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萬華廣州店 紅磚 家徽 老陽台 斑駁的屋簷用沉默印刻 移民史, 我 已不復記憶 白燈驟亮 人潮 咖啡 新櫥窗 忙碌的左與右是簡短篇章 川流不息的朗誦,熱鬧 整條廣州 註: 在龍山寺斜對面的 85 度 C 開在百年歷史建築裡; 帶有巴洛克風格的三層洋樓,原名穀鳥軒,融合中西建築特色,最頂端有 一個高氏家徽,高家在日治時代曾經營藝旦間,當年藝妓會在窗台招呼街上過客,現在二樓大大的咖啡招牌下,還可發現窗台上中式對聯,正面弧形山牆與石雕裝飾依舊精美。 http://tw.myblog.yahoo.com/jw!D_FWb.uFFRSgmrN8RFHMhM3r/article?mid=473&...
小方巾

有幸,我得到一面小方巾
軟軟吻上
四四方方繡滿童言童語
被夢想鼓成熱氣球
我們相互擁抱
丟下方向盤
在半座島上旋轉木馬
告別空白與寂寞,而
天空沒有界外
小方巾微笑引領我
降落的秘密基地

<?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o:p> </o:p>

夜班車跳下溜滑梯

解開我思念的柵欄

唇的塗鴉 是

一朵無刺的白玫瑰 印刻

聚的三月
踩破空白的鏡子

凌亂 片斷的身軀

從字裡行間爬起

木乃伊裹住傷疤 見光死

過往 在格子屋內

重覆彩排



紙頁上踏步的鞋印

從來不是 整齊的隊伍

風箏牽引右手 隨氣旋

編織紅線

繞啊繞 繞啊繞 繞啊

夏天在自以為的幸福中

散成落葉
wecan詩友您好:


旅人用相機的圓嘴
慢慢咀嚼


是這首詩中的佳句,
山貓讀著想像著後龍好望角的景色,
另外也覺得只要是可以賞景的地方還真的總是有攤販啊!



             山貓試讀[/quote]

回山貓:

是啊,攤販是很重要的。可惜那裡只有賣花生的

也算另類吧!
等待的鐵軌累了 不是一列黑色火車的搖醒 多想將身子偷偷沉浸到海 銹蝕的鹽如酒精麻痺自己 崖上眺望的眼睛也醉了 日照微醺,升起愛意與和平 頹坯的碉堡下交換哨 沒有口令,監視之眼 而被遺忘,自我放逐的旅人 與花生小販共享一座巨人的風扇 仰望異國天使舞動長翅 微弱的羽毛灑滿海岸線 旅人用相機的圓嘴 慢慢咀嚼 [HR] [1] 風扇:此指海邊的巨型風力發電機。 http://www.pon99.net/phpBB2/images/smilies/onion_icon_1.gif

Re:

古塵試讀: ●其實我也是屬於很懶散的,好像生活就是躺著聽音樂、伸手飯就來一樣,這樣的生活感覺很舒服。 ●可是,這樣的生活卻沒有多少意義,還是要入世生命才會精彩,至少我現在是這樣的認為。 古塵問好 懶是一種慾望,像是吸毒者不可思議的渴求。不過,太懶的確很糟糕, 只能告訴自己珍惜生命囉! http://www.pon99.net/phpBB2/images/smilies/icon_mrgreen.gif ps:提到懶,我應該是那種會被處女座星群給逐門去戶的孽種吧!! http://www.pon99.net/phpBB2/images/smilies/icon_twisted.gif

一、 一條死蛇掛在竹竿上 太陽在屁股底下生火,動也不動 一條死蛇掛在竹竿上 夏風輕輕推過就鞦韆的,搖晃欲止 一條死蛇掛在竹竿上 晾衣服的婦人抖抖襯衫 翻倒了一具屍體,摔在草皮上 還是那副死樣 二、 老狗兒親密貼上騎樓地板,美人窩的 清涼肌膚,沒有汗水的午後與放逐的 沙漠精神。 讓自己成為貢品吧!擺在地攤上的 竟沒一把掃把或是哨音,可以撼動 信仰的決心。 三、 坐上東海岸的火車跟隨綿長的血管 輸送到青黑的月台,眺望海 血液在日出的剎那凝結成一瞬間 起身的早晨斟滿秋酒 我不打算離開了,寂靜的 宛如冰冷的體溫,身體也是凌晨的街道 這樣很好 我不打算離開了
我穿上黃毛衣。黃色的肚子像棉花糖,走在上街隨風搖擺。用黑色西裝襯托著,黃色的肚子變成夜裡的車頭燈,刺眼的提醒路人,閃開勿視。 躲入亭仔腳下的咖啡小舖,坐進米白色的沙發椅。我喜歡這樣的色系,米白色是柔和、不顯目卻帶點青春的,儘管四周的音樂粗俗,便宜的拿鐵端在手心,我聞見平淡的牛奶香。 我們總是約好在某個時刻,用「吃」當作一種殺時間的動作。我到對面的便利商店買了一本財經雜誌前,又點了一盤用小草莓裝飾的慕斯蛋糕。 有位朋友穿上花襯衫,美麗的旗幟從此被肚子鼓起,彷彿是飛不起的天燈,無法許願。我嘲笑他穿衣服的品味:來自中國製造的地攤貨,看來俗不可耐,也配在自由的土地上招搖。他說:這就是自由!我默然。 ...
應該也有人這麼說過:那座城市像是一間大型的遊樂場,所有好玩的遊戲機台、雲霄飛車、旋轉木馬、咖啡杯或是街道叢林的探險活 動,甚至賭場都能在那裡尋得座標,每天都有狂歡派對舉辦著。儘管不夜城的淘金熱潮已退,再也擁擠不過的人潮仍然不間斷地湧入、 湧入、湧入,一種無法停止的慣性,根深蒂固的在每顆年輕的腦袋裡發芽。 我原本也有此打算,生在羅馬就該住在羅馬城,所有芝麻綠豆的小事都能成為焦點。電視機裡的畫面就在數十公里之外,搭上捷運還能 親眼目睹,彷如活在眾人眼光中的當下。 直到遇見那位老婦人為止。她在我研究所口試結束,準備打包行囊,返鄉當兵的時刻出現。寂寞的熱天正午,她在亭仔腳內整理滿地的 廢紙箱,嬌小而...
年夜飯後,母親開心地拿出紅包,分給她三個已經成年立業的子女。三人原本有意推辭,希望母親把紅包收回當作日常生活開支。但在母親的堅持下,孩子們只能不好意思地收下。 其實子女們在幾天前都分別包了一個大紅包給母親,感謝她她一年來對家務的堅持與要求;在僅有的一窪菜園中變出各種時令;無時無刻不表露出的關心與嘮叨。這似乎也是年節習俗所要表達的意義。想起父母兩手空空的離開家門,手裡牽著大兒子,背著女兒,肚子裡還有一個娃兒沒落地,就是想要爭得自己的一片天空。一家人苦了二十幾年,終於盼得子女長大成人。最早出社會的女兒獻給母親第一個紅包時,她還紅透了眼睛直說:貪財、貪財。 母親收下孩子的心意,除了驕傲自己的寶貝終...

感謝上頭兩位的評語喔!

懷舊在這個年代好像是提醒我們過去的美好

很多需要思考未來的事情,都希望經驗裡尋找參考值吧!

對秋賦雲的評論說聲感恩,只希望記錄一條平凡但是對自己有意義的河流。

過去的總是很純真年代,希望閒暇之餘能多多回味囉。

一件襯衫,一個世界。很有趣的文章,襯衫像是一條引線,點燃好多好多想法,這就是用心的結果吧!

加油囉!都不知道你們班上同學做啥去了呢?
在兒童保護法尚未出現前,兒童是沒有人權但是可以像自由的鬼一般,在每週三下午提早放學後,四處遊蕩。父母還在努力工作時,孩子們已經丟下書包,結夥探險去了。不需要報備,滿腦子都是玩樂的企畫書,高風險與高報酬在那段迷糊的時光中,隱隱實踐。也在如此的背景下,我發現了一條河流,緩緩地從我家後邊的山腳下流過,往出海口的方向,像一條小龍慢慢游出。 要遇到這條河前,必須偷偷穿過砂石場。砂石場裡的大卡車巨大無比,相形之下,自己的小腳踏車只是柔軟的棉花糖。我左閃右閃害怕與它擦身而過。砂石場裡到處是小碎石堆積成的灰色小山,有一條輸送帶不停歇地繼續將挖起的小碎石送上山頭。我的紅色腳踏車成了顯眼的目標,不過沒有大人阻擋...

TO:蘇

恐懼的不是療養院,而是我們自己。
騎摩托車在山中繞了大半圈還以為自己走錯路了,兩旁越來越荒煙漫草,好在峰迴路轉處出現了療養院的標示牌,我們也得以無畏一座座墳墓圍繞身旁,繼續在山中小道行駛。離開墓園不久,終於來到了療養院大門口。兩旁的柱子大大地掛著院方的名號,但是門可羅雀,想也知道沒有多少人願意來這裡探視病人。進到裡頭不是憂鬱症、躁鬱症就是強迫症之類的心理疾病。不像一般身體上的殘疾還能被人理解,尋求解決之道。對於心理上的毛病,大部分家屬和朋友不是敬而遠之就是視而不見。畢竟我們都沒被教育過該如何面對這群外表無礙內心卻嚴重受創的同胞。如同我和學長相約來此,探望上學期才分道揚鑣的室友。老實說我們都不知道他怎麼了,只曉得他愛蹺課、耍孤僻...

感謝版主賜教,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請多多提醒喔 :lol:
也是在這個季節,秋天,捷運車廂內充滿著午後陽光。趕著到劍潭站下車與朋友看棒球賽的。站在車廂內,手裡捧著關於苦命女子的小說《油麻菜子》,當男女主角歷經風霜與坎坷終於要見面時……「哈囉!」。 我彷彿驚醒,時光倒退。 那個大學時因為好奇和為了學英文的莫名勇氣,讓自己闖入外文系的英美小說選讀課堂上。在陌生、鬧哄哄的教室裡,獨自一人無處可去無話可說,索性便坐在第一排,呆呆地等候外國老師進來。 「Can you be my class leader?」當老外一進教室,他突然問我。 「what?」 「class leader!」 就這樣陰錯陽差讓自己成為了外文系課堂上的班代,幫忙老外印講義、點名、搬教材,...
很有趣的文章。
裝下整鍋的紅色墨水匣
我在廁所裡
偽裝成噴墨印表機
等待胃液抽痛的指令,按下
列印鍵

印表機用力過猛
發抖、無力感和絞痛的情緒
掉落滿缸
馬桶變成
鮮紅深褐的調色盤
顏料糾結,軟而黏稠
彷彿坐在沒有窗口的畫室裡
我過燙的噴嘴
噴漆塗鴉
雨天剛晴的午後三點,騎著摩托車穿過距離地面很近的便橋,往市區裡尋找………。 我只想走向距離寂寞越遠的地方,書店是唯一的選擇。 車停好,走近夾雜傳統小吃、雜貨與新潮連鎖服飾店的街上,只有一間穿著金黃色制服的雜貨店書舖;那裡看來永遠都乾乾淨淨,按地圖座標排列的書籍和文具有獨自的空間。 不是假日,街上稀少的人群邁開大步。可惜這裡不是觀光區。何不將此地的步伐複製、剪貼到那充滿表演性質的老街,會有賣點的。書店裡顧客更是少的可憐,但也富裕;享受更寬敞的空間、安靜的閱讀,聽完一整首水晶音樂,冷氣把潮濕的空氣吹乾。 所有的書都環繞我,店員還不時趁這冷門時段將書籍看齊、補新品。接下來呢?舒服的空間挑逗不起我看...

妳描寫的後龍溪是哪一段啊?
我還以為那裡只有釣客在釣魚而已呢? :lol:
也只有在天氣晴朗的週末,我才能接到這樣的電話。阿昌用網路電話SKYPE多方通話的功能同時和我與阿峰約好下午到新東大橋慢跑。時間是下午四點半,我打開窗戶,田裡的稻穗正在收割,驚動了好一片的白鷺鷥。 依約來到阿昌家中,他已經換上新買的足球鞋,迫不及待告訴我下禮拜他們學校的足球校隊就要參加第一次的足球比賽。他之所以興奮是因為他就是首席足球教練,從提議成立足球隊到採買器具到訓練都由他一手包辦。在那可以聽到海聲的漁村小學裡,兩百公尺大的操場已經備有兩座足球門,一大籃子沾滿泥土的足球,以及烈日下小學生盡興的訓練。不久阿峰也到了。 「慢跑」對於一位軍人來說,應該是稀鬆平常的事,這甚至關係到是否能夠放提早假。...

最近開始受下士訓,接觸了台灣各營區的朋友,其實當兵因為地點的不同真的有很大的差異。不同的地點和時間真的差很多,尤其現在役期越來越短,管理方法也改變了!一進去上頭的人都叫我們珍惜這短短的一年多的役期,因為很快就過去了!所以當兵應該還是可以很有感觸的吧


至於那段句子,和朋友討論的結果,我自己也看了看,過於精簡或許就跟縮短的役期一樣,少了那份感覺吧!

不過這也沒有絕對,個人口味罷了!

應該是指「開封」,同常在軍中刺刀邊是盾的。
開封是指還沒有正式磨亮可以殺人的刺刀。
就跟神明請回家要開眼是同一種意思吧!
這是我的想法啦!如果不對,那就用對的解釋吧
從南方歸北
晚餐是過期的院線片
客運撕去一頁頁的收費站
我在倒數,和夜一塊

朋友散了
竄流島內
之於我
或許還有印象
慢慢輪廓
東齊西湊

放棄是捷徑,只因
那囚羊的木欄
高喊幼稚的口號
腳步迷亂
開門的速度太慢太慢

走出車站,頭髮長了
冷鋒牽我的手
在紅綠燈前
聆聽一個人的假期
仍是一塊模糊的
拼圖

我們新訓時用綁腿綁刺刀,避免刺槍時刀衝出去時,有人陣亡了
刺槍術,氣、刀、體一致。

(一) 氣

站在軟弱的水泥地上
空氣沈默
似乎厚重的棉被壓境

刁槍的臂膀微微顫抖
口令與意志力拔河
當我們喊 殺
當我們吆 嘿
連集合場的風景
都是戰士


(二) 刀

未開封的刃與未鍛鍊的
靈魂,相遇
而安。用綁腿 固定彼此

凸刺、回刺、防刺
衝擊、橫擊、砍劈
刺刀來回奔跑十三步
沒有一聲喘氣逼它
臉露兇光


(三) 體

全連的步伐踏出
持槍的胸膛畫齊水平線
靠槍的節奏左右一致
我們的排列是綠色的精裝本
每頁都伸出扁平的繡針
仍要完整如初
在MSN上偶然和妳聊到豐原有條剛興建的腳踏車道,於是趁著妳尚未開學以及我在部隊收假前夕,來到這個陌生的小鎮。 我們都笑稱自己是位路痴,這是來自過往迷路經驗頻繁的原因。為此我們只好張開嘴巴吃出一條路線來。從網路報導、朋友介紹到打電話給旅客服務中心詢問,終於勉強規劃出一條簡陋的方向。 出了車站,跟著站內地圖的指示順利找到了豐原客運總站,又在眾多的班次中問到了開往東豐綠廊的班次。我們就這樣上路了。除了網路上介紹的腳踏車道外,我們對沿途的風景全然陌生,公車內沒有路線圖自然也不清楚司機說的石岡是哪一站,只能一路上抬頭張眼,找尋哪裡有腳踏車出租店。幸好一位好心的媽媽告訴我們下車的位置,讓兩個陌生的旅客吃了...

陸遊《臨安春雨初霽》: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那些宛如背景的角色,常常讓人回味無窮。我們總像是戀物癖一般
悄悄收集。

期待這篇文章能夠更完整一些,讓我們看見你更多的收藏吧。

TO:藍川芥

好久不見囉,當完兵該開始寫論文了吧。
而我,寫完論文,該開始去當兵了呢。

幫我加加油吧 :lol:
我們一行三人騎著腳踏車,穿越由當地農人聚集起來的小市集,滿地時令蔬果星羅棋布地散在阿婆腳跟前。 往山腳的方向只有一條雙向的小馬路,我們排成一直線閃避早起上班的來車。直到經過一所迷你小學後,山像是手掌包圍過來。高低不齊的梯田中,細細水流一處處拜訪這暮春綠禾。這座山原本是開採煤礦的,直到資源耗盡人群紛紛遷出,現在一天只有兩班公車往返。人類最終還給山原本的面貌,我們也決定放棄摩托車,期盼自己用原始的方式接近這座山林。山間小道彷如2B鉛筆,為我們在深邃森林上拉出一道方向,指引我們走向佛寺。我們剛開始順坡而下,張開雙手,微風讓繃緊已久的臉色剎時獲得解放。直到我們發現寺廟是在路途的最頂端,上去的方式是爬完...

學長:
退伍了,最近好嗎?
指導老師找誰啊?

維建(Wecan) 問安

大學時候,宿舍樓下跑來的一隻黃狗。

可惜後來那隻狗失蹤了,大概是被捕狗人抓走了吧,

也寫了一篇小說紀念牠。所以看了你的文章感覺很親切呢。

唉~~我也想去外島走走。

寫寫東西,想想事情。應該都是不錯的回憶吧。

你寫的那幾個地方也應該要去探探呢 :twisted:

回頭看這篇文章,還覺得很多地方可以寫。

或許以後能在多加一些吧 :oops:
一、 攤販 你從哪裡來? 在交通的樞紐前,沙拉油熱熱地在平底鍋上,為我煎熟蚵蛋包。我握緊,掏出三十五塊。希希落落的零錢,由一塊、五塊和十塊拼貼起來。 你從哪裡來? 低矮的身子,頭戴粉紅帽,將鍋鏟當自個手使,輕輕抓起蚵蛋包,一甩,壓壓,翻過身來,妳對身旁的男子說:熟了。 這個提供食物的大珊瑚礁裡,妳從哪裡來?風挺冷,妳站著,依賴這個小攤子,瓦斯桶送出的火源是一盞光明燈。或許我們難以交談,顧客漸漸靠攏。他們又從哪裡來? 我詢問這個城市裡每一位的相遇者,你從哪裡來? 二、 小販 拉著菜籃式的小車,許多剩餘的肉在身上垂掛,穿著腰前有四張口袋的藍圍裙,妳在車站內大方叫喊:口香糖、軟糖、香菸、餅乾。光憑這...

:lol: :lol: :lol: 意外、意外,名字打錯了,那是另外一篇,請期待吧!

最近桐花祭又到了,似乎又要吹一股客家風。

看了你的文章讓我對桐花又更瞭解了,原本以為是一票白色的桐花

原來還有紫色的啊。呵呵,那應該也是不錯的風景吧。
油在鍋子裡漸漸冒煙,剛緩緩升起,就被抽油煙機捲走了。室友趕緊遞過芥藍菜,我一盆子倒入,小小的廚房瞬間沸騰起來。在這間居家型的宿舍裡,我和室友心血來潮地自己動手準備晚餐,就像過去在家裡頭一般。 不管身在何方,我喜歡把「家」看成是許多元素的集合體,包括了父母、子女、房子、親戚、土地、財產、祖先……等等。這些元素的凝聚方式像是由卡榫互相咬合的建築物,用不著一根釘子去強迫。在建築物的中心,有種類似引擎的元素生產能源,讓「家」源源不絕的運作下去。這顆引擎不像我們的心臟,固定在左心房上,而是每個「家」都有一顆屬於自己的引擎,供應動力。 「廚房」或許就是這樣一個空間!這一間場所,它不僅供應食物同時也是一間傳...

我住在新莊,在新莊老街附近也經常舉著白布條拒絕特殊教育的小孩進住,
看來這的確還是有一段路要走吧~_~
走入一間整修過的灰黃色瓦房內,三張藍色的理髮椅下滿地頭髮散亂著。椅背後是一整排藤椅,扶手上佈滿許多污漬,黑色一塊塊羅列著。屋子的最裡邊還有一張紫紅色躺椅和洗手台,專讓客人洗頭用。 幾位老人坐在藤椅上閒聊,偶爾開開黃腔,理髮椅上另一名老人也跟著應和,他正修短雙耳邊的鬢毛。理髮師見我走進,和善的打招呼,請我在中間的理髮椅坐下。他留著兩撇鬍子,挺個肚子,白色的汗衫襯的格外渾圓。 老人修過鬢毛,理髮師將椅背向後一拉,他便半躺著。老人已經很熟悉這些步驟了,稍微整理身子,接過一條熱毛巾,輕輕放在臉上,溫潤他縐巴巴的皮膚。白毛巾蓋住整張臉,熱氣緩緩飄上,老人的呼吸變得格外深沈。 理髮師再幫他把臉擦乾淨,便開...

總是可近可遠吧!
科技還是得人來用才能發揮功效。
深夜了,盯著MSN(Messenger)上來來去去的名單,有些是熟悉的朋友,有些已經忘記是誰了。他們不是某個社交場合偶然認識所留下的聯絡方式,便是透過朋友介紹的陌生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暱稱反應當下的心情,也可能是把暱稱當作是公告欄宣佈自己換了手機號碼、明天開班會,或是宣傳活動等等。 螢幕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微笑。那是我從未見過的暱稱和帳號(也或許是太久沒交談我已經忘了)。我疲倦的身體讓我不想套他的話,直接問他:你是誰? 「剛從日本回來的朋友。」他回答。 我一愣,思索了一下,才說:「忠龍啊。」 他又回了一個微笑。 「你在哪裡?」 「高雄。」 「你呢?」 「台北囉。」我附加了一個無奈的表情。 我沒告訴...
飯菜剛煮好,垃圾車的曲聲乍響。我趕緊拉開紗窗,拎起陽台上一包包的垃圾袋,轉身交給室友,自己又提起一大袋的紙,往樓下奔去。手裡的紙袋好像吃太飽似的,肚子凸起,我快步走在樓梯間,它們也在半空中搖搖晃晃地擺動。 黃色的垃圾車背後緊跟著白色的資源回收車,車身一黃一白,播放的曲目也巧妙的對立著。垃圾車是古典音樂少女的祈禱;資源回收車卻是閩南語老歌酒肝可賣否。室友嬌小的身子跟在一群大屁股的婦人後頭,亦步亦趨,她向我撒了一個無奈的眼神。我看著她的臉色,彷如大水牛身後的小牧童,倒是回個傻笑。 「這全是紙嗎?」一位個子矮矮頭髮全白,帶捲,西施犬模樣的老婆婆,用閩南語問我。 我點點頭,放開手,她順勢接了過去。 老...

呵呵,下次改進囉 :lol:
電影放映的時間到了。 燈光暗下,預告片和廣告很快地吸引大家的目光。四周人潮起先來來往往,隨著電影開始手邊的位置也差不多坐齊了。這是一部影評很高的戰爭片,卡司也很強。沒想到還是有人姍姍來遲。我心情不是很好的翹起二郎腿,托著下巴,看著他們如逆流的小魚,三三兩兩往階梯上游來。 身旁的女伴並不在乎,她專心盯著螢幕。 我獨自觀察小魚的姿態,心想如何把他們曬成魚乾。但是又覺得如果將他們放入電影的歷史中,似乎也沒那麼可恨了。 據說最早的電影院是演給低層的普羅百姓看的,所以票價很便宜。想來看電影的時候應是鬧烘烘的一片,人群四處走動,穿著打扮也不會多理想。看電影那時被看成是一種俗民的娛樂,一般的上流份子是不會走...
櫥窗之內:表演或是創作

舞台狹小
場景的轉軸快速流動
記憶掉在窗外
懷念的味道開始立碑
櫥窗隔離著櫥窗
沒有橋樑
我們都用古老的劇本
對話,或是
即興表演

看到這首詩會有電影剪接和DALI的聯想,可是我沒有想到的,感覺很奇特,也很新鮮。

「不刮鬍子」這個主題與內容關係的些許斷裂,或許詩的題目就是詩的開始吧! 其實我當初沒想那麼多啦。 :lol:

真的謝謝大家的好評囉,恩,決定了就試著去投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