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艾》

薄雾徐徐散开
蓝色的山冈下
老家的门楣香气缠绕

这个时候
地气上升,雨水下降
在中间,习俗的光环呈现和平
一种美丽遍地流淌
我篷门筚户的姐妹
怀揣体香的姐妹
她们正赤足趟过一条明亮而微凉的小河

从三岁开始
我就避开了邪气
苦苦的,香香的
艾,可以肯定
她们与我的成长有关
与我你辈的劳动也有关

这五月里捐出的单方
又一次挽回了相思的疾病
悬艾,悬艾
我在低洼处按住心跳
然后不停地往上跑

薄霧徐徐散開
藍色的山岡下
老家的門楣香氣纏繞

這個時候
地氣上升,雨水下降
在中間,習俗的光環呈現和平
一種美麗遍地流淌
我篷門篳戶的姐妹
懷揣體香的姐妹
她們正赤足趟過一條明亮而微涼的小河

從三歲開始
我就避開了邪氣
苦苦的,香香的
艾,可以肯定
她們與我的成長有關
與我你輩的勞動也有關

這五月裏捐出的單方
又一次挽回了相思的疾病
懸艾,懸艾
我在低窪處按住心跳
然後不停地往上跑

高峰好

這些日子以來
日日都可看見您發表的詩
這樣的毅力以及熱情
令人感動
除了向您表示欽佩以外
也學習您的態度,並向您問好

而在詩的角度上
詩人依舊承襲其文化區域背景的一貫風格
以明朗的口語式描述
加以詩的斷行以及結構,甚或韻律
來成就一種不同型態的詩邏輯
這樣的方式
我們在對岸許多詩人的作品中
都可以見到
而唯一不同的是,各個詩人對於其內容的著重
與描述的深淺、緩和或激進
尖銳或平直、各有不同的面向
然而,這也正是對岸詩人們用以區別彼此詩領域的方式之一

如若高峰詩友此詩
乍乍讀來,確有沙中尋灰,海中求霖的難以分辨之感
其與一般的對岸詩相較
難見相異之處
可若悉心讀之,行至詩尾

我在低窪處按住心跳
然後不停地往上跑

這裡必是詩眼所在
將所有前期的行句
貫以此處作發揚,詩意盈滿
而力勁與留白兼而有之
是高明的技法,學習
而其間詩裡的直述
如何突破既有的象限而求問更高的文學藝術價值
就留待詩人自身加以深化歷練了

以上,淺見
問好,學習

鎏光值週
你的精致的点评和探讨使我受益非浅。其实在大陆像我这样的诗已经落伍了,现在的80后走的更加激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