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哉,
多謝讀詩。我是個愛詩人,也喜歡愛詩的朋友。
問好。
ZY
問好喜菡和綠豆兄。

多謝兩位讀詩。
妳只要把掌心伸出,就可以感受到巨大的涌動。我們看不到聽不見,但理解得到光 線底下,細微的波從來沒有停止弓弦的振動。地心就在我們腳趾正下方持續收縮與 舒張,大大小小的河川,從來就沒有減緩奔流裡的激動。有一個清晨我走入市街, 一如走入記憶的光波輕盈滿溢的湖面,綿綿密密的影像以柔軟的振動自我的視野串 行而過,我聽見熟悉的飲泣滑行過去,輕靈的巧笑飛起又瞬即消失,遠處有殺戮聲 後來是激動昂揚的搖滾樂聲奔騰昇起,隨即如同昨日街口買花少女的輕聲詢問樣流 失無痕。此際我以熟習的斜角度穿越十字口,陽光自東南向亦是以熟習的細細毛刺 撫摩過我的身體,我看見水流自地面涌起,細小的螢火自灌木葉叢裡跳躍而過,青 綠的風從...
粉紅豬看天空 後來看看全世界的火焰 她在白壁無瑕的石牆上 作時間的畫。一道煙 以百足之蟲的蜿蜒流過去 粉紅豬把畫筆上的螢光 用劍鋒刺進牆的胸口 而所有的苔蘚都拒絕自燃 過度深綠的天空 在過度深藍的海洋上潑灑雪 白的艷麗的嚴厲的鹽粒子 粉紅豬咀嚼著一串著火的說明書 吐出來,折疊成一個易燃的風箏 模模糊糊的像張開自己的蛾 柔軟的蛾就向著四地 燦爛的火場飛翔 而每一個傷口都是醃漬過的皮下裂痕 我們可以把餘燼蓋在下面 不能把蓋子上的溫度 用輕薄的棉紗敷飾 粉紅豬在午後的陽傘下 販賣她遍體鱗傷的石壁 餘火還在紅磚縫隙裡面延燒 她聽見遠處教堂的鐘聲 提醒她必須留一點火星 點燃自己的頭髮取暖 整個世界都那麼...
魚骨,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詞語有時拆開,前後句各有其義,是一種挖掘意義的方式。至於什麽時候會突然間想到去這麽用,其時也很沒定準。我是個很自由隨性的寫者,並不覺得我的方式有什麽特別之處,或者怎麽寫需要什麽理由。就是自己創作時的一種當時取決罷瞭。
多謝讀詩和提問。
ZY
如果無夢
畢竟我曾經是輕
盈的水
波輕輕地灑

就在某一陰且寒
冷的土地。在邊緣
在許多僵
硬眼角斜刺如同陰雲下暗光之雨

後來我是凝固之雪
透明與柔
軟的昨夜已經渡過
夜中的星河
星星落在此岸
對面就是僅僅是廢棄的採石場

6/15/2013
她是假蟲她說她必須硬
硬是守護著甲殼的外貌
我們或許不硬
是出賣柔軟的皮層
但誰記得自己還不
硬是什麼樣的明暗層度

有些不透明的臉
硬是在白色的壁上塗抹
防火的石棉塑料

我是放火的螢蟲
光是飛翔就沒有重量的保護色

昨夜她是玩火的甲
蟲在我的鐘面咀
嚼時間的蘋果。爾時我嘗
試著在空間裡脫下外衣
但我的殼是熟練的術士
在石像眨眼的剎那
間就重複溶解
又凝結我殼外的冰霜

6/12/2013
腳還疼著的一
天走過了
下一天也走
過了像一隻
垂頭的羊
不分黑白
他都溫柔
軟軟的讓自己
貼地。練習
受傷的
隱忍姿勢
把腳上的刺
舔成舌上的針孔
時間是那麼
不懂包紮
只懂包裝的
街井魔術
我若是只看著她的手
就看不見她的鬼
計從外角切入
我的死角

6/11/2013
那麼我們來偵測水滴的脆弱
傷痕是一種暗色系列的面貌

我記得一盞秋日的矢車菊
開始在微寒的傍晚彎曲
我想像一個和服女子
在夕陽底下點燈
石燈盞早經風化
便可以輕易忽略她們的棱角
她彎下身向
未走遠的行客
道安靜的熟習的禮
然後她將回到榻榻米的小客室
收拾青瓷茶盅裡的殘湯
她跪著會稍稍知覺
紙門鬆開的地方
輕輕的寒氣已經腐蝕
在她風化的小背

隔日她在石燈盞兩列的碎石徑
彎身用小竹帚收拾
一地殘菊的尸骨
她躺下身就讓碎石子
掩蓋週身細小的磨痕
風色像湖水樣漫漫流過
她看見天光在樹間暗下
憂愁自葉片間灑散四地
問好綠豆兄,端午節平安快樂。
短暫地思索河流的寬度
與深度,是否也有
平方的逆性關係
我如果作一回歸分析
從端坐到正午,午後
有魚群呈隨機分佈
陽光開始斜行
逆流的魚苗
她們的影射入淤泥
她們回歸,自廓遠的洋灣邊際
我想像寒流曾經凜冽
赤道的炎火穿透起伏的鏡面
在海口,沙洲攤平後
潛行滑落淺海底的礁石與岩穴
而一切的水流都匯流
向一端坐的午後
我聽見竹葉向風背摩挲
漫漫沉沒的詩人把憂愁的歌向水面吹出擴散的沫

6/6/2013
多謝兩位讀詩.

語言從字詞的點去撥開/撥開,斷裂中也可以呈現平常語言忽略的意義之可能性.美國詩人康明思常這麽寫.中文質地非常不同,但也還是可以實驗性地嘗試.
問好.
我們在南方尋找火。奔流的火
星星的火,那年他們在北方,燎動流淌的焰
廣場上悶雷懣懣地燜。轉向的厚皮車畢竟沒有
壓過星星的火。在南方我們還尋找火,循著星星墜落的記憶

6/4/2013
多謝意逢讀詩。有時候我們能夠讓類同的意象穿透全詩,那是讓自己欣悅的時候。
問好。
我死
守著不
過也
就是舊
街外緣
一道曾經

晰但後
來渾濁的天
空線像河
渠樣沖
下我枯燥無
味的視
野現在已
經也陳腐然後沉
沉浮
浮地拉下昨
日血
紅的落
幕。後臺上
就單
單一
個瞽
者賣卜以闇
啞之手
語企圖暗
示我
一次仿

語的
寓言

6/2/2013
有些
天就想﹕沉默
也不是
那麼離
譜的線
索。是虛線
也是實現的
歡笑的夢
在雨水下面
噤聲,潮濕的石
板的長凳
張開臉
都是反光鏡
向灰色
皺褶的雨雲
反射滴答滴
答的折疊以後
重複的意
念就是重
複的事
故。尸骨未
寒,就是潮
水在渙
散的一點
又一點
鐘裡打擊
空白的院
落的石鼓

6/1/2013
割草了
碎碎的屑
掉下去掉在腳上
在腳四週
提起腳就發現
存下沒草的
空白腳型

四邊都是短短的
交叉的梗
類似剪髮
一地都不乾淨
或者刮鬍子
生長越來越快的
都割斷

都割斷但是
孩子們和花草和他們的髮
還是每天延長

也被刮掉的
他們也不知道
沒有人撿
地上掉的光
碎碎的顏色
地上掉的聲音
還有水
後來乾燥的味道
像是糖衣
在地上留點甜
就讓空氣蒙蔽
我如果伏下去
草還是有點草味
草率割斷
草草的氣息。明天
就不會再有

5/28/2013
可不可以斷定呢
在斷橋兩端
時光的利刃滑過
昨日的肌膚
黏土的委婉小道
乃呈落花的分裂
我想像有土石之壩
攔截我自以為
是的激流其實都是只有表面張力的
浪與花沫的形相

讓星相告訴我們什麼
什麼是迷路的密道
我委婉的背脊
那麼地慣於承受旱地的冰雪
有光斷然地刺
入我憂鬱的水晶體
汝與汝的激流
都是折射不止的極光
這世界闔眼也不能
也不能不
讓弦月射穿
單薄的眼角膜

5/24/2013
她說她會穿
越過月光,以陰暗
背光的魔法,她會
穿刺甲殼,放血
在濕地灑服毒的骨粉
她說她會穿
臍帶與刺藤編織的披風
在風絮的前方漂浮
跟死靈兌換
未亡人的私密
她說
她會
我就攤開
仿印的契約
給她仿造的烈酒
再一夜我
又是過路的死靈
與她對換
她說她會
模仿的角色

5/22/2013
杭州第一日--住進所謂的外教公寓。空間不小,但狀態不好。不過至少有冷氣和網路。
壞的是,花了半天功夫,無論怎麼試都上不了臉書,gmail也怪怪的。後來想到,有
人跟我說過,從這裡上臉書等等,要使用翻牆程式。於是找到了自由門,但是奇慢
無比,半天才上,而且每一個動作反應都有極大的延緩,又不時中斷。使用臉書短
訊,也老是被拒發。我這時心情一沉,知道這一個月祇怕要跟臉書大半無緣了。
羅荼在表義的層面讀得很仔細,多謝。誠然,如果只是複述蘇老大的意思,就沒有多大意思了。前半段引進相對論/重力場以及化學變化等,是把變的思考多加些層面。斷裂性書寫也是在用字上發掘意義。

羅荼和yopins都提到讀的角度。我的想法是,有許多詩適合從讀的方向下手,有的則不。康明思的詩大半根本不能讀,艾略特有些作品也是極度斷裂的。其他的例子在現代作品裏並不少見。這些詩,讀誦性是作者刻意忽略的。斷裂後文字產生的切入性質是這種詩的重點吧。
問好兩位。
我從來不在
那些岩層的
顏色裏分析
愛與邪惡的可能性
時間在事件裏交叉,縱與橫
重力沈澱
低沈下去的相
對裏面,就有曆
史。有時遠
離的,也或可
以突兀地近
我跟一名叛
變的化
學分析
師交換心
得。是的我自
其變者
而觀之,長夜漫
漫走過溝渠還有
月色染上
古戰場的詩句
有死者處就曾
有過關
於愛
與恨的憂
思。光速就以這樣的恒定
自古
戰場來
爾後遠揚
我為汝思
索月裏反白的清
影。汝當舞
東面即
刻有時間的斜坡
傾向汝,傾向血色的岩壁

9/28/2012即筆
這首詩從第六行以下矯作的斧鑿狀態有點重(如果以前我是這麽寫的(或者甚至現在),那麽我必須去牆角罰站)。
而且每一行提起的念頭隨即跳過,沒有適當的發展。因此跳躍性也比較大。可以寫得再沈著點。
更正:我是這麽說的--我是死啦,等著妳去。是說“死啦”等著“妳去”,就可以完整成為--妳去死啦。
你的句型也可以,稍微不一樣。
覺得你的近作裏常有用力過度的斧鑿之痕,因此經常覺得可惜,心想你不久當會走出那種無形的限制。果然。這裏的語言是自然流暢的,思考是串過段落而持續發展的,因此是有氣度的。詞語精美,是的也有唯美的成份,但並不過度到黏膩的程度。

我覺得唯一的小瑕疵是類似鹿(路)這樣的多餘說明。詩人大可有自信地走下去,複義讓讀者去發掘,或者讓他們找不到也是很自然的事情。許多事說得太明白,其實反應自己的不能決定選擇一個主要方向。當然,這點是一篇好詩裏,很小的一點我的私見。

希望繼續看到米米這樣讓我喜歡的作品。
情詩寫到這樣迷離濃冽,足矣。換個角度,密度就是來自不說廢話,尤其不用陳腐的成份。
一首有胸襟氣勢的好詩。我特喜第二和第三段,語感極好,可以擊節讀之。
昨天我正在想這個詩創作的課題,用英文說就是:sustained development。中文比較羅嗦點,指的是把創作的過程撐開來發展開來。 通常年輕詩人從小詩短詩開始,寫出幾句到十多句的作品,也能創作出精致的意象詞語比喻等等。但對於情境與思考的發展,著是缺乏的,或者說,撐不開來發展不出來。 要突破小詩短詩,就需要突破創作僅僅基於一個或幾個小靈感,而必須開始有串聯與敘述或敘事能力。把情境做比較完整的發展。這時,不會句句精致,但會建構片段有感動裏的情境,或片段有深度與延展性的思考。當然這並不時陳迷開始超越短詩小詩的第一次或前幾次,但我覺得,這篇,可以從sustained development來當...
我想說一個可能很清楚明白的點。這首詩的語感建立在略微改變的類似句型,讀起來很親切明白但不妨那些略微改變處引出來的深意。結尾也是這樣的句法,是很舒服順暢又清楚明白的。

精致深刻的小品。thorn是此中高手。
作者在結構組織上是用心的,這點我們是否該來明白認可呢?開頭與結尾用同樣的語言意象,繞出來一個完整結構,算是形式上很清楚的起及合,或者開以及收,中間的段落就是承及轉。

私以為,結尾極好。繞出來的,水歸水,可以是創作,或是心思,或者就是日子或生命(中間承與轉的成份皆是)。我是這樣讀的。
很喜歡。也很喜歡作者充滿自信的筆調。更喜歡又有我可以學習的作品。加油!再多些給我學習。我湊巧跟你提到的前輩同用一個字母,必需撇清一下。只要是前輩就不是我。
對於能夠用簡潔語言,在平常事相中翻出/挖出深意的作者,我總是充滿敬意。很喜歡您這些兩行詩。
問好。
ZY
Bravo!

我想用凝重來描述這首詩應該是合適的。我們終究必須放下喊叫與搏鬥,從生活中挖掘深度。
本篇見得到節制收斂,思索與意象並行,建構一個深沈的視野。頭尾兩段,我尤其喜歡。
誠屬佳作,尤其是作者近作中最有進步的。學習肋。
問好。
ZY
這是近作最精致的。開頭三行就精而不見雕琢。這種意象與情思並行的張力持續全詩。所以無須一一指出其他的意象肋。有時候並不需要那麽簡潔濃烈,款款也是好的。
恩,我的老方法就是不該多說的時候就抿嘴。
簡潔濃烈(好熟的話--這話我常說)。我喜歡這種調調。

黑鴉比較平常肋。後三行最好。
收斂簡潔而濃冽.情與境相成/稱.比喻極有思索的空間.Bravo!
我喜歡這首遠多過前首。問好。
ZY
真喜歡舊盆栽這詩,平凡中拉出深度.柳葉人那段,像陳子昂放到現代.(這樣的說明,夠推崇肋吧?).

記得前兩天在別處說到嫉妒.啊,我好嫉妒啊!
喂,路人李白,口袋裏有可觀的玩藝,拿出來見見光吧.
一個詩人發掘或者制造對比的能力,表現這個作者的感度。這裏,就有幾處效果很好的對比。譬如“我想我們沒有想像中親近/晴朗的雷”,“從口袋裡拿出糖果/然後淡淡地”和“要下雨就好/不要再滾動”。

異化的語言是詩中的要角,譬如“安排你去看刺蝟/安排颱風的路徑/要錯過要擦身”,“宵夜吃太飽了/所以一直在奔跑”。

這是語言輕松的輕愁詩。憂愁不從一般比較耽美的語言形態表達。但結尾“淡淡”底下的末句卻是輕溜溜的愁。

這是今天讀到的第二首甲詩。真高興。
問好。
ZY
有時候會看到質疑白話語言的評論,也有時會看到質疑日常生活為形態的批評。我覺得這都是對於詩缺乏信心或帶著誤解的。

但是生活詩,仍然需要依靠(一些)異化的語言和異化的比喻來突破和對比萬全平常的一般生活面。前者,譬如“把還有拿掉吧/把但是拿掉吧”,後者譬如“已經爬滿了螞蟻充滿電”和“幾乎都是用鼻子 吃飯和遠行”。

在別處說過,一首詩,往往依靠幾個好的比喻/象征來撐場面。另一面,就是,一首詩如果擠滿異化的比喻和語言,也可能消化不良。因此,平淡簡潔的語言中適度參差異化的成份,這個調和的程度,啓示反映詩人的成熟度與自信。

在以上兩個角度,我覺得本文是可以得甲的。其他,家立評析得很好很清楚。
問好。
ZY
Fregean compositionality 指陳基本句法中字義與文法結構共同建構意義的呈現。 瓊斯基從這個基礎,延伸出 Deep Structure 和 Formal logic。Enriched compositionality 則延伸 Fregean compositionality,認為意義不完全以來句法結構與單字詞義來構 成,context 也極度重要,尤其在展現言外之意的情況更是如此。 錯誤的起首兩句,以不同編排高度,突出其特殊性,楊牧曾經清楚指出。這裏專從 Enriched compositionality的角度來看時空的表現。詩人用“如同蓮花的開落”來 比喻“那等在季節裏的...
恩,這首我也來叫好。Bravo!
你失去的光其實--有和

陳年了,那些黑暗的
高利貸已經堆積如同青白的骨
如果我在風裡面流動
重複上下顎骨撞擊自己的運動
也沒有人會誤解我的企圖

我記得她們喜愛傾斜面孔
在圓形的舞步裡面環繞一約略的重心
所有的結論都是從腳尖跳出來的
如果我們小心翼翼也可能會飛起
在夜晚盡頭證實
高度只是墮落前的起點

請看看你鼻尖底下渲染
渙散的軒然大波 
明日已經在陽焰裡面引燃下一陣煙

你失去的光其實根本明暗不定

*羅荼這首我好喜歡,該算是最近我最喜歡的一首。我隨手和,遠遠不如原詩。Bravo!
經常坐過站後反向還會是下錯站
不斷地走回少年的舊地址但已經不能夠確信
知道忘記了什麼就是不知道忘記的是什麼

坐著都會疼痛站著也說不準
想一些形上學其實多半不得不
吃不出味道還好但是兩口就吃不下了

把昨天的事情重新悲喜交加隔夜還是一樣
重複再重複也不能體會穿過針眼是年齡歧視的現象
說吾愛我累了之前就開始含眠說夢話

把鑰匙放在門口某個隱秘處也可能就此失蹤

1/12/2012即筆
綠豆大哥,
多謝讀詩。我最近讀書,多半是議論哲理性質的,寫來也就是這樣。這些時候,文字不過是隨筆跟自己或老友們對話罷了。
問好。
ZY
(一) 總是缺少水,缺少流動 有人戴口罩走過空處 堆積的畫面裡都是橋下的 起伏的日夜之聲,其實 其時,腐爛的氣味一直 就像過重的孩子背著硬石子 踏拖拉的旋律跑過卵石的步道 一整片假面滿地的公園 火還沒燒起來,煙老是那麼濃 我想像假扮一個小花臉,在長板凳上 揮舞雙手,為孩子們和灌木叢裡的鳥雀 說點笑話總是不太難的,像放血那樣 我想像默偶的丑角也是容易假扮的 (二) 總有人在水邊洗滌體內的雜音 痛苦是一種不甘寂寞的症狀 我聽見武士與戰馬從浮雕裡衝刺過去 歷史過去後,就擺出石器的沉重 我聽過也說過些薔薇的舊事 在沒有人聲的水濱,吟唱仍然是 自我中心的事故,生來死去都不多餘 就同樣隨手拋出,如同一片染...
(一) 我可以嗎嘗試面對 儲存經久的疼痛,蔓藤就生 像落日的暗影爬上意識的樓牆 我記得視野也那樣蔓生 穿越潮,穿越風及水的起落 向時間側面去經歷 假設的歡笑虛擬的忐忑 所有的傷口都是那麼二度空間的黑白拓印 我走過的都落後在水線彼方 若有風起,我就可以穿透想像的風信雞 東北東。曾經有人倉皇渡河 我無須投石,就知道 河也是虛設的,渡也是虛設的 乃不問了,路,也是虛設的 東北是,剩餘的東也是 (二) 側耳吧,所有的聲韻都說 都說錯了,四地都是,錯過了的韻腳 我們還怎麼去銷毀,四地的死地 而我還欠許多沒有面貌的債 欠一個虛胖的人許多血肉 欠一隻健忘的老狗幾根骨頭 欠一個嫉妒的女子一段閑言閑語 欠一張當...
語言與其企圖指陳的客體之間,只有微弱的情人情婦的關繫。當一個詩人微笑回憶蝸居在青石小城的情婦時,誰知道那情婦躲在屋裏幹啥,噢,或者幹誰啊?我這個比喻說的是一個認識論的課題。 有别的教派的人批評龍樹說:你這家夥說,“所有的事物都是空無自性的”。那麽你這句“所有的事物都是空無自性的”也是空而無自性的。因此沒有否定我的論證的能力。 龍樹說:我無課題,無過。 這是語言無力的基本事實。對話往往都是滿天亂飛交錯的箭。結尾也只是大家拍拍屁股,回家依舊寫自己的語言(或者擺自己的地攤)。 我覺得晚年的艾略特是很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創作者(這點很類似德希達和福科,雖然他們不這麽明講)(而巴特冷笑地說:以上我早說過了...
1
我的小公寓
還在下陷
他們老
是說地下水是慾望
或是悔恨一類的事情
我們越挖掘就越缺水

2
昨夜我們在小室內
燒水然後沖泡
提神以及滋潤的液體
也燒蠟燭在黑暗裡面
拉開一小片對稱的視野

3
我想我可以看見的
仍然只是一部分
譬如乳白但不知道
挺立的乳頭底下
心口跳著什麼線索
我如果相信自己
稍微粗糙的手掌
或許就可以模糊地
感覺到震動穿過夜
像月光那樣沒有穿戴外套

4
後來喉嚨還是輕微拉扯而且
分開竟然還是多少笨拙的
程序我就記起少年
掩護軀體的直覺動作
我看到窗口一隻路貓
看到他的哈欠以及清洗的動作原來
原來自己的夜不過
就是與缺氧和失眠
一樣的小事

11/17 /2011即筆
1他在說什麼﹖
下弦月的女人下陷了
就在夜與夜之落葉堆積的山坡上
她彎腰上攀,風裡面都是白髮
那些重量纏結她的腳步
她網膜裡的銼傷像年輪樣包紮自己

2時間的主題
我怎麼去描述她的拉扯
時間的堆積可不可以畫成簌簌的一種泥淖
而且她披戴著那麼多經驗之痕
是的翳是一種必要條件
如果我們允許她有時回頭

3聲音與聲音的摩擦
我聽見了弦聲與陷落的軀體
夜就以枯葉姿態開始辯論
我聽見她一步一步往上喘息都是入聲
自己的髮自己知道,總同時彎轉而上

11/16 /2011即筆