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月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挽月》

天氣漸漸的冷了
冷了街燈的盼望
冷了我的凝視
一行無軌的列車駛過寂寥的夜
夜,慢慢的癒合夜歸的風
癒合晚歸的話
話裏有揉皺的冷雨
冷雨晾在台北的街頭
街頭釀起秋
秋,讓這天漸漸地瘦。瘦了

《石雲詩集》2007年11月02日

我喜歡的地方從這裡開始:

癒合晚歸的話
話裏有揉皺的冷雨
冷雨晾在台北的街頭
街頭釀起秋


到這裡結束:

秋,讓這天漸漸地瘦

而。瘦了
我不知道該不該喜歡
就詩的本分而言,是好的登場
但對詩路以來許多重複被演繹的景側
我便不知道是否該鼓掌
可對於我喜歡的開始以及結束
我是以疼愛一窩貓的心情來進入牠的

問好
我是鎏光

謝謝。

我想這部分是因為情緒被矯情造作的關係。一場刻意的書寫,讓抒發顯得有些太過了。
(這是我反覆觀看的結果,應該也是你讀來的感想)

謝謝你的分享,你讓我注意到了改進的地方,這是很可貴的收穫。(又收到一些秘笈了)

謝謝。 (幸福御守) 祝文安。老人敬上。

夜,慢慢的癒合夜歸的風
癒合晚歸的話

這兩行寫得不錯

我發現你貼的詩超多的,你比我用功多了

(萬年奸臣) 老人我啊,閒人一枚,無事就愛凋零些響聲。呵呵。

謝謝分享。祝文安。 (爽) 老人敬上。

如果這詩只是一種臨秋即景的心靈感動
那就瘦了詩意
詩人常會以一些景象來隱喻某些社會現象或事件
詩裡的
「天氣」「街燈的盼望」「我的凝視」「無軌的列車」
「寂寥的夜」「夜歸的風」「晚歸的話」「揉皺的冷雨」

都是可以取代的詞句,都是可以置入特殊象徵的詞句
如果我們以政治語言來取代或是以政治意象來想像
那麼這首詩又會是很夯的政治詩
我想如何解讀這首詩應該以「無軌的列車」來進入
為什麼會是「無軌的列車」?
是脫序的社會?是錯亂的愛?或是某種指涉?
詩人當然有他的一把尺,而閱者也可就各自的經驗與情感來建構意象
而「瘦了」似乎也就成了無可逃避的選擇了

在書寫的當下,我確實是想要描寫一種秋意入叢的感覺。
或許在不經意間,詩也透露了我心底深處對一種不公的吶喊與嘆息。

這就是詩有趣的地方。

讀詩的人可以看到詩的另一個角度,這是一首詩的價值所在,
它超越了作者與讀者,慢慢地擴散自己的味道,這就是文字的生命力。
(所以,我喜歡看法與人不同,因為這讓文學有了活力)

謝謝蚊人大哥的分享。希望這無軌的列車,能夠重回自己的步道。(不管藍色綠色都一樣)

詩的後半段操控的意念與寫法還不是很精準,這一點改進中。

祝文安。老人敬上。 (幸福御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