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逝

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林宇軒謝予騰綠豆黃木擇袁丞修非白

殘陽之下,破舊的茅屋之外,
他看著紫藤花把那潔淨的湖泊
染成血紅,把湖水微弱的眸光
和他模糊的表情通通湮沒。

半枯的槐樹上,有一只蝴蝶飛舞,
沿著藤蔓依依的軌迹;花墜朵朵
脫盡了羽毛,擎不起永恒的雲霞,
卻依然在垂釣著童話裏的戀歌。

屋內的紅燭已被歲月咀嚼殆盡,
凝冷的淚珠痛訴著夜夜的寂寞,
向停下奔波的鋼筆;要它畫出
最鮮豔的紅心,用那黑乎的余墨。

狂風勾結著雷電震撼起了屋子,
而一股膨脹的虛空將他逼迫
至陰森的牆角,實與虛在相互撕咬……
“痛苦的火焰啊,本該是我的;
我要一生背負,燃燒僵死的寂靜!”
他踏出了門檻,洗禮于暗昏的滂沱。
林寒音 寫:殘陽之下,破舊的茅屋之外,
他看著紫藤花把那潔淨的湖泊
染成血紅,把湖水微弱的眸光
和他模糊的表情通通湮沒。

半枯的槐樹上,有一只蝴蝶飛舞,
沿著藤蔓依依的軌迹;花墜朵朵
脫盡了羽毛,擎不起永恒的雲霞,
卻依然在垂釣著童話裏的戀歌。

屋內的紅燭已被歲月咀嚼殆盡,
凝冷的淚珠痛訴著夜夜的寂寞,
向停下奔波的鋼筆;要它畫出
最鮮豔的紅心,用那黑乎的余墨。

狂風勾結著雷電震撼起了屋子,
而一股膨脹的虛空將他逼迫
至陰森的牆角,實與虛在相互撕咬……
“痛苦的火焰啊,本該是我的;
我要一生背負,燃燒僵死的寂靜!”
他踏出了門檻,洗禮于暗昏的滂沱。

這樣的傷逝
滿盈著撕咬的痛楚

「殘」陽之下,「破舊」的茅屋之外,
他看著紫藤花把那潔淨的湖泊
染成「血紅」,把湖水微弱的眸光
和他模糊的表情通通「湮沒」。


首節
以場景中的元素暈染出「逝」氛圍


「半枯」的槐樹上,有一只蝴蝶飛舞,
沿著藤蔓依依的軌迹;花「墜」朵朵
脫盡了羽毛,擎不起永恒的雲霞,
卻依然在垂釣著童話裏的戀歌。


「半枯」與「墜」是上一節場景的延續
而「蝴蝶」卻在其中企圖力挽
「蝴蝶」正是作者的化身


屋內的紅燭已被歲月咀嚼殆盡,
凝冷的淚珠痛訴「著」夜夜「的」寂寞,
「向」停下奔波的鋼筆;要它畫出
最鮮豔的紅心,用那黑乎的余墨。


場景移至屋內
喜歡「咀嚼」二字的鮮明生動
但接下來三行
為加強「痛」的力道
是否減少虛字會更好?
且分號前後句
似乎無對應關係
採用分號
是否妥適?


狂風勾結「著」雷電震撼「起了」屋子,
「而」一股膨脹的虛空「將」他逼迫
「至」陰森的牆角,實與虛「在」相互撕咬……


本節前三行同樣問題
虛字造成反作用
句子反而顯得滯重

個人淺見
提供參考
感謝喜菡姐指點!
經您提醒,我重新學習了一遍分號的用法,發現自己一直以來在分號的使用上有不好的習慣。
至于虛詞,在這首詩裏確實有不少地方用得過度,影響了句子的節奏。
根據您的建議,我把這首詩初步修改了一番:

殘陽之下,破舊的茅屋之外,
他看著紫藤花把那潔淨的湖泊
染成血紅,把湖水微弱的眸光
和他模糊的表情通通湮沒。

半枯的槐樹上,有一只蝴蝶飛舞,
沿著藤蔓依依的軌迹。花墜朵朵
脫盡了羽毛,擎不起永恒的雲霞,
卻依然垂釣著童話的戀歌。

屋內的紅燭已被歲月咀嚼殆盡,
凝冷的淚珠痛訴夜夜寂寞,
向停下奔波的鋼筆,要它畫出
最鮮豔的紅心,用那黑乎的余墨。

狂風勾結雷電震撼屋子,
一股膨脹的虛空將他逼落
陰森的牆角,實與虛相互撕咬……
“痛苦的火焰啊,本該是我的;
我要一生背負,燃燒僵死的寂靜!”
他踏出了門檻,洗禮于暗昏的滂沱。

這樣一改,文氣自然暢通了許多,尤其是第四節的前三行,語勢層層逼進,有如三段式的槍陣,與詩情非常吻合。不過,您會發現,您點出的那些虛詞中,有個別我仍然保留著,比如“(向)鋼筆”、“(將)他逼迫”。保留這兩例,是因為它們是引導狀語或從句的關鍵介詞,去掉了就不明就裏了。當然,這可以說是我一時找不到能改變句式又不影響押韻的方法,而采取的權宜之計。
這首詩講的是主角在戀人逝去後的沈痛與反思,有一明一暗的脈絡,明的是主角所在景點的變化(由黃昏的湖畔、槐樹旁到黑夜的屋內,再到暴雨中的屋外),暗的是主角思緒的起伏。
通篇基本是在以物景暗喻人事,所有的來龍去脈,已經溶化在意象裏頭了。
第一節以“紫藤花”象征戀人(源于我國一個紫藤花與槐樹的愛情傳說),主要描寫戀人逝去(以紫藤花在殘陽照射下産生的“血紅”為象征),主角微茫的希望、歡欣、愛情(三者以殘陽照射在湖面上的“眸光”來暗喻,因為這三者都是很陽光的;這裏同時也把湖水暗喻為“眼眸”,我們提到“眼”的時候時常會聯想到心靈,以及與心靈有關的希望、歡欣、愛情等)也跟著逝去。“潔淨的湖泊”是戀人(紫藤花)生命的歸宿,暗指她即便是死也要守住內心的純潔,要“出汙泥而不染”。其中“茅屋”是中式傳統的居家小屋,可引申為傳統倫理文化環境(中國人以家庭、倫理為核心而及天下),“破舊的茅屋”則暗喻已經破舊不堪的傳統倫理文化氛圍。
第二節以“枯槐”暗喻過去的主角,而現在的主角順著“蝴蝶”(“蝴蝶”也常作為情人的象征)的視角回憶起曾經相戀、結合的經曆(以紫藤花“藤蔓”的生長“軌迹”來象征);紫藤花是纏樹而生,不能單獨存活的,這種纏纏綿綿的樣子,恰似戀人對主角的過分依賴,兩人形影不離,幾乎沒有任何各自單獨的空間,實際上正是一對互相監視、互相盯梢的仇人(從第三節可以看出)。這是造成兩人感情破裂,戀人殉情的遠因,也是多數“中國式愛情”的現狀,其中“依依”(“楊柳依依”)這個極富傳統戀愛情調的詞語,也暗示出了這層信息。紫藤花的“花墜”依然暗指戀人,它脫盡了“羽毛”(即紫藤花,這裏又把“花墜”暗喻為翅膀),“擎不起永恒的雲霞”中的“雲霞”,美豔無比,可以象征一切美好的事物,在這裏暗喻幸福。他們在現實世界中,守不住永恒的幸福,而戀人卻不願長大,依然頑強地執著于兒童式的天真情誼,向往童話裏王子公主般的純情(“童話裏的戀歌”)。“垂釣”(這裏又把“花墜”暗喻為釣竿)往往是靜靜地等待,從這裏可以得知戀人只是被動地等待主角示她以“真愛”,等待主角來給她創造幸福,而不是自己也主動去爭取。
第三節以“紅燭”象征愛情,它被歲月“咀嚼殆盡”,是在說兩人的愛情既然缺乏真正的養料(成人的情感和思想,能夠承擔一切不安與痛苦,而不是幼稚的孩子氣),便只能在生活中反複咀嚼往日的愛情,這樣只會讓愛情變質、變酸,消失得更快,最後是無法掩飾的冷漠。接著以紅燭那“凝冷的淚珠”來暗喻心已冰冷的戀人,她時常向主角痛訴每個孤獨的暗夜。這裏用奔波的“鋼筆”來暗喻為工作而奔波的主角(“鋼筆”常讓人聯想到工作,故借此來引申),因為男人要養家糊口,得有自己的事業,自然不能像女人一樣全心裏只有對方,這樣,戀人注定是“怨女”,報怨男人冷淡了她,覺得自己孤獨無依,這也是為什麽許多中國女人喜歡玩“一哭二鬧三上吊”。接下來的意思很明顯,戀人變本加厲地要不斷確證主角仍然是愛她的,這樣她對自己才有繼續和他在一起的借口,才有繼續在這個冰冷的現實世界中生活下去的勇氣,不過,她還是天真地、孩童式地要主角畫出“最鮮豔的紅心”(象征火熱的愛情,不言而喻);可是,看清現實的主角早已心灰意冷(肚裏只剩一點“黑乎的墨水”),怎麽畫得出來呢?這時候,“鋼筆”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繼續示之以虛僞的溫存,一種是實話實說,告訴她“我不再愛你了”。根據兩人最終的結局,讀者可以推知“鋼筆”最終做了第二種選擇,以跳出之前無數次做出第一種選擇的循環。
第四節“狂風”和“雷電”的“震撼”暗喻當今外來文化對本土傳統文化的衝擊,“虛空”一般象征死亡(死亡本來就是一個無盡的虛空),這裏也暗指傳統倫理文化裏的一團死氣。主角受外界幹擾打斷了對往事的回憶,瞬間回到了現實(“斯人去矣”,“人死不能複生”),回到了“冰冷而無愛的人間”,于是他感到一股虛空在“膨脹”。“實與虛”的“撕咬”既是主角內心在沈痛與反思中的激烈掙紮,也是新舊文化的劇烈衝突。愛情不是靜止的水,不可能永久地凝固,世上沒有永久的安甯和幸福;愛情本該是一團火焰,要雙方敢于去承擔不安和痛苦,必須時時地去更新、生長、創造。所以主角會有那番獨白。他要燃燒的,不僅是內心的罪感,也是腦中殘留的陳舊而落後的觀念,他更是要以這火焰來向傳統那“死水”一般的文化宣戰。這裏用的是“燃燒”,而不是“焚燒”(燒毀,燒掉,帶有完全的意思),因為傳統文化是不可能完全摧毀的,只能借“燃燒”讓它“浴火重生”。“暗昏”兩字是要表明,前面的道路黑暗而模糊,不是容易走的,時常會讓人感到迷茫、疑惑、彷徨、不安,但既然決心要掙脫傳統的束縛,既然要選擇了這條路,就必須勇往直前,不能回頭。此外,“門檻”象征心理突破極限的難關,“洗禮”源自基督教的受洗之禮,這些也都是不言而喻的。
向停下奔波的鋼筆,要它畫出
>>>
強逼停下奔波的鋼筆,畫出



若是這樣呢?
我剛想起來,跟“著”、“了”、“的”、“而”之類的純虛詞不一樣,“向”原是做動詞的,本義是“面朝”、“面對”,只因常拿來和名詞搭配在一起,組成末品謂語形式(見王力《現代漢語語法》,相當于現在所謂的介賓狀語),也就漸漸地有了介詞性。其他類似的詞有“拿”(哥哥拿筆寫字)、“靠”(他靠左邊走)、“替”(今天我替你上課)等等。當然,王力先生在《現代漢語語法》裏是忽視介詞的地位,而把它和連詞籠統地歸為聯結詞,不加以區分的。我個人認為,對于這樣帶有動詞性的介詞,在實際閱讀中,既可以把它當作介詞來看,也可以當作動詞來看(在英語裏相當于“..., facing the pen...”)。
在這首詩裏為了表出含蓄和曲折的情味,我大量運用了歐化句法,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從句或狀語的後置。歐語,尤其是英語向來句法嚴謹,在關節處非用上介詞或連詞不足以讓文義銜接、文氣貫通。為了適應漢語的語境,我已盡可能把沒必要保留的虛詞(主要是助詞、連詞、部分介詞等)統統刪去了,對于處在關節點的介詞,要去掉實在是勉為其難,因為這意味著要麽改變意境(“痛訴”的對象是“鋼筆”,“寂寞”只是“痛訴”的原因;如果改成“痛訴夜夜寂寞,強逼鋼筆……”,“痛訴”和“鋼筆”之間就隔了一膜,這樣雖然也說得通,但並不是我的本義),要麽撼動整個歐化句式,影響曲折情思的表出(運用西洋的句式其實是為了給西洋式的思維開道)。
林寒音 寫:我剛想起來,跟“著”、“了”、“的”、“而”之類的純虛詞不一樣,“向”原是做動詞的,本義是“面朝”、“面對”,只因常拿來和名詞搭配在一起,組成末品謂語形式(見王力《現代漢語語法》,相當于現在所謂的介賓狀語),也就漸漸地有了介詞性。其他類似的詞有“拿”(哥哥拿筆寫字)、“靠”(他靠左邊走)、“替”(今天我替你上課)等等。當然,王力先生在《現代漢語語法》裏是忽視介詞的地位,而把它和連詞籠統地歸為聯結詞,不加以區分的。我個人認為,對于這樣帶有動詞性的介詞,在實際閱讀中,既可以把它當作介詞來看,也可以當作動詞來看(在英語裏相當于“..., facing the pen...”)。
在這首詩裏為了表出含蓄和曲折的情味,我大量運用了歐化句法,其中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從句或狀語的後置。歐語,尤其是英語向來句法嚴謹,在關節處非用上介詞或連詞不足以讓文義銜接、文氣貫通。為了適應漢語的語境,我已盡可能把沒必要保留的虛詞(主要是助詞、連詞、部分介詞等)統統刪去了,對于處在關節點的介詞,要去掉實在是勉為其難,因為這意味著要麽改變意境(“痛訴”的對象是“鋼筆”,“寂寞”只是“痛訴”的原因;如果改成“痛訴夜夜寂寞,強逼鋼筆……”,“痛訴”和“鋼筆”之間就隔了一膜,這樣雖然也說得通,但並不是我的本義),要麽撼動整個歐化句式,影響曲折情思的表出(運用西洋的句式其實是為了給西洋式的思維開道)。
寒音在創作上的負責認真
令人感動

不僅願虛心接受意見
更願意因捍衛而剖析創作原委並做具體說明
由回應中更見寒音深固的文學根坻

在此補充說明
首篇我的回應的確過於簡略
我所謂的"虛字"其實是做"寬解"
也就是指在詩中就文氣、文法、節奏
不具實質意義或不該存在的字
而"向......
在文法上可以存在
在文氣與節奏上是可以再思考的

寒音不妨多予閱讀
是否還有代用字
或換個句式會更好



謹此
原來如此,我之前還以為您所說的“虛字”只是語法裡所謂的“虛詞”。
我讀過的詩不是非常多,新詩恐怕不到二十篇,自己親手創作過的也就寥寥幾篇。關於“向”、“將”這樣的難點,以我現在的經驗和水平,恐怕還找不到合適的解決方法。不過,我會把這難點押進心裡的牢房,留待他日自己有靈感或受他人啟發的時候,再重新翻審問拷打一番。
我發現我現在寫“詩”的時候還時常會把寫“文”的習慣帶進來,大概是“文”的素養在我身上比較根深蒂固,也可能是以我的個性比較適合寫“文”,尤其是我寫作時吐出來的“氣”比較長;我還發現,我在塑造人物、構思情節、安排衝突上可能有些潛力。不瞞您說,我現在還在探索,想弄清楚在詩歌、散文、小說這三種體裁上,哪種更適合自己長足發展。再接著,我還想挖掘出自己更適合哪種風格。不過首先,我會試著寫幾篇小說,看看自己這方面的潛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