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甲﹕髮型與指甲刀﹐短裙與蕾絲睡袍﹐水晶時鐘與青銅日晷
乙﹕河流與風向﹐等高線圖與等壓線圖﹐地誌與水文

當一雙中風的瞳孔在趨近的黑夜前逐漸鬆弛
樹葉間流動來去的形影就那樣不遠不近地觀望
我記得走過許多肢體的森林﹐落葉像雪花
那樣地寧靜﹐我如果凝視﹐應該可以看見
微細光線在山谷間搖晃升沉﹐像疲倦的螢蟲
我想像生命力是雪冰下艱難流動的寒水
什麼時刻日晷劃下鐘點﹐如同季節突兀轉換
冰雪在一阻塞的血管間凍結意識的泉流
如果一個寂寞的面孔在其時思索另一張面貌
永恆是否像停擺的水晶時鐘﹐澄明地保守一片安靜

妳曾否﹐在月黑風高的情境中突兀奔跑﹐遠離身旁所有意外或驚奇的眼光。所有的同情都是一種誤解﹐所有宣稱理解的都是一種託辭﹐妳知道傳越過空氣的溫暖都已經失真﹐時空是那麼凌厲的稜鏡﹐我們從來就不可能信任經歷語言的情感。妳奔跑過月光下銀白樹幹的楊樹林﹐聽見陣風在圍巾盡頭拉扯些起伏的衝動﹐草地就那樣柔軟地向四地伸長擴張﹐沒有盡頭的樹林子在沒有盡頭的夜暗裡涌流如同風暴或是潮水﹐妳聽見腦間微血管的激流沖散碎落的記憶﹐哭聲起來後笑聲落下擁擠著週圍的空白。這個恐怖的夢似的空間已經在時間的切割下碎為荒年的砂土。妳只能奔跑﹐所有奇異與漠然的眼光都是俑都是黏土與瓦礫的俑。

5/20/2009
有些同情很安靜溫柔的投射過來,你不曾察覺也無從拒絕,如果拒絕這些是否意味著,人無需或者還能再依靠什麼。
/俑/與/黏土/ 能否讀成 可再生與再扭捏創造的象徵。通了以後才能解釋為何
//所有奇異與漠然的眼光都是俑都是黏土//


問好ZY兄


綠豆片段讀後感
/所有的同情都是一種誤解﹐我們從來就不可能信任經歷語言的情感。/

是否說明越是真誠的感情越是說不出口?
不知在時間的鍛造之下
俑會否更禁得起轉身後
眼神不再的熱切

也是片段有感
問好大哥
甲:被包裹的,可以是利刃的,如同包裹的時間。
乙:線性的,具風速的,氣流與山河。
很好奇甲乙在此詩裡的連結,因此有這樣的聯想:
甲可以說是人,在時間流逝的意義來說,人本身就像一個俑,綑綁亦發展內在的生命。乙是外在的一切象徵,像風一樣疾行環繞著甲。
生命現象從來就是生與死,以及短暫的過程,在這之間,你只能往前,包括死亡。我們從來不懂永恆真正的意涵。沒有永恆的地圖,卻想追求,這在某種角度上,亦是俑的一種。時間不管多長,一旦入土,我們都將化為有機質。
讀到結尾,我彷彿看到行人雜沓,瞬間定格,多年後輕輕一碰,都化為泥地。
藍丘試讀。也常誤讀。

問好ZY大^^~
多謝綠豆兄﹐小蘿﹐及藍丘從不同角度讀這詩。

寫這首時﹐多少是實驗性的﹐前中後﹐不同形式也不同題材﹐提供了建構張力的跨度。閱讀的可能性﹐是比較廣的。
問好了。
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