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星光約會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悄然花葉
輕挽街燈投射的眼光
每一步音階
迸出波紋戀著

就這樣靜靜神往
侵蝕夢寐小丘上的流光

若不是知道你是學畫的。
這一篇,就不懂你在寫什麼了!

怎麼沒配上插圖呢?
你寫東西和我一樣,都會不自覺地,製造出一個畫面。

不過,若是想單純用文字感動人。
這裡所用的文字,還太精簡,不足以傳達那個感人的畫面。
畢竟,圖象比文字更直接。文字的傳達比較抽象,有時需要多一點的細節才行。

塔羅白羊好:

這一篇沒有圖真的有這麼難理解嗎?還好吧!

/文字的傳達比較抽象,有時需要多一點的細節才行。/
要寫多一點細節我不是不會,只是我還是習慣寫短短的詩。

有個問題想和你討論:
/你寫東西和我一樣,都會〝不自覺地,製造出一個畫面。〞/
如果說這一這首詩沒有搭配插圖,但在文字裡有一個畫面出現,那這樣對讀者來講是好還是不好呢?

對寫詩的人來說是好還是不好呢?

仙檬子 寫:
有個問題想和你討論:
/你寫東西和我一樣,都會〝不自覺地,製造出一個畫面。〞/
如果說這一這首詩沒有搭配插圖,但在文字裡有一個畫面出現,那這樣對讀者來講是好還是不好呢?

對寫詩的人來說是好還是不好呢?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我想,每一個寫詩的人都想追求的
王維之所以詩中有畫,多多少少也因為他同時也是一個畫家
當然,文字裡有一個畫面出現,應該不是壞事

學畫的人,在使用文字的時候,會有多一點點,以畫面想像優先
然而才書寫出文字來輔助的感覺
沒有什麼不好
但,一件事,沒有全然好,也沒有全然壞
以畫面優先的表達,可以引導讀者進入作者的畫面,但是
也因此讓讀者的自由想像受到一定的限制

這是個天平效應,一頭低,另一頭則高
所以,有失有得
這樣的寫作是優點,同時也可能是缺點
比較容易出現的弱點是「僵」化的想像空間
就像成名畫家的畫風,常常終其一生都闖不出第二條路

我也不是說,這樣不好。只是
是不是不要這麼認命地,把自己給限制住了。
試試,也許能有另一條路
如同畢卡索終其一生都在努力打破自己的規則

塔羅白羊好:

總之,你的意思是說詩裡要有畫面是可以的但不宜太多,以免讀者對那首詩會缺少了很多的想像。

那我有個問題來了,如果詩裡的畫面不宜過多,那應該什麼要多呢?

難道每個寫詩的人,寫詩的時候都是不需要考慮畫面的嗎?但是為什麼詩讀起來都像一篇故事呢?

看完了你的這一大段話,我愣了很久,我的心彷彿被龍鬚糖的絲給纏住了,思緒像那軟綿綿的糖心,一種〝亂〞開始出現。

仙檬子 寫:塔羅白羊好:

總之,你的意思是說詩裡要有畫面是可以的但不宜太多,以免讀者對那首詩會缺少了很多的想像。

那我有個問題來了,如果詩裡的畫面不宜過多,那應該什麼要多呢?

難道每個寫詩的人,寫詩的時候都是不需要考慮畫面的嗎?但是為什麼詩讀起來都像一篇故事呢?

看完了你的這一大段話,我愣了很久,我的心彷彿被龍鬚糖的絲給纏住了,思緒像那軟綿綿的糖心,一種〝亂〞開始出現。
這麼說好了。
我覺得,應該是要給讀者「想像自己畫面」,而不要引導讀者「了解我的畫面」。

那個畫面,應該是很多可能的,每個人都能想像出一套自己的畫面。
作者所給的「實景」應該逐漸淡出,把干擾減到最小。

你和我都有一個同樣的問題,就是會引導讀者進入我們的世界。而非讀者自己建築的世界。
這也是我近來的體會,與你分享,希望有助你的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