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以投稿一篇為限

版主: 綠豆林宇軒謝予騰黃木擇非白袁丞修

離開東瀛
思念你成了早課的嘧嘛節奏
在木魚的哀鳴聲中
漸迤漸細漸稀
直到明日早課重新拾起

就這等情
浮沉在日與月不見息的起落
使理與感性的重逢
失準矢純失真
遣散了這一季秋楓的紅

磬石難抒
七千里路伴萬里浮雲的心事
迭宕蜿蜒於眉宇緊蹙
欲疏欲哭欲訴
無依灑了遍地流連躊躇

就這樣吧
扶桑與紐英倫間浪滔的情境
由佛與道幽淡的語話
撫敬撫靜撫平
於巴比塔歸依晨的嘧嘛
隔著遙遠的距離
相思的心情
我想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深刻體會...

個人覺得
這首詩裡有很多下得很強的修辭
但整體的氛圍卻顯得雜亂
不容易吸引讀者進入

我想,與其借用

迭宕蜿蜒於眉宇緊蹙
欲疏欲哭欲訴
無依灑了遍地流連躊躇

這樣生硬的敘述
不如用你自己的話,屬於你的表達方式
來訴說你此刻的心境....

一點淺見
問好!

秋楓 寫:離開東瀛
思念你成了早課的嘧嘛節奏
在木魚的哀鳴聲中
漸迤漸細漸稀
直到明日早課重新拾起

就這等情
浮沉在日與月不見息的起落
使理與感性的重逢
失準矢純失真
遣散了這一季秋楓的紅

磬石難抒
七千里路伴萬里浮雲的心事
迭宕蜿蜒於眉宇緊蹙
欲疏欲哭欲訴
無依灑了遍地流連躊躇

就這樣吧
扶桑與紐英倫間浪滔的情境
由佛與道幽淡的語話
撫敬撫靜撫平
於巴比塔歸依晨的嘧嘛
如意逢君所言﹐這首詩裡有很多下得很強的修辭﹐讀起來有點沉與晦澀。作者似乎徬惶於佛道耶三個宗教的解脫﹐用了佛教木魚與耶教巴比塔等象征手法﹐致使抒發個人情感掙扎的書寫﹐讀起來像一首哲學詩﹐意像也有些凌亂﹐不太容易讓人一讀就懂。此詩似乎也刻意追求韻腳的使用﹐讀起來像古詩﹐有點食古不化的痕跡。不過讀了幾次之後﹐我想我能理解作者的心情。

胡言幾句﹐希望沒有冒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