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林宇軒謝予騰綠豆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讓凡聲皈依岑寂
靜止的渦漩
在心事上雕花的
落葉是一種覺然後的秋色
沒有聲音了
你的流言
總與風月無關

用影子都無法察覺的速度
轉身
你清楚的看見一位老人
把生命捲成一枝水菸
在橋上緩緩燃起
輕吐 寂寞的煙色

當微風折斷了此刻
所有林梢的沉默
遠山 以一種候鳥的姿態
撲翅而下
在你身後
一壺冬天的故事
還沒
醒過來

不二家安安

題名為弱水
意圖是否為只其一瓢之意呢!


用影子都無法察覺的速度
轉身
你清楚的看見一位老人
把生命捲成一枝水菸
在橋上緩緩燃起
輕吐 寂寞的煙色

此詩條理清晰
文字以影像輕輕走過
似有著冷寂與無奈交錯的詩韻
讀來
有股水菸嬝繞的靜默
值得學習


押子讀詩有感
這詩裡似水墨山水裡的一個人,煙嵐與山嵐如思飄渺融合
取為弱水,若不想及一瓢之意,也予人微微水聲渺去千帆
過境之感,

讀來可沉可吟,不禁都會令讀者悟及自身,動與靜間的歷程

讓凡聲皈依岑寂 靜止的渦漩
在心事上雕花的
落葉是一種覺然後的秋色
沒有聲音了
你的流言
總與風月無關 (第一段是個總結法的開端)


用影子都無法察覺的速度

你清楚的看見一位老人
把生命捲成一枝水菸
在橋上緩緩
 寂寞的煙色

當微風斷了此刻(停:暫歇似的沉吟)
所有林梢的沉默
遠山 以一種候鳥的姿態
翅而下
在你身後
一壺冬天的故事
還沒
過來
(雖整首有醒之意蘊,因為這裡一句還沒醒,反而有餘味有可能
,就好似身在人間,總是不能醒的,這樣人間的故事才能繼續開
始繼續結束)


海豚值版時自己太忙有點擱置了作業,午後讀詩,一提^_^
時光的流動與生命隨之的遷變是詩人經常沉思而補捉的一個題材。本詩使用幽隱的意象傳達淡淡的傷時的情緒。

起首的敘述句用了兩個宗教(佛教)語,使得直陳的句意“喧鬧聲歸於寂靜” 套上了另一層指涵。“凡聲” 是不是也引伸而指主述者的“凡塵的情想或執著” 呢?而這些則因“皈依” 而“岑寂” 了。第二句接著用“渦漩” 作“凡聲” 的隱喻,因凡聲岑寂,渦漩也靜止了。第三句仍提到“心事” ,但這“心事” 上卻雕﹙花﹚著“覺然後的秋色” 。“覺然” 自然是指皈依後岑寂靜止的境界,此處加上“落葉”與“秋色” 兩個蕭瑟的意象,更強化了這個“覺” 的情境。至此自然“沒有聲音了” 。
但接下來卻跟著說“流言” ,顯見得,上面的“沒有聲音了” 意指內在的或對自我而言的(宗教的、覺的)岑寂。第六句的“流言” 則是外在的、對於他人的。而既便有“流言” ,也“與風月無關” ,呼應上面的“覺然”。

第二段的重點在生命的流逝。老人在橋上燃煙。水菸的逐漸(在短時間內)燃盡,煙的飄散、景物的“煙色” 之遷流,皆隱指時光的流去。此外,“老人” 的生命也已逝去大半了。而老人為何在橋上點煙呢?看的是“寂寞的煙色” ,其所指的景物,自然也隱含橋下的流水悠悠吧?
再回到第二段的首句,“影子都無法察覺的速度” 語意並不肯定,直覺的讀意是“極為緩慢的速度” ,但反過來解也通,“快得甚至看不清的速度” 。但無論兩者取何,要點都在“速度” 上,也仍是指著時間的流逝。“轉身” 是“回顧” 、“返顧” ,而所看到的“老人” ,是不是主述者對自我的回顧呢?而上面的“影子” 是不是也指向“老人” 以及主述者自己呢?讓人想起英語中說的︰“I am only a shadow of my old self.” ﹙我只是往昔之自我的一個影子﹚
第二段成功用曲隱的手法和意象表達了傷時的情緒。

第三段首二句的句法頗似首段開頭。直述句意是“微風吹動樹梢,因而打斷了先前(無風時)的寂靜” ,詩人改而用強烈的“折斷” 一詞,而這句話猛然讀來,感覺上,“折斷” 這個動詞直接的受詞是“此刻” ,把重點又指向時間。當然“此刻” 只是時間副詞,這句話連接下一行,受詞是“所有林梢的沉默” 。微風吹動林梢,結果是有“折斷林梢” 的一種傷害的感覺。加上“所有” 這個 修飾語,亦即是說先前的沉默至此全失了。
此處“林梢的沉默” 所指為何, 也有點不確定性。如同上述的內在於外在的聲音。如果此處被折斷的“沉默” 是首段覺後的“岑寂” ,則這不知何所從來的“微風” ,已然吹亂了先前達到的“靜止”的狀態了。
“遠山﹒﹒撲翅而下” 是本詩中比較(對ZY而言)晦澀的一句。修飾語“以一種候鳥的姿態” 指向候鳥依季節更動而去來,所以仍回到時間這個主題。遠山撲翅而下,是不是指,遠望山巒,有如鳥翅的^^感覺呢?
下一句的“在你身後” 可指上句的遠山,但更可能指下面的三句。“身後” 可以實指身體後方,更可以用作“死後” 之意。
而這之後是什麼呢?
“一壺冬天的故事
還沒
醒過來”
用“一壺” 而不用“一個” 來修飾“冬天的故事” 既新鮮也顯出詩人用心之細膩。“一壺” 往往指的是酒,但也有“壺中歲月長” 的古句,再於此指向時間的主題。“冬天的故事” 意指不明,但呼應先前的“老人” 、“落葉”、“秋色” 等意象,概指一種人生遲暮的感覺。這個酒壺中的歲暮(暮年)光景,收尾時是“還沒
醒過來” 的。這個“醒”,沒有說明,因而可以是“睡醒” 、也可以是“夢醒” ,更可以是“醉醒” 。而三者皆通也皆宜。

然而,首段的(宗教的)覺,到了末段,怎地成了“還沒醒” 的狀態了呢?如果這不是一個邏輯上的衝突,那麼詩人便是刻意地要表達一個從“覺然” 反過來降入“還沒
醒過來” 的過程。為什麼呢?而詩題“弱水”跟全詩時光流逝的主題,又是什麼關係呢?
“弱水” 或許直指一川無力的水流,因為“弱” ,所以“覺然” 只是一時,微風一吹而失其沉默了。比較可能的理解是,“弱水” 所指的是舊語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主述者因取了一瓢而飲了,遂陷於“一壺冬天的故事” 而
“還沒/醒過來” 。甚或者,主述者因而選擇不醒來。
至此,論詩者可能有強作解人之嫌了。然而,也反應本詩所提供的豐富的想象空間。本詩雖短,但意象指涵豐富而鮮明。隱喻用來既切又曲,成功地達到意在言外的效果。

寫詩與讀詩
彼此碰撞
相互輝映
好像悟了許多

遠山 以一種候鳥的姿態
撲翅而下

是一飛沖天才有的視野

一壺冬天的故事
還沒
醒過來

好美,又呼應詩一開始的感覺。
請問
水菸是用[捲]的嗎?
:oops:
基本上
捲一隻水煙
與”捲成”一隻水煙是有稍稍不同
關於畢華詩友的疑問
晚輩當初在創作時
亦曾有考慮過

很謝謝您的意見阿 :D

水菸無法用[捲]的當然不能[捲成]
離畢華 寫:水菸無法用[捲]的當然不能[捲成]
歐 我忘了說
是水菸"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