語[握手]
456 寫:浪仔所謂的主流[失]的問題
就是它產生一種影響
崇拜意象'導致有些詩友不斷地堆疊影像
結果不但沒有引起共鳴'詩又晦澀難懂
甚至刻意模糊做為詩主角的[情感容器]
當然高手偶而可以寫得很好
但過度鼓勵會像抽象畫一樣'因氾濫又僵化而進入一種困境
456 寫:我個人並不喜歡大陸興起的所謂[散文詩]
很多現在有名的大陸詩人寫的散文詩
讓我感覺蒼白無力
當然這跟詩的長度沒有關係
也不是讀者沒辦法聆聽作者內心的聲音
而是他們沒有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大自然的聲音是充滿詩意與張力的
路痕 寫:吳俊君先生
看了您的長篇大論後,很想說
是否請您把"詩意"兩個字定義一下?
路痕 寫: 1.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詩意強度為100分。
2.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詩意強度為100分。
3.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恰似一將春水向東流",詩意強度為100分。
4.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意強度為100分。
5.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雲想衣裳花想容",詩意強度為80分。
6.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詩意強度為50分。
7.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詩意強度為20分。
8.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千里共嬋娟",詩意強度為50分。
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詩意強度為10分。
10.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意強度為30分。
11.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詩意強度為60分。
12.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詩意強度為10分。
"詩意強度"......如何定意和量化?是否應說明清楚?
路痕 寫: 1.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詩意強度為100分。
2.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詩意強度為100分。
3.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恰似一將春水向東流",詩意強度為100分。
4.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詩意強度為100分。
5.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雲想衣裳花想容",詩意強度為80分。
6.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詩意強度為50分。
7.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詩意強度為20分。
8.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千里共嬋娟",詩意強度為50分。
9.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詩意強度為10分。
10.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詩意強度為30分。
11.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詩意強度為60分。
12.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詩意強度為10分。
"詩意強度"......如何定意和量化?是否應說明清楚?
漂浪仔 寫:
詩意強度......(詩意的強度具有主觀的感覺成份在內,這問題跑到哪兒都存在。)
......
詩意是主觀的,但我客觀地以只要含有詩化技巧(象徵、擬人、擬物、聯想、轉化、比喻、譬喻、暗喻等)中的任一種,閉著眼睛就先給5分,然後再跟一些名詩句做比較加減,即使如此也是見仁見智。
......
這"詩意"只是我的主觀比較,換個人對詩意的感覺會不一樣的。
漂浪仔 寫:
......
再換句話說,詩意只是一種電化學的反應。
更換句話說,只要測量和統計人類腦波對詩的反應,就可對詩意的強度做出量化分析。
只是,這樣做太不詩意了吧!
吳俊君 寫:
很同意作者對主流的所謂詩排斥非我族類的所謂散文的抨擊。看完了整個討論,版主並無正面回應作者的指斥。這種排斥現象我就很蔑視,所謂新詩正如我所說:或許將詩寫成未填色的畫册,把詩寫成要猜謎,然後,要連點畫圖的連結遊戲的詩就是現代所謂新詩最新的概念。
路痕 寫:謝謝回答。
我當然知道詩意是主觀的,但我問的是您對"詩意"的定義是什麼?
文中您費心對許多古詩詞都"主觀地"打了詩意分數,可見您心中一定有把尺.
這個定義很重要,如果沒有定義,您談論其它的說法都沒了依靠
不過我還是不懂您的意思是什麼?可以為詩意下一個註解嗎?即使是主觀的也好。
漂浪仔 寫:
說到重點了。
愛上詩也有好長一段時間了,非常訝異的是,在所有上過的新詩版裡居然沒聽到有人問過詩意和意象有何差異。以我對詩的熱愛,不可能沒去探究過這個問題,只是我這人不愛寫東西,(只愛鈔票和美女,有夠俗哦!),除非被刺激或有氣想發洩,通常我是不寫東西的。
在跟人談論詩時我用"詩意"這詞,在談論新詩時我用"意象"這詞,(因為目前新詩已被鎖在意象上了,)
基本上我只是用區塊上共同的語言在說話,因為使用非共同的語言還要解釋或定義半天。
看來現在我就得花上"半天"來解釋一下了。
先來簡單看一下兩個例句,古詩-唐·李商隱《無題》,新詩-葉慈《He Wishes for the Cloths of Heaven
》,看看它們有沒共通之處: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
字面的意思是"春天蠶吐絲到死,蠟滴到熄滅才乾"。蠶本來就是春天孵出的,但"春蠶"二字卻可暗喻成"思念、情愛"。春蠶到死絲方盡也可另解成鞠躬盡瘁。蠟炬成灰淚始乾的"淚"原意是蠟珠,但可解釋成坐在燭前眼淚留不停,更可延伸解釋成垂淚到天明。
除了上面的理性解釋外,不難感覺到全句還含有一份揪心而美麗的情感。
But I, being poor, have only my dreams
I have spread my dreams under your feet
Tread softly because you tread on my dreams
我很窮,只有夢
我把夢墊在妳的腳下
輕輕啊,妳踩的是我的夢
(因語言語法的差異不能全照字面翻譯,所以我以詩的角度翻譯。)
雖然文字已經夠直接描述了,但仍可解釋成我願拜倒在妳的石榴裙下,也仍可延伸解釋成妳是我的一切。
只是理性的解釋仍無法解釋那一份美麗的愛戀感覺。
分析上面兩例,不難發現兩個共通現象 1.可多重解釋。 2.具有一份美感。
1. "多重解釋"大致可說是意象。(不過這仍有可議之處。)
2. 那麼美感是什麼?
長話短說,我們可以講"你這人很詩意、這裡很詩意",但我們不能講"你這人很意象、這裡很意象",所以詩意和意象是不一樣的,那麼差異在那裡呢?
舉個例子,"肉麻"和"羅曼蒂克",差別在哪裡呢?
現實生活裡不難發現"肉麻+美感"就是"羅曼蒂克"。
那麼"意象+美感"是不是就是"詩意"呢?
的確,"意象+美感"就是"詩意",詩意傳統以來就是偏向唯美主義。
因為美感發展出了格律,創造出了輝煌的唐詩。
但是人類的感覺有很多,美感並不是唯一的感覺。
李白以意境打破了格律,後來就慢慢發展出宋詞元曲。
如果去分析宋詞元曲的結構,不難發現宋詞元曲的結構和新詩的結構是一樣的。
所以宋詞元曲可說是用文言文寫的新詩,而新詩也可說是白話文寫的宋詞元曲。
也許有人不同意這種說法,但這不重要,重點是詩(詞曲)已逐漸脫離了唯一的美感,發展出其他的感覺。
舉個大家耳熟能詳的例子,岳飛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這裡面就充滿了力感。
現在的新詩更是多感發展,視覺感、聽覺感、味覺感、嗅覺感、觸覺感、新鮮感、詼諧感、恐怖感......等等全出爐了,甚至被火車壓過電鋸鋸過玻璃砸碎的感覺都來了。
這些新詩發展出來的東西就叫意象嗎?
顯然不是,反而更像是美感的延伸,接近的描述語詞就像你用的"情境"二字,就像這幾年流行的情境節目,讓觀眾有身歷其境的感覺。
因為意象抽象,意境卻像是意象的具體化。
加上情境和意境又有交集之處,於是我一直以意境的角度去看新詩,直到目前還沒不可行的地方。
所以自己個人通常就用"意境"二字代替"意象",而且用意境看古詩和新詩,就可一氣呵成,不會出現代溝。
最後,上面留言用"提升意象的技巧"改回我原先真正想用的字"提升意境的技巧"。
路痕 寫:可以為詩意下一個註解嗎?即使是主觀的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