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園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林宇軒謝予騰綠豆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孤獨園

若見諸相非相,則見

如來 邊境境界如是 走
路 障拱起路標
飄渺在雲霧中的旗影
迎風皆不可取,不可說
長征的賽鴿受刑著翅膀歸依
折返點永遠的原點
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
諸微塵,說非微塵,是名
微塵 無量無盡的振翅起點
無止而無境終點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附記:
一、 本首詩題「孤獨園」借自《雜阿含經卷第一》五陰誦第一(本編目係依據印順長老之研究「雜阿含經論會編」),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雜阿含經卷第一》「五陰誦第一」—–—–一(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如是我聞:>諸經經首均有此語,印度重視聞持,而以此語做為信憑,這句話表示此經為結集者親自聽聞。
<一時>印度人不記時間,以一時表記時間。
<舍衛國>舍衛國是佛陀常住的地方。乃拘薩羅國之首府,在今北印度近尼泊爾處。
<祇樹給孤獨園>為佛道場之一,此園乃須達多長者向祇陀太子買下土地建成以供養佛陀者,其內之樹林則為祇陀太子所布施,故合稱祇樹。<孤獨園>須達多長者樂善好施,經常接濟貧困孤獨之人,故被稱為給給孤獨長者,祇樹林稱為孤獨園。

二、第一段「若見諸相非相,則見」、第二段第一行「如來 邊境境界如是 走」、第三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借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原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須菩提但依身相的虛妄說,如來本此原理,又推進一層說:不但如來的身相是虛妄的,所有一切的法相,如山河大地器界相,凡外賢聖眾生相,有礙可壞的色相,明了分別的心相,這一切無不是依緣起滅,虛妄不實的。虛妄的還他虛妄,如不執妄相自性為可見可得,即由諸相非相的無相門,契入法相空寂,徹見如來法身了。從緣起的虛誑妄取相看,千差萬別,從緣起本性如實空相看,卻是一味平等的。

三、第二段第七行~~第九行「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諸微塵,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無量無盡的振翅起點」改編自《般若經講記》
原文—–—–
「『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佛以三千大千世界為化土,即於此大千世界說法度眾生。大乘佛教,一佛所化的區域,就擴大得多了!本經密化聲聞,所以依大小共許的大千世界說。開示化處的性空,從兩方面說:一、世界,二、微塵。我們所居住的世界,是由無數的微細物質集成的,世界一組合體。集成此世界的微細物質,名為—–—極微的微塵。一般取相的聲聞學者,以世界為組合的假有–—–也有說實在的;而能集成世界的極微,都說是實有的。如現代的科學界,也以為此世界是由微細的物質組成的。

2006/7/7

我一向覺得佛學難入詩。看到人很直白地用詩詞講道說法﹐我就頭大。
這是因為﹐理念上﹐我覺得﹐若見諸相非相﹐落筆已然著相了。這中間有不解之茅
盾也。

但是﹐古禪師大德﹐寫禪詩者,還挺多的。
我的解釋是﹕
1。 傳道心切。
2。他們不是在傳道﹐乃是抒發心情思索﹐作一種很人本(以別於佛本﹐或是道本)的
活動。我相信悟道之人﹐是可以很放心地作個覺了的有情。以是﹐這些禪詩(許多都
是很高明的意象或情境詩)﹐乃是文學作品。

看亮羽這首﹐我很喜歡妳在開始的“諸相非相”與結尾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
正中間﹐丟了一隻賽鴿進去。這裡頭﹐我是這麼理解的。對於“諸相非相”與“凡
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體悟﹐無礙於“賽鴿”式的人本奮鬥。而且﹐這隻賽鴿﹐也遙
引了﹐釋迦在多生多世前﹐為鴿子而犧牲肉身的典故。

我常覺得佛法是一犧牲無我的精神﹐這裡頭﹐不需只重純理論的虛空。我信服證嚴
法師宣揚的慈濟精神。其非滿天鷹鷲下的賽鴿乎﹖

問好亮羽。

飄渺在雲霧中的旗影
迎風皆不可取,不可說

阿彌陀佛 (阿彌陀猴) ,善哉!善哉! (打瞌睡) (有拜有保佑)
(跪拜禮new) 感謝分享!
依我所見

諸相是實 非虛

凡吾所見諸相皆實
他抓得到也摸得著
只是此相非恒相
隨時而變 隨境而遷而已

無常、苦、無我、不淨 是小乘所看到的境界
常、樂、我、淨 才是大乘所追求的境界

ZY 寫:我一向覺得佛學難入詩。看到人很直白地用詩詞講道說法﹐我就頭大。
這是因為﹐理念上﹐我覺得﹐若見諸相非相﹐落筆已然著相了。這中間有不解之茅
盾也。

但是﹐古禪師大德﹐寫禪詩者,還挺多的。
我的解釋是﹕
1。 傳道心切。
2。他們不是在傳道﹐乃是抒發心情思索﹐作一種很人本(以別於佛本﹐或是道本)的
活動。我相信悟道之人﹐是可以很放心地作個覺了的有情。以是﹐這些禪詩(許多都
是很高明的意象或情境詩)﹐乃是文學作品。

看亮羽這首﹐我很喜歡妳在開始的“諸相非相”與結尾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的
正中間﹐丟了一隻賽鴿進去。這裡頭﹐我是這麼理解的。對於“諸相非相”與“凡
所有相皆是虛妄”的體悟﹐無礙於“賽鴿”式的人本奮鬥。而且﹐這隻賽鴿﹐也遙
引了﹐釋迦在多生多世前﹐為鴿子而犧牲肉身的典故。

我常覺得佛法是一犧牲無我的精神﹐這裡頭﹐不需只重純理論的虛空。我信服證嚴
法師宣揚的慈濟精神。其非滿天鷹鷲下的賽鴿乎﹖

問好亮羽。
謝謝ZY大哥悉心解析^^
佛學的話語入詩
我個人覺得可以分三方面來看
一是此句在佛學中的原典原意或新意用在詩中呈現的效果
二是此句和其他佛學語句並列交融用於詩中呈現的效果
三是這些佛學語句與其他新詩詩句同在詩中呈現的效果

在寫詩過程中有幾首確實想將佛學上學到的運用進詩裡跟文友們分享
上課學習時深覺佛學的中觀概念似乎可以言喻又似不能言喻
在越接觸無相或虛妄或如來或「由空入假」「由假入空」這些佛學概念時
就覺得此中化境非常有詩境
覺得佛學的哲思還滿適合與詩結合來詩寫的

將賽鴿置入其中就是希望以上述的第三點--這些佛學語句與其他新詩詩句同在詩中呈現新的效果
ZY大哥的解說意喻高遠
是我這首詩最大的收獲^^
賽鴿不論是否被屠戮
對牠們而言長途的飛行是比賽也是苦行也是刑罰
得勝者的獲得的是榮譽也是下一回要再參加一次長征的酷刑
那是牠們志願或是宿命呢
或是為主人效命
如同ZY大哥說的這裡頭有一種犧牲無我的精神
為了自己的理想求道或得道或殉道者都是孤獨的賽鴿
這詩題來自孤獨園
但賽鴿一旦飛入佛陀的孤獨園會發現那裡一點都不孤獨
因為那裡聽法者學佛者孤苦者寡獨者眾
而且進入孤獨園並非就能見如來
要能見諸相非相,才能得見如來
見諸相
即孤獨....見不到如來
非相
即不孤獨....則見如來
此中奧妙當真有趣 (bingo)

楓‧夜楓 寫:飄渺在雲霧中的旗影
迎風皆不可取,不可說

阿彌陀佛 (阿彌陀猴) ,善哉!善哉! (打瞌睡) (有拜有保佑)
(跪拜禮new) 感謝分享!
楓‧夜楓看過養鴿子的主人用旗杆訓練牠們吧 (衝刺運球)
這旗影指的是賽鴿的心理目標或制約投射
不可取倒不是一般說什麼人什麼事不可取
而是不可摘取觸碰之意 (石化)

山中野樵 寫:依我所見

諸相是實 非虛

凡吾所見諸相皆實
他抓得到也摸得著
只是此相非恒相
隨時而變 隨境而遷而已

無常、苦、無我、不淨 是小乘所看到的境界
常、樂、我、淨 才是大乘所追求的境界
謝謝山中野樵評析^^
在目前學習的課程中
發現佛學幾大宗派對於一些佛法見解似乎不盡相同
目前學到的天台宗是講<圓教>
主旨是認為許多佛學觀並非對立的
例如並非無的另一邊就是有
並非生的另一邊就是死
他們認為是互相緣生的
也就是說無包含著有有包含著無
生包含著死死包含著生
就像是我們現在雖是活著
但我們的細胞卻一直不斷在死去呀
我們雖肉體死亡了實則卻往佛那裡新生了
所以說在天台宗來說
或許實相虛相都是一體兩面
端看你從那個角度看它
天台所宗由空入假由假入空
所以天台認為必先進入假相界....這是一種修行
凡人的修煉...凡人必經之途
才可能提昇到空的境界
所以進入<假>是因緣

你說的只是此相非恒相
隨時而變 隨境而遷而已
確是如此
老師是跟我們說此相非恒相這就是無常
就是會帶來煩惱
因此要破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