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出伊拉克的聯想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美國撤軍伊拉克成定局
與越戰相同模式,與日本侵華也幾分神似

無愧對斑斑血漬的逼視、
或懍於侵略之字形的詰問,
聊抱琵琶半遮面
承認「進出」伊拉克的山姆大叔;
山姆大叔
使我彷彿重又看到半世紀以前的倭寇!

打倒海珊政權的氣壯,
維護美國油源不說的秘密;
又依稀半世紀以前,
大和民族東亞共榮圈的和善。
共榮的和善
旋轉為進出支那人家鄉強摘蘋果的無賴!

八年蹂躪,日本
鐵蹄武士刀進出中國不計其數!
八年氣盡,日本
傷殘疲憊茫然失魂落魄撤出中國。
昨日臉上好不容易
勉強擠出的一絲羞赧和慚愧,
被忽然颳起的美利堅共和國風吹散。
嗯…有其相似之處…
發動戰爭的一方,不管有什麼堂皇的理由,總是不對。
這個比喻有點驚悚.
並列可以造成聯想, 但是原因有差距.

邏輯有問題.
不能因為"發動戰爭的本質是錯誤的"是讀者可接受的前提
便推論戰爭的模式與原因是類似的.

英國與美國是目前最具好戰心態的國家倒是真的.
博弈 寫:這個比喻有點驚悚.
並列可以造成聯想, 但是原因有差距.

邏輯有問題.
不能因為"發動戰爭的本質是錯誤的"是讀者可接受的前提
便推論戰爭的模式與原因是類似的.

英國與美國是目前最具好戰心態的國家倒是真的.


歸納與演繹一直是寰宇中兩大特色,
從一點擴及全面,或從全面約集為一點,取其類似、近似、貌似、神似、
部分或更多,再據以從中「說話」。新詩的比喻聯想尤其無限迂迴。
拙作稱邏輯上不妥,當然言之有理,但也不免失之過苛、過窄,挺束縛的不是嗎?
余意以為,主題沒有失焦,事實沒有扭曲,意涵能夠顯現,就是了。
至於寫得好不好,還請指教。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