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死亡 第二章:神話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林宇軒謝予騰綠豆黃木擇袁丞修非白

八、以獵人之名
~凡我獵過的,都以最完美的姿態而死。

以陷阱作為開始
一位獵人
那慣用的本事。
披著腥羶的皮毛
徘徊潔淨月光下
在不毛的心底深處
低頭,偷偷塞下幾口雪,果腹。

就這麼等待著自己
化作一頭獵物。

一陣聲響
來自宇宙的深處
又像自耳裡發出。
你是如此警覺而又睏倦的
把自己禁錮在瞄準鏡的最遠處

直到身旁的你的影子
傾聽中頹然倒下……

幾粒燐火自夢境的傷口
冷冷竄出
如是昨夜
星光的數目。

九、以火之名
~你說:我所燎原的,不過是神的遺跡。

你的出現一如
數不盡的慾望之蛇
大地上扭攪翻滾著
一種祈雨的儀式
單純之渴
在靜物間滂沱開來
你一步步所走過的地方--
無法洗刷的
神的血跡。

你,那黑暗所遺棄的孩子
其實並不如此懼怕孤寂
而只是如此寒冷的
擁抱著神遺於世上的凡骨
伴隨摩擦的文明
在漆黑的洞窟中呀呀學語

我曾一度誤認
那是最早的哭泣。

十、以救贖之名
~信仰是一件無色無味的糖衣……

你所謂的交易
無非為了製出那滴
最遺忘的配方
以最脆弱的心靈去包裹
在最堅硬的地方
咬破。
然後是流出的哭泣

因為無法解釋
所以救贖
『我們無法因為成就那些因
而吃下這些果。』
神說:『這是奉獻的真意。』

你終其一生
都在搖動著那只糖罐
直到某天
發出聲音。

十一、以樹之名
~沉默,是最神聖的了解。

你張顯任何可以影子的
青春、回首或一些些能夠歡笑的時間
以便捕捉死亡的瞬間。

旁人眼中
你卻是靜止得一如
沉思的樹了
任性的凋零
祇因為風的緣故。

在沉默前一刻
不意翻開一本旅人的童話:
有一位叫做樹的孩子,他每天唯一能做的事,就是
站在路邊,站在那不起眼的路邊。他沒有朋友,所
以他不會說話;沒有眼淚,所以他無法哭泣。他只
有一頭易落的濃髮,從小,他便給它取了一個名字,
叫做秋天。

你是如此心滿意足地闔上那本無字之書。
離冬天還有半刻
你說:已足夠讓我
鋪滿來時的那個季節。

十二、以門之名
~在黎明前,你看見的那道光,不是神蹟。

你是掌管一切的奧秘
一扇門
從故事離去後一直沒有開啟。
一扇咒語之門
藏在鏡子背面:
凡在鏡中照不出容顏的
我將為你而開啟。

一陣風吹開黑暗的裂縫
一個影子閃身而入
趕在鏡子察覺之前
摀住自己雙眼
(那道裂縫一直張在那裡)
鬆了鬆喉嚨:

咳。話說一段謎語
題目我忘了。
繼續。話說一個謎底。
門。

十三、以時間之名
~所以,我們追趕時間,只為了讓昨天離我們更遠。

夜晚,我們逐夢而居
逃避現在式的追趕
游牧於意識之外的民族
寂寞是眼角的北極星。

我是睡著了
卻把風聲喚醒
一匹匹低過羊群的夢草
揮別著馬蹄的哀傷
而你哭泣
遠在我聽不見的地方。

那是昨夜的嚼鈴聲
當我們並不明白流浪的廣義
是否就是跟隨著未來過去式的
明天,如此簡單。

然而日子就是這麼建造的
白天,當我們居夢而築。

十四、以掌之名
~宿命,是孤獨的代價。

而又該是怎樣的黑暗讓光疲倦於穿透
你的宿命
一種你反正了些甚麼
甚麼也不能正反的哀傷。

無際之海
我們仰泳在墜落的天空裏
像一座座失去方向的藍鯨
噴發出絕望的哭喊
那比晚雲還要孤獨的

迷霧,飄向觸手可及的天邊
一線比死亡還要單音的遠方。

因為流淚
我們在海中緩緩升高。
當天空漸漸合攏於額間……

你說:『別怕,這不是夜。』

十五、以手語之名
~傳說,手語,是神來過的唯一證據。

我們蹲在溫暖的屋子角落
像一袋袋沉甸的馬鈴薯
桌上有一盞燭
一些空盤子、幾句禱告與破舊的聖經

沒有食物
這使我們感到飽足。
大家手牽著手
像藤蔓圍繞著落日中的日晷儀
讓光靜靜梳過我們
緊握的秘密。

那些看不見的神諭
凝固在燭火周圍
發出半透明的聲音
光的氣味
天堂是如此陌生得熟悉。

當一切熄滅之時
我們將彼此的雙手收回
一如開始
靜默地交叉在胸前。

〔存在的死亡 第二章:神話〕相較之前〔存在的死亡一~七〕 
要來得洗煉
且嚴謹無贅字可挑的深寓其中 

賞析如下
尤以紅字圈選部份:
八、以獵人之名
~凡我獵過的,都以最完美的姿態而死。

以陷阱作為開始
一位獵人
那慣用的本事。
披著腥羶的皮毛
徘徊潔淨月光下
在不毛的心底深處
低頭,偷偷塞下幾口雪,果腹。

就這麼等待著自己
化作一頭獵物。

一陣聲響
來自宇宙的深處
又像自耳裡發出。
你是如此警覺而又睏倦的
把自己禁錮在瞄準鏡的最遠處

直到身旁的你的影子
傾聽中頹然倒下……

幾粒燐火自夢境的傷口
冷冷竄出
如是昨夜
星光的數目。
極欣賞此段 以獵人 被獵物
喻事喻志業的陳明已見
有凝重深情的寄盼於詩行間
且無
習常自栩,濃厚主觀意識的說教意味。不阿不諛的易貼近人們心聲

九、以火之名
~你說:我所燎原的,不過是神的遺跡。

你的出現一如
數不盡的慾望之蛇
大地上扭攪翻滾著
一種祈雨的儀式
單純之渴
在靜物間滂沱開來
你一步步所走過的地方--

無法洗刷的
神的血跡。

你,那黑暗所遺棄的孩子
其實並不如此懼怕孤寂
而只是如此寒冷的
擁抱著神遺於世上的凡骨
伴隨摩擦的文明
在漆黑的洞窟中呀呀學語

我曾一度誤認
那是最早的哭泣。

賞析紅字部份 以火以蛇的燎原如欲望之翼的煽動
煽動其後段部份的
如曾經誤以為永恆的取向
而道出那面存在
幻鏡中的 誤以為。(實也有著一份皎潔初心,付諸其中的歲月啊)  

十、以救贖之名
~信仰是一件無色無味的糖衣……

你所謂的交易
無非為了製出那滴
最遺忘的配方
以最脆弱的心靈去包裹
在最堅硬的地方
咬破。
然後是流出的哭泣


因為無法解釋
所以救贖
『我們無法因為成就那些因
而吃下這些果。』
神說:『這是奉獻的真意。』

你終其一生
都在搖動著那只糖罐
直到某天
發出聲音。

救贖 往往也意味著某種交易
如靈魂之於撒旦的欲望
如靈魂之於苦難的洗禮 而後方臻至無欲的心靈淨土

其眼淚 遺忘的配方
總遠如天堂般
難取人間的一瓢忘川而腸飲著冷暖記憶

十一、以樹之名
~沉默,是最神聖的了解。

你彰顯任何可以影子的    
青春、回首或一些些能夠歡笑的時間
以便捕捉死亡的瞬間。

旁人眼中
你卻是靜止得一如
沉思的樹了
任性的凋零
祇因為風的緣故。

在沉默前一刻
不意翻開一本旅人的童話:
有一位叫做樹的孩子,他每天唯一能做的事,就是
站在路邊,站在那不起眼的路邊。他沒有朋友,所
以他不會說話;沒有眼淚,所以他無法哭泣。他只
有一頭易落的濃髮,從小,他便給它取了一個名字,
叫做秋天。

你是如此心滿意足地闔上那本無字之書。
離冬天還有半刻
你說:已足夠讓我
鋪滿來時的那個季節

甚為喜愛此段
圈了枚 既溫馨又有如孤星淚之謎的
索求涉世的內心答案..而引發哲省的嚼味推敲裡...

ps:
又,句首 該是彰顯而非張顯吧...還是不二家另有涵意所指

十二、以門之名
~在黎明前,你看見的那道光,不是神蹟。

你是掌管一切的奧秘
一扇門
從故事離去後一直沒有開啟。
一扇咒語之門
藏在鏡子背面:
凡在鏡中照不出容顏的
我將為你而開啟。


一陣風吹開黑暗的裂縫
一個影子閃身而入
趕在鏡子察覺之前
摀住自己雙眼
(那道裂縫一直張在那裡)
鬆了鬆喉嚨:

咳。話說一段謎語
題目我忘了。
繼續。話說一個謎底。
門。
此段 有著內視鏡的觀照
亦如古往今來的紛沓裡
且於首段伏筆 命運掌握自己手中的警語 寄語曙色
於末段 複沓環迴地
又留下另一則謎題 
讓讀者自己揣測的臆想空間..

十三、以時間之名
~所以,我們追趕時間,只為了讓昨天離我們更遠。

夜晚,我們逐夢而居
逃避現在式的追趕
游牧於意識之外的民族
寂寞是眼角的北極星。

我是睡著了
卻把風聲喚醒
一匹匹低過羊群的夢草
揮別著馬蹄的哀傷
而你哭泣
遠在我聽不見的地方。

那是昨夜的嚼鈴聲
當我們並不明白流浪的廣義
是否就是跟隨著未來過去式的
明天,如此簡單。

然而日子就是這麼建造的
白天,當我們居夢而築。

========== 咦...不對啊? 不二家
           我本將此詩 與馬戲班po的一併對照而回應
           怎麼有所出入 => 在排序方面
           可否請不二家 確定一版本後
                        冰夕再敘回應(以免倒錯此詩文脈絡而回覆)
沉默,是最神聖的了解。
沉默有兩種
一種可發音而未發音者
另一種是不可發音而發音者

沉默前
我们無法了解神的語言
沉默後
我们無法言述其間

引言不只是一種解釋
基本上
是為了讓讀者能夠與我一起寫而做的暖身了
這是與第一章神曲差異之處
以獨立的思考模式架構讀者的創作導向
是我的初衷--
一種文字外的實驗
最近在忙這個了 :)

冰夕朋友
總是感謝您的指點與深層閱讀
尤其
是我創作的強大動力阿
謝謝您給予一起討論的機會


ps.順序沒錯,數字忘了更改了,已一併改正之
在我想來,閱讀同首詩的每每
往往都會有不同的心境感受
尤以第一回
與第五、六回的同讀一首詩,而有著不盡相同的感受一般...
(許是疏忽、許是未聞道深層涵意、許是尚未經歷詩中境況,皆有可能...)

所謂耐讀的詩,也即十年前;與十年後的同首詩
我想都有著耐人尋味的冷暖,在歷經時間、環境的整合後
所深深感悟、體認一首詩的箴言與否?雋永與否?乃甚寓言後的預言。

很欣慰不二家的詩,有著迅速進化的過程
從情詩而擬物 
漸進`知`與`哲`的深層探索,仍持有柔軟心的肉身而發聲的貼近閱者。


如我第一回閱讀 十一、以樹之名 /~沉默,是最神聖的了解。
祇以倉促前段的故事性所引,卻忽略了回過頭來看
使人溫懷甜沁於感激曾擁有過的末段 如下:

你是如此心滿意足地闔上那本無字之書。
離冬天還有半刻
你說:已足夠讓我
鋪滿來時的那個季節。



總的來說,是不二家詩質引人鑑賞的共鳴,使之珍惜這份難得的優質創作潛力~
關於不二家提到的創作動力來源,我想也息息相關著此間施與受的同等
同等於我曾受惠許多前輩、先進的錯愛而傳承,感念此間來時路的同等
(啊!是我冥頑朽木呵
 但至少還保有份愚魯的熱忱,撒野於斯的嘮叨閱感:)



又,關於不二家說到:
引言不只是一種解釋
基本上
是為了讓讀者能夠與我一起寫而做的暖身了
這是與第一章神曲差異之處
以獨立的思考模式架構讀者的創作導向
是我的初衷--
一種文字外的實驗
彷似連鎖反應的地雷
一枚枚炸開 以獨立的思考模式架構讀者的創作導向 而逕自獨立的個體
(這不禁使我聯想到洛夫的《石室之死亡》,並不意味死亡的反觀人間百態的浮世眾生相所勾勒,引爆內心深層的企及...呀呀呀,忽地想到~不二家的[存在的死亡]是否也有此意味的著墨其中呢? :)



又,關於〔存在的死亡 第二章:神話〕我會陸續匯整中~ 
請不二家靜心稍待,因我還舉債數首詩未整理趕稿中。怠慢處,還請見諒:)
關於冰夕詩友前言:
彷似連鎖反應的地雷
一枚枚炸開 以獨立的思考模式架構讀者的創作導向 而逕自獨立的個體
(這不禁使我聯想到洛夫的《石室之死亡》,並不意味死亡的反觀人間百態的浮世眾生相所勾勒,引爆內心深層的企及...呀呀呀,忽地想到~不二家的[存在的死亡]是否也有此意味的著墨其中呢? :)


對此,晚輩的見解是前輩詩人洛夫之石室之死亡乃在靈魂的層面上做"透視形式"的向下鑽探,務使靈魂與意像物之頻譜找一有依歸的"共存點",站於此點上作感度的視野延伸,其內蘊的"獨有性"正式造就其晦澀的原因之ㄧ,換而言之,是一不可避免之必然發生,讀者要的不是在文字上做讀解,反倒是一種靈魂經驗的共鳴,這也是我每隔一段時間再次閱讀石詩感受到己身另一角度的打開,甚或被其詩所反覆窺伺的主要原因。
然,晚輩著手此詩,與石詩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採取以"延燒"的方式,藉以單一點做可能的放射,一種類似火焰的元哩,較前輩詩人洛夫宛若水晶的折(哲)射表現是相異的。此詩含有許多晚輩"泛義式"的取角方式,搭配一些"強迫感想"之語言:例如引言之"放肆定義",企圖產生讀者必然的"質疑感",進而造成讀者因此而參予自身對此詩的共同創作,隱隱然讓詩之火焰得以真正的"燎原"了。
大膽自剖,還請諸位詩友莫怪,更感謝冰夕朋友的慧眼之待阿

    
        祝 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