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天空


「我們是否居住在一片碎裂的天空之下呢?」

「多麼荒謬。你曾在天空中看見過任何一道裂痕嗎?」

「不。我甚至不確定我是否真的看見過天空。我看見過藍天,但那不過是海水在天空上虛偽的裝扮罷了。」

「你看見過夜空。」

「夜空是黑的。黑本身就是不可見的。」

「或許天空是某種透明的流質物體。」

「那麼天空就不是我們所能看見的。
不,
我甚至無法
確定自己
是否能
看見
它。」

沒有人真的知道自己是否看見過天空,沒有人真的知道自己是否居住在一片碎裂的天空之下。或許這個城市裡的每個人都已罹患了一種不可治療的天空碎片過敏症,這正好解釋了他們的悲傷之不可解釋。

或許所有的猜測與臆想終究都會落空。然而一個懷疑論者不應相信任何事情,除了自己堅定的懷疑。
欣賞前半段富於詩意的頡問和辯證

末兩段則過份傾向於說理
弱化了詩質

個人淺見
問好洞爺湖仙人!
洞爺湖仙人 寫:天空


「我們是否居住在一片碎裂的天空之下呢?」

「多麼荒謬。你曾在天空中看見過任何一道裂痕嗎?」

「不。我甚至不確定我是否真的看見過天空。我看見過藍天,但那不過是海水在天空上虛偽的裝扮罷了。」

「你看見過夜空。」

「夜空是黑的。黑本身就是不可見的。」

「或許天空是某種透明的流質物體。」

「那麼天空就不是我們所能看見的。
不,
我甚至無法
確定自己
是否能
看見
它。」

沒有人真的知道自己是否看見過天空,沒有人真的知道自己是否居住在一片碎裂的天空之下。或許這個城市裡的每個人都已罹患了一種不可治療的天空碎片過敏症,這正好解釋了他們的悲傷之不可解釋。

或許所有的猜測與臆想終究都會落空。然而一個懷疑論者不應相信任何事情,除了自己堅定的懷疑。
我原先的想法是,在末尾盡量使用長句,減少使用意象,以說理來增進懷疑的氛圍。看來是沒有成功。

我的體會是,支持懷疑論或者實在論這種事情,重點多半不在提出了什麼理由,而在於心情好不好。
了解

詩的妙處在於暗示
以及隨之而來的歧義性
亦即「以有限寓無限」

說理的文字拿去了暗示
因此弱化了詩質

: )

一起加油~~
洞爺湖仙人 寫:我原先的想法是,在末尾盡量使用長句,減少使用意象,以說理來增進懷疑的氛圍。看來是沒有成功。

我的體會是,支持懷疑論或者實在論這種事情,重點多半不在提出了什麼理由,而在於心情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