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老院那間小房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林宇軒謝予騰綠豆黃木擇袁丞修非白

《那座老院、那間小房》

夜涼似水,明月中天。老院裏樹影婆娑,小房裏燈光暗淡。滿屋子的人,滿屋子的煙。多麽熟悉的氣味啊,我不由得低頭、聳肩,仿佛又前來接受批判。一聲二牛叫得我心頭直顫,一雙糙手握得我鼻子發酸。看著當年的小夥伴,我又回到了從前。摸摸你的光頭,拍拍他的雙肩,你給我一掌,我打他一拳。說起當年的趣事,笑得人涕淚漣漣;提到早逝的同伴,屋子裏一陣黯然。也侃經濟危機、以巴和談,再說改制、下崗、賺錢。開口生態農業、期貨市場,閉口光合作用、野生資源。現今的農民啊,真是得刮目相看。爐火乏了再添,茶水淡了重換,一袋煙接著一袋煙,聊不完的現在,侃不盡的從前…… 玉兔西去,雄雞叫天,幾番告辭,多少流連,一句句珍重,一聲聲再見,伸出手來,讓我們拉勾相約來年。

散文格式,平舖的情感。易懂是優點,也是缺點。因為易懂,也容易忘!

前幾週看了幾篇文章,有關「第三條道路」的文評。
才了解,大陸詩的其中一種發展路線,及其他各風格間的走向。
由於主導的想法不同,海的這邊和那邊,寫作的方向完全不一樣。

台灣這邊的教育普及化,和多元資訊的爆發,詩的寫作,並不以普遍易懂易感為最高指導原則。從事詩寫作的人,有很多具有藝術性,開創性想法,主張詩意與象徵為重的人也多。
看不懂,是讀者的問題,是感受性不夠的問題,寫作者並不會特意去迎合讀者。
故,台灣的寫手無不「以有限喻無限」為目標。

其實,透過網路的交流,二岸相隔數十年的文學距離,應該可以很快拉近。還希望遁翁常出現在這裡,與我們交流。

不同的社會文化結構,不同的讀者群造就了兩岸文化走向的差異。完全同意斑竹的意見,學習了。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