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鬼啊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林宇軒謝予騰綠豆黃木擇袁丞修非白

情鬼啊

非生非死戒陰陽。難渡江,溺迷惘。
神恨世人,彼岸舟無槳。
上帝已死永劫至,愛無變,請推窗。

如信如望憑添傷。魑魅倆,痴魍魎。
戀戀人間,空留魂茫茫。
百年孤寂緣虛無,幽冥界,葬淒涼。



附記:
一、 本首詩引用宋詞「江城子」格式,但未諧「江城子」格律。

二、 第一段第二行「彼岸舟無槳」中的<彼岸>,借自德國哲學家尼采學說「超人」—–——人生就在動物與超人之間,人與超人之間只有一條繩索,繩索下面是無底的深淵,人生就應該嘗試著走過那條繩索。這嘗試的勇氣是做超人的先決條件,人生就得有跌下深淵的勇氣,超過去或是跌下去,只有這兩條路。不冒掉下深淵的危險,就永遠是凡人,冒了危險,而又走過了繩索的人才是超人。超人Ubermensch的原義「走過去了的人」,尼采用這「走過去了的人」為人類的典型,因為他像迪奧尼西奧,從「此世」走向「彼岸」。

三、 第一段第三行「上帝已死永劫至」中的「上帝已死」借自德國哲學家尼采學說「上帝已死」—–——尼采要實現超人,要毀滅過去之歷史,用的方法是極盡嘲弄詆毀宗教之能事,他說過「如果沒有神,則什麼事都可以做」,因為人要自己去決定自己的前途,唯一的條件是「神已死亡」,讓人自己為自己打算。人自己要決定,究竟要不要冒著掉下去的危險去走那根通往超人處的繩索。就在一個人決定選擇自己的命運時,宣佈了神的死亡。「上帝已死」一方面表示過去形上學已走向末路,(海德格)。我們的哲學不應該再走抽象普遍的路子,一方面指出德國民族之所以墮落的原因。尼采以為,要復興德意志民族就必須放棄以前的信仰,放棄信仰所帶來的一切倫理。

四、 第一段第三行「愛無變,請推窗。」中的「愛」與第二段第一行「如信如望憑添傷。」中的「信」、「望」引自基督教的本質核心思想,分為兩部份:「核心概念」與「神—人關係」。
【核心概念】—–信、望、愛。
「信」—–——在宗教中,首先指的便是信仰,是指對一個神聖對象毫無保留的獻身,是全人格的關注與信賴,有了信仰才能產生一種「信心」的態度,在獻身之後對於上帝毫無保留地信賴將使信徒毫無疑惑地面對挑戰,同時對於克服挑戰有絕大的「自信」,知識上的「相信」與宗教的「信仰」是不同的,知識上的「相信」強調「眼見為憑」,宗教上的「信」卻是「信而後可見」。
「望」—–——是「仰望、盼望、希望」。當一個人真正地信了之後,他必然能以仰望神的那種熱情來面對他的生活與工作。真正的基督徒偶爾會沮喪,有時可能會低潮,但是他絕不會失去希望,對上帝越有信心的人,對未來越有盼望,越能以希望的新眼光來看待世界、詮釋苦難。
「愛」—–——在聖經中說「最大的愛」,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愛」是所有人類行為規範的最高標準。在聖經中的「愛」指的是不計報酬的「犧牲之愛」。而這種「愛」,人本身是沒有的。因此人必須「效法」神來學著如何去愛—–這就是基督教倫理的核心。愛不只是一個標準,更是一種「不斷提升」的過程,真正的「愛」是結合「信」與「望」兩者而外顯出的,愛要提升,則信與望得先提升才行。
【神—人關係】—–——神與人是不同的,兩者之間有無法跨越的鴻溝——人終究為世人,無法變成神。但是基督教也談「自我超越」,人的不斷「自我超越」是為了讓自己越能自我完全實現,人之所以得以不斷「自我超越」,乃是神在人的心中,助人不斷打破自我的鴻溝與設限。基督教強調神會與人同在,幫助人提升自我存在價值,但是就算神存在於人的心中,他只是「新造的人」,人絕對無法變成神的。
————以上引自真理大學宗教學系蔡維民教授著《基督教概論——永恆與心靈的對話》(2001),頁11~~14。

五、 第二段第三行「百年孤寂緣虛無」中的「百年孤寂」引自拉丁美作家馬奎斯小說「百年孤寂」。

六、 第二段第三行「百年孤寂緣虛無」中的「緣」借自佛陀釋迦牟尼的佛法「八正道」中的「正見」—–——八個解脫八苦「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生、老、病、死、五蘊熾盛苦」鎖鏈的辦法: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正見」是關鍵—–——佛說「甚深緣起法」之「正見」—–——此法甚深:「此甚深處,所謂緣起。」、明白原因:「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謂無明緣行,行緣名色……。」大乘佛法的重點:「回小向大」、「緣起性空」、「借空起用」、「入無住涅盤」、「眾生皆有佛性」。

七、 第二段第三行「百年孤寂緣虛無」中的「虛無」借自存在主義五個假定中的「虛無」。—–——一九四三年法國存在主義學者沙特發表的《存在與虛無》中,沙特把存在劃分為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自在的存在」和「自為的存在」。所謂「自在的存在」指的就是「外部世界」,所謂的「自為的存在」指的就是人的意識。
「自在的存在」有三個特點「絕對性」、「獨立性」、「封閉性」。第一點「絕對性」—–——沙特認為,「自在的存在」是一種絕對的無條件的存在。它的存在是沒有任何理由的,它就是它自己現在所是的東西。它僅僅自在地存在著,並無其他的意義。「自在的存在」沒有任何規定性,它既無規律又無秩序,它是一個既無原因,又無目的,充滿偶然,一片混沌的荒謬世界,一個巨大的虛無。對於這樣的世界,人們根本不可能提出世界存在的原因是什麼,世界存在的目的是什麼等一類的問題。
「自為的存在」有四個特點「非實體性」、「否定性」、「超越性」、「暫時性」。第一點「非實體性」—–——沙特認為,「自為的存在」不是實體性的主體,也不具有客觀事物的任何特徵。沙特反對把意識解為精神實體,說笛卡兒在本體論方面的錯誤就在於此。在沙特看來,意識不是主體,而是顯現,它既無內容,又無本質,它什麼也不是,什麼也沒有,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意識意識就是「虛無」。因此,「自為的存在」的特點就是它的「虛無性」和「非實體性」。意識是虛無的內容,虛無是意識的特點。
法國亨利派爾教授在「當代法國小說」裡對存在主義者強調的幾個觀念,有清晰扼要的說明—–——第一是虛無的觀念。
第二是面對虛無,人有荒謬的啟示:因之存在主義者的第二信條是人渴望理性,但他發現流行的卻是非理性。
如卡繆所說,人內心中有對「明晰清澈的強烈需要」,而面對的卻是混亂與黑暗。人希望幸福快樂,而生活的情形卻很難獲得。人願有個監視他和有危險時警告他的神(presence),但是上蒼(henvens)和祂的「永恆沉默」卻使人充滿恐懼。存在主義者強調帶著嘔吐侵入他們的胃和頭內的那種荒謬。他們受到一種真正的哲學姿態的引誘----如諾瓦里斯稱謂的自殺。但是自殺只是近於抑制一個合理的勇敢的能夠獲得一個明晰清澈的因素—–——這個因素敢於反抗一個盲目宇宙的荒謬無理性。
跟叔本華以前所曾做過的一樣,卡繆拒絕了自殺,他歡迎齊克果的自相矛盾,齊克果在他1838年這一年的日記裡,讚美自相矛盾是智性生活的特權和偉大思想家的品質的證明,有公開宣布明日之真理的能力。
存在主義也主張跳躍,不是信任之跳躍,大步越過理性而到達「絕對的自相矛盾,基督教」(齊克果),而是一種躍向他人的超越。

存在主義第三個假定是無神論。存在主義者假定發生的每件事好像上帝不存在,他們在尼采的「上帝之死」裡汲取了這些影響。
存在主義的第四個信條就是那著名的斷言:存在先於本質。
存在主義第五個基本原則是人的自由,它是根本的,一如它是未經證實的。—–———–——以上引自「現代歐美文學概述--下集」第二章存在主義重要作家卡繆,頁108~~~頁147,何欣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十月


2006/8/5

亮羽 安啊
裡頭的居士
可真會牽牛啊
:shock:
瘋海 寫:亮羽 安啊
裡頭的居士
可真會牽牛啊
:shock:
瘋海好哇….好口愛啊….你剛送完紅蛋唄….這張是你滿月的相片吧^^果然是值得慶賀啊恭喜恭喜 :P
唉!牛牽到台北還是牛
我不是愛牽牛是愛鬼扯
阿彌陀佛
就是生前造了太多口業
才會被打入六道輪迴的地獄道

現在是地府放我們暑假(今年閏七月所以可以多放一個月暑假,賺到了^^)
才鬼門開讓我們出來地面透透氣曬曬日光浴
順便參加地府舉辦的東南亞七國豪華狂吃祭品美食狂歡好樂迪鬼哭團
到此一遊
很開心認識你這新朋友
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這團呢
下一站是大陸的著名景點蘭若寺(鬼界一級保護古蹟)
聽我地府的獄友小倩說還不錯玩^^
現在跟團只要金紙十張銀紙八張
鬼友(我)介紹還有八折優惠喔
<轉貼>淡真大校園鬼故事

淡水某兩校淡X大學與真X大學(簡稱淡真大),共同留傳著一個鬼故事

據說一到晚上12點以後,校園池邊就會出現一個白衣長髮,面色慘白的年輕女子游蕩,逢人便問:現在幾點了?聽過的人無不毛骨悚然,心驚肉跳。後來才知道,這個女生是幾年前投湖殉情的學姐。

某日正午十二點,一個菜鳥新生來池邊納凉,忽然感到一陣冷風佛面,一位白衣長髮的年輕女子飄搖而來,站在他面前問他:現在幾點了?

菜鳥新生大驚:你,你,你怎麽會在白天出現呢?學長都說你晚上12點以後才出來的啊!

女子嫣然一笑:小學弟,你有所不知啊

你說的那個女生是我夜間部的學妹,我是日間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