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滴比實際要大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關於前世,夜裡的小河
叨叨述說時
有些姿勢總那麼的憂傷
也曾沙漠的風並不因此責怪
還能泣奔莫不是一種幸福
.
靈魂上游,紅燈區的月色
替鮭魚剖腹一首詩
濃於水的血色寶石清澄後
下游撈月的酒杯,不定時就能撈到
跌落的影子。酒杯可以舉高
而沉沒的依然是沉沒,浮起的總要浮起
.
星子以數十萬光年的緩步
尚未到達的天空
如何定出結果
天空是高了點,有時也未免多雲
雨滴們就紛紛往下跳
.
關於雨滴你說:
那是個誰也抓不住的真相
手掌攤開,它顯然比實際要大
那或許不是真的,說是假象又很不禮貌
答案正在旅行,終有一天
它會回來這裡。或那裡
.
往下跳是個終點
小河也有個不斷到站的海洋
那個必須穿透自己的地方
再往前走,也許不走了
此刻樹的背影裡,有一隻蝸牛
放下背負過的世界,毅然轉頭走了進去
在正與反、是與非之間的空格可以納入許多種選擇來映證答案;但角度是自由的。

問好玄鳥
是的!
對於問題,我們不能帶著答案去閱讀
那樣的話,
視界就此失去閱讀。
一切都將鏡面成反光的黑暗。
玄鳥 寫:是的!
對於問題,我們不能帶著答案去閱讀
那樣的話,
視界就此失去閱讀。
一切都將鏡面成反光的黑暗。
這正正是阿什貝利(ASHBERY)所說的。
他那些難懂的詩,就是為了與讀者溝通。
那些過於明朗的詩,只是在侮辱讀者。
我比較傾向
那些難懂的詩,就是為了聽。
那些過於明朗的詩,只是在說。
有趣的論說
到底各有優點
怎麼會是輕看讀者呢@@
直白也有直白的好呀直接點明
而隱晦的意象增進思考的脈動

雨滴比實際大嗎@@呵呵
末段的蝸牛寫的真是棒!!!
總覺得像是英雄式的離去

問安 小棠
拋卻問題本身來談回答的方式
詢問式回答與答案式回答哪個是正確的。
我個人認為恰當就是正確的

至於末段 蝸牛並未離去
因為作者完成作品後 本身只是第一個閱讀的讀者
他離不去的 提出問題的人將會是第一個被自己詢問到的

問好小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