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林宇軒謝予騰綠豆黃木擇袁丞修非白

故鄉又在吶喊,不停的唱著山歌
由這頭至另一頭,蔓延的先靈
它們沉默的臉帶著鬱黑的痛
五官扭曲,佈滿皺紋
就像我身處的街道
一般密集,我只是靜靜的
坐在一塊石上迷惘的盯著它們
直至我猛然的想發出吶喊之時
我已逝去,化作被風化的屍塊
沉寂的痛,才爆發出來
我聽不見自己的嘶吼
卻聽見山歌
它一般蔓延,由這個子孫至另一個

我讀到了控訴與傳承嗎?
還是一種不該。

在詩法上,我們該共同努力的地方是:
似乎連接詞用的多了些。
這也是我一直想改變的地方。

如有說錯,請見諒!

恩是多了些
我一直犯這樣的錯誤
也許是詩較接近口語
所以一直改不過來
謝謝瑞詩友的指正

連接詞用的多會流於散文化,
不過,那也只是學院派的說法。
現代派詩人強調詩是橫的移植,而非縱的羅列。

而事實上是,
很多好詩,
多是縱向排列,

如果要求技巧的精鍊,
那有得要時間的磨合了。

業餘派寫詩人如我,
一向不太求技巧。

所以,
你這首詩,
其實真的不錯喔。

呵呵您的回覆讓我不知所措
是好是壞呢
自己都覺得是好的
至少舒發了心中的穹境及創作的快感

我覺得口語不是不好
是要寫得好太難
容易流於散化....所以一開始希望先精練
才口語 這樣達到口語自然地凝練
比較容易並且有系統

a版這首其實殘痕妹子不完全覺得
單純是口語的問題
還包括了內容上的挖掘.....覺得不夠深入
如果更深入一點 更多一點
或許就會比較沒這毛病才對?

"故鄉又在吶喊,不停的唱著山歌
由這頭至另一頭,蔓延的先靈
它們沉默的臉帶著鬱黑的痛"
>>第一段很不錯 跟最後全部牽起來
有一氣呵成的靈動感....像是翻過一山又一山
曼妙的景姿了

妹子問好a版大哥
其實這種寫法
是意象轉化的問題
能夠銜接得了無接痕
就是化口語的腐朽為詩的神奇
我知道陳雋弘就是箇中高手
他十月份終於難得要出詩集了
各位很可以期盼

相信我們的詩的生命感動
是不需要較計誰出名得快
或誰較優的受青睞
或是出版了
就有什麼了不起

我們只要那單純的
那樸質的
即使醜也美麗
蠢也有禪機

.........

問好兩位

同意文摩大哥的說法!

a版這首的空間跳的小了點,可能想要塑造出縝密的情景吧
呵呵,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