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埃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林宇軒謝予騰綠豆黃木擇袁丞修非白

選擇坐在樓頂 最昏暗的角落
看午後斜陽 細細一束 
從封死的窗口探入

迎著光 無數微塵無聲翻滾 
像狂歡的飛蟲

每一粒塵埃 都是一個做過的夢
被時間撚成細細碎碎

最後 在心底 某個不開的房間
迎著偶然迷路的陽光
翩然起舞
當代現代詩的書寫創作者,絕大多數會使用標點符號來做為節奏與句式設計的工具。當然,也會有少數的創作者選擇空格(大多是全形空格「 」而非「 」)或甚至不使用文字以外的符號,這些都會直接地營造出個人寫作的風格。在使用空格作為語氣地銜接設計工具時,必須特別注意到是否會讓語句變得太過破碎。另外在現代詩中,每一個物件都一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比如此詩第一句寫「選擇」,表示動作或發聲的主體有這個能力去「選擇其他行動」,卻「坐在樓頂最昏暗角落」;第二節「金黃陽光中」就值得去探討了,因為在不做過多描述的情況之下,陽光本身在普羅大眾的認知下就是金黃色的,若特別寫出來目的應該是「強調它的金黃」且「與其他文句有所連結」,但在整首詩中卻無法能夠很明確的瞭解到原因——以此句為例,如果是我會直接寫「陽光」,或甚至只寫「光」,因為其相對的是「灰塵」而非顏色或陰影。整首詩可以再重新規劃,個人認為「每一粒塵埃 都是一個做過的夢」是很好的發想,可以由此去做更多有新意而能建構出邏輯與情節的延伸,以上建議提供參考。
林宇軒 寫:
週五 4月 03, 2020 1:27 am
當代現代詩的書寫創作者,絕大多數會使用標點符號來做為節奏與句式設計的工具。當然,也會有少數的創作者選擇空格(大多是全形空格「 」而非「 」)或甚至不使用文字以外的符號,這些都會直接地營造出個人寫作的風格。在使用空格作為語氣地銜接設計工具時,必須特別注意到是否會讓語句變得太過破碎。另外在現代詩中,每一個物件都一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比如此詩第一句寫「選擇」,表示動作或發聲的主體有這個能力去「選擇其他行動」,卻「坐在樓頂最昏暗角落」;第二節「金黃陽光中」就值得去探討了,因為在不做過多描述的情況之下,陽光本身在普羅大眾的認知下就是金黃色的,若特別寫出來目的應該是「強調它的金黃」且「與其他文具有所連結」,但在整首詩中卻無法能夠很明確的瞭解到原因——以此句為例,如果是我會直接寫「陽光」,或甚至只寫「光」,因為其相對的是「灰塵」而非顏色或陰影。整首詩可以再重新規劃,個人認為「每一粒塵埃 都是一個做過的夢」是很好的發想,可以由此去做更多有新意而能建構出邏輯與情節的延伸,以上建議提供參考。
半形空白確實閱讀不易,已將近期發表作品修改為全形空白格式了,
許久未寫詩,在書寫上的連結性和完整度不進反退,有些汗顏,
感謝宇軒對拙詩的細緻點評,能夠得到這樣的關注,這首詩是幸福的。
形式也只是形式本身,多作復健,會很快的長回翅膀,像騎腳踏車那樣。

問好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