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與《維摩詰經》相遇
無可奈何之貧困
貧困之於我是一種恩典
一紙鈔書的職業
分秒鳥蟲魚網裡尋找寶藏【註一】
當中原都在消費老莊與易經
我也曾迷戀竹林
抓住道德經的眼睛不放
直到那天,那天維摩詰居士不期而來
相偕文殊菩薩
與帶來滿天飛舞的花香
繞樑三回。美妙聲音
是我不曾歡喜的邂逅
頂禮
生命三藏玩味
世界另有三十三重天地
天地外還有幾劫恆沙如芙蓉花開
我看到我在般若海中浮沉
而他們說,我是早慧的一員
天才
【註一】:鳥蟲指文字,傳說倉頡造字,觀鳥獸之足跡而得靈感。魚網指書籍,蔡倫造紙,取樹皮魚網為材料。
二、長安論辯
同年齡的寂寞開始發酵
我已經寂寞裡出走
走到長安城裡,迎接
京都宿儒以及
關外來的英彥論難
鋒辯在香遠的寺郊
一朵朵唇花不離格義空無【註二】
卻只有我的芒鞋
踏著虛空步伐
無所罫礙從髓至骨
從生至死
遊覽於時間與空間的鐐銬
如解語春風
他們聽到來自八方萬竅的聲律
飛過去了,終究
終究靜謐的相視
然而他們再也無言以對
我負氣年輕而茫茫然四顧
胸中卻有一江波水
正想咆哮
【註二】:佛學傳來中國,許多人不解空意,於是以老莊道家的道無去理解。而僧人傳道,亦多以老莊比附,謂之「格義」。
三、拜師鳩摩羅什
我聽到大師的呼喚,所以我來
從長安城跋涉千山千水
千山千水走向姑藏的心海
燭影映一雙洞澈雙眼
羅什在夜未央裡盤坐
靜默。多麼奇妙的開示
幾劫以前或許更久
累世緣結今世相繫之果
我被大師的影子牽著手指
然後我拜倒頂禮
其實大師什麼也沒有說
而我知道他說了什麼
仍然不動的身體
腳底湧三千法語
剎那黑夜燦亮一如白晝
我便起身站在月光的上頭
月光有色有聲有香有味
佛法這回我是如此驚嘆接觸
不從文字
從大師的身體
四、逍遙園詳定經論
長安,我呼喚我來
這回並羅什大師的腳步
秦王姚興毅然開出一帖
佛教經論詳定的課業
大師趺坐在逍遙園中
逐句逐章翻譯佛典成漢語
同門與我一起跟著考據
原則信達雅
大品般若百萬言
從此開花結蔕於漢土
時時,我向大師請益
左邊是清風,右邊是好水
前方一片琉璃鋪設的地面
我走著,只因善哉
每一個步伐腳印生香
多少繁華去盡矣
仍有一聲南無
觀世音,南無釋迦牟尼
五、嘗試作論
努力把文字搗碎
孤伶伶的一個人提著燭火
生命是一道苦瓜菜,而存在六道
仍輪迴的有情無情識
我請求十方諸佛
讓我以文見證
般若如何?如何
離苦而得渡
涅槃
如夢、如幻、如鏡中花、如水中月
這些意象都在眼前攤開
我將吃入的經典啃咬吐哺
用心餵給一張張口的稿紙
標題就這樣定下了
般若無知論
無知是一切知的智慧
我以二千多個腳步踏完這趟思想之旅
完成以後不是結束
而是開始,進行
六、掌聲
般若無知論走完
我便背負
羅什大師加持的語言重量
此論長出翅膀
隨同門竺道生
飛向南方的廬山
隱士劉遺民爽朗讚嘆
和尚中
也有名士平叔的風采【註三】
爾時廬山有一片煜亮燈光
慧遠大師是點燈的人
他在清風永夜裡玩味我的文字
並以含笑的掌聲
擊向我千里之外
掌聲何足掛在嘴邊,但
究竟仍待加料咀嚼
劉遺民懷著慈悲與我繼續探索
我在彤雲深處造論,一步
一徘徊的腳印
【註三】:平叔是魏晉名士何晏的字號,他曾注解《論語》並提出「聖人無情」的主張。
七、不動
→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 僧肇〈物不遷論〉
我看到水流流動
在山谷、在廣闊的原野
但我知道眼睛欺騙
從來也不曾永恆的水在那裡
又怎麼有動?
我知道最最狂暴的風
也吹不走
一朵花
靜靜從心底綻開
一切都靜止在剎那,停在剎那
今日的我,交臂成灰燼
只有騷囂
推疊成一面鏡子
我看到鏡子裡清晰影像
如風馳電光一閃
轉念一隻飛過的鳥啣去
八、不真
→放光云:諸法假號不真。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 ,幻化人
非真人也。← 僧肇〈不真空論〉
夢初醒
風景逐漸走向我張開的呼吸
遙望昨日今日
有晴有雨
卻不知哪兒飛來一聲悲苦
拈斷枝枒上的枯黃
這般走了季節,我不信
所以我將一湖春水
澆在經過的早晨
卻如幻夢初醒,我看到我是
把忻悅
種在田地的春光
九、涅槃
→夫涅槃之為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僧肇〈涅槃無名論〉
羅什大師選擇離開
至虛玄區域
我見他仍站著
朝向所有苦集眾生張開雙手
搖身變成一座碧峰
從此孤獨的人入山採集青翠
而其無名
倉促將羅什大師最後的微笑
接來。把它送進心房
可以迴音永夜
梵聲吟詠美麗黃昏
軟弱月光這會兒
踏著幽眇腳步
我還來不及驚嘆
千朵萬朵
銀花已經從天而降
十、我這樣靜靜地經過
像花一樣萎落西風
像牛一樣倒臥田地
像去年,羅什大師微笑撒手
像永夜,荷葉凝露成珠
我這樣靜靜地經過
我這樣靜靜地經過
聽歲月風雨
說我身上植種一株般若
未結果,根已經深入土裡
如果肇論能夠活著
我三十一歲死
彈指擔千歲
路繼續
走以戒以定以慧
我這樣靜靜地經過
秋蟬梢頭
知了知了
這短暫的生命
無可奈何之貧困
貧困之於我是一種恩典
一紙鈔書的職業
分秒鳥蟲魚網裡尋找寶藏【註一】
當中原都在消費老莊與易經
我也曾迷戀竹林
抓住道德經的眼睛不放
直到那天,那天維摩詰居士不期而來
相偕文殊菩薩
與帶來滿天飛舞的花香
繞樑三回。美妙聲音
是我不曾歡喜的邂逅
頂禮
生命三藏玩味
世界另有三十三重天地
天地外還有幾劫恆沙如芙蓉花開
我看到我在般若海中浮沉
而他們說,我是早慧的一員
天才
【註一】:鳥蟲指文字,傳說倉頡造字,觀鳥獸之足跡而得靈感。魚網指書籍,蔡倫造紙,取樹皮魚網為材料。
二、長安論辯
同年齡的寂寞開始發酵
我已經寂寞裡出走
走到長安城裡,迎接
京都宿儒以及
關外來的英彥論難
鋒辯在香遠的寺郊
一朵朵唇花不離格義空無【註二】
卻只有我的芒鞋
踏著虛空步伐
無所罫礙從髓至骨
從生至死
遊覽於時間與空間的鐐銬
如解語春風
他們聽到來自八方萬竅的聲律
飛過去了,終究
終究靜謐的相視
然而他們再也無言以對
我負氣年輕而茫茫然四顧
胸中卻有一江波水
正想咆哮
【註二】:佛學傳來中國,許多人不解空意,於是以老莊道家的道無去理解。而僧人傳道,亦多以老莊比附,謂之「格義」。
三、拜師鳩摩羅什
我聽到大師的呼喚,所以我來
從長安城跋涉千山千水
千山千水走向姑藏的心海
燭影映一雙洞澈雙眼
羅什在夜未央裡盤坐
靜默。多麼奇妙的開示
幾劫以前或許更久
累世緣結今世相繫之果
我被大師的影子牽著手指
然後我拜倒頂禮
其實大師什麼也沒有說
而我知道他說了什麼
仍然不動的身體
腳底湧三千法語
剎那黑夜燦亮一如白晝
我便起身站在月光的上頭
月光有色有聲有香有味
佛法這回我是如此驚嘆接觸
不從文字
從大師的身體
四、逍遙園詳定經論
長安,我呼喚我來
這回並羅什大師的腳步
秦王姚興毅然開出一帖
佛教經論詳定的課業
大師趺坐在逍遙園中
逐句逐章翻譯佛典成漢語
同門與我一起跟著考據
原則信達雅
大品般若百萬言
從此開花結蔕於漢土
時時,我向大師請益
左邊是清風,右邊是好水
前方一片琉璃鋪設的地面
我走著,只因善哉
每一個步伐腳印生香
多少繁華去盡矣
仍有一聲南無
觀世音,南無釋迦牟尼
五、嘗試作論
努力把文字搗碎
孤伶伶的一個人提著燭火
生命是一道苦瓜菜,而存在六道
仍輪迴的有情無情識
我請求十方諸佛
讓我以文見證
般若如何?如何
離苦而得渡
涅槃
如夢、如幻、如鏡中花、如水中月
這些意象都在眼前攤開
我將吃入的經典啃咬吐哺
用心餵給一張張口的稿紙
標題就這樣定下了
般若無知論
無知是一切知的智慧
我以二千多個腳步踏完這趟思想之旅
完成以後不是結束
而是開始,進行
六、掌聲
般若無知論走完
我便背負
羅什大師加持的語言重量
此論長出翅膀
隨同門竺道生
飛向南方的廬山
隱士劉遺民爽朗讚嘆
和尚中
也有名士平叔的風采【註三】
爾時廬山有一片煜亮燈光
慧遠大師是點燈的人
他在清風永夜裡玩味我的文字
並以含笑的掌聲
擊向我千里之外
掌聲何足掛在嘴邊,但
究竟仍待加料咀嚼
劉遺民懷著慈悲與我繼續探索
我在彤雲深處造論,一步
一徘徊的腳印
【註三】:平叔是魏晉名士何晏的字號,他曾注解《論語》並提出「聖人無情」的主張。
七、不動
→野馬飄鼓而不動,日月歷天而不周← 僧肇〈物不遷論〉
我看到水流流動
在山谷、在廣闊的原野
但我知道眼睛欺騙
從來也不曾永恆的水在那裡
又怎麼有動?
我知道最最狂暴的風
也吹不走
一朵花
靜靜從心底綻開
一切都靜止在剎那,停在剎那
今日的我,交臂成灰燼
只有騷囂
推疊成一面鏡子
我看到鏡子裡清晰影像
如風馳電光一閃
轉念一隻飛過的鳥啣去
八、不真
→放光云:諸法假號不真。譬如幻化人,非無幻化人 ,幻化人
非真人也。← 僧肇〈不真空論〉
夢初醒
風景逐漸走向我張開的呼吸
遙望昨日今日
有晴有雨
卻不知哪兒飛來一聲悲苦
拈斷枝枒上的枯黃
這般走了季節,我不信
所以我將一湖春水
澆在經過的早晨
卻如幻夢初醒,我看到我是
把忻悅
種在田地的春光
九、涅槃
→夫涅槃之為道也,寂寥虛曠,不可以形名得。←僧肇〈涅槃無名論〉
羅什大師選擇離開
至虛玄區域
我見他仍站著
朝向所有苦集眾生張開雙手
搖身變成一座碧峰
從此孤獨的人入山採集青翠
而其無名
倉促將羅什大師最後的微笑
接來。把它送進心房
可以迴音永夜
梵聲吟詠美麗黃昏
軟弱月光這會兒
踏著幽眇腳步
我還來不及驚嘆
千朵萬朵
銀花已經從天而降
十、我這樣靜靜地經過
像花一樣萎落西風
像牛一樣倒臥田地
像去年,羅什大師微笑撒手
像永夜,荷葉凝露成珠
我這樣靜靜地經過
我這樣靜靜地經過
聽歲月風雨
說我身上植種一株般若
未結果,根已經深入土裡
如果肇論能夠活著
我三十一歲死
彈指擔千歲
路繼續
走以戒以定以慧
我這樣靜靜地經過
秋蟬梢頭
知了知了
這短暫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